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達子的睡眠與習慣

    看到知乎有過這樣的一個問題

    孩小的時候,父母多寵,生活無憂。上學和生活中聽話都會成為父母老師炫耀的資本,得到的誇獎也是多,在幼小的我們會認為這種方式來討得別人的喜歡,我們習慣了這種方式。且不知人生需要多磨難。

    長大了需要獨自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已經成型的性格和三觀很難獨自去面對這個操蛋的社會,所以在壓力面前我們很難承受,

    一是我們沒有試錯能力。在本該試錯的年紀我們得到的都是關注都是正相關,我們在青少年的時候極其缺少試錯這種東西。

    二是聽話,乖表現著極大的壓抑。本不是你想表達的,但面對強勢的教育的時候,沒有反抗的餘地。久之你也就會將這份壓抑深深的埋在心裡了。

    當更多的壓力洶湧而來的時候,無從抵抗。更不會去訴說和表達,都深深的埋在心裡,當達到一定的量就會發生質變,變的心理有了問題。

    三是逆來順受似乎成了常態。大多都不會去拒絕別人,很在意別人的看法和態度。很可能會發展成為“老好人”。這對心態的折磨是不可磨滅的。

    所以,請認真對待孩子的教育。

  • 2 # 情感與人生195848

    題主你好,人到中年,不要輕易約束指責孩子,讓孩子到社會中去,我認同你的觀點,但是有個前提,就是家裡要有良好的傳承教育,正能量的家風,才能保證孩子在社會上的融入,與人相處,幹好事業。

    俗話說得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意思是孩子在七歲前的教育尤為重要。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長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就是孩子的榜樣。因此孩子在小的時候要注意培養良好的習慣,讓他們從小懂得做人的原則,道理。記得有人說過:孩子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是身心健康,做個好人最重要。因此從小教育孩子是關鍵,讓他們做一個善良的人,感恩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是第一位的事。

    過去說家長對孩子:扶上馬,送一程,意思是孩子闖社會家長不放心,還要陪護,關注,約束,教導。現在要改變為:扶上馬,抽三鞭。意思是孩子大了,放下,放手,讓他們大膽的進入社會的熔爐裡去鍛鍊,成長。所以,人到中年,孩子大了,原則問題上家長可以做一指導,把握正確方向,其他事放手讓孩子們自己處理,不能約束,指責,比如婚姻,買房,他們孩子的教育等問題。給他們空間和權力,才能有利於孩子們的成長與發展。

    回答願你滿意,不妥之處請包涵。

  • 3 # 白大哥情感說

    我覺得人到中年不要輕易約束指責孩子,讓孩子到社會中去,得從兩點上來判斷。

    孩子出生時,為人父母就應該要承擔好教育孩子的責任。

    如果孩子出生後,你的孩子各方面培養的不錯,就是缺少社會磨鍊,那不約束指責他並讓他到社會中鍛鍊去是沒問題的。

    如果孩子出生後,你沒有培養好,到孩子大的時候,你讓他到社會上去磨練,那是一種對孩子對社會不負責任的表現。

  • 4 # 小瓜號

    我認為這是每個孩子在長大過程中必經的。當他們小的時候,教會了他道理,培養了他的性格,其餘的就是在社會中磨礪,雖然很難,但是要相信他們,相信他們很棒。

  • 5 # 茗雲小茶館

    這個是必須的,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給予孩子更寬的成長空間能夠幫助其成長。為人父母肯定在各個方面都想插手孩子的事情,但是肯定要把握一定程度,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於約束孩子的弊端以及讓孩子到社會中的一些成長優勢等進行討論。

    第一、過分約束指責孩子的弊端

    (1)打擊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失去上進心,孩子是需要引導的不是去指責的,一味的約束以及指責,就會給孩子一種處於牢籠中的感覺,永遠飛不出去,慢慢的也就不飛了,妥協了,對於自己夢想的嚮往以及追求也就沒有了。

    (2)非常不利於家庭和諧,對於孩子思想產生影響,父母指責約束,孩子或多或少的就會出現叛逆的現象,父母感覺到自己的家庭權威受到挑戰,更加對孩子教育嚴厲,孩子的反叛心理越來越強,這種不良的迴圈關係不僅對孩子成長不利,更嚴重的是破壞掉家庭和諧氛圍。

