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信近於義

    1.經濟不景氣2.每年畢業生近千萬,造成就業率低3.大學畢業就業期望高不成低不就4.一方面是大學生就業難,一方面是職業技能市場的嚴重缺員。

  • 2 # 童年經典動畫剪輯中

    畢業之後好多都是高不成低不就的,想著自己大學生畢業高人一等,可是當真正的畢業之後好多都是找一個工作不行,換工作,又不行又換,總想著快速賺大錢,而不是踏踏實實去豐富自己,提升自己,所以會到處碰壁,待遇好的公司不要你,待遇不好得又看不上,所以就找工作找的越來越多,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我是一步步經歷過來的,深有感觸,畢業出來能堅持做一個工作的現在都混的還不錯,自己卻啥也不是

  • 3 # 前行的小夥

    這是特別現實的一個問題,如今的社會,不像十年前那樣,現在的工作崗位人員特別飽滿,而國家需要的大學生卻變少了,真正需要的是技術人員,就是下車間幹活,但是大學生一畢業肯定下車間的畢竟少數,所以國家一直推崇學一門技術,大學生實在是太多!所以在現在的情況下,大學生只能先學會下車間幹活,有一門技術!這樣才能有一個好工作!

  • 4 # 找老婆愛李平

    這種現象,快有18年了,就那麼回事吧,自求多福。

    文憑印刷了那麼多,寬進寬出,流水線一樣的培養,很多花錢唸的你不管好,寬著玩3-4年就拿畢業證了,能不失業麼?

    分數那麼低都可以花錢讀,這些花錢讀的有關係網的和你拿一樣的證書,他就業了,你能不失業麼??

    解決之道,分流去職業教育。嚴進嚴出,減少文憑印刷,重建權威。

    將985211以外的學校,全部改回中專。什麼一本只要非985211都要變回中專,初中念中專。初中分流50%讀中專,確保高中生不超過50%能上大學,高中生升大學絕對不能超過50%,嚴控生員數量。

    大專全部廢除,這個層次在當今中國就不應該再存在。

  • 5 # 老相694

    這個時代這樣的人有,全國21萬本科生送外賣,好多大學生華業就失業也有點正常,這個時代是終身學習的時代,社會正在淘汰一批不想學習的人,不會淘汰有學習力的人,對嗎朋友?

  • 6 # 海棠又花開

    大學生畢業即失業,這是目前的一種並非普遍的社會現象。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是大陸外環境錯綜複雜,疫情反覆,有效工作崗位需求減少,但大學生近二十年不斷擴招,每年畢業的大學生數以千萬計,人數急劇增長,一方面需求減少,而供給增加了,矛盾就來了。

    二是現代人的就業觀念偏離了航道。普遍認為考編考公,國企央企,那才叫工作,其他的自由職業者,靈活用工人員,都不叫工作,這種就業觀狹隘了。我們要引導華人多元化就業觀。

    三是一 現在的大學生就業心態有問題。普遍認為做辦公室才是必然,而不願意到工廠車間,但國家現在缺的正是這些技術工人,藍領工人。這導致一方面大學生失業,但工廠又招不到人的被動局面。

    現在大學生幾乎全民考公考編考研,可以說這種現象並不是很和諧。所以,近期國家推出了中考分流的相關政策,引導一半學生上大學,一半學生上職業高中,這樣佈局更加合理。

  • 7 # 熱點跟蹤愛好者

    教育內卷太厲害了本人11年本科畢業,那時候我們縣一中非211本省師範大學就可以在縣一中教高中!後面四五年後,要求碩士全日制,現在好像要211 985全日制碩士以上,甚至需要部屬師大了

  • 8 # 無痕ty

    人才培養跟社會需求嚴重脫節。

    今年大學生畢業人數是一千萬,而新生兒出生人口也是一千萬。

    也就是說,在中國,人人都能上大學。

    但質量呢?需求呢?

    一邊是大學生人滿為患,一邊是許多中低端產業沒人幹。

    全國有3000餘所高校,其中,公辦統招只有不到700所,剩下絕大多數都是民辦,野雞,三本。這些學校,說白了,就是花錢買個文憑,別指望能學到啥。

    高等教育自然是面向高階崗位的,但沒有足夠的崗位需求,培養出來也沒用。

    依我看,除了公辦統招大學外,其他都可以取消。

    本科生規模控制在200萬,專科生控制在200萬,合計400萬。

    剩下600萬分流到中專,職高,技校。

    但同時高校拿出100萬的名額,面向中專,職高,技校招生,主要是為了某些覺醒比較完,中考發揮失常的學子,再給他們一個機會。

    剩下500萬,基本也不是讀書的料,與其浪費那麼多時間精力,不如學門技術,早點養家餬口更好。

  • 9 # 樂天派偷著樂的時代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已經成為普遍學歷,每年的畢業季都是大學生迷茫焦慮的時刻,因為這時候一些大學生即將面對走向社會就業,隨著大學生的增多,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大。

