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983137394726436

    正確的應該是蛋撻,不過現在的人總都寫做蛋塔了。

    蛋撻,英文叫custardtart,custard是一種用牛奶雞蛋和糖做成的凍,華人稱其為蛋,tart則取其音。所以往往誤寫做“塔”。

    這種蛋撻早在中世紀就出現了,不過看上去跟現在的蛋撻會很不一樣。按照現在的做法,皮會很軟;中世紀做蛋撻是既沒有蛋撻模又沒有齒輪切割器,蛋撻皮要用手捏起來,所以蛋撻皮發得很硬,吃中世紀的蛋撻其實是在吃蛋汁而不是吃皮。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做蛋撻皮要放不少糖,中世紀糖很貴,所以有糖也只是加到蛋汁裡,至於外面的殼則給窮人和乞丐吃或者扔掉。

    華人知道蛋撻這個東西是在香港被割讓後,英華人的蛋撻傳到了香港,香港人便開始仿製,甚至比英華人做得更好。蛋撻店除了蛋撻外還賣另外兩樣東西:奶茶和咖啡。那時候的蛋撻要比現在的蛋撻大兩三倍,甚至有一段時間,一個大蛋撻一杯咖啡或奶茶成了香港人標準早餐。六十年代香港逐漸富裕起來,香港人開始在蛋撻里加燕窩鮑魚之類,“大補”;但過了幾年這種蛋撻又沒有了。有人說蛋撻可以反映香港的經濟。按照英國傳統做法,蛋撻皮和蛋汁裡都要加肉蔻,但香港人似乎不大喜歡吃這種有點辛辣味的蛋撻,所以現在香港茶樓裡蛋撻都比較清淡。

    蛋撻皮有兩種:一種是酥皮,英文叫puffpastry,是一種一咬下去面渣四濺的蛋撻皮;另外一種便是牛油皮,英文叫shortcrustpastry,要加很多黃油,因此有一種曲奇的味道。一開始在香港只有酥皮,後來泰昌餅店(一家香港很有名的蛋撻店)用曲奇麵糰做蛋撻皮,大成功。現在香港做蛋撻做得好的,一家就是泰昌餅店,一家是檀島餅店。泰昌主要做牛油皮,而檀島主要做酥皮。香港最後一任總督彭定康(ChrisPatten)特別青睞泰昌蛋撻,所以泰昌蛋撻又被叫做肥彭蛋撻。檀島蛋撻皮有水皮和油皮之分:水皮以雞蛋為主,油皮則以牛油和豬油為主,蛋撻皮用兩層水皮包一層油皮呈一塊三明治,這樣烘焙起來更有層次。水皮油皮是香港人發明的。香港人做蛋撻還有另外一個特點是隻用中國蛋不用美國蛋,他們認為美國蛋沒有中國蛋蛋味濃。

    蛋撻的製作方法:

    1、材料:

    A.塔皮材料:低筋麵粉270克,高筋麵粉30克,酥油45克,片狀馬琪琳(包入用,就是植物黃油)250克,水150克左右(根據麵糰的軟硬程度逐漸新增,不要一下子都倒進去)。

    B.蛋塔水材料:鮮奶油210克,牛奶165克,低筋麵粉15克,細砂糖63克,蛋黃4個,煉乳15克(可根據口味決定放還是不放。放了煉乳之後,蛋塔水的奶味會更香濃。)

    2、高粉和低粉、酥油、水混合,拌成麵糰。水不要一下子全倒進去,要逐漸新增,並用水調節麵糰的軟硬程度,揉至麵糰表面光滑均勻即可。用保鮮膜包起麵糰,鬆弛20分鐘。

    3、將片狀馬琪琳用塑膠膜包嚴,用走棰(FrenchPin)敲打,把馬琪琳打薄一點。這樣馬琪琳就有了良好的延展性。不要把塑膠膜開啟,用壓麵棍把馬琪琳擀薄。擀薄後的馬琪琳軟硬程度應該和麵團硬度基本一致。取出馬琪琳待用。

    4、案板上施薄粉,將鬆弛好的麵糰用壓麵棍擀成長方形。擀的時候四個角向外擀,這樣容易把形狀擀得比較均勻。擀好的面片,其寬度應與馬琪琳的寬度一致,長度是馬琪琳長度的三倍。

    5、把馬琪琳放在面片中間

    6、將兩側的面片折過來包住馬琪琳。然後將一端捏死。

    從捏死的這一端用手掌由上至下按壓面片。按壓到下面的一頭時,將這一頭也捏死。將面片擀長,象疊被子那樣四折,用壓麵棍輕輕敲打面片表面,再擀長。這是第一次四折。

    將四摺好的面片開口朝外,再次用壓麵棍輕輕敲打面片表面,擀開成長方形,然後再次四折。這是第二次四折。四折之後,用保鮮膜把面片包嚴,鬆弛20分鐘。

    7、把三摺好的面片再擀開,擀成厚度為0.6CM、寬度為20CM、長度為35-40CM的面片。用桌布刀切掉多餘的邊緣進行整型。

    8、將面片從較長的這一邊開始捲起來。

    9、將卷好的面捲包上保鮮膜,放在冰箱裡冷蔵30分鐘,進行鬆弛。

    10、鬆弛好的面卷用刀切成厚度1CM左右的片。

    11、放在麵粉中沾一下,然後沾有面粉的一面朝上,放在未塗油的塔模裡。用兩個大拇指將其捏成塔模形狀。然後在模內塗上油後裝模。

    12、蛋塔水的做法:1.將鮮奶油、牛奶和煉乳、砂糖放在小鍋裡,用小火加熱,邊加熱邊攪拌,至砂糖溶化時離火,略放涼;然後加入蛋黃,攪拌均勻。

    13、最後將蛋塔水澆入模中,烤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困難救助認定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