    (3)侷限孩子成年後的發展空間,在都挺好電視劇中,蘇明成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也說過:他也不想這樣,大哥去美國讀書,蘇明玉不把自己當蘇家人,就他一個天天陪著媽。結果長大後就驗證了寶媽男的後果。

    第二、讓孩子到社會中去的優勢。

    (1)儘早的學會獨立,學習更強的本領到社會中去生存,成家立業,娶妻生子,家庭花費,孩子教育這都需要一點一點的去努力所得到。

    (2)社會淬鍊人的品格,性格,道德,以及判斷能力,這都是在後天需要進行培養的,父母不可能直接給教會,都需要去社會中體驗和感悟。

    父母的過度約束確實對於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父母也永遠不可能將孩子一直保護,總有一天需要他們獨自的去面臨社會,放開他們,讓他們去闖蕩,去領會,去感悟。

  • 6 # 哦了朱旺

    人到中年隨著孩子的長大,應該讓孩子走在你前面,一些問題適當向孩子請教,這樣能增加他的責任感,使他更快成熟起來。

  • 7 # 馬火蟻

    一顆樹苗,一開始栽植時主人就小心翼翼扶正、壓實、澆水、修剪,那麼,後來的時間裡他不用再過多的付出就能得到成才的樹。如果一開始栽樹時主人圖省事,沒有扶正樹苗,壓土不實,不注意澆水施肥修剪,後期主再心急也不能代替樹木生長,最終它可能是長成“歪瓜裂棗”的樣子,難以成才。

    人也是同理。俗話說“三歲看老”,一個小孩從小養成了好習慣,從小培養了他良好的思想品質,長大了,根本不用家長多管,就能夠成為社會有用人才。如果小孩在小時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沒有幫助他養成良好的習慣,沒有幫助他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那麼他長大了,家長即使不放手,天天盯著他,他也是毛病滿身,錯誤百出。此時家長恨鐵不成鋼,即使再嚴格的約束,管教指責也已經起不到什麼作用了。

    所以無論孩子小時受到什麼教育,有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形成高尚的思想品質,孩子長大了,做長輩的都應該及時放手,讓孩子在社會的大風大浪中去自己成長吧!一路順風的,就讓他及早登頂人生之巔吧!沒有本事的,他在社會上碰得頭破血流時,大部分人會醒悟的,會吸取血的教訓的。此時我們做長輩的再著急,你總不能替孩子經受磨難,代替孩子去成長。如果說他在同樣的地方跌倒一次,兩次,三次,還不知悔改,那這樣的孩子,你即使天天把他攬在懷中又有何用?

    我曾看過書上寫有人勸鄭板橋為兒孫後代留些財富,鄭板橋這樣說過:“假如兒孫不如我,我給他留那些財產做什麼?假如兒孫能超過我,我給他留那些財產做什麼?”中國民間言語說“一隻雞都帶著兩個爪子呢”,意思是說正常人都能夠自己刨食吃,長輩管自己的後輩,能管得了幾十年,卻管不了一輩子,所以該放手時要放手,出手也許是溺愛,放手也許是殘酷的愛,但是溺愛能害死人,殘酷的愛卻能鍛鍊人的意志!

  • 8 # 我行我述的70後

    回答問題:人到中年,不要輕易約束指責孩子,讓孩子到社會中去體驗,你認為呢?

    我非常贊同這個觀點,請看我的視訊回答吧!

  • 9 # 雪狐wyw

    關於人到中年孩子的約束我是這樣做的,不知是否妥當?

    1、高中階段

    這是人生拼刺的階段,你努力了沒有遺憾,不努力肯定會一輩子遺憾。

    可以試著交倆朋友。

    2、大學階段

    可以適當放鬆,主攻專業要學好。看看高年級有考什麼證書的你可以試試。

    學校的各種活動,感興趣的最好參加。

    不反對交異性朋友。

    3、剛參加工作

    不管在什麼單位,奇裝異服已經不合適了。頭髮染色也不合適。

    專業技能不要稀鬆,業務能力要往前靠。

    工作要唯頂頭上司是從,做事有板有眼,交際不卑不亢。

    4、搞物件

    首先要考慮社會關係,其次要考慮經濟條件,第三長相要過得去。

    不要考慮愛情感情,和誰處時間長了都會有感情,只要你覺得合適就行。

    其餘的孩子不跟我反映,我也不問。如果孩子有問題徵求我意見,根據具體情況 拿出一些意見,僅供孩子參考。

  • 10 # 愛拼也難贏

    我同意這個觀點,社會是不斷髮展的,在不同的社會階段,有不同的特點,孩子是在大的環境背景下生長的,社會環境對其影響更大,做家長的還是按照自己在過去社會所形成的世界觀和和經驗來說教約束孩子,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我就是因為父親過多的干預和指責,形成了一輩子窩囊的性格。

