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詩詩
-
2 # 曾少賢
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遠離所有的「盲目從眾」。
我之前開過一個學習類的社群,裡面有個學員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是別人參加什麼付費課程,他都會第一時間去報名。
別人正在學習英語口語,那還等什麼!自己也得趕緊學習啊!
別人正在學習心理學,那還等什麼!自己也得趕緊跟進啊!
別人正在學習……
這種型別的人,你會發現他們身上有著這樣的一個特點,那就是極其害怕被社會,被別人給拋棄。
他們做什麼事情,優先考慮的,不是自己喜不喜歡,也不是考慮自己適不適合,而是看到大家都在做這樣的事情,所以他就認為這件事情是正確無誤的。
心理學認為一個人之所以會從眾,往往是因為以下的兩個原因,一個是因為個體想要博取大家的信任,另外一個原因是個體想要透過從眾,來獲取正確的資訊。
但大家都在學習的課程,就一定是適合自己的課程嗎?
當然不是!
每個人的興趣愛好點是不一樣的,一個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匹配自己的興趣愛好,然後透過刻意練習的方法,讓自己不斷走上精益求精的道路。
而不是今天學習這個,明天學習那個,後天又不知道學習什麼。
低質量的學習,往往就是這樣子,它會讓你誤以為你正在上進,正在不斷提升自己。
但實際上,你只是在假勤奮而已。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興趣點,避免這種低質量的努力。
-
3 # 情感招財貓
忙!很多年輕人喜歡把“忙”這個詞掛在嘴邊。如果看他們的時間表,看上去確實很忙——忙得不亦樂乎,加班是家常便飯。很多人往往會陷入“忙”的誤區,認為“忙”是事業成功的必要代價,甚至陷入一種“嗜忙”的狀態,一刻都閒不下來。然而,這種“忙”真的是有效率麼?
【一】
什麼是最重要的事?
我們先來看一則故事:一群工人在叢林裡清除矮灌木,他們是生產者,解決的是實際問題。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會做什麼呢?他們會爬上最高的那棵樹,巡視全貌,然後大聲嚷道:“不是這塊叢林!”而忙碌的生產者常常會怎樣回答呢?“別說了,我們正幹得有聲有色呢。”
看完這則故事,自我管理大師史蒂芬•柯維不禁感慨道:“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他們常常埋頭砍矮灌木,甚至沒有意識到要砍的是不是那片叢林。”
如果說砍叢林是“正確地做事”,那麼砍哪一片叢林就是“做正確的事”,比前者更為重要。正如史蒂芬所言,我們每天的忙碌大部分都是出於“正確地做事”狀態中,實際上很多時候做的事情“未必正確”。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是碌碌無為的原因。做事情,關鍵是要做正確的事,即重要的事。要判斷一件事情是否是正確且重要的,唯一的原則就是它是否符合你當前的計劃和目標。
例如,對於企業而言,最重要的是掌握命脈的那個人,他就是最重要的人,與他有關的事情,就是要事。其次,就是做了以後能夠帶來很大經濟效益的事,或者就是不做,將會造成經濟損失的事情。
【二】
為什麼重要的事情要先做?
先完成重要的事符合“二八原則”。對於付出與回報的關係,“二八法則”這麼說:你所完成的工作裡,80%的成果來自你所付出的20%。換言之,我們五分之四的努力---也就是付出的大部分努力,幾乎是白白浪費的。人在做事情的時候,最開始時是精力最旺盛,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候,我們只有把最佳的狀態投入到這20%的付出中,就得收穫80%的成果。如果,總是把重要的事情拖到最後,結果往往就是拖到最後時間不夠不了了之,或者草草應付了事。
從現在開始,先做你最重要但可能也是你最不想做的事情,你會發現生活變得很簡單,沒有那麼多的瑣事了。
【三】
為什麼最重要的事情會拖到最後做?
