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宋教上門

    作為一名普通二本的大三學生,這個身份可能更能代表廣大的大學生人群吧

    先來說說我自己的方法吧。

    出身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父母沒有多少文化,但是他們卻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我提供最好的條件。

    我媽常說:我自己沒有文化,很後悔,所以你一定得好好上學,哪怕我和你爸苦一點累一點都沒關係,只要你能好好學習,我們沒法在學習上幫助你,但是在物質上會盡最大努力滿足你!

    因為不想辜負父母對我的愛,對我的付出,對我的希望。

    每次高三放假回家都會發現爸媽的皺紋又多了一點,白髮又多了一點,手掌上的老繭也又更厚了。每次一回家他們都會提前買好我愛吃所有東西,提前燉好湯。可是當我不在家的時候,他們幾乎都不會這麼麻煩的。即使現在大學假期回家,他們也會忙裡忙外,高興的像個孩子。

    每當看到這些,我都會在心底裡默默地告訴自己:一定要努力學習,哪怕是為了能讓父母將來能夠為自己少擔心一點。讓我媽能夠在和人家閒聊的時候驕傲的說:這都是我的女兒為我……

    所以,每當我不想學習,或者累了的時候。

    我都會問自己:你有爹可拼嗎?你有強大的背景嗎?你有優渥的資源嗎?你有令人羨慕的顏值嗎?

    沒有,都沒有。所以只能靠自己,靠自己的能力,靠自己的努力。

    畢竟大學的閒散時間那麼多,輕鬆一會兒就算了。如果一味的娛樂,當時是高興了,事後呢?

    你收貨了什麼?可能只有滿心的對於自己頹廢的譴責和乾澀的眼睛吧。

    可能你周圍有的人每天課都不上,每天遊戲,可能人家只是為了混一個畢業證書,畢業了就已經被安排好了工作。而你呢?還得拿著簡歷,風裡雨裡四處求職。或者被家裡人安排好相親,隨便找個普通的也不喜歡的工作,在自己的家鄉結婚生子,終其一生。所以,作為一名大學生,不要看別人做什麼,而是要想清楚自己需要什麼。可能你現在的努力就會換來一個保研的資格,可能你的努力就會為你畢業後PK掉一大批競爭者。

    所以,話不多說。

  • 2 # AA芳妹子659

    學習是在一定的動機、興趣下進行的,首先現在是計算機時代,像你在上課期間,怕自己玩手機一時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況下,最笨的辦法就是把手機不帶身上,嘻嘻……雖然是比較笨得我辦法,但可以一試。但還有一點就是心情要放鬆,上課儘量控制自己不去想別的東西。

    放鬆後設定一個目標,發揮自主性,督促自己完成目標,大學生活相對比較自由,但也不能放任自己自由。記住一句話,自由能自主,但自主應該體現在自律上,應該有自制能力督促自己按時完成學習計劃任務,只有這樣,到了畢業時,大學生才能成為有用的專業人才。

    不要封閉自己,但也不要過度社會化,要堅持開放式的學習生活 。現實結合,重視實踐,知行互動,讓學習更有用,大學生要獲得知識有很多途徑,可以利用網際網路來查獲知識,有時候老師教的東西還沒有大學生查閱來的快,所以說要改變學習方式,重點從老師那裡學法經驗和智慧。

    最後祝你學業進步!

  • 3 # 涼麵3000

    1找到自己奮鬥的目標,想想自己上大學是為了什麼,想得到什麼。

    2多跟同學舍友交流,儘快融入大集體,可以跟舍友一塊吃個飯。

    3找導師或者心理老師去聊聊天,跟她們說說你的心裡想法。

    4可以利用週末時間做做兼職,或者出去旅行,散散心,多見見世面。

    5跟家裡父母長輩打打電話,聊聊天,也可以讓她們幫你出出主意。

    總之,辦法是多樣的,不要自己悶悶不樂。

  • 4 # 一朵自由行走的花骨朵

    大學是豐富多彩的,也是美好的。可以參加一些社團活動,平時週末可以去做做兼職。另外學生時代時間充裕,除了學好專業知識以外,可以多考幾個證,可以去短途旅行。總之,不要浪費你的大學時光,畢竟畢業出來社會以後你會發現,你最懷念的還是大學四年的學生生涯!

