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職業規劃黃老師

    只能緩解就業壓力,不能解決就業難的根本問題

    一、大學生現就業就業後擇業的好處?

    近年來,學生、家長和學校絞盡腦汁,千方百計提高大學生就業率。"先就業後擇業"就是高校為了促進畢業生就業、提高就業率採取的一項措施。然而,它可能在短期內取得較大成效,但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值得商榷。

    近日廣州市一項調查顯示,應屆大學生"成活率"在用人單位中只有10%。意思是說,有九成應屆畢業生背叛老東家,大部分應屆畢業生工作一段時間後很快便流失了,以致一些企業把錄用應屆畢業生當成一場賭博。為此,用人單位呼籲,高校不應該為提高自身就業率,一味地把畢業生推向並不適合的企業;為學生做好就業定位才是解決就業難題的源頭所在。(10月10日《資訊時報》)"先就業後擇業"有一定的合理性。越來越大的就業壓力和擇業難度,加之畢業生社會經驗欠缺,對社會了解甚少,很難一次性地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而在求學期間已經付出巨大經濟代價的大學畢業生們,無論如何也沒有理由再拖累家庭和父母,需要儘快落實工作單位。應該說,客觀因素讓他們無暇考慮崗位是否真正適合自己、自己能在某個崗位上服務多久。

    同時,高校為了追求就業率這塊"金字招牌",也為學生的"飢不擇食"推波助瀾。學校逼"嫁",使很多學生在並不清楚單位究竟適合不適合自己時,只能無可奈何地"先進去再說","我們可不想因為個人而影響整個學校的形象"。據說學校還有一個考慮就是,教育學生"先就業後擇業"能讓他們放下"心高氣傲"的心態,紮實地走向社會,對緩解就業壓力有益。果真如此,教育學生"先就業後擇業"也可謂用心良苦。

    但我們不能不看到,"先就業後擇業"的觀點必然影響大學生的誠信形象。絕大多數應屆畢業生將用人單位作為跳板,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不良現象,它必然使用人單位感到傷心和失落,產生被欺騙和被玩弄的感覺,甚至會逼迫他們採用更加強有力的自我保護手段以約束求職者。事實上有的用人單位乾脆"拒用應屆畢業生"。企業把錄用應屆畢業生當成一場賭博,這對大學畢業生來說決不是好兆頭。到頭來,形成惡性迴圈,用人單位和大學應屆畢業生之間"麻稈打狼---兩頭怕",不僅影響大學生的長遠利益,也影響人才市場的正常健康發展。

    我們經常譴責一些用人單位對求職者提出過於苛刻的條件,利用自己的優勢地位,簽訂不平等勞動合同。確實用人單位存在濫用優勢地位的因素,但一些求職者的不誠信行為也使用人單位吃一塹長一智,為防止再次受騙上當,在簽訂勞動合同時過於謹慎,矯枉過正。從這個意義上講,用人單位對求職者的一些不公正待遇與求職者的不良行為不無關係。我們不妨換位思考一下,當企業對一名員工進行一定時期的技術培養,並幫其辦好落戶等一切手續時,這名員工突然提出辭職,企業會怎麼想?

    常言道:人往高處走。大學生髮現工作崗位不適合自己發展而離開原單位,另謀高就,這是可以理解的。用人單位也不會小肚雞腸,遷怒於求職者。但問題的關鍵是,大多數畢業生並非因為這個原因背叛單位,而是進入時就沒有長期工作和服務的誠意。這已不再是能否施展才華的問題,而是一個嚴重的誠信問題,這正是用人單位最不能容忍的。

    隨著高校擴招大學生畢業,大學生就業就成了重大的社會問題。2005年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聲稱要達到去年大學生就業率73%以上的目標。儘管如此,還會有27%左右的學生無法及時找到工作。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先就業後擇業”的觀點就成了大學生就業的指導思想。

    一方面,如果大學生畢業時能夠找得到工作,學校就業指導中心就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上級部門規定的就業率就完成了,至於大學生找得工作是否合適就不是大學老師們看重的了。另一方面,大學生畢業後找到工作,可以使他們從純消費者向生產者轉變,開始自食其力。畢業後仍然花著父母的錢自己不掙錢,畢竟讓許多大學生良心上過不去。 先就業後擇業?