    我父親是30年代人,讀過幾年私塾,嘴巴也挺能說,在那個年代,多數人都沒有文化,我父親因為有文化有能說會道,年紀輕輕就當了國家幹部,後來下放到基層, 工作幾十年,不是廠長就是書記,領導當久了,對自己非常自信,什麼都是自己說了算。

    我父親脾氣暴躁,對我非常嚴厲,小時候在外面淘氣,犯點錯回到家裡或者一頓暴揍,或者被罰跪捱罵。他信奉一句老話,棍棒底下出孝子。

    舉個例子說吧,上小學的時候在外面跟別人打架,有一次下課跟同學打乒乓球,一個高年級的學生搶我們球檯,我一拳把那人鼻子打出了血,我父親知道後不問對錯,首先把我一頓暴打,所以我不敢跟人打架了,即便受了別人欺負也忍著。

    他有做的不對的時候,因為非常懼怕他,明知不對,也不敢說他。到了初中學到了更多的知識,而父親只上過私塾,他對物理化學,數學這些東西根本不懂,那次我聽見他和母親在爭論一個生活上的問題,我剛學過的化學,知道他說的不對,就忍不住插嘴糾正他,父親眼一瞪,說你懂什麼。我據理力爭,父親覺得很沒面子,他當時正在幹家務,手上拿著一把剪刀, 狠狠地往地上一摔,然後奪門而出。誰知那把剪刀在水泥地上一彈,落下的時候不偏不倚,正好紮在我的腳面上,夏天只穿著拖鞋,頓時鮮血直流,母親嚇壞了,連忙把我送去醫院,包紮了傷口又打了破傷風針,從那以後我開始憎恨我的父親。

    我工作以後,後來考上了電大,學的專業是企業管理,畢業以後分到單位生產科,幾年之後被提拔為生產科長。本來領導打算培養提升我為單位副總,後來就因為缺乏魄力,指揮不靈,被領導調整到人事部從事人力資源工作。所以作為家長千萬不要去過多去約束孩子,拔苗助長,要順其自然,讓孩子健康成長。

  • 11 # 悠然情感線上

    贊同!所謂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 ;沒有經歷過坎坷,怎麼能明白一馬平川的好 。

    記得當年你父母要求你的時候 ,你是多麼無奈 ,又是多麼難受嗎 ?將心比心 ,你的孩子有多難受可想而知 。

    時代不同了 ,你的想法不一定能跟上現在這個節奏 ,孩子們的社會 應該由他們自己去闖蕩 ,我們就在旁邊看著 ,當他們累了 ,告訴他們有個家點著燈在等他們回來 ,豈不是更好 !

  • 12 # 太陽出來暖洋洋張愛琴

    我反對,家長是領頭羊,家長的學識能力見識決定著孩子的格局。我不說他約束他,讓社會懲訓他讓別人羞恥他嗎,我不打他並不保證別人就不會打他。今天這個自殺那個自盡了讓我心寒,原因是在家裡沒有每件事獎罰分明,理解透,體會到人比人心將比,要想公平就來個顛倒,站到對方立場想就氣暢了。天天來一場抗擊打戰,久了長了自然會躲開子彈,槍林彈雨的考驗了,不止於頭破血流受傷犧牲。我六十歲了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也其樂無窮。與人鬥也心計滿滿,當自己不豐滿成熟時,就得夾著尾巴俯下頭走路,少惹事,一旦成了也不欺弱凌霸。走更遠的路接觸更高的人,修煉自已,提高自己,幹些為人類有益的事。少消耗生命與別人糾纏較量攀比,耗內氣功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2個半月了,左耳聽力篩查沒過,那麼會有聽力障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