  • 5 # 海上一沙鷗

    應該讓他多看看那些貧窮孩子的生活經歷,生活在偏僻的山村那些孩子,少父無母的,父母體弱多病的那些孩子們,既然他們生活的那麼艱苦,卻一樣每天開心的生活著,小小年紀就擔負著家庭的責任,總的來說應該讓他多體驗窮苦人的生活,讓他多感受一些不同的人生,讓他知道生活在這個社會里,就得去拼搏奮鬥,經過自己的努力得到的結果那才叫人生。

  • 6 # Apple支援工程師

    “剛剛進入大學的大學生感到迷茫,應該怎麼辦?”好像一直以來都是這麼提問的,而回答的人也是絡繹不絕,給出的答案更是千奇百怪。

    但細細一想,你是剛剛進入大學才感到迷茫嗎?你是一直在迷茫!

    小學的時候,你沒有想過你的未來會過什麼樣的生活,因為感覺離你太遠,所以甚至沒有想過上什麼樣的中學!

    初中的時候,你沒有想過你未來會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因為感覺依然遙遠,你也沒有想過上什麼樣的高中!

    高中的時候,你沒有想過未來娶到什麼樣的老婆,買什麼樣的房子,因為你覺得現在學習是最終要的不能分心,所以你最終也沒有確定你要考到哪所學校!

    當你上了大學,你發現身邊天南海北的人,哪的都有,他們說著不同方言或者語言、各種習慣愛好,各種社交,而突然多出來大把自由的時間的你,發現從前純白潔淨的你彷彿一張白紙,還沒有著上一點顏色。

    就好像是一場考試,有的學神已經開始閉眼答題,有的學渣已經開始閉眼睡覺。而你卻發現一道似曾相識的題目,然後你陷入迷茫。

    這時,你的耳邊響起老師常說的一句話:“拿過考卷,先別急著答題,先看一下試卷是否完整,有哪些熟悉的題型,想一想哪些題只要很少的時間就能給出準確的答案,而有的題需要一段時間思考,看一下卷頭資訊是否天泉,填正確”!(比喻也許並不恰當—_—)

    其實人生也是這樣,你迷茫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你的眼界,你的圈子太小了。你既沒有縱覽全篇的魄力與格局,也沒有篤定一處的專注與長情!

    拓展自己的圈子,開闊自己的眼界!從身邊的朋友開始,發現他們有哪些閃光點,認識更多的朋友,從他們身上學習,汲取!但這一切的一切,最終都要回到我們自身“向內”的需求。

    小學的課本上常說“培養自己的興趣”,我們當時都不以為然,現在看來真追悔莫及。但是對於剛剛進入大學的你來說,一切並不晚,上了大學可以有更多的選擇,也知道了自己適合什麼,所以可以更好的培養自己的興趣。而這就是你拓展圈子,開闊眼界擺脫迷茫基礎。

    培養興趣更重要的是傾聽內心的聲音,也許你已經讀了幾百上千本名著,也你你特別擅長社交,也許籃球就像你的朋友,也許你喜歡化妝,也許你渴望旅行,也許你唱歌特別好聽,也許……

    只是你從未發覺,因為你已被世俗的生活淹沒!

  • 7 # 海邊的鋒

    跟誰得青春不迷茫金句一樣經典得是誰的大學不迷茫

    迷茫也不怕

    遙想當年

    寢室6個人5個大話西遊王者榮耀啥的

    我看書

    簡單易懂

    容易強大內心

    看多了也就覺得啥都不是困難了

    也就沒啥迷茫了

    你清楚得知道迷茫這個事,都不是事

    其實說多了都沒有參考性,進入大學環境了,充滿了不確定因素,我覺得最有效得是讓內心強大,內心強大了,迷茫不迷茫得都是小事了

  • 8 # 平凡之Lu

    人之所以迷茫,要麼就是沒有追求,要麼就是經歷過太多失敗,自信心受到了打擊。作為一個大學生,迷茫更多是因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東西。那這個時候,努力做自己該做的事。一個學生,應該去努力學習,這是你最本職的工作。