什麼是要事優先原則呢?那就是放下其他事情,去做最重要的事情。但是,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們往往最容易把不那麼緊急但是最重要的事拖到最後完成。這一方面是由於我們的畏難情緒,因為重要的事情多半不那麼容易解決;另一方面,是我們追求完美的思想作祟,大部分的人相信自己能在最後集中注意力心無旁騖地完成重要的事情,但事實上結果卻並非如此。
比如,大學生李明原先計劃在兩個小時內要完成20道數學題,背20個單詞,而且數學題是明天就要交的作業。按照李明的規劃,他多半會選擇先背誦完20個單詞,因為在他的認識中解決20道數學題是非常難的。但是,如果要遵守要事第一原則,他必須先把單詞撇到一邊,硬著頭皮先去把20道數學題解出來。
那麼,這兩種策略有什麼不同呢?前者,李明會很開心地花了大概30分鐘記住了20個單詞,結果剩下的90分鐘只寫了15道數學題,沒有做完。後者,他花了2個小時做完了所有數學題,沒有時間背單詞。但是,對他來說,明天就要交數學作業,所以完成數學題才是當前最重要的事。而20個單詞,他可以利用零碎時間去記憶。如果沒有如期完成作業,在第二天的課堂上他就無法交差。
【四】
怎樣實踐“要事第一原則”?
1、學會把事情歸類
我們可以把一天要做的事情全部寫到一張紙上,然後按照輕重緩急分類,可以分成A,B,C,D四類。
A類
代表重要且緊迫的事情,比如你的各學科的期末考試內容複習,你明天要交的報告等。
B類
代表重要但不緊迫的事情,比如:學習一門外語,提升自己的人際關係,提高自己的演講能力等。
C類
代表不重要但緊迫的事情。比如:突然接到電話,來了臨時訪客,出現緊急情況等。
D類
代表不重要不緊迫的事情。比如:讀一本小說,看看報紙。
你可以在每件你要做的事情後面寫上相應的ABCD,這樣你就能分清楚事情的輕重緩急了。
2、B類事務要給足時間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定會把要事放在第一位,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而不是按照壓力的輕緩程度來決定優先次序。
其實,在很多情況下,A類(重要又緊急的事情)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問題是,C類(緊急而非重要的事情)最容易擾亂我們的生活。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處理緊急事件能讓人有充實感、成就感。這就很容易讓人沉溺於應付C類(緊急而非重要的事情),卻沒有時間停下來問問自己,現在手頭上所做的“緊急事件”是否值得耗費如此多的時間和精力。在C類(緊急而非重要的事情)上投入過多的精力,就無心處理真正重要的B類事務(重要但非緊急事務)。“嗜急”成癮是一種消耗性行為,應警惕。
現代管理之父彼特•杜拉克早就提出過這麼一個理論,對於管理者而言,他們要先做最重要的事情,不做第二重要的事情。因此,是否懂得在緊急事件和重要事件間進行取捨,也成為判斷一個人是否有領導能力的重要標準。
3、勇敢向C類事務說“不”
要集中精力於當急的要務,就得排除次要事務的牽絆,此時需要有說“不”的勇氣。
我們很多時候,會因為各種原因不好意思拒絕他人的請求,在面對突降的C類事務(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只好勉為其難地接受。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無法說“不”的根源在於沒有建立起健全的界限意識。一個有明晰界限的人清楚自己的權益和義務,當受到侵犯時也能敏銳察覺並採取措施保護自己;界限意識模糊的人,常常意識不到別人已經“越界”的請求,即使不情願,也不會拒絕。事實上,犧牲自己的權益必然會給自己帶來負面影響。一味不正確地給予、屈服,最後累積的重荷也必將造成關係的反彈、破裂。所以,必須要學會勇敢的向C類事務(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說不,讓自己從這些瑣事中解放出來,用更加理性的態度對待人際關係。
4、別讓D類事務佔據你的時間
幾乎所有的採購員都普遍認同與各商店老闆建立良好關係,最有助於業績發展。這應該屬於B類活動(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但在調查中發現,大多數的採購員在這類活動中花費的時間不到5%。而他們卻大多數的時間都花在行政性事物上,如開會、寫報告、打電話等D類事務(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上。
因此,無論我們的身份是什麼,大學生、普通職員甚至是家庭主婦,只要能確定自己的B類事務,而且立即採取行動,一樣可以事半功倍。
-
4 # 山水品西遊
既然問題叫遠離低質量勤奮,那麼首先就要明確一個定義:什麼是低質量的勤奮?
在成甲老師的《好好學習》裡給出的定義是:在原始方法上努力,都可以把它稱之為低質量的勤奮。
比如說:
每天早起打卡背英語單詞,卻不問這對自己實現大目標有什麼用?
每天加班加成狗,卻不問加班的意義究竟在什麼地方?
