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木裡電影館
-
2 # 王樂樂先生
第一,粵語好聽,粵語有六個聲調,抑揚頓挫。
第二,粵語歌好聽,很多粵語歌經久不衰,天才白痴夢,沉默是金,風繼續吹,風的季節,順流逆流,一生中最愛,一生何求,海闊天空,光輝歲月等等,數都數不過來的經典歌曲,每天總有個讓你入耳的機會。
第三,粵語知名歌手眾多,許冠傑,徐小鳳,梅豔芳,張國榮,家駒,譚詠麟等等等等等,太多了,這麼多知名歌手,俘獲了各個年齡段的粉絲。
-
3 # 魚魚和熊
粵語歌自成一派最主要的原因是香港經濟的繁榮,香港娛樂圈早在60年代起步,盛於90年代,可以說那時香港百花齊放,群芳爭豔。中國90年代才開始普遍電視,連像樣點的娛樂節目都沒有,更別說好的電視劇和音樂了。當時香港的娛樂圈在這個內地資源缺乏的年代大力推進內地,很多電臺只能也只有推送粵語歌曲和電視電影。絕大部分的80後起碼能唱幾首粵語歌,或許他們根本不能讀歌詞但能哼出歌曲。粵語文化就是那個時候建立地位的。不過現在隨著內地經濟發展迅速,和政治因素,國語歌已經穩壓粵語歌一頭了。香港娛樂圈也開始式微,或許再過20年粵語這內地就要退出歷史舞臺了,可悲可嘆。。。
-
4 # 過雲雨155838244
以前讀書時,老師講什麼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之類的聽不懂,死記硬背不知道什麼意思,現在結合社會現象就明白多了!
粵語歌之所以九十年代左右那麼流行,而現在都沒什麼人關心留意新的粵語歌,聽來聽去還是以前的兩千年左右的歌,尤其是九十年代的時候的粵語歌!就算作為珠三角,講粵語的我及小夥伴也是!去卡拉OK唱粵語歌也就八九十年代的歌,最新的也就陳奕迅的,其他真不知道了!
因為現在的中國相比九十年代那時已經繁榮發達很多了!人民總是嚮往美好的地方美好的事物,九十年代落後的內地看到繁榮的香港美國等地方,非常向往,所以也向往那些地方的很多事物,比較容易得到又不用花多少錢的當然就是娛樂方面了。而且那時內地大家正在努力生活,哪有那麼多心思弄娛樂啊!而且當時也沒現在開放!
現在有錢了,就可以弄很多娛樂了!適應貼近自己生活的娛樂多了,也就不再留意那些遠離自己的娛樂了!
昨天看內地的綜藝節目,忽然發現很多在康熙來了做嘉賓的明星,以前挺喜歡看他們的,現在居然在內地綜藝節目打醬油!可見現在不是香港臺灣衰落,而且內地真的太繁榮發達了!自己的生活那麼美好了,何必去向往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呢!
-
5 # 視知TV
《春嬌救志明》上映一週,觀眾奔走相告:“一定一定要看粵語版啊!國語版不好笑沒感覺”!
面對粵語的時候,影迷對“感覺”的執求似乎已經遠遠超過了能懂。電影如此,流行歌更是如此,不少粵語歌即使出了國語版,歌迷們往往還是更推崇粵語的,因為——“有感覺啊”!
於是問題來了:臺灣福建有閩南語歌,大包郵區有吳語歌,為什麼只有香港廣東地區的粵語歌贏得了人們的心?
閩南語歌也曾紅極一時
-+-
如果說粵語音系複雜,那麼閩南語音系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說粵語曲折委婉,那麼吳儂軟語嬌媚動人;如果說香港城市文化盛極一時,那麼七十年代臺灣和民國時期的上海也都是亞洲閃耀的明珠。為什麼偏偏閩南語流行歌幾乎是明日黃花,吳語歌從來只在民間小調上打轉?