    大學這個學歷是就業“最尷尬”的學歷和研究生以上學歷做一樣的工作,自己能力又達不到,和沒上過大學的人做同樣的工作自己又不甘心。

    因此,很多大學畢業的學生在找工作的時候都會比較為難,自己看不上5千以下的,覺得自己的本科學歷不應該只掙這點工資,畢竟高薪企業招聘的人數是有限的,畢業就能找到高薪的大學生也是極少數的。

    根據大學生就業問題,也反應出了一些比較現實的問題,本科畢業生的人數在不斷增加,和前些年相比本科畢業生的優勢已經不斷下降,大學的學歷也出現了貶值的情況。

    也說明了,人們過去認為上了大學後本科的學歷就可以說是一個鐵飯碗,能夠考上大學的人是非常有學問的人在同齡人中的優勝者,後來經過大學的不斷擴招,本科學歷就很普遍,有一句話就是“物以稀為貴”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貶值也是一種正常現象。

    現在的大學生的本科學歷已經不能稱自己為炫耀的資本了,只有重點大學和提升更高的學歷繼續考研深造才能讓自己在就業時相比於本科才會有一些優勢,得到企業的認可。

    即使就業難大學生也不選擇進工廠

    就現在的社會發展情況來看,其實我們並不缺乏崗位,只是大學生的就業目標和方向有限制,很多大學生就是覺得自己有學歷不甘心做一些工廠工作也不願意做一些髒活累活。只想選擇一些輕鬆的工作。

    另一種情況是社會發展需要的是技術型人才,可是大學生的大學學習,都是以理論知識為主要,所以他們沒有什麼技術方面的知識,自己也看不上從事技術工作的人員。

    相反現在社會所需要的就是一些技術型人才,但是大部分的本科生都沒有掌握一定的技術,像本科以上的學歷,研究生及更高的學歷的人也是不少。但是他們多數是因為薪資達不到他們的要求,所以不願意進工廠,覺得進廠很累,畢竟工廠在人們眼裡看來是一些沒有文憑沒有學歷的人才會去選擇的地方。

    現在的工廠,其實也不是人們所想的那樣認為只是一些沒有文憑的人才會做的工作,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中國的工廠現在對工人的要求也是很高,現在的工廠都已經成為機器代替人工了,所以這就需要大量的技術型人才來操控這些機器。

    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在工廠工作,工人的工作時間長,工作環境也累,甚至連喝水吃飯的時間都很緊不能鬆懈也沒有偷懶的時間。

    現在在人們眼中看來他們就是一種技術人員,薪資也不錯,其實這恰恰相反技術人員的工資相對於他們的工作時間和工作量來說並不算是高薪,他們一天十個小時,一個月大概也就一萬左右,每個月還沒有幾天休息的時間,這樣的工作時間和工作量對於剛畢業步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的確是不好接受的,畢竟現在的大學生都是家裡父母捧在手心裡長大的,自己又剛剛步入社會,根本接受不了這種又髒又累的工作,所以就造成了大學生畢業難就業的情況!

    寫在最後:

    在一些的發達國家,技術工人的薪資待遇相比於中國還是要高很多的,即便是一些不同的技術工人,他們每個月的工資都要比中國高出一些。

    根據大學生難就業的問題,也可以看出中國並不缺少勞動力,只是當代年輕人年輕氣盛覺得工廠限制了他們的個人發展,不能滿足工廠的薪資待遇。我想如果能提高這些技術工人的福利待遇,才會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投入到這個行業當中,這樣既解決了大學生難就業的煩惱也能為工廠提供一些高技術人才,帶動工廠發展。

  • 10 # 育鄰人

    感謝提問:

    過度高學歷教育正在推高社會綜合運維成本,並且長時間脫離生產勞動實踐的學業研究是否真有價值尚待時間檢驗

    大學生送快遞、博士生上流水生產線、研究生做幼兒輔導老師......隨著高學歷教育逐步被普及,中國青壯年勞動力真正進入了“大學生”時代。那麼,為什麼說過度高學歷教育正在推高社會綜合運維成本呢?

