回覆列表
  • 1 # 偶是個吊絲

    千新星威力要比中子星大

    千新星是兩顆中子星碰撞而產生的,而它能產生的爆炸非常壯觀。NASA, ESA, AND A. FEILD (STSCI)

    當一個巨大的行星耗盡燃料死亡,它也許會在一場輝煌的爆炸中結束一生,而這種爆炸,叫做超新星。

    但是超新星並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毀天滅地的爆炸。“千新星”,它比新星亮一千倍(當一個白矮星爆發),卻不如超新星明亮。兩個恆星的屍體碰撞引發千新星,而這產生了宇宙中最強烈的電磁爆炸,同時向宇宙空間中四散黃金。


    中子星是有問題的恆星屍體。它產生於超新星,當巨大的星體死後,它們極其緻密的外殼被遺棄。剩下的物質主要由中子組成,寬度約為十幾英里。但是不要讓它們相對微小的尺寸騙過了你,它們打包了整個星體(比太陽的質量還大)進入到它們微小體積中,並且擁有強大磁場。這意味著中子星是在已知宇宙中最極端的物體之一。一茶匙的中子星質量重達10億噸(9.07億公噸)。

    中子星的物質並不像正常的物質那樣。這種重力占主導地位的物體將它們所構成的一切都壓縮成“降格”狀態。也就是說,壓力如此極端,以至於量子力學是唯一阻止它們自身崩潰並形成黑洞的事物。

    因此,如果兩個中子星碰撞,這毫無疑問會成為一場無法想象、猛烈的、毀滅性的災難。科學家在美國的鐳射干涉天文臺(即LIGO)和義大利室女座引力波天文臺觀測到了這種碰撞的後果。這些先進的引力波觀測臺發現了一個距離我們1.3億光年、叫做NGC 4993的星系發出了的一種非常奇怪的、微弱的訊號。

    直到那個時候,重力波探測器只是分辨出了數十億光年外的黑洞合併,因此在這麼近的位置去檢測一個微弱訊號倒是非常令人吃驚。在分析神秘重力波“啾啾”(兩個大質量物體相互旋轉而急劇增加,最終碰撞合併的頻率),科學家意識到這種被稱為GW170817的訊號不是黑洞合併,而是兩個中子星合併。這種星體的質量只有1.1倍到1.6倍太陽的質量,被困在引力的舞蹈中,相互螺旋環繞直至碰撞合併。

    當這份發現出來時,NASA的費米伽馬射線探測器和歐洲的積分(INTEGRAL)空間望遠鏡也發現了一個在NGC4993上爆發了強烈的伽馬射線的報告,而這是一場短暫的伽馬射線暴(GRB)。

    雖然科學家已經從理論上解釋了短暫的伽馬射線暴是中子星的合併而產生,但只能在重力波探測器的幫助下才能證明這個說法。這是第一次科學家對一個單獨的宇宙訊號同時測量了引力波和電磁波,這將伽馬射線暴和中子星合併聯絡在一起,並且開啟了一種新的宇宙研究——“多資訊宇宙學”。

    重力波幫助我們能夠將伽馬射線暴和中子星合併事件考慮在一起。但是,是什麼產生了伽馬射線暴呢?

    中子星合併殘產生的GW170817無疑是一次狂暴的伽馬射線暴。正如兩個大質量天體極速環繞對方並接觸,有巨量的熾熱中子星組成物質被拋射進入太空。當這種情況發生,它就為千新星的絢爛煙火鋪設了舞臺。

    正如中子星主要由中子(和質子)組成,中子也是原子核的關鍵原料,在中子星撞擊後,有許多亞原子級別的物質突然在附近飛來飛去。條件是如此極端,以至於這個環境已經能夠讓大塊的放射性中子星材料粘在一起,形成新的元素。透過一個稱作快過程(“R-process”)的處理之後,中子在放射性衰變之前附著在新形成的元素上。新元素的形成產生了驚人的能量,以伽馬射線輻射這種狂暴的方式爆發出來,產生的伽馬射線爆被1.3億光年外的天文學家觀測到。

  • 2 # 使用者8026275761286

    超新星的威力更大,屬於中子星的下一個階段

    中子星在形成的過程方面,當恆星外殼向外膨脹時,它的核受反作用力而收縮,核在巨大的壓力和由此產生的高溫下發生一系列的物理變化,最後形成一顆中子星核心。而整個恆星將以一次極為壯觀的爆炸來了結自己的生命。這就是天文學中著名的“超新星爆發

  • 3 # 遠望深空

    超新星。

    超新星爆發輻射出來的強大的伽馬射線暴,以光速在宇宙中傳播,可以在一瞬間殺死一定距離上的生物,不過科學家們推論認為是需要在距離50光年以內才會有殺傷效果,50光年以外殺傷效果就不明顯了,但也不排除一些特別強大的超新星爆發,能夠傷害到一百光年距離上的生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mild的反義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