事實上,閩南語歌也曾經在大陸火過,而且火得比粵語歌早。
● 鄧麗君唱過大量閩南語歌曲
閩南自古民謠曲藝樣式豐富,後來隨著移民潮傳到了臺灣地區。臺灣第一首真正意義上的“閩南語流行歌曲”是1932年為宣傳同名電影所作的《桃花泣血記》。
之後幾十年間,這些閩南語歌不斷被翻唱,六七十年代,它們還透過漁民、華僑、廣播電臺、錄音帶等載體傳入東南沿海和內陸地區,成為臺灣對大陸“攻心戰”中的文化武器。
文革末期,大量閩南語歌盜版磁帶湧入中國大陸,就連三線小城市裡的青年男女,也沒人不偷聽鄧麗君的歌。
1987年臺灣解禁以後,雖然出現了《愛拼才會贏》這類佳作,但總體來說,閩南語歌曲並沒有像粵語歌一樣風靡全中國。
這主要是因為閩南語和閩南文化在臺灣處於相對邊緣的位置,而閩南文化的原鄉福建省,從影響力上來講,又不足以將本地民歌轉換成新的流行文化熱點。
那為什麼之前能火呢?很簡單,因為之前大陸沒有流行歌曲嘛。
普通話的推廣讓方言歌曲只能變成民間小調
-+-
實際上,在49年之前,中國是有流行歌曲的。
上世紀二十到四十年代,上海歌壇有過一段繁華舊事。以男女戀情為主題的“民國時代曲”誕生於十里洋場,又依託著上海欣欣向榮的電影和唱片業,向江浙北平等地擴散傳播。
● 民國上海百樂門舞廳
看過《情深深雨濛濛》的知了們一定會對這段歷史如數家珍,下面這首歌曲在那個時代非常火,不過現在聽來似乎並不習慣。
建國之後,這些曾經的流行歌曲被認為是“淫穢色情”,都市流行歌賴以生存的土壤消失,就此銷聲匿跡。
直到改革開放前後,中國大陸只允許人們傳唱政治宣傳曲和“淨化”了的民歌,以至於許多人再接觸到粵語和閩南語流行歌時,已經不知道幾十年前的上海,也有過這樣的歌曲。
那為什麼那個時候在上海流行的也不是吳語歌呢?
雖然現在老上海人有極強的地域優越感,但歸根結底,上海是一個移民城市,民國時外來人口曾多至85%。
當時在上海寫歌唱歌的黎錦暉、黎錦光、田漢、白光、李香蘭等都是外地人,讓他們操作吳語歌,顯然是太難為他們了。
雖然也有諸如趙元任、陳歌辛、周璇、吳鶯音等蘇南人,但他們並不能用吳語寫歌:整個民國時期,從文化界到政府一直在全力推行國語,當時以國語為時尚,以方言為陋習,不通國語,在影壇樂壇寸步難行。
● “金嗓子”周璇
因此,在民國上海流行的《天涯歌女》、《毛毛雨》、《玫瑰玫瑰我愛你》、《恨不相逢未嫁時》等,全都是國語歌。
建國以後,國家大力推行普通話,方言歌曲就更加沒有市場。而千年來擁有大量音律極美的民歌詞曲的吳語,只能默默棲身於崑曲《遊園驚夢》和民歌《太湖美》中,在民間口耳相傳。
粵語歌是怎麼紅起來的?
-+-
風靡大陸的粵語歌曲,實際上是從香港傳入的。
即使在香港,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粵語流行歌”,也是1970年代的事。這當然與香港的經濟騰飛分不開。經濟發達了,流行音樂發展才會有土壤。
1971年,許冠傑一首《鐵塔凌雲》,拉開了香港粵語流行歌的帷幕。從那時開始,《啼笑因緣》、《我的中國心》、《千千闕歌》、《富士山下》、張學友、梅豔芳、張國榮、beyond、陳奕迅、楊千嬅……香港先後創作了大量的粵語歌曲。
改革開放後,大陸經濟發展,老百姓在吃飽穿暖的同時也對文化娛樂有了更高的需求,再加上長時間沒有流行歌曲,人才的培養和優秀歌曲的創作都需要時間。於是,香港粵語歌一進入內地,風潮就席捲全國。
之後,香港娛樂業的黃金時代慢慢過去,在大陸的影響力也在減弱。取而代之的是臺灣流行歌曲、韓語歌和歐美音樂。這一方面跟香港的經濟發展放緩有很大關係,另一方面也從側面顯示大陸對外開放的程度越來越高。
● 張國榮唱片
為什麼人們會覺得粵語歌好聽?
