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塵文字館

    感謝提問,以下是個人經歷也是親身感受,希望對那些在大學裡感覺到迷茫的人有所啟示。

    我今年大二了,還有一個月即將步入大三的隊伍了。從小到大,我一直是一個內向,孤僻的人,或許是源於從小家境不好,自卑心理作祟,小學到大學都是一個人生活過來的原因。

    不善言辭,不善交際的我從初中到大學一直沒有幾個朋友,僅有的幾個朋友也都是自己的幾個室友,但是隨著彼此各自奔波,各自追求不同,畢業以後還能夠有聯絡的朋友就屈指可數了。

    進入大學的第一天,我就想著要改變自己的現狀,要徹底和以往的自己告別。於是我不斷擴充套件我的交際圈,和室友,和班上的同學打成一片。一開始會覺得很尷尬,很不自在,為此,我還特意在內心鼓勵自己去參加班幹競選。看到這裡,你們或許會以為這樣的狀態的確達到了我的預想,應該高興才對,其實不然。

    沒錯,我如願當上了班幹,也獲得了許多“朋友”。但是當班乾的代價就是當別人問你要作業複製的時候,我為了所謂的友誼就一次一次的幫助他們作弊。我的內心在受到無盡的譴責,我感到不安;有很多朋友的代價是和他們一起熬夜打遊戲 ,一起抽菸,一起出去喝酒,甚至賭博,在這之前我一直都是滴酒不沾的,也十分厭惡瀰漫在空氣裡的煙味,更反感我會成為這樣的人。

    我在反思,這樣的交際真的適合我嗎。當然不,這樣只會讓我一步又一步的沉淪,我可不想我的大學四年就這樣頹廢掉了。

    後面我果斷向輔導員辭掉了班乾的職務,整天埋在圖書館裡看書學習。儘管沒有人陪我,儘管沒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上路,可我依然要朝著我的理想走去,不可能為了這不必要的“朋友”與“權力”在原地一直滯留。

    大學,維維持友誼的不再是那麼單純的“苟富貴,無相忘”了,相反,它處處都瀰漫了利益的氣息。不求回報的友誼好像少之又少,當你對他們沒有利益,的時候他們就會越來越疏遠你。還記得高中老師說的一句特別真實的話“大學是個小社會,社會是個大大學”。

    很喜歡的一句話:你要悄悄拔尖,然後驚豔所有人。

    如果沒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一起奮鬥,那麼我們也不能將就,不能在原地沉淪下去。你要相信,你若盛開,蝴蝶自來。當你真正得變得強大的時候,什麼樣的朋友都將會有的。

    @茶茶夜語 @丸子小醬 @喜歡大山哩 @拾荒者小屋 @墨染天漢 @楊紫菲 @香斕雅韻2019 @書苑主人 @沐熙清風 @周學文老師 @牧雨沉沉 @影子舞曲兒 @剛陽正氣

  • 2 # Harpper

    我是大一的學生,目前來看,之前在我們學校,大學生的社交還是單純善良的。畢竟我們還都是孩子,沒有真正進入到社會,社交主要是一起玩耍,學習,完成一些工作小任務。

    要珍惜單純的時光啊

  • 3 # 黃河邊的故事

    社交的好處的確不少,但是前提是在擁有一個相對高質量的社交圈的情況下,所以並非所有的社交都值得大家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尤其是在大學這樣一個黃金的時間段。

    那怎麼處理好自己在大學期間的社交關係呢?

    想要高質量的社交圈,請先提升你的價值

    你要明白一件事情,

    如果你想獲得一樣東西,你必須用一樣你有的東西去和對方交換,才有可能和對方達到社交的前提,這並不是很功利的說法,而是很現實的東西。

    社交就是一個一來一回的事情,小時候大家都喜歡和學習好的同學一起玩,為什麼呢?

    因為你從內心覺得,對方學習好可以幫助你的學習。

    如果對方願意和你一起玩,可能是因為你擁有某方面的才華,或者是你性格好很幽默,也可能是你善解人意曾經幫助過他,他一定是從你身上看到或者得到了一些其他人沒有的東西,他才可能和你做朋友。

    否則,你憑什麼認為對方願意和你做朋友。

    事實上,人人都想和比自己更優秀的人或者可以給自己某種好處的人做朋友,這種好處不侷限於金錢、地位和名利,它還可能是一種情感,比如和這個人做朋友你會感到很快樂,這也是你從對方身上獲得的一種好處。

    真正的朋友是你付出無限,但是收穫也無限。

    所以當你想和比你更優秀的人做朋友時,問問自己,你可以為對方提供些什麼?

