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鍾嚮陽

    謝邀請了。三十年前的父母大部分都沒有出遠門經歷,大部分家庭經濟上也不寬裕,送孩子上學有一定困難,加上考上外地學校學生此例小,就更顯得送孩子到校的家長少了。現在孩子升學比例高,許多家庭經濟條件好,借孩子外地升學的機會,送孩子到校,藉機旅遊一番,增加些閱歷也是一種需求。這樣就給人們一種感覺,過去送孩子升學報到的少,現在陪新生到校報到的多。

  • 2 # 美好總在風雨中

    我是1978年18歲,離家上大學的,我爸爸沒有送我去,我乘了長途汽車,帶著二箇舊箱子(我媽上大學用的)和一個工廠的工具箱作書箱,懷著激動而忐忑的心情,提前一天去報到的;2003年,我兒子18週歲,從江南水鄉去廣州的985大學上學,我是從上海乘20多小時的綠皮火車,硬臥車,送去廣州的,那年剛剛趕上非典;後來2010年,兒子從上海浦東機場乘飛機✈️,獨自又去了澳洲的大學留學,讀碩士。

    時代的變遷,賦予上大學不同的時代特徵,烙上了國家和個人生活的印記。時間和精力允許的話,還是送送孩子上學吧。孩子離開家庭,也許就是長時間的離開了家人,要走很遠很長的路,心理上能安撫二代人,也能生活上幫助孩子一下,作為家長也能安心。願你們能平安幸福走好!

  • 3 # 異鄉客1981

    從歷年高考人數的統計資料分析,1988年左右的幾年,大學每年平均的錄取人數約為62萬,而最近的幾年大字錄取人數都要已超過700萬,2018年為791萬,今年的高職院校擴招,大字錄取人數更是達到了900萬。所以從每年大學生人學人數來說,現在的是30年前12-15倍。所以即使當年有一部分人是送子女去大學上學的,以此基數相比也會感覺相差很大。

    從經濟環及交通環境而言,30年前也即是上個世紀80代末期的收入較低,一線城市平均工資也就300元-500元左右,偏遠地區城鎮職工收入也就是150-300元之間。我爸是鄉村教師工資約350元,我媽是飯堂工人式次也就150元左右。我姐去外地幼師時,父母也沒有送,是他一個人去的學校。至於農民的收入哪就更低了。收入不高,所以就要省吃儉用,不送子婦去外地的校園,關鍵也是為了省錢。而近年來

    隨著民眾收入大幅提高,年收入在20萬以上的家庭非常上的家庭非常多,所以行程費用問題就不再是個問題了。有的家庭如果是小孩考上大學了,不僅是父母送。甚至是爺爺、奶奶、姑媽,叔叔、伯伯十多個人送的。當然即使是近些年也還是有一部分人由於經濟條件緣故,是沒胡家長陪伴一個人到校的,這一類的孩子以農村的佔的比例高。

    這主要還是經濟基礎來決定的。

    從交通環境的角度分析,30年前的交通情況比較落後,可選擇的交通工具不多,耗費時間比較多,且行程也會比較勞累,所以當時要出一門不容易,而現在交通網路l四通八達,高鐵或動車早已貫通全國大部分地區。

    從社會環境分析,30年前的社會治安比較好,當年的大學生一般都早熟獨立,而近年來由於少子化的緣故,新一代大學生有很多都是寵寶寶,對父母依賴性比較強,為了防止在入學時子女被人誘騙,避免人身及錢物的損失,父母陪同入學就顯得有其必要性。

    所以綜上所述,就是大學護招以後,大學生越來越多,大家口袋子裡的錢多了,交通方便,並出於安全方面考量,當然也是一部分家長是心中有大學之夢,藉著孩子考進大學的機會去大學看看的。

  • 4 # 小肥慌慌

    三十年前的社會和三十年後的社會不一樣了

    三十年前的人心和三十年後的人心不一樣了

    三十年前的交通和三十年後的交通不一樣了

    三十年前的學校和三十年後的學校不一樣了

    三十年前的家長和三十年後的家長不一樣了

    三十年前的學生和三十年後的學生不一樣了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大學裡曾經做過的哪些事對現在很有意義?對現在的生活有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