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茶不知甘味
-
2 # 林溪99703821
武夷茶自有傳頌以來,至今已2000餘年。
武夷茶元代以前主要是產製團餅茶和蒸青曬青散茶,明代出現炒青綠茶,清代初研製出烏龍茶(巖茶)、紅茶、龍鬚茶。武夷山是烏龍茶和紅茶的發源地。
漢朝:公元前110年,漢武帝派軍滅了閩越國,並詔令將閩越民舉遷江淮之間,以虛其地。當地官員將武夷茶獻給漢武帝,武夷茶納貢從漢武帝開始。但史志中未見漢代武夷山產茶記載。
考古發現:城村漢城遺址數以萬計的陶器裡,有大量茶具—茶壺、茶杯,證實漢代閩越國先民種茶飲茶的實事。
唐代:唐玄宗於784年詔封武夷山為“名山大川”道教將武夷山列為“三十六洞天”之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佛教寺廟也大興,武夷山名聲日高,據林祥瑞、劉祖陛《福建簡史》記載:“唐代福建的土特產就是山區的茶和沿海的鹽”。武夷山茶自然包含在內,例證有:⑴唐孫樵的《送茶與焦刑部書》,寫到送武夷茶—晚甘候;⑵唐徐寅《尚書惠蠟麵茶》(系福建最早的茶詩,已1100多年)寫到唐時武夷茶採製的時間、禮祭、製作、運輸、煮飲和受贈者的感激之情。
宋代:武夷茶處於興盛時期,主要製作龍團鳳餅茶。
元代:主要製作餅茶。
元世祖忽必烈喝到大臣高興(福建路招討使行右副都元帥)獻送的武夷茶“石乳”,備加賞識,於至元十九年(1282年)由當地官員承辦貢茶,高興曾幾次親入武夷山,監製貢茶。元大德五年(1301年),由高興之子高久住任福建省邵武路總管,奉命到武夷山監製貢茶,並在九曲溪之四曲南畔建皇家御茶園,製作貢茶,當時園中場工250戶,採製貢茶360斤,龍鳳茶5000餅以入貢,後又逐增,到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增至960斤。貢額年年加,茶農苦不堪言,出現茶園拋荒、茶產下降。現今四曲北岸題詩巖還保留3塊銘記當地官員建園和監製巖茶的摩崖石刻。
明代:朱元璋詔令“罷龍團,改制散茶”。武夷茶由蒸春團餅茶逐漸改為曬青、蒸青散茶製法,後期改進為炒青綠茶。提高了武夷茶的產量和質量,陳椽認為“炒青綠茶的發展,可說是製茶工業領域的大革命”。促進了武夷茶的發展。明徐火勃在其《茶考》中記載:“環九曲之內,不下數百家,皆以種茶為業,歲所產數十萬斤。水浮陸轉,鬻之四方,而武夷之名甲於海內矣。”
清代:是武夷茶大發展的時代。
民國期間:戰亂影響,茶葉銷路不暢,產量下降,1914年茶銷量仍達45萬斤,到1948年僅13000斤(其中正山小種紅茶3000斤)1938年福建茶葉改良場遷到崇安縣;1942年在崇安興建“中央財政部貿易委員會茶葉研究所”。武夷山成了全國茶葉研究中心。許多著名的茶葉界前輩,如吳覺農、張天福、王澤農等都曾在研究所工作過。他們在武夷山開茶園搞試驗,取得許多成果,如試製成功“九一八”揉茶機、林馥泉在此期間撰寫的《武夷茶葉之生產製造及運銷》一書等,為茶業發展作出貢獻。
新中國成立至今,武夷茶經歷了從恢復發展到現在的快速崛起發展階段。現今武夷茶麵積達10萬畝,總產近1000萬斤,比1978年增13倍以上,比1948年總產13000斤,更是天壤之別;2002年武夷巖茶被列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種》,2003年武夷山獲國家文化部“中國茶文化藝術之鄉”稱號,2006年6月武夷巖茶(大紅袍)手工製作技藝被國家文化部確認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夷山大紅袍和正山小種紅茶獲國家商標局核准證明商標。進一步提升武夷茶的聲譽與地位。茶業已成武夷山支柱產業。
盛世茶興,武夷茶的發展前景看好,在發展的同時,必須保持清醒頭腦,確保武夷茶穩步發展。
回覆列表
巖茶,因“巖巖有茶,非巖不茶”而得名。屬半發酵茶,青茶(烏龍茶),以“巖骨花香”的獨特巖韻著稱。主產區為中國福建武夷山茶區。武夷山茶區坐落在福建省西北部,有“奇秀 甲於東南”之譽。
群峰相連,峽谷縱橫,九曲溪縈迴其間,氣候溫和,冬暖夏涼,雨量充沛。武夷山懸崖絕壁,深坑巨谷。利用巖凹、石隙、石縫,沿邊砌築石岸,構築“盆栽式”茶園。武夷巖茶也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大紅袍是武夷巖茶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