    扔掉你的手機,遮蔽一切無用的社交。任何網路上的新聞都不要看。只有這樣,你才能平息浮躁的內心,靜下心來學習。

  • 9 # 玩手藝十三香

    這個問題好多年前的問題了。我忽然想起自己在大學讀書的時候,也是無比的迷茫。到如今,有時候覺得自己很清晰自己要什麼,但是有時候也會有些迷茫,因為在不同的價值觀衝擊下,我自己需要去辨別清楚自己的路徑到底是什麼。

    忽然想起這幾年我自己破除迷茫的路徑,記得我大學的時候就在糾結要不要留校讀研走走學術道路或者直接創業做點什麼,工作很迷茫,感情很迷茫,生活也很迷茫。我覺得我這幾年一路走來,幾條路徑幫我慢慢變得堅定了許多,不再茫亂。所以我總結了幾點:1.談場戀愛 2.拜訪前輩 3.旅行看世界 4.讀書,獨立思考 5.用一個實驗鼓勵自己

    一是談了一場讓我知道人間冷暖的戀愛。跟大學的女朋友談了6年,最後對方媽媽以一句你們八字不合,一定要我們分開,女生拗不過媽媽,最終只能分開,雖然我花了數月的時間跟對方媽媽去交涉,最後無非是你有房嗎有車嗎,對於一個剛畢業的人而言,我哪裡這麼快來的這些,等到如今這些都有了的時候,當年的姑娘已經是別人的妻子了。但是大學期間就開始的戀愛讓我長大很多,一是學會如何和一個人相處,要懂得成熟一些穩重一些,忍讓一些,另外就是對於對方家庭的背景和媽媽的習慣沒有早點了解,否則也不至於如此被動,到頭來,一點辦法也沒有。換做如今的自己就懂得用哪些伎倆可以去討好未來丈母孃了。二是帶著迷茫問了很多前輩,我記得當初我們大學平臺招生,大二選專業我就不懂,結果選了個自己不那麼喜歡的專業,算是踩了坑,到了後來要創業要搞清楚自己以後要幹嘛的時候,我變得無比的勇敢,不斷厚著臉皮去請教那些有著成功經驗的學長和同行裡面的前輩。我還依稀記得我5年前看到微博上有個業內的大咖想請教他一些事情的時候,就每天給人家微博私信,搞得人家不厭其煩最後只能見我一面,我就立馬從杭州飛到北京去請教人家,人家說只給我20分鐘吃個午飯的時候聊下,最後沒想到很投緣聊了3個小時,這樣的經歷有很多次,讓我相信強者是願意同情弱者的尤其是有上進心的後輩。所以我在這些前輩們身上學了很多。

    三是旅行看世界。我一個人去了挺多地方,從一個人國內的自駕川藏,環島海南。到一個人去了東南亞,去了印度加爾各答的特蕾莎修女的仁愛之家做義工,到一個人去歐洲,在巴薩和赫爾辛基見到公司以前的在那邊留學的實習生,覺得世界真是博大,我們可以像一個自由的靈魂一樣,不斷地飛翔,然後去探索太多未知的世界。而很多人可能會說滿世界旅行很花錢,但好在我現在已經不用為了一點旅行的錢而憂慮。但是在沒錢的時候,我也是如此,因為有些旅行很便宜其實,記得我去印度的時候,在印度呆了一週而且來回的機票+生活費總共才三千多而已。因為是春節,再加上印度沒啥人去,物價又便宜。依稀記得一個人揹著行囊就從昆明轉機去了印度加爾各答,在Airbnb上面定了住處,跑到特蕾莎媽媽那邊的垂死之家,兒童之家去了,然後站在垂死之家我就想印度好像30年前的中國,落後極了,公交破舊不堪,火車上真的掛著人,城市裡大部分地區都是貧民窟。然而還是有世界各地的人跑來做義工,我到時候能感受到那種大愛的力量。同時在hostel裡和來自全世界各地的人喝著廉價啤酒用英語扯淡幾句的感覺是我人生最美妙的一部分。 而後來在歐洲的感受則是讓我意識到了發達國家的慵懶和養老生活模式的提前感受。難怪現在經濟中國騰飛,歐洲大部分國家不行,因為百姓不一樣,華人比他們勤奮太多。 這些都是走出去才能感受到,才知道世界很大,我的那點迷茫不快樂,根本不算什麼。也堅信了一點,世界很大,不管別人怎麼看,我都要盡情飛翔。

