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anfengz3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課程來安排時間。在這裡我給你一個參考(就是我自己的安排啦)。每天早晨6:50起床,有課上課,沒課圖書館背英語單詞一個小時,然後上課去,中午午休1小時,下午兩點有課上課,沒課圖書館看書寫作業,晚上我都是在圖書館的,因為要參加考研,所以老往圖書館跑,不過那是一個好地方,建議你也去。晚上十點回來上網,十一點半睡覺。中午有時也上網的,呵呵

  • 2 # 張大錘

    大學生活都是每一個人嚮往的,在大家認識中大學是學業的解脫,但是我就依據自己的經歷給大家說說大學該做什麼。

    剛上大學最主要的就是處理好人際關係,不管是宿舍還是班級或者整個系的。甚至將自己與老師的關係保持好。因為我自己的大學中雖然和同學們的關係處理得很好,但是和老師的關係處得不是很好,所以在學校有很多事情都不是那麼方便。

    大學生活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作息時間,我就是經常熬夜導致現在需要用藥物才能入睡,生物鐘完全顛倒,所以在大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好自己的生物鐘,不要以為自己還是年輕人熬夜沒事,等真的出事就後悔不急了。

    大學就等於是一個小社會,你最重要的除了學習專業知識外,還有一個就是學會看人,有些時候在社會上會拖你後腿的人一定要學會放棄。所以看人的眼光一定要精。朋友不在於多,而在於在你困難的時候能夠及時出現!

  • 3 # 城城仔

    1、堅持早起,神清氣爽

    睡懶覺會使大腦皮層抑制時間過長,易引起一定程度人為的大腦功能障礙,導致理解力和記憶力減退,還會使免疫功能下降,擾亂肌體的生物節律,使人懶散,產生惰性,同時對肌肉、關節和泌尿系統也不利。另外,由於夜間關閉門窗睡覺,早晨室內空氣混濁,戀床很容易造成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因此,堅持早起,到室外呼吸新鮮的空氣,對身體益處多多。

    2、午間休息,精力充沛

    適當午睡對於減輕身心疲憊,提高學習工作效率非常有益。午睡不在於時間長短,關鍵在於質量。建議平躺在床上四肢伸展,使得血液迴圈至腦部以緩解因大腦供血不足而產生的疲憊感。不宜趴在桌上,這種姿勢不僅使呼吸受限,同時也使頸部和腰部的肌肉緊張,易患慢性頸肩病。有研究表明,午睡半小時,能勝過晚間睡眠2小時給身體帶來的輕鬆感。

    3、經常熬夜,影響健康

    研究表明,如果長期熬夜,會慢慢地出現失眠、健忘、易怒、焦慮不安等神經、精神症狀。過度勞累使身體的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引起體內主要的器官和系統失衡,比如發生心律不齊、內分泌失調等等,嚴重的就會導致全身的應激狀態、感染疾病的多少率相應提高。

    美國的免疫學家在對睡眠和人體免疫做了一系列研究後認為,睡眠除了能消除疲勞,還與提高免疫力、抵抗疾病的能力有著密切關係。有充足睡眠的人血液中的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均有明顯上升,而這兩種細胞正是人體內免疫力的主力軍。所以即使在相對緊張的工作中,也要保持充足的睡眠。研究表明,大學生的睡眠時間一般每天不得少於7個小時。

    標準作息時間表供你參考

    起居生活安排、時間安排:

    睡覺 00:00~06:50

    起床 06:50

    早飯 06:50~07:30

    晨讀 07:30~08:00

    上課 08:00~12:00

    午休 12:00~13:30

    上課 13:30~16:00

    活動 16:00~17:00

    晚飯 17:00~17:30

    休息 17:30~18:30

    學習 18:30~21:30

    日記 21:30~22:00

    英語 22:00~23:00

    電子書 23:00~24:00

    就寢 24:00

    總之,最先做重要且緊急的事,然後做重要不緊急的事,再做緊急不重要的事,最後做既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

  • 4 # 盼望鏡

    大學生的話,以前我們宿舍一般都是早晨六點起床去吃碗牛肉麵或一個菜夾餅和一杯小米粥,然後就吃飽力氣足了慢悠悠地晃到教室打氣精神晨讀。接下來就是上課,吃中飯,回宿舍休息。下午空閒時間去圖書館看看自己喜歡的書,以後去吃個晚飯(晚飯得早點吃,不然會發胖啊)和朋友去街上溜達溜達,買賣東西什麼的。如果是週末晚上一起去聚聚餐,看個電影什麼的最好了。

  • 5 # 小鎮青年的慢生活

    脫離了“煉獄式”的高中生活,剛剛步入大學象牙塔的大學生們一定想要好好體驗一把“自由的感覺”,但是當大學的新鮮勁過去之後,忽然發現大學生活有點像無頭蒼蠅,失去奮鬥目標後,反而變得雜亂無章了,除了每天的遊戲,賴床,逃課,戀愛,似乎找不到有趣的事情來做。

    那麼作為一個過來人,我想給各位大學新生以下幾點建議,保證讓你的大學生活過得豐富多彩且有意義:

    第一、考證

    進入大學之後不代表學習可以放在一邊了,雖然沒有了高中班主任的殘酷監督,但是反而需要個人擁有自律學習的精神,每一個專業都有屬於本專業的各類考試,好好把這些必須要考的證書拿到手,並且挑戰高分,是絕對不會讓你吃虧的。比較有意義的證書有:大學四六級考試(某些企業求職的門檻)、計算機等級考試(實用性很強)、普通話考試證書等等,如果想要出國或者以後進入外企工作,可以試著考託福或者雅思。

    第二、鍛鍊寫作

    大學生由於離開了高中的高壓生活,勤於動筆對他們而言已經成為一種奢談,但是我還是要鼓勵大家在大學期間一定要多動筆,至少保持每週4篇文章的輸出量。寫作能力,不僅在過去的社會吃香,在如今全媒體時代更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技能。在學校,寫作能力強的人不僅可以考高分,如果經常發表一些文章進入校報,也會讓老師,同學快速知道你,這是一個性價比最高的交友方式。

    第三、嘗試演講

    每一所大學都有各種各樣的社團,加入社團之後,不僅能夠鍛鍊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而且還能提前感受社會生活,但是不能盲目的加入社團,一定要有一個清晰的目標,提升公開演講能力絕對是一個讓你驚喜萬分的“寶藏技能”。利用社團組織的各種公開活動,有針對性的鍛鍊自己的溝通能力,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演講比賽,讓自己敢於站在公眾舞臺上表達自己的心聲,這對以後的工作都是大有裨益的。

    第四、嘗試論文寫作

    大學畢業時每個人都必須要過論文關,但是大部分同學到那時候再去學習論文寫作已經為時已晚了,大多都是臨時拼湊,或者在網上尋找槍手代寫,備受煎熬不說,還耗時耗力,最後還不一定寫出個樣子。

    論文寫作的過程其實就是逼迫自己主動學習,主動思考的過程,很多大學生覺得自己的大學生活過得很無趣,其實就是失去了學習的目標和興趣,那麼不妨拿論文寫作作為一個興趣切入點,準備論文的過程中既可以閱讀大量書籍,又可以鍛鍊自己寫作能力,還能磨練自己的科研精神,何樂而不為呢?

    以上這幾點建議,如果大家照做了,絕對會受益終生,希望各位學弟學妹們能夠珍惜美好的大學生活,既要學得好,也要學到老,還要學的開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內陸的同學是報考沿海的大學還是選擇本省的高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