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967433589114

    環保型選金劑在金銀氧化礦、原生礦、硫化礦、化尾渣、金精礦的堆淋、池浸、炭漿(拌和浸出)工藝出產中與運用-化-鈉的工藝流程相同,出產中貴液、貧液可重複運用,貴液提金用活性炭吸附最佳。環境溫度在10℃以上對金的浸出作用最佳。與化法提金相相容。

        1、調鹼度:產品屬鹼性無機化合物,運用石灰、燒鹼(多加石灰、儘量少加燒鹼)等做本產品的安穩劑,礦堆(漿)PH值為11±1。原礦上堆或進池後,回(出)水調理鹼度PH值11±1(用精細pH試紙9.5-13檢測)。

        2、用藥量:用藥量約為礦量的萬分之10.0~20.0 (1000~2000克藥/噸礦),礦石的性質、檔次、酸鹼度會影響用藥量。可按藥水質量濃度核算出實踐用藥量。

        3、加藥法:在常溫下塊狀藥劑用清水充沛溶解後即可運用(一般在活動水中或經充沛拌和後會加快溶解;堆淋時可在貧液池邊建投藥池,讓過炭後的回水直接沖刷選金劑溶入貧液池)。

        初次加藥之前先調鹼度10以上,池中水少時,鹼、藥一起衝淋增加。可用兩個衝淋桶別離衝淋石灰(或燒鹼)和選金劑溶解進藥水池(貧液池)或投入藥水池溶解,確保池中藥劑濃度均勻。如果是堆淋工藝,加藥、噴淋可一起進行。

        初期:操控藥水質量濃度為1‰(即藥、水比為1: 1000,即1公斤藥加1立方水)左右,時刻為7-10天。

        中期:操控藥水質量濃度為0.5‰左右,時刻為20-30天。

        後期:操控藥水質量濃度為0.3‰左右,時刻至吸附完畢。

        4、核算配藥:

        ①投藥量能夠參閱-化-鈉的運用量,主張進行選礦實驗並參閱其最佳條件(常見約1-2 公斤/噸氧化礦,藥水質量濃度一般保持在0.3-1.2‰或藥水滴定濃度0.075~0.3‰,依據不同的礦石檔次及有害成份恰當調整);

        ②加藥量的核算辦法:補藥量=(最佳藥水質量濃度值-現測藥水質量濃度值)×投藥池水量;假定最佳藥水質量濃度值是1.2‰(按水量計),回水藥水質量濃度是0.6‰,貧液池500方水,則補藥量:(1.2-0.6)×500=300公斤。

        5、藥濃度:因不同的礦石其成份及酸鹼度都不同,應依據該礦樣實驗得出的最佳藥水滴定濃度(‰),核算出藥水質量濃度(‰)(按下式核算):

        藥水質量濃度(‰)=藥水滴定濃度(‰)× 4 (4為經驗值)

        例如:藥水比值濃度為0.07‰,則藥水質量濃度(‰)=0.07‰×4=0.28‰(即藥、水比為0.28:1000)

        按核算出來的份額投進提金劑。

        七、提金劑在實驗室中的操作辦法:

        (一)浸泡測驗 (適合於氧化礦、原生礦、化渣、硫酸渣、金精礦、陽極泥)

        1:取200-500克歸納礦樣,經球磨機磨到-200目佔85%左右(細度到達的不需要磨),放入敞口(盆)容器內待用;

        2:參加清水浸泡,超越礦面4-8釐米左右(依據容器鉅細);

        3:調鹼度PH值10±1。

        4:放入藥劑0.2-2克,拌和兩分鐘後浸泡(放前將藥劑打碎成粉混合均勻,詳細用藥劑量依據礦樣含貴金屬檔次及礦樣首要元素定。);

        5:每隔二至四小時充沛拌和,待沉積後測PH值,鹼度PH值11±1。

        6:取樣前待沉積,取清水樣或許浸後的礦渣(礦渣用過濾機過濾,再用清水沖刷5次以上);

        7:一個流程取3次樣,別離為12小時、24小時、36小時化驗,測算浸出率。

        浸出率=(原礦檔次-浸渣檔次)/原礦檔次*100%

        (二)拌和浸出測驗 (適用於氧化礦、原生礦、化渣、硫酸渣、金精礦等)

        1:取200-500克歸納礦樣經球磨機磨到-200目佔85%左右後放入拌和浸出容器中,再按(1:3---1:4份額的容積)參加清水,(炭漿法:參加洗淨後的活性碳《活性炭用量與-化-鈉運用量相同》)。

        2:放入幹石灰(最好是剛出窯不久),調整PH值,鹼度PH值11±1。

        3:拌和速度操控在60-160轉/分鐘(炭漿法:調查活性碳,以不把活性碳打碎為準則)

        4:關於含砷、硫、銻、銅等雜亂礦,做好預處理(焙燒、加藥劑氧化)後開端拌和,兩分鐘後,放入0.2-2克左右的藥劑,拌和12小時、24小時、36小時後取浸渣化驗,以測算浸出率。

        浸出率=(原礦檔次-浸渣檔次)/原礦檔次*100%

        八.藥水濃度檢測辦法

        (一)檢測所需儀器與試劑

        1、1000毫升棕色容量瓶1個,100ml錐形瓶 1個、100毫升棕色廣口瓶一個,10ml移液管2支、紅頭滴管1支;

        2、測驗劑(製造辦法:1.7000克 加蒸餾水定容到1000毫升的棕色容量瓶,放入暗處儲存待用);

        3、顯色劑(製造辦法:0.02~0.05克 試銀靈[淘寶有賣]加到裝有100毫升的廣口瓶中,放入暗處儲存待用)。

        (二)檢測辦法

        1、用10ml移液管抽取待檢測液5ml放入錐形瓶中;

        2、滴管取顯色劑2滴(約0.1ml)參加錐形瓶中,液體色彩變淺黃色;

        3、用10ml移液管抽取測驗劑緩慢滴入錐形瓶(邊滴定邊搖擺錐形瓶,調查色彩改變);

        4、當液體色彩由淺黃色變淺橙紅色為滴定結尾,讀出所耗測驗劑在移液管上刻度。

        5、所耗去測驗劑毫升數即為檢測液的萬分數濃度(藥水比值濃度),如耗去測驗劑0.05 ml,則濃度為萬分之零點零五(即0.005‰);如耗去0.3 ml,則濃度為萬分之零點三(即0.03‰);如耗去1.0 ml,則濃度為萬分之一(即0.1‰);如耗去5.0 ml,則濃度為萬分之五(即0.5‰)以此類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鮮面或粥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