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牌小書童
-
2 # 微雨潤苗
考上好的高中,就等於考上好的大學?我覺得這種說法是比較片面的,只說對了其一而忽視了其二。其一:考上好的高中對於考上好的大學提供了重要的前提保障;其二,就算考上好的高中,但是在高中三年時間裡蹉跎時光,浪費光陰,那麼想要考上好大學也無異於痴人說夢。
一個考生,想要考上好大學,需要多個因素的輔助:
(一)好的學習氛圍。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考生欲要被好大學錄取,呆在在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中至關重要。那麼,在什麼樣的高中才能擁有好的學習氛圍呢?當然是去好的高中——重點高中的學習氛圍最濃,而“高考工廠”款式的重點高中尖子班,其學習氛圍更是濃到極致。如果在一所高中學校,大面積學生都無法在課上課餘時間潛心學習,而是把課堂當作寢室,把寢室當作KTV,那麼在這樣的氛圍中,基本上沒有幾個人能考上傳說中的好大學,畢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做到像荷花那樣“出淤泥而不染”。
像一些“高考工廠”之所以每年都能有上百人考入清華北大,除了生源質量比別的高中學校要優秀一些之外,其濃厚的學習氛圍也是其他大部分普通高中學校所比不了的。這樣的學習氛圍加上獨具特色的精細化管理,想要在高考之時不出成績都難!
(二)好的師資力量。
古人云,嚴師出高徒;亦有人云,名師出高徒。但不管是嚴師還是名師,基本上在好的高中學校出嚴師和名師的機率更大一些。在一些普通的中學,就算有嚴師或者名師,也可能會被一些好的高中學校“挖”走。所以,在普通的高中學校,並非名師匯聚之地。而在好的高中,有諸多名師和嚴師指點,高中生考上好大學的機率會更大一些。
(三)好的學習態度。
不管學習氛圍如何,不管高中的師資力量多麼強悍,如果高中生的學習態度存在問題:上課思想開小差、課餘時間玩網路遊戲,從來不把學習當作一回事,那麼這樣的高中生別說考上好大學,就是能最末流的三本,也不一定能考得上。
當然,除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優質的師資力量和“無須揚鞭自奮蹄”的學習態度,高中生想要透過高考的渠道考入好大學,還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比較牛的學習天賦才行。
-
3 # 煙雨彷徨666
教育不平衡,師資力量的敘述,考上好高中才有資格考一個好大學,如果你考一個普通的高中,可以說你和好大學無緣了。我們縣城最好的高中,高考理科第一名才500多分,就是學習在好的孩子,在我們縣城高中上學,百分之百出不了好成績。我侄子在我們縣城上高中,上的是重點班,他們班主任是教數學的,班主任50多歲,90年代高中畢業,沒有考上大學,當兵去了,服役以後安排在鄉政府上班,不知道怎麼搞的,到學校當老師了,還是重點班班主任,教數學。這樣的老師能教出來什麼樣的學生。
-
4 # 寂靜之痕
拉倒吧,不要偷換概念!本人考上了好的高中,但墮落了3年,最後考了個三本獨立院校,垃圾的一批。所以你的觀點是不成立的
回覆列表
據說,北京人大附中有句俗語很感人,他們勸學生努力的時候常常會說:
今天不努力,明天去隔壁。人大附中的隔壁是哪兒呢?是華人民大學,者所211兼985,又是國家雙一流大學,公認的好學校。
按照這個俗語,能夠考上人大附中的學生,最差也能考上人大——從這個角度看,考上好高中,就等於考上好大學,這話沒毛病。
當然,這句俗語有多個版本,比如我們市有一所高中,早些年它也這麼跟學生說,學習不努力,將來去隔壁,隔壁是啥?是一所民辦大專院校,每年收不夠人的那種。
高中的好壞,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你大學的好壞。因為你能考入一所好的高中,就說明智商、學習態度等都沒什麼問題,只要你保持住這種狀態,好大學確實在向你招手。
當然,考上好的高中,就等於考上好的大學。我們一般不會這麼絕對,而是會說:考上好的高中,等於一隻腳邁入好的大學。畢竟像人大附中那種學校,已經不能用一般意義的好學校來評價了,那是好學校中的戰鬥機。
現在有一種說法,考高中比考大學還難!
隨便在網上查一下資料,官方可查的14年各省中考錄取率,到60%的都極少,所以現在有一種說法,初中升高中,接近50%的淘汰率。
而好高中在高中群中又佔多少呢?
我們以河南省為例,河南省目前有三批共178所省級示範性高中,相當於是以前的省重點高中,我們把這個當作好高中的標準,假定每所示範性高中每一屆有1000人,那麼總計也就是不到十八萬學生能考入好高中,按上圖14年的資料,河南有接近65萬新高一學生,能夠考入好高中的比例為27.7%。
而大學錄取率呢,現在已經基本到達80%左右。所以,能夠考入一所好高中的學生,如果你在高中能夠保持你的水平,那你高考成績再差也該在前30%,應該就是原公辦普通二本的水平。
如果你在重點高中的成績能夠到中等偏上,那就說明一本在望。
當然,一切的前提是你考上好高中之後自己不去作死!事在人為,有人高中逆襲,從普通高中考入985院校,也有人裹足不前,高中浪了三年,結果明明在重點高中,卻連三本都考不上。
考入好高中,只能說明你的基礎,你的起點相對同齡人來說已經很高,但真正三年後如何,還得看你這三年的表現。你致力於成為什麼樣的人,上什麼樣的學校,就極有可能去什麼樣的學校。問題的關鍵在自己,而不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