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山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兩句是易經中的乾坤二卦,在人道之間的運用的精華。清華大學採取其中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作為校訓,這是很有見解的。

    一個人只要有志於報效國家,有志於貢獻於社會,這兩句話都是適用的。清華大學也是有志於培養報效於祖國,貢獻於社會的人才,這種校訓是符合清華大學的。

    一個學校,它的校訓被記住也是不容易的事情,我們能記得幾個學校的校訓呢?為什麼清華大學的校訓會被那麼多人記住呢?這恰恰反應出我們華人的志氣所在,有了這種志氣,還有什麼事情是幹不成的呢?

  • 2 # 聞魯生

    大學校訓,無非突顯獨立精神、自由思想之高等教育使命。故而,獨闢蹊徑,必然優於千人一貌;鮮明個性,必然強於趨同共性。

    鼓吹“適用所有大學”一說,既懶惰,更淺薄,實不可取。譬如北大校訓中的“相容幷包”,絲毫不遜清華校訓中的“厚德載物”。

  • 3 # 遊戲普渡眾生

    其出品的不是做奴才就是逃往國外,它還能談得上有什麼獨特文化嗎?據本人瞭解,那個打著清華大學名義的創新創業課程可確實是讓不少高校的學生們煩透了……

  • 4 # 書錦先生

    本人淺見:清華校訓是否適合全國學校,還是說其他學校校訓沒有清華好,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各大學的校訓是否真的表裡如一,真正踐行!否則都是口號!

  • 5 # 鷹眼看事

    梁啟超為清華題詞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崇尚道德,非常勵志,具有普遍意義。

    是不是適用於所有學校?不能說不適用,但沒有特殊意義。比如,朱鎔基同志為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題詞《不做假賬》,就很有針對性。

    所以,各個學校最好有自己的,具有自己特殊意義的校訓。

  • 6 # 東方亮2

    清華大學校訓,適用於所有大學,甚至可以作為民族的核心精神,不能代表其獨特文化,不適合做清華大學的校訓。

    我覺得這個說法不太客觀,不是實事求是的說法,因為清華大學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大學,清華大學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也是清華大學獨有的校訓。查清華大學校史我們知道,清華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八個字,來源於《周易》“乾”、“坤”二卦的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後來,梁啟超先生在1914年冬天,應邀來清華作題為《君子》的演講時,以此二卦辭為中心內容,激勵清華學子發奮圖強,並把此二卦辭做了如下的詮釋:

    “乾象言,君子自勵猶天之執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且學者立志尤須堅忍強毅,雖遇顛沛流離,不屈不撓;若或見利而進,知難而退,非大有為者之事,何足取焉。人之生世,猶舟之航於海,順風逆風,因時而異。如必風順而後楊帆,登岸無日矣!”

    “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寬厚猶大地之博,無所不載。君子責己甚厚,責人甚輕。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蓋惟有容人之量,處世接物,坦然無所介蒂,然後得以膺重任;當其名高任重,氣度雍容,望之儼然,即之溫然,此其所以為厚也,此其所以為君子也。”

    梁先生這次演講之後,學校就以此八字為校訓,並作圖制徽,於1917年修建大禮堂時嵌於正額。

    以上就是這八個字的來歷,這是清華大學所獨有的文化,這是有歷史淵源的,別的學校,想掙也掙不過去啊!

