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枰子

    一、戀愛無忌人不怪

    二、考試容易學習難

    三、各種飯局名目多

    四、手機號碼隨時換

    五、天明時節成“老外”

    六、不論貧富都經商

    七、武俠言情流通快

    八、能不幹活就不幹

    九、甩賣出血真痛快

    十、尋卡啟事天天見

  • 2 # 吱昂張同學

    剛進入大一的我,已經感覺到大學的"怪"現象了。

    1.從剛開始的勤奮,到現在的懶惰,就是那種懶得不想自己去吃飯。

    2.從剛開始的下定決心好好學習,到現在的目標迷茫。

    3.感覺學校裡只要是個男的,都有物件。

    4.從剛開始的要美美噠,到現在的臉都懶得洗。

    5.從剛開始的和家裡通話頻繁,到現在的罕見。

    對於這些現象,我們是不是應該反思反思呢?新的一年,希望各位活的精緻一些,哈哈哈。

  • 3 # 小閔玩古董

    我瞭解的大學的怪現象有這幾種?大家看下你在大學有沒有這樣的經歷。

    1、攀比性強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相比以前,消費水平可是提高了好幾個檔次。手機、電腦一個比一個高檔、吃飯請客講排場、旅遊娛樂一個比一個在行、衣服都要買品牌。很多大學生家庭條件一般,但是為了滿足虛榮心,有些甚至貸款去買。完全忘記了每天辛苦勞動的父母。2、生活無規律不少男生喜歡抽菸、喝酒、網路遊戲、麻將、撲克牌等,一夜接一夜的奮戰,長期如此,只見一個個精神恍惚,痴痴呆呆,全然沒有一點年輕人的活力。3、經常逃課天氣不好不去上課,身體偶有不適不去上課,心情不好不去上課,約會、失戀不去上課......切的一切都可以成為不去課堂的理由,慢慢形成習慣後就更加肆無忌憚了。所以,去大學,學的是什麼呢?也告誡現在的大學生抓住學習的機會,不然等你出了社會才知道,沒有專業性的知識是很難在社會上立足的。也體諒下父母的艱辛,畢業後找份好工作,將來好好的報答他們。

  • 4 # 銀河漁夫592

    可能是中學壓得太緊,一上大學對有些人來說就像脫僵的馬,變得放縱,使上大學失去了應有的意義。怪現象表現在:學校沒有成為傳道授業的地方,反而成為一個小社會,爭名逐利;學校成為部分人空虛度日、玩遊戲的絕佳去處。

  • 5 # 日日悅讀

    首先宣告,今日所談之大學汙點,並非中國大學獨有,在全世界範圍內均有存在。您大可不必急著跳腳,隨時準備抓起民族主義的武器來鬥爭。

    在中國,大家都在關心大學問題,是因為中國的大學還沒有完全成型。我之不憚以最無忌的直率來盤點中國大學的各種汙點,無非是抱著對中國高等教育最大的期盼,希望我們的大學早日成為真正有名有實的最高學府。

    不正視這些汙點,再多的“雙一流”也沒用。

    1.學術造假成系統

    在大學,論文抄襲的事情實在聽過太多,以至於同類的新聞,看起來都像舊聞。如果你覺得,抄襲已經的個例都只是小兒科,那麼中國的科學論文遭大規模撤稿就顯示了日益惡化的系統性造假問題。

    現在中國的實驗室科學家比任何一個國家都多,研發經費超過了整個歐盟。但是,由於偽造同行評審,中國的科學論文屢遭撤稿,簡直是生累自己,死累隔壁。今年夏天,因曾撤回107篇中國醫學論文,《腫瘤生物學》期刊不再被權威引文資料庫SCI收錄。

    2.有償學術成產業

    在這一點上,我是吃過悶虧的。上研究生的時候,剛好經歷了獎學金改革,將補貼變成獎金。研一的獎學金根據入學成績來評定相對公平,畢竟研究生考試是全國統考。然而,到了研二就開始水分多多了,尤其是研三(因為研二通常已經沒課,只能看論文發表情況)。

    為了獎學金(其實就是每個月三五百的補貼),大家都擼起袖管猛發論文。我才發現,在圖書館裡埋頭苦幹,還不如跟對“老闆”。如果導師在圈子裡有資源,學生以第二作者的名義搭邊車發論文簡直so easy。當然,錢是最管用的,只要花得起錢、捨得花錢,大多數學術期刊都有價碼,發多少篇不在話下。

