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賽平陽

    這種人年輕的時候就不是好鳥。老了老了更是變本加厲,家有個這種老人算是衰敗的徵兆,就因為家裡有這麼一苗,雞飛狗跳影響後人。小輩們教育受到影響,小輩們可以試試說服一下,儘量讓他她們能改變一下,如果不能改變老人,就自己帶孩子。畢竟孩子的教育才是最重要的要的。生就的骨頭長就的肉,一般這種老人很難改變,我行我素已經形成了,鬧不好還會發生意外。

  • 2 # 老家碧玉255628262

    我的婆婆愛罵人,我是改變不了她的,也沒資格改變她,因此,每次碰面打個招呼,三言兩語結束寒喧,不多說話,幾十年了,她除了跟我說話不帶渣子,我不多接觸。其他的晚輩由她罵,我個人認為,對於愛罵人的老人,少搭腔,減少捱罵的機率

  • 3 # 武先生的鄰居

    咋的了,你還想給他改正過來呀?

    從自己現在做起吧,別等你老了也講不文明用語。

    這或許和歷史有關。

    你們的爺爺輩少有文化氛圍,他們嬉笑怒罵幾無文化,沒覺必須約束自己,對別人的孩子的喜歡也表達為笑罵:少免崽子,小狗R的……。你們的父輩感覺過這種溫馨,也就繼承了這種不文明用語。他們沒壞心的,由他們去吧!

    要改變這種現象,你只能嚴格要求自己並教育好孩子,你和你的後代就不會這樣了。

  • 4 # 凡苗1

    一般這種人少之盡少,好像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對於這種老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別理睬,特別對未成人的小孩教育他別接近他(她)防止影響了下一代。

    像這種人不是年紀大了變得不文明瞭,而是在他(她)們年輕時就養成了不文明的習慣。在這種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也好不到哪裡去。

    良好的家庭定會培養出有教養的孩子,長大後也定會成才。

  • 5 # 布林小麥田

    改是不可能的。

    沒有小孩的就忍忍,權當沒聽見。

    有孩子了還是做好隔離吧,儘量少接觸。

  • 6 # 木土地

    我老公的姑姑是個人民教師,都退休好多年了,但是她的一些不文明用語還是會說出來。

    其實這是一個習慣問題,他們的村和溧陽搭界,我嫁到這個村子裡的時候,經常會聽到村裡人罵髒話,而且非常難聽。

    我姑姑會罵我她侄女我的小姑子女麥子,我當時聽了就覺著非常不可思議。就單說罵人女表子就已經相當相當難聽了,更何況還是出自受過高等教育的老師之口呢?

    我替小姑子不平,結果小姑子有點傻乎乎地說,她不覺著姑姑是罵她的,而是暱稱,是親暱的表現,我不能接受。

    我反駁她,為什麼姑姑不罵她兒媳婦女麥子,不罵自己孫女呢?為什麼單單罵她孃家人,和孃家發小呢?

    她可以對兒媳婦改了罵髒話,為什麼就不能對別人也改了呢?她也不罵我,要是罵我,我就要反抗了,但是我估計她會在我背後罵。因為我聽到她罵我其他表奶奶的,但是唯獨沒有罵過兒媳婦。

    我知道她這也可能是口頭禪,我老公一個村的老年人好多都會罵這個口頭禪。

    就比如,有個老頭在看村裡大媽們跳廣場舞,跳的不錯,他就隨口來了一句:女表子們跳的不錯啊!看他的樣子是真心讚美。

    好在年輕一輩已經沒有這種口頭禪了,最起碼我不會說,太難聽了。

    這個可能真的和地方有關係,我在金壇市區生活,在上班的時候都是說的金壇區的方言,從來不說我們老家口頭禪。

    只要一回老家,或者和家裡人說母語,立馬就會說到老家的有名的口頭禪:小樣的(音)。這是一個個感嘆詞,和北方的那個小樣意思不一樣。

    看到好東西也會說小樣的,壞的也會說這句,罵人的時候也會來一句,“小樣人家”這是不可以輕易罵出來的,會升級到打人的。

    其實環境是真的會改變人,現在的孩子在大人面前是不罵人的,其實真的一面呢?尤其是在打遊戲的時候,和電腦另一端的人吵架,什麼難聽的話都能罵出來。生活中又是很好的一個人,我兒子就是這樣的。

    其實我覺著罵人還是可以控制的,我姑姑在她工作對待學生的時候她是不會罵人的,她可以控制不罵兒媳婦和孫女,那她也可以控制不罵別人。

    再不就是人本來就有兩副面孔,在舒適的環境中反而會罵人,爆粗口;而在拘謹的高大上的環境里人們反而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能口吐芬芳。

    不過再怎麼樣,在孩子面前就忍忍吧,不要讓孩子學去了不好的習慣行為!