    新中國成立以後,人們對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老校訓進行了新的闡釋和引申,使之在新的形勢下發揚光大。

    校訓是清華大學的精神,它不僅反映一所大學的學術傳統和辦學宗旨,也深深砥礪著一代代學子的人格品行。這個校訓有歷史意義,也有現實意義,作為中國最菁華的文科學院,就應該是將一個“做君子”的思想傳播開來。

    在清華大學成立的百餘年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一直承載著清華大學的辦學精神,並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進行新的詮釋,使之緊緊與民族命運聯絡在一起,與中華民族的崛起聯絡在一起,使清華的校訓不斷昇華到新的境界。

    在清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精神激勵下,除個別人之外,大部分清華學子為了祖國,服從分配,到最艱苦的地方去,有的還到了當時還是保密單位的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他們在國家的各個領域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他們在技術攻關的過程中,無論條件多麼艱苦他們依然保持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在艱苦環境中從沒動搖,她們做事踏實,勤勤懇懇。如徐銤院士,就在2010年,他克服重重困難,自主研發中國第一座實驗快堆實現了技術重大突破,獲得研究院十萬元首屆突出貢獻獎。

    清華大學的發展史證明,“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八個字是清華大學獨一無二、當之無愧的校訓。當然,它也體現著整個中華民族的核心精神,這兩者並不矛盾。

    至於這八個字是不是適合所有的大學?大學校訓一般是一所大學的“精氣神、育人綱”,從理論上講,應該沒有問題,問題是在實踐上能不能行得通?如果全國大學都用這八個字,那各個學校的特色是什麼呢?是不是太缺乏獨特性了。

    目前而言,有人統計,中國900多所本科院校的校訓,只用了605個漢字,而且排列組合存在大量的雷同。比如,博學、厚德、篤行、求實、創新等等,是不是看著非常眼熟?所以我想各個學校還是要有點自己的特點才好,不要想來想去就那幾個字,起碼要反映出來本學校的歷史和本學校的奮鬥目標,叫人一看就知道你這個學校是幹啥的,一目瞭然,清清楚楚多好。

  • 7 # 一文博士

    【一文思索】何為“文化”?何為“獨特文化”?何為“清華大學獨特文化”?此三個問題回答清楚了,我們就能明白“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能不能反映清華大學的獨特文化。

    關於文化的定義很多,我認為比較貼切的定義是“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會現象與群族內在精神的既有、傳承、創造、發展的總和”,具體包括群族的歷史、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藝術、倫理道德等等。

    每個群族,大至國家,小至家庭,都有其有別於其它群族的文化,這種將一個群族與其它群族區別開來的文化即為該群族的獨特文化。

    文化是個歷史概念,文化依託於歷史,歷史又反過來成為文化的一部分。任何文化要素都是在歷史中形成並傳承的,一種思想或一種價值觀本身不能稱其為文化,只有當這種思想或價值觀經過時間的洗禮,在歷史的長河中被群族接受,併成為影響其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的要素時才能稱其為文化或文化要素。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源自《周易》的兩句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和“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被定為清華大學的校訓則得之於梁啟超1914年在清華大學(時名“清華學校”)所做《君子》的演講,至今已逾一百年。梁啟超作為對中國近代史產生重要影響的文化名人到清華演講,這本身就是一個獨特的歷史事件,它發生在清華,而不是別的學校。一百多年來,清華人始終秉承校訓的精神,自強不息,走出了一批批為國家的強盛做出了重大貢獻的品德厚重之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八個字已經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清華人的行為和思想,成為能夠代表清華大學獨特的文化的關鍵要素。

    其實,清華的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文化基因存在於其校名“清華”二字中。“清華”二字來源於東晉謝混《遊西池》一詩中的“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原意為“夕陽斜照,鳴鳥歸林,清澈的流水、華美的樹木皆淹沒在夜色中”,感嘆時光之流逝,“水木清華”引申為“清澈的人格、華美的人生”。因此,“清華”二字本身就隱含著“珍惜時光、自強不息、只爭朝夕”的奮鬥精神和“清澈透明,風霜高潔”的人格特徵。清華人應該具有清澈高潔的品德,秉承不懈地追求真理的專業精神,譜寫為人類貢獻自己才智的華美人生。 一個大學的文化基因在她誕生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這個基因就是“清華”,擴充套件一點就是“水木清華”。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其實是對“清華”精神的最好詮釋,當然能夠代表清華大學的獨特文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上大學時熬夜的原因是什麼?熬夜對你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