-+-
儘管粵語歌沒有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麼火,不過很多人還是覺得粵語歌好聽。
除了詞曲作家水平高、男女歌星魅力大、耳熟能詳習慣了,粵語歌還有什麼魔力,能讓無數人對它如痴如醉呢?
這得從粵語本身說起了。粵語歌的“婉轉動聽“,和它複雜的語音系統密切相關。
粵語又稱白話,是現代漢語七大方言之一,主要通行於廣東、海南和廣西的部分地區,以及港澳地區。在很多海外華人群體中,粵語也比普通話通行範圍更廣。
● 粉色的是粵語區
總體來說,粵語在語音、詞彙、語法等方面都保留了大量古漢語的特點,也有古南越語的遺留和外語成分。
粵語語音系統比普通話複雜。普通話只有4個聲調,而標準廣州話保留了入聲,分“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中入、陽入“9個聲調;粵語有聲母19個,分類格局基本繼承了中古時期的“唇、舌、齒、牙、喉”五音聲母分類格局;韻母59個,雖然和中古漢語有出入,但是比起39個韻母的普通話,還是更接近中古漢語。
由於粵語聲調和韻母的數量都遠超普通話,能夠組合出來的總音節數也就比普通話要多,聽起來抑揚頓挫,長短音錯落,更加“豐富”。
香港粵語本屬於廣州粵語系統,但是20世紀末以來,香港粵語發展出了自己獨有的語音特點,這主要體現在“簡化”上。現在的港式粵語聲母/n/和/l/不分,日常都說成/l/;聲母/ng/常常被省略;發音相近的韻母趨同;陰上、陽上兩種上聲的差別也日漸微弱。
雖然港式粵語經歷了一番簡化,但它並沒有喪失粵語的特性。再加上粵語流行歌的語法詞彙古漢語風味猶存,填詞作曲時,又有意使音樂貼合語言本身的聲調高低流變,粵語歌不好聽,什麼歌好聽?
參考資料:
梁莉莉:《香港方言與香港文化的關係》,《方言》,1997年第3期;
張洪年:《21世紀的香港粵語:一個新語音系統的形成》,第8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2001年;
伍春明:《民國流行歌曲研究——以上海為中心》,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年;
施沛琳:《海峽兩岸閩南語歌曲傳播歷史之研究》,廈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年;
劉靖之:《香港的粵語流行曲——三個時期、三種不同風格》,香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2015年。
回覆列表
粵語歌自成一派有很多原因。
第一,它有很多出名的歌手唱過。
黃家駒,陳百強,鄧麗君,beyond等等。第二,它的旋律朗朗上口。
年代久遠的老一點的有紅日,海闊天空,真的愛你,月半小夜曲,偏偏喜歡你;比較新的有七友,好心分手等等。
旋律感很強,然後很容易哼出來。
第三,歌詞寫得好。
命運就算顛沛流離,……
大氣、激揚的旋律,意境廣闊,而歌詞也像曲子一樣,氣勢恢弘,令人聽之為之振奮。 “年月把擁有變做失去,疲倦的雙眼帶著期望”。曼德拉的理想,與Beyond的音樂理想雖然毫不相干,但是作為心中的一個目標,一種追求,其中的核心是一眼的,因此,黃家駒不僅把《光輝歲月》獻給了曼德拉,也寫給了自己。
為何我,偏偏喜歡你。
以上就是粵語歌受追捧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