    郭召良博士說,把目光緊緊盯在“就業”和“就業率”上面,這對學生本人沒有一點好處。

    首先,有的學生迫於生計壓力,不管是否喜歡或者是否合適,可能會選擇了一個“好工作”,但這個工作可能並不適合他,但由於生活所迫,不得不在現在工作上幹下去。比如,有一個大學生在大學畢業的時候參加了縣的公務員考試,最終以全縣第二名的成績,最後進入了縣某機關部門工作。但是到機關以後,由於自己性格並不喜歡應酬,也不喜歡喝酒,但工作又要求她不得不應酬和喝酒。她感到工作就像受罪一樣,但她又不能捨棄一個月兩千多塊錢的收入。先就業後擇業的結果就可能是“幹一輩子自己並不合適的工作”。

    其次,有的學生抱著先就業後擇業的思想,在工作過程中總是這山望著那山高,總想跳槽。在單位裡邊稍微遇到一點問題和困難,就跳槽。有的大學生在畢業不到一年就換了好幾個工作。有一個調查發現大學生就業一年內沒有跳槽的畢業大約只有20%左右。有一個大學生畢業後到了一個超市作銷售工作,還來覺得超市工作時間長,就跳到某企業作市場運銷工作,後來又發現作市場營銷工作成天在外面奔波太辛苦,就跳到某公司做辦公室文員,在辦公室裡邊有發現同事關係不太處理得好,她又想換工作,但自己也不知道下一步該換什麼樣的工作了。可以,先就業後擇業卻變成了一個不斷逃避現有工作的藉口。不斷跳槽的結果是工作始終沒法穩定下來,始終處於“找工作”的狀態之中。 超越“找工作”

    郭召良博士說,沒有職業理想職業目標的“先就業後擇業”結果只能是“瞎就業”。我們就業要“超越找工作”,在職業選擇的過程中,要有職業生涯和職業理想的概念。 首先,中國即將進入小康社會,人民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你只要找到工作,你的生活就不成問題。所以,大學生不要把眼睛緊緊盯在“謀生”“餬口”上面。要知道,沒有多少學歷的民工都能找到工作,為什麼大學生還找不到工作呢?關鍵的問題是我們大學生不願意。

    其次,一個人一輩子只在一個單位做一個工作的時代已經過去,在我們的職業生涯中可能會多次面臨職業轉換的情況。因此,大學畢業不能指望一步到位地找到自己的理想工作。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一個有步驟地過程。我們可以先從小處著眼,慢慢累計自己,然後就有可能達到自己的職業理想。

    郭博士說,“先就業後擇業”和“先擇業後就業”形式上看來沒有太差的差別,實際上兩者之間存在本質的不同。“先就業後擇業”是一個機會主義者,他們是在現有可供選擇的情形中進行選擇,他們會隨波逐流,他們沒有什麼目標。“先擇業後就業”是理想主義者,他們是事前確定自己的追求目標,然後選擇一個合適地地方開始自己的職業,他們主動為下一次職業變動做準備,總是在自己準備好以後,變動自己的職業。

    郭博士建議大學生在找工作之前做一個職業生涯規劃,瞭解自己的職業理想、工作價值觀、職業興趣、職業性格、職業能力,根據這些方面情況再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和當前社會就業情況,制定一箇中長期職業生涯發展線路圖。郭博士說,只要心中有了理想,那些你過去不願意做的事情,如果他對你的職業生涯有幫助你就願意去做,而那些資待遇好職業過去可能會選擇的工作你也可能會因為它對你的職業生涯沒有幫助而放棄。 郭召良博士鼓勵大學生說,“只要你的職業理想夠高,你就不會怕起點夠低。”

    二、“先就業後擇業”不是解決就業之道

    人在幾種常見自身情況下無法客觀就業:專業不對口、性情不符合、收益預期落空、生理健康無法承受等。在專業條件下就業,有時只能放棄專業而選擇就業,這樣的就業一般具有價值與預期下行性質,主觀上不易為就業者長期認同接受,在有其它合意選擇時就業者就要棄它而去。性情不適合職業特徵則求聘雙方都勉為其難,且難以持久;生理健康無法承受也如此。只有預期收益落空作為主觀因素,“先就業後擇業”說法可以起到部分慰導性消極作用。“先就業後擇業”說法也說明在後者作為從業預期語境中以前者為條件,使當事從業者持有準從業形態,是一種雞肋式的兩頭未坐實的狀態,恰切的用語卻是“先就業再擇業”,即“欲擇業則無就業”,但沒有任何企業會承諾以“先就業”為前提,一定給予從業者“再擇業”權力。

