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生活的仰角L

    太學:是中國古代教育行政機構和最高學府。魏晉至明清或設太學,或設國子學(監),或兩者同時設立,名稱不一,制度也有變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貴族子弟或者各地選拔推薦出的傑出人才的最高學府,就學的生員皆稱太學生、國子生。

    國子監:是古代最高學府與教育行政管理機構(明朝、清朝時太學即國子監的俗稱)。

    綜上所述太學生是指在太學讀書的生員或者貢士,亦是最高階的生員或者貢士。如果說級別的話相當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211 985雙一流大學的研究生。

  • 2 # 華樂學校黃老師

    按現在的情況來說不能比較!舉人一般可以任吏(不需要中央任命的小官)而且屬於統治階級,直系親屬的雜役和賦稅可以免除,上京會試的費用可以報銷,你認為現在的大學生可以做到這點嗎? 就算以前的大學生安排工作,也不過相當與現在的公務員,頂多和秀才一個檔次!

  • 3 # 經典守望者

    太學的歷史非常悠久,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周代,歷朝歷代對於它的名字稱呼各有不同。

    以漢代為例,西漢時期的太學地位很高。主要是是吸收官宦子弟和貴族。太學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設五經博士專門講授儒家經典《詩》、《書》、《禮》、《易》、《春秋》。宣帝時博士增至十二人,王莽當政時又增至三十人。學生稱為“博士弟子”或“太學弟子”。太學初建時為50人,漢昭帝時增至100人,王莽時增至10000人,“博士弟子”有免除賦役的特權。

    漢代的太學生和後世的舉人,秀才是不一樣的。他應該算是獨立於官員之外的一種身份屬性。首先秀才,舉人,進士是在科舉制度下的三重不同等級的身份,進士及第後就可以有一個授官的資格。作為太學生而言,他可以說是在西漢社會當中一種特殊的身份屬性。在社會當中有獨特的人際關係網路。因為許多的高層官吏都是猶太學生出身,從太學出來之後一步一步走上三公九卿的位置。

    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早年就是太學生。而當時的太學也主要是吸納劉氏皇族為主的,可以說是官員的後備隊。因為在當時察舉制的大背景下,所能吸收上來的官員是有數量的。孝廉主要又侷限在儒生和文吏兩個部分。除此之外就是從低階官吏一步一步積功升遷。所以說西漢時期的官員數量是很不足的,往往就需要太學生出了太學之後進行補充,往往就可以直接進入仕途當中。甚至有的時候會被皇帝賞識,直接提拔成郎官,或者外派到下面的地方,擔任一級官吏。所以說它不同於舉人,進士他更像是如今的預備幹部或者是幹部的第二梯隊,如此而已。

  • 4 # 綠楊隨風

    古時候的鄉試是各省分別命題的考試,與今天的高考大體相當,而錄取人數,錄取比例與現在的高考相比還要苛刻一些,所以個人以為八九十年代的本科錄取者可以與舉人相當(同時也考慮到當時一旦進入大學,基本上可以解決安身立命的問題),而如今時代,高考雖然仍然受到全社會的關注,而大學教育早已普及,一個人想要立身於世,高考也不再是唯一途徑,況且像過去那種一朝及第就可飛黃騰達的情況再也不會出現。從這個意義上講,將高考與科舉相類比已不再有價值;在人生中不斷開拓和奮鬥,才是立身之道。

  • 5 # 人人都是料理美食家

    首先大家需要先了解一下古代學生的幾個等級分為:秀才、舉人、貢士、進士。

    秀才的晉級條件是需要學生參加並透過童試,而童試需要考3次,縣試、府試和院試,3次都透過者為秀才。

    秀才參加並透過鄉試,晉級為舉人。舉人具備做官的資格了,可以成為一縣名流。

    舉人參加並透過會試,晉級為貢士。貢士是在京城考的,即電視劇中的進京趕考指的就是參加會試。

    貢士參加並透過殿試,可成為進士,進士中第一名為大家熟知的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

    古代的書本少,學習條件艱苦,想考取秀才都是難上加難的。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現在的普通大學生和古代的秀才差不多。部分優秀大學生和舉人差不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學生畢業後是該找和自身專業對口的工作,還是該繼續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