    如果什麼都沒有,也請不要灰心和喪氣,至少你還有青春,你可以用你的時間和精力去武裝你的大腦,讓自己變得優秀起來,這樣你會更加容易擁有一個高質量的社交圈。

    學會參與收益大於成本的社交

    要知道我們做的任何決定裡都有一定成本的,即便你是個參加聚會從來不出錢請客的“鐵公雞”,但是你也為此付出了你時間的機會成本。

    舉個例子,去圖書館學習還是參加班級聚會,如果你選擇了去參加班級聚餐,放棄去圖書館學習,那麼去圖書館學習就是你的機會成本。

    所以是否去參加社交活動是沒有一個標準答案的,這個決定需要根據你當時的情況來進行判斷。

    首先,你可以看看自己當下有沒有比參加社交活動更重要的事情,如果有,那肯定是先以自己的事情為主;

    其次,我們在決定是否參與時,可以先了解活動參與人員的情況,根據參與人員來判斷自己是否有必要參加。

    最後我要告訴大家,適當地參與社交肯定是有必要的,因為人畢竟是是群居動物,但是也請學會獨處,合理地規劃自己的時間,因為好的人脈從來都不靠別人,而是取決於你的能力。

  • 4 # 斑斑斑比

    大學其實算是一個半社會的一種圈子,因為這幾年基本上都是屬於一半的時間在上課,另一半的時間是自由時間可以隨意支配。

    而且因為大學生都是全是一種成年人了,有自己的思維,生活的方式,與人交往和對處理事情的態度。所以大學社交還是有一定必要的,而且大學中遇到的同學,與他們交流溝通都是對自己的一種知識,認知的擴張。

  • 5 # 一起考教師

    不要為了社交而去社交。

    我記得我看到過這樣一個人的經歷。

    大學裡不合群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中文系的,他是不知名的二本,開學第一天,他就不合群,軍訓結束後,同學們回宿舍癱在床上,而他去到圖書館學到11點。

    大學四年風雨無阻,早上六點起床背英語,課餘時間泡圖書館,看大量的課外書。上回宿舍的路上,聽著VOA的音訊,週末舍友看韓劇,睡懶覺,而他卻學習著頂尖學校的公開課。看各種院校的專業論著,月均閱讀量15本,英語競賽拿全國獎項,班級名次,次次第一。

    畢業之後,室友和班級同學大多數都回老家工作了,而他卻選擇繼續讀研,考到了自己心愛的北京。華人民大學。

    名校裡的人千千萬,比我優秀,比我努力的人更多,我的不合群,只是想讓我走到更高的地方,去欣賞更美的風景!

  • 6 # 王王的vlog

    一、在大學裡,我們會碰到形形色色的人,來自四面八方,在不瞭解之前,還是要保持一個社交的度,不要開過度的玩笑,不要說太多藏在心底裡的真話。當然了, 大學也不能缺少幾個真心的朋友,一般這些比較真心的都是宿舍裡的舍友,有個1或者2個真心的朋友就好了

    二、大學裡的社交是一個人從學生社交轉向社會交際的一個過度時期。 我認為大學社交對大部分大學生來說是必要的,並且的確可以培養出一種屬於自己的社交風格和方式。

    三、我們交際的物件大部分是同齡人,年齡差距最大也就三歲,所以說之間沒什麼代溝,有什麼想法大膽提出來就好。

    四、大學社交其實並不是讓你積累多麼牛的人脈,也許很多人你大學期間積累的人脈朋友,畢業之後也都成了通訊裡的一個名字,其實你積累下的這一個個名字,雖然成為了過去,但讓你積累到了處理社交關係的方法,在日後步入社會,這些能力不一定能助你一帆風順,起碼不會讓你逆風使舵。

    五、也要小心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的陷害。我所在的學院學生會競爭激烈,甚至不乏一些不良競爭。

    六、少點無效社交,在大學的社交多屬於無效社交,好好學習才是硬道理。無效社交聚會完後好像還是一片空虛。多點有效社交:就是好朋友、志趣相投、一起學習成長和進步(滿足精神和心理需求);給你提供更多的資訊和機會,更多的資源和幫助的人或人群。

  • 7 # 是井一一呀

    不要為了交朋友刻意去討好別人

    大學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在這個環境裡你會越到來自四面八方而且性格迥異的人,觀點不合很正常,不要為了和他交朋友,走心,就放掉自己的一些原則。