買了一堆書回來,只是追求看完的數量,也不打算把書中知識點用起來;
……
正如那就話來講,就是在用戰術上的勤奮去掩飾戰略上的懶惰。秋葉大叔曾給出一個答案:低質量勤奮的問題,歸根結底是沒有明確的目標。
你學一些對你生活中可能用不上的東西,這就叫沒有明確的目標。
要遠離低質量的勤奮,首先你得有個目標,而且這個目標是現實生活中你迫切需要解決的。比如你老闆讓你做個PPT,下週需要你去做工作彙報,來的人都是各行業的精英,而你之前對PPT一竅不通,於是在這一週內,你有了非常的明確目標,學好PPT。這會給你的學習帶來了重點,就像拉弓射箭,瞄準了靶心。
另外一個點則是需要明確,你到底需要到達什麼程度。學到什麼程度算OK了,你自己就可以收工了,比如靠一些職業資格證,我的目標只要考過就行了,那麼順利透過考試,則是我所需要追求的標準。
還可以採用一些方法是每天定期的反思,今天有沒有做了一些無用功,做的東西有沒有利於我實現長期目標。
舉例子
就拿讀書這件事來談,要想把書讀懂,讀透,就不能只是把書看完就行了,你還需要深刻理解書中提到的重要概念,並將它與已有的經驗聯絡起來,還要將這些進行延伸,還能用到什麼地方?
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芒格,曾說過,如果你只是單純的孤立的記住每個知識點,那麼你就沒有辦法真正的擁有它,你要把它懸掛在框架模組上。
最重要的是要把書中的知識點運用起來,解決生活中的難題。也就是說,你可能看的不是一本書,而是一堆書,看目錄,選中對自己急需有用的章節,然後死磕,死磕完再看下一本。
每晚結束的時候利用反思日記去記錄自己有沒有真正的把知識運用起來,製造一些反饋。
-
5 # 美娘講故事
低質量的勤奮?是指沒有技術含量的兼職,比如發傳單、促銷員?還是指考一些和自己無關的證書,只是想著可能會多一份機會?
其實我並不覺得這些東西是完全無意義的,我是大學生,我也做過促銷員,也賣過東西,但我做完之後,我覺得我是有感悟的,因為本身這種活動和我的專業有點關係,我覺得是可以做的。
但是這種活動不可以多做,偶爾星期或者放假那可以做幾天,切記不可以把重心放在這上面,我知道能透過自己的勞動掙生活費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但它不能佔用你的上課時間,這樣是得不償失的。
在兼職的過程中,你總能體會到些什麼,看看他們正式員工都在幹什麼,你就知道你喜不喜歡這樣的工作,也是為以後積累經驗,就當是提前接觸社會。
對於考證,好多人都抱著“多一個證,多一個機會”的想法,所以自己能考就考,也不管自己喜不喜歡,反正我跟著別人考就對了,說不定以後能用的到呢。
這種想法我不能說是完全錯誤的,但是在考證的時候還是要選一下,和你八竿子打不著的就別考了,考了也是白考,挺浪費時間的
-
6 # 人文山西
先說個偏頗一點的觀點:低質量的勤奮好過渾渾噩噩的虛度。
我認為,低質量的勤奮。重點在低質量上,勤奮還是值得肯定。而要遠離低質量的勤奮,還是要找準自己的方向,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點去深入做點事情。這一點很不容易,可能要走很長的彎路。不斷的深入思考,不斷的試錯,是離開低質量勤奮的一個方法吧。
-
7 # MinMax
我的看法是,如果在一件事做得很輕鬆,通常是在時間量度上完成計劃,那就要警惕是不是隻在表面上勤奮了。
運動的時候,慢跑比散步難,快跑比慢跑難,而burpees超級難,發現了嗎?不論其他的效果,單從消耗同樣熱量上來看,從前往後,所需的時間是明顯降低了的,但難度上升的梯度是非常大的。
同樣,寫作的時候,寫一些表面的東西可以寫的很快,但從創作的意義來說,效果可能就乏善可陳了,這樣的努力,並不能讓自己的寫作能力得到質的提升。
我們可能在工工整整的筆記面前十分心安,可考試時卻依舊感覺答的不全面不深入,為什麼?我們被自己表面的勤奮麻痺了。筆記寫下來、多看幾遍不代表就真正記得並能靈活應用了,一個體系的建立,是需要不斷思考各個點之間的聯絡的,需要對材料不斷提煉,不斷尋找它與腦中已有知識的聯絡,不斷找機會驗證,這個過程,是不輕鬆的。
有一句話:“某件事情做起來之所以難,是因為觸及到了核心。”可能觸及的東西離核心還很遠,但越接近核心,無疑是越難的。
保持思考,做事時能不斷感到阻力的存在,然後能不斷想辦法克服,這樣一步一步探索和實踐,用心了,大概就不會有這樣的疑惑了,剩下的方法論問題,大家說的,其實都很有效。
-
8 # 宋教上門
現在的大學生大多都是表現出:我很忙
仔細一想:除了每天上課的時間,剩下的時間可能是由於自己擔任職務所帶來的工作佔據了,或者是下課以後回到寢室休息一會兒,刷個劇打個王者……然後一天就過去了。可能這是一般人所謂的上課忙。
可能一些人會利用課餘時間來充實自己,每天早出晚歸,遊走於校內外。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沒有找準自己的目標。
盲目的去跟風,看到別人做什麼比較好,自己也想去嘗試,可是有沒有仔細想過,這種方式到底適不適合自己呢?