    四是讀書,獨立思考。我覺得到今天我才能深刻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無論是社會地位還是財富差距,與認知是分不開的。而讀書是拉開認知的重要路徑之一。我不是那麼熱愛讀書的人,但是我不經意間,這些年讀了非常多的書,因為我感興趣,所以我渴求知道我不知道的東西。初期的時候我就是羨慕,所以專門挑那些我羨慕的人的傳記來讀,從最早李開復的《make a difference》到孫正義傳、喬布斯傳、創京東還是到後面的活法,幾乎都是成功創業者的傳記類書籍,我希望從他們身上找到一些影子,到後來,我就開始去找一些方法論的東西,稻盛和夫的活法是對我一段時間影響非常大的書,我當時覺得簡直是破除迷茫的最佳路徑,東方式的哲學和佛學結合了企業運營的實操,很多東西能夠感同身受。到後來,慢慢地對於資本對於商業戰略戰術有些思考後,我便讀了毛澤東傳,去看他的軍事理論,借鑑到當代商業社會中,然後又看了至今最喜歡的查理芒格的《窮查理寶典》,對於芒格、巴菲特這兩位投資大師的哲學觀人生觀充滿敬意,同時對於他們提倡的跨學科思維充滿憧憬,渴求著能夠習得一二。 而在讀書的同時,我也意識到了,我希望和社會中大多數不那麼一樣,所以經常會花一些時間獨立行走,思考,有時候在西湖邊一走就是一個下午。思考我做事、生活、處世的邏輯和意義,往往會有所悟。所以給自己留點時間走走獨立思考真的很重要。五是個小實驗,這個並非什麼高明的東西,只是我在我幾年前很迷茫的時候,在網上看到的,裡面說你迷茫的時候,不如試試看,自己找個房間,開一盞檯燈,拿2張白紙,一支筆,把電子裝置手機之類全部關機。給自己在黑暗中2個小時的時間,去寫你人生中想做的100件事,一定有一些令你熱淚盈眶,我當時真的這麼做了,發現寫到大概50多件的時候,基本上我已經沒有辦法在寫了,可是實驗的目的是一定要寫滿100件,於是我就使勁想,寫到一些跟父母相關的事情的時候真的熱淚盈眶(因為我一直覺得虧欠他們,父母不善言語他們對我總是無言付出,而我脾氣倔強從未當面感謝,所以寫到希望帶他們去國外旅遊,帶他們去我去過的地方,給他們買個養老房什麼的之類,我有點眼眶溼潤),雖然有些重複,但是最終湊滿了100件。忽然覺得,以後再迷茫,拿出這100件事,一件件去打鉤也就不迷茫了。如今有些事情已經做到了比如自己開個公司之類的,也會覺得心裡會有些小小的成就感。所以有時候,會迷茫我覺得是因為我們對自己有渴求認知自我的訴求,這是好事。需要做的無非是多閱讀,多出去走走看看世界,不懂的時候問問前輩,列下自己的目標,慢慢地總會找到自己的所求,而這個過程可能是貫穿我們此生的,因為我們一直在探尋自我的過程,而有這個過程意味著我們在進步。

  • 10 # 孤狼說

    將近畢業的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最充實我自己的情感的是學生會的部門,從幹事到有自己的幹事,這都是一種成長,真真的充實了我這兩年的一個情感領域。

    選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堅持下去。我在大學期間堅持最久的一件事,就是堅持跑步,最後也幫助我成功減了肥,也讓我得到了一些情緒上的發洩。

    看書。選一個自己最為感興趣的方面,看著相關書籍,真的有用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學生是該過有比較的生活還是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