    說說我的舍友吧,他明天早上5點多起來鍛鍊,6點左右去食堂兼職,上午坐在第一排或者第二排認真聽課,中午一樣去兼職,下午有空閒時間就在寢室練練吉他或者去圖書館待著,晚上兼職,認真上晚自習,下完自習溜達一圈在回宿舍,回到宿舍做一些簡單的拉伸,看看手機,11點半準時睡覺。週一到週五一直如此忙碌。週六週日也不空閒,除了兼職他還學吉他,計算機。

    所有人都覺得他忙碌,交不到朋友,但恰恰相反,他交了很多朋友,不僅提高了自己的眼界,而且積累了一些人脈。對他之後的學習生活都有了很大的幫助。

    所以,在大學裡交朋友,不要為了交友而交友,一定要有自己的規劃和正確的三觀。

  • 8 # 莫叫老闆

    大學指的是以高職、專科和本科教育為主的高等院校,但是它並不只是課堂教學。很多學校都有一些附屬的單位,比如附屬醫院、試驗及科研性質的相關單位。所以在我看來,學生在讀大學期間的社交活動是很有必要的。

    學校之間的聯誼活動、學校內部的興趣社團以及組織的拓展活動、見習和實習都屬於大學的社交活動,總的來說此類的活動形式和參加人員都不僅限於課堂之上。大學是開展高等教育的地方,對學生自身的學習、交際和實踐能力都有較好的引導作用,這樣也為大學畢業生後續的就業、創業或再深造奠定必要的基礎。大學社交是正常的群體活動,更是課堂之外的學習活動,也是值得倡導的。

    1、大學社交活動是不是越多越好?

    這個就像中小學生上興趣輔導班,該參加哪些的大學社交活動還是不可盲目攀比。作為大學生,首先要對自身有一個客觀的自我評價,自己的缺點在哪?自己的興趣愛好是什麼?接下來就是合理調配時間的問題,不能與正常的課程安排有衝突、社交活動的費用是自己家庭所能夠承受的範圍之內。參加大學社交活動並不是越多越好,主要的任務還是好好完成學業,衝刺與專業相關的考試認證,向專業相關領域的精英人士看齊,讓自己成長的更優秀。

    2、如何處理好大學期間的社交關係?

    青春年華是美好的,也是充滿活力的年紀。雖然精力充沛,可以在不影響學業的前提下參加一些社交活動,但是一定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切莫攀比和浮躁。大學是人生當中獲取專業知識的重要階段,也是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關係的珍貴時期。社交關係也是友誼和財富,坦誠相待、互相鼓勵和互幫互助才是建立良好關係的基礎。大家都是成年人,要對自己的言行舉止負責,不可沉迷於社交活動或荒廢學業,更要對社交活動是否違背法律與道德有辨別能力,在修成學業的前提下大學生可以參加一些健康向上的社交活動。

    3、大學社交活動如何協作與分工?

    與社會團體活動不同的是大學社交活動更需要考慮成本,比如人力、物力和其它的相關資源,同時也要做好分工,讓成員都可以參與進來,並且都能夠透過社交活動有所進步。在場地、物料、時間、外協及流程方面,都需要大家商討並制定方案,而不是漫無目的、毫無章法的舉辦社交活動,整個過程都需要分工、協作的。開展大學社交活動的出發點是共同進步和建立良好的交際圈,為將來大家步入社會做好一定的準備工作,而不是為了社交而盲目社交。

  • 9 # 小鹿雀躍

    那是要看自己社交的目的是什麼了,有的人是天生愛交朋友,有的人是想要鍛鍊自己某些方面。個人覺得要避免無用社交。

    等著過完今天暑假,我就要上大三了,我的學校和別的學校不同,白天自習課的時候是必須班級的成員都在一個教室,哪裡都不能去的,說實話,我到現在為止班級裡面的很多異性名字和本人匹配不起來,但是這也絲毫沒有影響的我生活。我爸說多和同學聯絡,畢業萬一有事可以聯絡幫忙一下。我爸說的話雖然有道理,但是想一想,畢竟是畢業了,我自己過得好不好別人也不會管,也懶得管,所以我還是覺得靠自己靠譜一點,爭取讓自己變成那個優秀的人。

    社交不社交得看自己的目的是什麼,因為我是真的用不到,當然也不是封閉自己,我和班級的小姐妹玩的還是挺好的,嘿嘿。反正不管為了什麼,初衷是好的就行,加油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很多人都說創業紅利大,我們這些大學生畢業後來創業真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