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孤名思義
-
2 # 請溫柔地批評我
圖書館冬暖夏涼
有書有顏
選擇一類喜歡的文字
或席地坐,或依靠書架
Sunny塞在地板上 也將她的影子慢慢拉長
那是一眼誤終身
-
3 # 那一道亮光
讀大學時,什麼時候去圖書館?
最多的時候應該是要期末考試的時候。以前流行一首歌《大學生自習進行曲》,非常寫實。到了期末備考階段,圖書館人滿為患,到處佔座,佔座那陣勢真是無法形容。去得早了,門沒開,去得晚了,連地兒都沒有。
其他時間去不去?反正是少的。想想,那時是真不知道自己喜歡閱讀什麼類的書籍,偶爾心血來潮去了一趟,抱回來幾本書,常常是三分鐘熱度,看了前幾頁,然後就放著了。等到想起快到還書時間了,再抱過去還。特別是放假時,更是如此。增加了借書的記錄,卻沒有增長自己的知識。
如果你還在校學習,千萬別浪費圖書館的資源!畢竟這是學校中最不喧鬧的地方了,可以讓你靜得下來。好好珍惜!
-
4 # 學姐來咯
經常去阿
我個人覺得大學生可以多花時間去圖書館,因為圖書館這個地方,你可以與時空,歷史,人物對話,大學最重要的其實就是學習,多花時候間在圖書館裡帶待著,提高你的思考能力,提升你的眼界和思維。
大學期間,你多讀了一本書以後就可以少走好幾步彎路,在圖書館裡沉澱自己,讓大學的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吧!
等你工作時你會發現其實寫作水平對你的晉升和上司對你能力的印象都有影響, 而要提升寫作水平的唯一方法就是讀書。 記得我小時候只喜歡看故事書,也就是大人口中的閒書。 但結果是我的作文行文流暢,文筆很好,所以沒見到我人之前會有人對我的文章印象深刻。
所以讀書真的很重要。
-
5 # 叄柒子
我個人是快畢業的時候,忙著寫畢業論文才去圖書館的,以前哪怕就在宿舍對面,也沒有進去過幾次,但是後面就有些惋惜,這麼好的資源為什麼不用?免費的書可以看可以借,知網萬方等學術期刊論文隨便看隨便查,學習氛圍還很濃厚,很適合學術精進。後來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這麼好的學習機會!!!
-
6 # 南山歷史文博
大學裡的圖書館,去過幾次這已經記不清了。記得大一剛進校的時候,高中的學習生活一下子還沒轉過來,都不知道啥叫圖書館,直到上課以後,各科老師都叫我們有時間多去圖書館,多去走走看看,這時候才有了圖書館的概念。
本科第一年去圖書館基本上去圖書館先是熟悉圖書館的基本情況,包括專業書籍和非專業書籍、工具書、地方特色文獻、電子閱覽室等等,當把情況弄清楚了以後,便流動與專業書庫和工具書庫之間,偶爾也會去非專業書庫,主要是學習一些計算機知識和一些辦公軟體的使用。我們學校的圖書館有六層,其中專業書庫主要在三樓和四樓,社科三、社科四書庫,包括歷史學、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學科的書籍。每次去就是先翻一翻、看一看中國二十四史,作為歷史專業的學生,這是必須的;其次是歷史人物傳記類,寫歷史人物的經歷,讀起來比較有興趣。到了大三、大四去的次數就更多了,大三的時候主要是去地方特色文獻閱覽室和古籍文獻閱覽室,因為那時候對地方歷史文化和古籍文獻較為感興趣。每次去都帶著個筆記本,專門記錄一些地方文化特色,還有就是抄錄自己本地方的方誌,這些方誌都是繁體豎排影印出版的,在抄錄的過程中,不僅可以瞭解自己本地方的歷史情況,還可以積累繁體字功底和練字等等。大四那一年去圖書館主要是忙於畢業論文寫作,包括閱讀學術成果、寫開題報告、查文獻等,這些都是為畢業論文做準備。大學裡的圖書館,現在回想起來挺懷念的,工作了以後看書的時間就更少了,加之工作上瑣碎的事導致精力分散,很難集中起來看書了。而且在圖書館裡面看書會讓你有一種內心上的安靜與祥和。現在還在大學裡的同學們,你們要珍惜這段時間,把時間經營好,課餘時間多到圖書館看看書,這是一個知識積累的過程,當你踏出校園,走向社會時,你在學校、在圖書館所學到的知識能夠發光發熱的時候,你會倍感欣慰!
回覆列表
大學圖書館的書都是免費閱讀的,真的不能錯過啊,我讀大學的時候因為跟不同專業的人一個宿舍,也沒有多少的共同話題,所以我一般有空的話我就去圖書館借書,每次借幾本書回來,沒課的時候或者下課的時候看,看書也許不能使你富裕,但它能讓你體驗多重人生和生活,也能看到生活更多的可能性,看過的書都會反映在你的容貌、你的行為、你的言談上,我慶幸大學的時候沒有去煲劇,玩遊戲,睡懶覺,我也很感謝當時的自己走進圖書館從而愛上書本,閱讀讓我看到這個世界上更多的可能性,也讓我對事對人有了更大的理解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