    但“先就業後擇業”不是解決就業之道,其邏輯前後未必成立。首先是整個就業市場需要同步增長的需求市場,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經濟積極擴張,產生更多職位來容納、消化繼續增長的新勞動人口。就此而言,即使個人與企業克服了客觀障礙,沒得到就業機會的人仍然沒有崗位去接收,不會因為不加選擇的全天候就業形態而增加崗位數量,容納完所有亟待就業的勞力。無條件就業不是創造新崗位的方法,只是個人解決競業的態度與擇業機會稀少之反映,不屬於解決途徑。在當前這種商業局勢中,沒有對應的刺激內需規模的就業量放大,原因在於表現為積極消費的內需不足實際上主要在於銷售因外需導致的外貿產品積滯,而非產生新生產帶動新就業。

    其次在於就業市場是就業問題不是擇業問題。對客觀障礙屈從的人,只是意味著他把本來可以獲得的機會讓渡與他人,轉移了崗位,留在願意克服障礙的人手上。但就業壓力來自過大的供應面對過小的需求,也就是說,就業因為同期人數巨大發生激烈競爭。這就表明,就業問題的第一性是就業競爭,是能不能得到工作權利的問題,而不是擇業競爭,取得合意工作機會的問題。擇業發生於個人職業規劃中。困難發生於第一性,即取得崗位的困難與取得崗位機會的稀少增加的這種取得艱苦。人們本來就沒有充分就業機會,又何談擇業,何談不就業呢?

    “先就業後擇業”顯然只能對已取得這種機會的人來說,勸慰他們以過渡委曲態度對待當前不甚滿意的工作,雖然其市場效果導向職位流動的不同程度固化,最小的就業成本觀點發生各種客觀條件在就職者們身上的廣泛錯位,並以放棄校正最小化這種對位選擇成本。普通“先就業後擇業”說法,其實完全忽略了一個事實:在就業人數大量增加背景下,就業競爭之激烈遠過於有更高條件的擇業競爭。在同一工作水平情形中,展開的競爭是同質化而為數眾多的因而激烈的,因而機會是更為稀少的。畢竟沒人告訴求職人群:只要你放棄擇業彷徨,就能馬上得到確實的工作機會。

    某種程度上,反方向考查“先就業後擇業”這種廣泛說法,最終反映為求職行動的速度競爭,正因為職業分配實現被寄望於求職行動的速度上,導致在同一時間與同一空間,最大規模的就業人口集中到一起,造成取得崗位的擁堵性困難。這種困難局面既是個人全天候就業理性結果,又是市場“光就業不擇業”的非理性結果。如同大學選專業,就業本來隱含擇業前提,既然現在不能包含擇業屬性,則一地就業人口就會發生就地就業轉變,異地與流動就業將必要明確予以阻止,中心就業人群與邊緣就業人群務必加以隔離。因為唯有就地就業才能減低另一地就業壓力,才能最小化擇業成本,最快速搶得職位,才能一對一匹配崗位資源與就業人口資源。這對於專業細分的高等教育格局來說,顯然不可能,對於需求市場的高階科技企業來說也不可能。在需求方看來,為就業而就業消除了擇優錄用機會,也消滅了畢業生“學而優則就業”期待。

    就業市場不能解決個人擇業式的就業,只能由個人去解決,看來個人也無法解決,從而無選擇就業也關閉了今後流動性的擇業就業。因為無選擇的為就業而就業不能為今後擇業提供經歷背景,同樣使該就業者總是在擇業語境中處於“畢業生”形態,不為有條件的擇業提供經驗資歷支援。有些專業還存在價值時效衰減危機,特別是那些資訊科技專業人士。看起來守業的人可能大量被丟擲就業列車,造成習慣性屈從就業土壤,也就有了那些非優等生的就業投機機會,抹平了就業市場的多元競爭,而這種表現卻充滿諷刺地十分響應了“先就業”論倡導。

  • 2 # 內蒙古法制報

    如果單純從先擇業再就業的角度看,就業不難。為什麼呢?目前,許多製造企業生產加工崗位上需要流水線的員工,包括一些技術人員崗位,只是人們的偏見,認為沒有發展前途,不願意去這些崗位工作罷了。再就是一些企業的銷售崗位,很鍛鍊人,對個人成長很有幫助,剛走出校門口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沒有社會經驗,不敢嘗試,錯失良機。其實,大學生先擇業再就業是一條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學生畢業到現在一直找不到目標,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