所以我認為這就是低質量的勤奮,它消耗的是我們體力或者腦力,帶給我們的可能是短期的利益,但是並沒有讓我們本身的能力得到提高。也不會為自己的將來奠定基礎。
如果想遠離低質量的勤奮,就一定得給自己定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以後想做什麼。然後向著這個目標努力奮鬥,即使現階段的努力沒有任何成效,甚至會讓自己失去信心,但是,請記住:任何美好的事物都是來之不易的就像薛之謙,他開火鍋店或者做的其他盈利的事情,都是為了自己心裡最初的夢想,他喜歡音樂,想讓別人聽到自己的音樂,他就只想純粹的做一個靈魂樂者。
我想,他大概做到了吧。不論其人,但就其音樂來說,還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吧。
回覆列表
在中學時,我有一個朋友,他是我見過的最懶的學生之一。
上課的時候,他要麼睡覺,要麼寫日記,要麼看書,根本不注意老師或課堂教學內容。他也不是一個看起來懶惰但關起門來努力學習的人,在標準化測試中表現不佳也就不足為奇了。
作為一個朋友,我盡職盡責地督促他努力學習,但他從來不聽,繼續他輕率的態度。
畢業後我們很快就分道揚鑣,漸漸失去了聯絡。
後來我在瀏覽LinkedIn,碰巧看到了他的個人資料。當我看到他的證書“在斯坦福大學學習法律”時,我的驚訝——這是一門只有精英才能進入的聲望很高的課程!
我聯絡了他,問他這些年來的情況如何,並對他在中學成績不佳的情況下如何應付初中的學業表示好奇。畢竟,你不僅僅需要高分才能進入法律領域,你還需要優異的成績,再加上迷人的課外記錄。
鑑於他對學習的放任態度,我不確定他是否具備前一個先決條件。
可事實證明,他確實滿足了所有的要求,包括在A級考試中獲得滿分的要求。
他是怎麼做到的?
他是如何說服自己停止懶惰,開始學習的?
他向我承認,他從小就夢想成為一名律師,但從未真正看到他所學課程的用處。
在中學的空閒時間裡,他會把大部分時間花在讀法律和立法、哲學方面的書,並記下他學到的東西。
他給我看他的筆記本,上面寫的都是他寫的,我被他的一幕嚇了一跳——勤奮。
然而,一旦他意識到需要完美的成績作為他夢想的課程的先決條件,他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習上,努力重建他的薄弱基礎。
這讓我意識到一個痛苦的事實:勤奮的人不一定能在生活中獲得成功,而懶惰的人通常不是你所以為的那樣。
會到這道題中來,在我們現在的學校裡,許多勤奮的學生花了大部分的時間學習,但最終不知道他們將來想做什麼。
他們很矛盾,選擇了一個他們並不真正感興趣的課程,之後他們也會很快就失去了在他們不喜歡的工作場所繼續攀登公司階梯的動力。
相反,我的朋友很懶,因為他已經知道他將來想做什麼。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做好準備,他避免了他認為沒有必要完成的工作——這種分心會使他偏離最終目標。
從一開始就把他的工作重點放在正確的事情上,這會讓他看起來懶惰和懶惰,而其他人的工作是他的兩倍,但他們對自己所學的知識缺乏瞭解。
當人們不優先考慮他們正在做的事情時,他們是懶惰的。
他們拖拖拉拉,做其他他們更感興趣的事情,只有當任務變得緊迫時,或者他們最終發現有必要完成它時,他們才會回到任務上來。
我的朋友在早期只把法律研究作為他的優先事項,但在意識到需要優異的成績後,才開始把他的其他科目作為優先事項。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實現他的夢想,這就是一個聰明人所做的。
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你才能避免低效的勤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