    學生髮論文尚且如此,中國職稱評定體制下的論文需求量就更大了:從作者、槍手到代理、期刊編輯,早已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3.機構龐雜而無用

    要不是中紀委官網釋出了北大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大概許多人會和我一樣,不知道北大原來有這麼多校長助理和副職。通報內容顯示,北大針對違規提拔任用幹部的問題,已免去8位校長助理和10位“三長”(教務長、總務長、秘書長)副職的相關職務。

    大學行政化、官僚化,導致身軀日益龐大臃腫,早已不是新鮮事。但是,官員、機構多也就算了,但你得管事兒呀!事實是,學生、老師們經常有事兒不知道找誰,知道找誰事兒又解決不了,沒事兒還時常不知怎麼的就被弄出點事兒來。今年7月,雲南一高校2017屆畢業證竟然出現編碼錯誤,有學生吐槽自己領了個“假畢業證”,報考了公務員等著畢業證核准的學生簡直要氣炸。

    4.象牙塔下的性侵陰影

    然而,這些披露和舉報,很快被“闢謠”並刪帖。王爾德說:生活的一切都和性相關,除了性本身,性關乎權力。當事件發生之後,加害者往往有恃無恐,反而是受害者陷入恐懼和痛苦之中。當然,你可以說北電的性侵陰影都是子虛烏有,但是,你無法指責天南地北的講述者都是造謠抹黑。而且,我們能在媒體上看到的,大概只是冰山一角。

    5.注水課程混學分

    先不說授課形式化這茬了,畢竟這事吧,因人而異,咱來嘮嘮大學的“第二課堂”。作為教學新模式的試驗田,“第二課堂”旨在幫助學生利用課堂之外的時間發展特長、增長學識、陶冶情操。然而,這些課程大多在週末開課,授課時間也很短。因此,很多人質疑選修“第二課堂”的學生“混學分”。

    這裡面有多少水分,也許只有修課者和授課者清楚了。另外,有不少大學鼓勵學生上“慕課”(MOOC),即大規模開放線上課程,並計算學分。有學生認為,慕課發揮了網際網路的優勢,讓大家可以隨時獲得知識,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反面聲音是,慕課簡直為替課而生,沒人查崗,還能輕易高分飛過。

    6.作弊變成了一件小事

    知乎有這樣一個帖子:瞧不起“作弊”?你那不是高尚,你就是蠢。其中還有一張配圖詮釋了人們心裡的潛臺詞:“而且你對自己是爛人渾然不知”。

    儘管考試季掛在教學樓外的橫幅,已經從“杜絕作弊”四個大字變成了“親,考試作弊,處分決定包郵哦”的軟化賣萌,可是,校門外的列印店縮印業務還是得排隊等候半小時呢。

    7.大學處處是應酬

    很多人說,學生會是大學裡最陰暗的地方,有太多勾心鬥角的旮旯事兒了。可是,即便你沒有參加任何的學生組織,各種社交應酬還是免不了的。

    去年有一項大學生日常消費調查頗引人注目。調查顯示,中國大學生在聚餐玩樂方面的花費相比10年前直線上升,38%的大學生在聚會社交方面的開銷佔生活費的比例超過30%。發了獎學金得請客,失戀了召集舍友吃飯,過生日了大家慶祝一下,《王者榮耀》開黑戰勝對手要去擼串喝酒,畢業了大家不醉不歸……反正,好朋友請吃飯去不成也得去,師兄、老鄉、社團部長叫吃飯不想去也得去……

    流水的酒席,鐵打的客套話。大學生應酬壓力大,逐漸變成“恐聚族”。

    8.校園文化現低俗

    想當年,我們念大學的時候,還是“女生節”剛剛興起的時候。那時,大家手裡握著的還是諾基亞8250,在藍色畫面的手機上小心翼翼地敲下愛的宣言,發給心儀的那一位少男少女。到了女生節,班裡的男生會送每一位女生一枝玫瑰,為每一位女生做一件事情,溫暖貼心而單純。當年男同學為女同學刻制的CD光碟,現在我還留著。

    後來,這個美好溫馨的節日慢慢變了調。女生節的校園多了各種低俗的橫幅,這些對女生的“關愛”,也成了公然的騷擾。

    9.“家醜不可外揚”式愛校

    我想,我們所希望看到的大學,是一個孕育自由思想並能最終自由表達思想的場所,絕不是“獨立思考”品質嚴重缺貨的地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大學以後就不自覺墮落了,明明高中都那麼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