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豆芽愛長高

    那為什麼不開心,找出原因立馬解決它,不然情緒反反覆覆的很累。

  • 2 # 使用者4349980742654

    不要過多糾結已經發生的事,更加註重現在以及未來

  • 3 # 使用者9370595491797

    不要想它,可以想點開心的,轉移注意力

  • 4 # 橙子娛味

    因為遇到了一件不開心的事,所以心裡一直都在想這個事,所以才會糾結過去為什麼這麼做了。

  • 5 # 使用者1756141390922

    不要糾結,怎麼開心怎麼來,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

  • 6 # 河南美葉

    可以轉入自己的注意力,讓自己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不要老想著這一件事,比如說去找朋友聊聊天,或者是看會兒電視等等。

  • 7 # 影視觀星臺

    是的,這是自我矛盾的體現,正是因為矛盾,所以糾結,難以做出選擇

  • 8 # 錢多多3個6

    其實沒必要的,不能因為一點點的小事情而讓自己去難過,人生除了生死沒辦法改變,一切都是有辦法的。

  • 9 # 千薈

    遇到一件不開心的事情,就讓自己放鬆靜下來,不去想這件事情,用其他的事情來代替他

  • 10 # 林哥

    那是肯定的,這是人的一個正常的邏輯思維,即便是你自己不願意去想,也會反覆不斷重複,去思考。

  • 11 # 土豆炸薯條

    糾結這件事,出現的時間點沒有年齡的限制,而是隨著我們要為自己的決定承擔責任開始,就伴隨我們成長的全程。


    那麼為什麼有的決定容易,有的決定困難呢?


    1、對個體的影響


    年紀越長,我們需要自己做出決定的範圍越廣,可以依靠的力量越少,對自己的影響卻越來越大。


    比如,兒時我們需要自己選擇的無外乎吃什麼、玩具選什麼、課餘愛好選什麼,諸如此類。就算選錯了,需要承擔的也不過是短暫的不開心,下次再選其他便可,甚至有時還會有父母的兜底。


    可是長大後,因為眼界、處境等等不同原因,父母也越來越放手,個體越來越需要獨立地做出判斷和選擇。小到外在的儀容儀表,大到影響職業生涯的判斷,不計其數的機會的辨別和把握。


    每一樣都可以影響到個體的收入水平、社會地位、幸福指數。這些選擇,逐漸變成一種壓力,“人生只有一次”、“選擇決定命運”,讓人恐懼。


    對後續影響越小的決定越容易作出,對後續影響越大的決定越容易糾結。


    2、認知失調


    每個人對自己都會有一個預判,我是什麼樣的人,我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這就是最簡單意義上的自我認知。


    一旦個體行為獲得的反饋及結果令個體對自我的一貫認知產生了不一致,就容易出現緊張的情緒。


    當結果超出自我認知,向良性發展的時候,個體會受到鼓勵,更勇於做決定。甚至對潛在的風險,內心也有應對的預案。


    當結果更偏向負面的時候,個體會出現自我質疑,即我不知道我是什麼樣的了,我擅長什麼,我能做什麼?自我質疑加劇個體的自卑心態,渴望獲得他人的支援和幫助,覺得沒有辦法一個人作出決定,對前景的預判也有很多負面的情緒,從而在心理上不願意承擔自我決定的後果。


    個體總是在擅長的領域遊刃有餘,在不擅長的領域猶豫不決。


    3、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就是指以往發生的,但是預期不可收回的,且與當下決定無關的支出,比如時間、精力、金錢等。


    雖然是與當下決定無關的支出,可是由於捨不得的心態,常常在做決定的時候會干擾個體的判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汗蒸和溼蒸的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