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rainonme
-
2 # 滿分小浣熊
一個小故事
在外地上大學,飛機3個多小時,高鐵6個小時。
得到了:一定有沒看過的風景,沒見過型別的人和各種當地小吃。除了這些還有一些在本地上學體會不到的感受吧:比如在外地見到家鄉同學的親切;端午節中秋節不能回家,只能通電話,卻感覺家人在心裡變得更珍貴了;一個人出來吃飯逛街看電影旅遊自我探索;一個人不得不自己處理各種麻煩的事情比如去醫院,去修電腦等等,經歷過之後覺得其實這些“麻煩”是最容易的;面對心理上的孤獨迷茫焦慮,學著安排自己的時間,平衡在學校在家的狀態等等之類的,不知道該怎麼形容的心理狀態上的改變。
失去了:熟悉的環境帶來的安全感,在保護傘下一直被眷顧的幸運感,對一切事情盲目的自信和樂觀,家人的照應和督促,許多方便,更容易交的朋友,自己的平穩的狀態。
以上都是從很個人的角度出發得到的結論,總體而言我覺得在外地上大學對我是一次真正開始自己面對生活,認識自己,思考方向的契機,發現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如果在本地可能一切都會更順利,生活會更簡單。
-
3 # 七星導學
選擇本地還是外地,實際上是選擇一個城市,選擇一種生活。十分有必要將這個問題與以後的就業、生活結合在一起考慮。
1.適不適合去外地上大學?
每個人的身體、心理、個性都不一樣,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去外地讀書、生活;
2.為什麼去外地上大學
本地沒有自己心儀的大學,或者對外地某大學或專業情有獨鍾;
對某個地方的自然、人文環境很嚮往,或者有在某個地方就業、生活的願望;
到發達的城市,可以開拓視野,接受到很多先進理念,融合更多的外地文化。
欠發達地區的考生到發達地區去學習,可以有更多的實習實踐機會,大大增加了未來就業的競爭力。
3.為什麼在本地上大學
在本地上學、就業可能在以後的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優勢,有利於利用當地親友資源。
即使在同一城市的兩所大學,一所是名校,學生來自五湖四海,畢業後也各奔東西,一所是普通學校,學生主要來自本省,畢業後主要在本地就業。在以後的職業生涯中,那所普通學校的畢業生在本地很可能會獲得更多的社會資源。
文化、飲食差異等沒有遠方的大學那麼大,更容易融入。
省內院校招生人數多,分數波動幅度小。
那麼到底是在本地讀大學好,還是去外地讀大學好呢?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在本地上大學的體驗,好處當然是離家近,不需要提前搶去學校的票,平時每週或者每半個月都可以回一次家,生活習慣也可以更好地適應。並且在本地發展人脈關係更有優勢,擁有更多的機會陪伴家人。
那麼異地上大學又有什麼樣的體驗呢?可能表面上的缺點很多,你需要提前買票,提前準備好行李,一個人坐車往返。當然最重要的就是口味了,很多南方人去了北方吃不慣那裡的飯菜。但是異地上大學的優勢,就是可以體驗多樣的文化和風土人情,並且更能鍛鍊獨立能力,減弱依賴性,眼界變得開闊,朋友圈也會擴大。
這樣說起來,不論是本地上大學還是外地上大學都是各有利弊。究竟如何做出科學的選擇,七星教給大家一個簡單的方法。透過涉及生理、心理、社會等各方面因素的科學測評,來獲得科學的答案。
題目全部答完之後,系統就會自動生成一份地域傾向測評報告。
當然,適合去外地,並不意味著一定要去外地上大學。畢竟,選擇一個大學,不僅僅意味著選擇一個學習的空間,可能更意味著選擇一個一個城市、一種文化、一種學習和生活方式,甚至是未來長期生活、發展的空間。
-
4 # 隨性Degage
個人覺得在哪沒那麼大的區別,畢竟現在交通很方便,至於選哪個大學才是重點,要是外省的大學比本省好,那選外省也沒什麼
-
5 # 三順情感
看你本身處在哪裡了,和你的高考成績。
如果你就在北上廣深,那選本地大學就好了。
如果是西南西北這些經濟欠發達地區,成績也可以選外地學校的,那就選外地的學校。
回覆列表
如果是城裡學生,去外地上大學吧。如果是農村孩子,儘量去本地省會城市,先了解本省的城市生活。到一個和自己生長環境不同的城市生活。跳出自己的生活圈,換個角度看待生活。大學是個人人生觀價值觀成型的時候,也是人生方向確立的時候,差異化環境能幫助你更全面的完成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