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o行

    大學期間你的不滿意之處很有可能增多和放大,因為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大學是他們最開始接觸社會一角的時候,青少年們算是走出了象牙塔,開始獨立的和各色各樣的人接觸,所以這個過程不免產生矛盾和抱怨。

    首先,作為你進入大學後最早接觸和接觸的最深的一批人,你的舍友,可能就是你抱怨的開始。很多人上大學是第一次住校或者第一次晚上住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維模式,就不可避免的在很多地方產生分歧,而你還會覺得不好意思去說,所以很自然的會抱怨。但我覺得如果你真的想過的舒服,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就去和舍友談一談,不要拖和自己憋著。

    其二,大學的主業還是學習。在學習的過程和學習的結果中就會產生獎學金,做實驗等等。有些東西的評判是人為因素的,但有些東西也是因為你自己性格的體現而使別人做出了這樣的判斷,但結果不如人意的時候你也會痛苦和抱怨。在這個時候我覺得你一方面思索一下是不是真的自己有什麼地方做的不好,另一方面去問問那些評價的人,為什麼他們會給出這樣的判斷。

    最後,就業和讀研。這是大學生最多煩躁的點,他們會在這兩者之間糾結,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我就建議你還是從多方面考慮,自己做出不讓自己後悔的判斷。

  • 2 # 溫馨gogo

    我大學期間最痛的點是英語,在上大學前,英語就不好,進入大學,英語總在掛科邊緣徘徊,而我的專業對英語是有要求的,我是記了單詞又忘,快要把自己搞瘋了,嘗試去聽英文歌,看英文電影,各種辦法齊用,現在還沒畢業,希望在畢業前,英語有很大的進步吧。

  • 3 # 小張的喵

    很多人大學生期間都是在困惱這些問題

    1.英語沒有好好學

    2.要不要考研

    3.宿舍關係不好(本人非常幸運,遇到了一群好舍友!)

    4.要不要參加學生會、社團

    5.沒有談戀愛

    要考證嗎?

    學習是一定要學的,學好英語很重要。如果有了考研的想法就去考吧

    有喜歡的人就去追吧

  • 4 # 饕餮視聽

    宿舍環境差。進入大學前我們想象著大學宿舍應該是住了四人間的上床下桌,宿舍裡面有獨立衛生間、浴室,有熱水,有空調,樓層有公共洗衣機的。但是當我們進入大學宿舍以後發現宿舍還是8人間的上下鋪配置,也沒有空調,這麼差的環境還是挺讓人失望的,更何況還是省內第一的高校,還是211大學呢。

    班級沒有獨立教室。宿舍裡面的學習氛圍不濃,根本無法學習。要學習的話只能去圖書館、自習室,但是這裡是不能長時間放書本的。當時就想著要是每個班級有一個單獨的教室該多好啊,這樣就可以把自己的書本放在教室裡面,期末考試的時候不用搶座位了。

    科目難學且不實用。大學時候所學的是一個數學專業,學起來還是比較難學的,而且感覺數學內容沒有太大的實用性,所以根本沒有太大的學習動力,大學期間過的都是渾渾噩噩的。

    學習氛圍不濃。當時我所在的大學整體學習氛圍不是很濃厚,我也是被影響的比較大的,經常是沒課就在宿舍待著,現在想想那個時候真不應該在宿舍墮落。如果對大學生活有所規劃的話,應該是學好自己的專業課,大三時候儘量的考研;大學期間也要考一個比較實用對找工作有所幫助的證書。

    轉專業難。那時候上大學想轉專業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這也讓我們痛苦不堪。不過現在的大學裡面已經放開了更換專業的限制,好像是大學期間總共有四次更換專業的機會。

  • 5 # 輔導員老範

    大學生抱怨的點太多了,因為學生多,這個抱怨那個,那個抱怨這個,但有些抱怨點相對比較集中:

    1.上大學了,竟然還要被管,比如需要住寢室,需要強自習等。

    2.上大學了,竟然還需要學習,尤其是學那麼多沒用的東西(是的,你沒看錯,我也沒寫錯)。

    3.選的專業竟然和我想得不一樣。

    4.吃住條件差。

    5.為什麼得獎學金的不是我,學生幹部也不是我?

    6.社會不公平,遇不到伯樂,自己的價值難以實現。

    其實,有時候抱怨一下可以,到自己不努力,還抱怨,這就不對了。

    至於痛點

    學習不會,會痛;戀愛不成,會痛;諸事不順,會痛;就業不達,會痛。

    拿不到畢業證、學位證的,估計更痛吧。

    痛與不痛都是矛盾又統一的,學會化解痛,生活也就不痛了。

  • 6 # 土豆成熟了

    大學期間,如果沒有很好的利用時間,沒有好的生活體驗,會很容易生出抱怨的情緒來,抱怨學校設施、抱怨舍友、抱怨老師等等。儘管有些事真的是他人的問題,但是也有很多情況下我們可以想到辦法應對,最重要的是先保證自己的身心健康,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這要看我們改變自己狀態的決心,鍛鍊身體、好好吃飯,現在網路資訊量足夠全面,我們可以用這個時間去了解社會是什麼樣子的,找到自己的定位,保持自己的初心,陋室也能出英雄。曾經聽到一位長者說:“一旦一個人沒辦法從眼前的生活中收穫到成長,他會很快產生厭倦,負面情緒襲來,很難再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很多人就這樣,在抱怨中,遺失了自己的初心。”

    大學裡,誘惑多了、困惑也多了,抱怨、痛點,由此而生。其實大把大把時光的空白,是我們可以用來尋找答案的最好空間,練習專注、享受孤獨,給自己的大學生活一個恰如其分的定義。我們可以和朋友長輩聊一聊自己的情況、或者找一個喜歡做的事,一頭扎進去,不去想那麼多讓人困惑又始終無解的問題。

    投入當下,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畢竟,千人千面,痛點多了去:生活費太少、找不到課程重點、恍惚間覺得自己過的頹廢、沒有足夠舒適的空間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

    其實,我們在抱怨的時候大可以先冷靜一下,這時候,往往是機會在和你擦肩而過。首先別再把自己定位成一個未成年的孩童,你有足夠的創造力,去做自己人生的掌控者,嘗試給自己創造一個合適的生活環境,儘管這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但當你成功之後,你會享受到自由的快樂。這是大學生活要教給我們的:做自己的主人。畢竟在同一個大學、甚至宿舍裡生活著的不止你一人,我們大可以比比,誰有能力把生活過得更好?這才是真正的財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才能在大學中養活自己、賺取學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