  • 7 # 灑脫TGQ

    每每聽到他講不文明的語言時,就嚴厲制止他,時間一久他就會有所收斂。最好是帶著孩子遠離這樣的老人,或者直接把他送進養老院,讓別人來教育他。老而不死是為賊,為老不尊,倚老賣老,荼毒兒童。

  • 8 # 一生必須堅強

    人老了腦子都有問題了,像這樣的老人做兒女的也沒什麼辦法,他喜歡什麼儘量滿足他,少跟他說些費話,讓孫子孫女跟他交談是最好的辦法。

  • 9 # 君子蘭九九

    這個問題確實有很多很多存在,因為一些老人所受的教育不同,有的呢,一直是住在鄉村,說白了,就是一種野性而自甶的生活!不懂得文明用語。

    家裡有這樣的老人,除了在家裡善言勸說提醒以外,有條件可以帶他們到外面去接觸一下外面的世界,接受一些文明的東西,讓他們能耳濡目染,融於其中。

    當然,也不是所有老人都是這樣,也有很多從農村來的老人善良勤勞,說話輕言細語,條條是道,應該說,大多數都是這樣的老人。

    人老了也要不斷的學習,活到老,學到老,每一個老人都是從年輕過來的,時代在變,我們子孫後代的需求也在變,所以呢,我們每一個老人都要規範自己的語言和行為,特別在兒孫面前要表現出一個應有的榜樣,這樣才是一個新時代的老人應有的樣子。

  • 10 # 承美

    當他講粗話的時候不要和他對話,也不要糾正,不理!馬上躲得遠遠的。當他好好說話的時候再理他。給你孩子也講,這樣對待。

    這樣的壞毛病小時候是他父母慣的,大了是自己慣的,後來又是兒女慣的……要想讓他有改變,堅決採取以上措施。他說髒話你批評他,他必然和你辯論,要麼就是要死要活,他覺得這樣很有存在感,是改不了的。最好的辦法就是隔離法。你要出門他要跟,就和他約定,講粗話不行。除非他改掉故意說粗話的習慣,才帶他出去。一下子不能完全改掉,但是說的時候別人提醒他,他要及時剎住車,要聽人勸,否則堅決不帶,哭鬧也不帶。

    毛病不改就是不理他。

  • 11 # 素抱樸

    這屬於家庭矛盾,家庭矛盾就要採取家庭處理方式。家有不懂文明,說髒話不知羞恥反以為榮這樣的老人,他沒給這個家樹立良好家風,兒女該給他立規矩的時候,那就要在孩子面前給他立家規。如果他倚老賣老,又吵又鬧耍家長威風,那就多請男女親戚朋友,願意說髒話給他一個在眾人面前的表現機會,……。不要怕背不孝罪名,任其下去是敗家之兆。所以,老人一世愚昧,年輕人就應挺起這個家,立家規,樹立良好的文明家風。

  • 12 # 一生幸福6946955854858

    豆腐掉灰堆,吹也吹不得拍也拍不得!沒辦法!只好教育孩子他不文明別跟他學,上那去都儘量保秘別讓他知道。他要死要活的也別表現的太緊張,淡著他。老人不講理都是兒女慣的。

  • 13 # 還是那麼熱的夏天

    很嚴肅地跟他談談吧,髒話連篇的人向來給人素質低下的印象。一個有正常是非觀的人,只要別人給指出來存在的問題,他是會有一定反思並加以改正的,如果說服教育無效,那他只能接受社會的毒打了,畢竟為老不尊的人在任何時代都會有

  • 14 # 淡定麵條rU

    這個問題應該說對誰而言。語言的表達方式與其自身溶入該家庭的習俗程度有關,老人與年輕人跟時代進步有關,習慣與習俗跟文明與傳統有關。老人的用語文明程度都希望得到諒解和認同。

  • 15 # 煙雨平生煙雨事

    想起來還有人遇到這樣的事,真的是感同身受的心酸。先說我當年的處理意見:我沒有辦法,任他罵夠算完。

    我的公公是一個沒有任何文化不認字的人,小時候因為窮,沿街乞討為生。解放後因為屬於赤貧階層,所以政府給了他儘可能多的資助,一度他還當上了生產隊的隊長,但是因為性情乖戾,處理事情的方式簡單粗暴,稍不如意,粗言穢語隨口而出,罵孃的話常常掛到嘴上,所以人際關係並不好。

    我公公一生無兒無女,我老公是他抱養親戚家的孩子。因為這種關係,所以大家相互之間總是有一些不能親密的隔膜。作為兒女我們比較傳統,覺得他也不容易,給我們帶大了孩子,為這個家付出了不少,所以凡是得過且過,言來語去的也無法都跟他計較。他卻以為我們都怕他,所以在家裡為所欲為,不高興了不論場合就開罵。不管是孩子還是我們夫妻,吃盡了苦頭。如果我們回嘴,他則變本加厲,小則撒潑打野,在家裡鬧個雞犬不寧,大則鬧到大街上,讓你丟人現眼。不是沒有考慮過分開過,還是礙於經濟條件有限,沒法實現,只能想想而已。

    常言道 :“家醜不可外。”我們工作比較忙,確實很少跟他溝通,也不願因為家事耽誤工作,所以就任由他鬧。一般鬧到最後,都是親戚出面給他個臺階下,他才會罷休算完。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我們夫妻二人忍氣吞聲,謹言慎行,心裡鬱悶不舒暢;孩子從小生活在這樣吵鬧的環境中,有些怕事,家庭不和,給他心裡留下很深的陰影。

    像我這樣的情況,可能比較少見。因為比較特殊,所以不足為憑,我的意見也不能算意見,因為如果重新來過,我可能不會任憑事情這樣發展。也許我會選擇與他翻臉,再困難大家也不要住在一起,各過各的,我們盡贍養義務,不會不管。這樣兩下都好,皆大歡喜,還顯得父慈子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採加部首是什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