    一、人類社會生存的基本盤並未改變,高學歷教育推高家庭生育負擔已成事實

    生命,被賦予了繁殖能力+生長週期+小部分損傷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質組合形態,每種自然生命物質都必須從外界攝取養料才能維持基本生命體徵平穩。植物從自然物質中吸納可溶於水的微礦物質結合光合作用生產生命養料、動物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微生物降解植物或動物遺體......非生命物質供養植物—>植物供養動物—>微生物為植物製造養料形成了穩定的自然物質有序迴圈“自然生態食物鏈”。

    人類,自然生命體系中智商最高的社群性哺乳動物,自然生命體系之中唯有人類進化出了成體系的抽象社會文明成果、唯有人類具備透過大規模同類分工協作改造自然物質組合形態的本領、唯有人類透過馴化播種植物+馴服圈養動物改善了自我食物供給結構......但是,人類社會生存並未能突破自然“生存食物鏈”的束縛,現代人類嬰兒從出生大長大成年離不開進食物質營養和補給精神養料

    農業助力人類走出原始森林、助力人類建立了豐富多元的綜合社會文明,鄉村、城鎮便是人類社會文明的基礎載體,時至今日吃飯、穿衣、住房依然是人類社會世代繁衍生息的堅強柱石。換個說法就是,人可以不識字,但不能不吃飯、人可以不用錢,但不可以不穿衣、人可以不使用網際網路,但不可以沒有住處

    社會、學校、家庭有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實行義務教育之後,孩子們的受教育權益得到了充分保障、家庭也不在為如何教育輔導孩子學習成長而犯愁。但是,義務教育卻也帶來了一些副產品,比如孩子專心接受教育的年限增長,家庭作為輔助孩子學習成長“總後勤部長”角色的負擔便逐步加重。有網路資料顯示,當前培育一個孩子大學畢業【幼兒園3年、小學6年、中學6年、大學4年】最少需要50萬淨支出,這些費用包括生活費、學雜費、興趣特長補習費等等,並且尚未計算因照顧孩子形成的誤工費。

    二、高學歷教育正在掏空人類社會的基石——農業

    人類是“自然生態食物鏈”中的基本成員,原始人類祖先和其它動物生命族群一樣“茹毛飲血”,依靠採摘植物果實&根莖葉+捕獲其它動物維持生存。在偶然與人類聰明智慧共同作用下,人類學會了透過播種植物+圈養其它動物保障自己食物來源穩定,也就是說是農業奠定了現代人類社會文明的基礎。

    ·汪洙《神童詩》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

    因為,讀書人可以入仕為官、可以參與地方事務治理,中國曆來都有崇文的光榮傳統,讀書人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也相對較高。因此,古人讀書的最高奮鬥目標就是“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絕不會飽讀詩書仍以務農為樂。

    普及基礎教育、擴大高學歷教育,現代學校教育早已完成為國家培養管理人才提升全民文化素質轉變。然而,接受完大學教育卻依舊樂意幹苦活兒、累活兒的人並不多,況且接受過高等教育依舊幹苦活兒會被視作另類,比如大學生農民、大學生屠夫總會被鄰居投來異樣的目光。因此,當前許多人大學畢業後寧可送外賣&快遞、做安保也不會樂意幹農業。所以,當前中國巨大多數農村孩子上完大學後便不再回農村,如今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急劇減少、留下的多屬老弱婦孺。

    俗話說:“一個蘿蔔,一個坑。”比喻一個人有一個位置,沒有多餘。同樣,人類社會治理就屬於典型的“正金字塔”結構,領導管理階層屬於天生的相對少數,群體受教育程度提高也無法改變絕大多數人只能從事基礎工作的基本事實。相反,孩子們從幼兒園到大學畢業,接受近20年學校無憂教育之後,他們養成“好逸惡勞”脾性的機率將會被大大增加。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大學生逼迫父母多給自己生活費、給自己買奢侈消費品,甚至借高利貸超前消費、畢業後寧可閒著也不會樂意從事基礎農業勞動。

    過猶不及,做事做過了頭,跟做得不夠,都不好。《論語·先進》:“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同樣,文化素質教育能夠從根本上增強國民基本社會生存素質、能夠成為人類實現幸福美滿生活的源頭、能夠提升人類對自然物質的開發利用效率。但是,過度追求高學歷教育亦會產生諸多副產品,比如大學畢業已25歲左右,之後的人口婚育能力自然會被減弱,歐洲的英國+德國+法國+俄羅斯、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亞洲的日本+南韓+新加坡等現代教育發達國家也都是人口生育能力低下的國家。

    考研報名人數:2017年201萬、2018年238萬、2019年290萬、2020年341萬、2021年377萬,5年間增加了176萬人、平均每年上漲35萬人。高學歷“內卷”趨勢愈演愈烈,無論研究成果如何,可以肯定年輕人花在謀求更高學歷之上的時間正在年年增長、家庭用於供孩子上學的綜合支出正在增長。所以,過度高學歷教育正在推高社會綜合運維成本,並且長時間脫離生產勞動實踐的學業研究是否真有價值尚待時間檢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一些大學生要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