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安東勝談創業

    大學生為什麼對就業沒有概念?那是因為他們在大學玩瘋了,不是泡在網咖打遊戲,就是在宿舍睡大覺。自己大學種下的因,現在就要去承受這樣的果。大學沒有一樣技能拿得出手,出了社會什麼都不會,就是一張白紙。試問,一個什麼都不會,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的人,怎麼會對就業有概念。甚至有些大學生眼高手低,覺得自己是大學生,企業就要給他高薪水,什麼都不懂,只有一張文憑,企業憑啥養活你。現在的人才市場門檻比較低,無非就是銷售,客服,文員類專業性不強的工作,涉及到專業對口的工作,一般都會要求有工作經驗。

    對於大學生而言,想找份適合自己的好工作,在學校期間就要做充足的準備,多參加實踐,積累行業經驗。如果你只有一顆想牛逼的心,卻沒有先苦逼的覺悟,那就只能怨天尤人,抱怨工作難找了。只要真的想找工作,崗位還是很多的,只不過適合自己的不多。

    對於這種情況,大學生能不迷茫,他們甚至連自己的方向都搞不清楚了。所以,對於大學生來說,我覺得先自我定位要準確。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能做什麼,適合做什麼。然後找準一個行業,不要在意薪水,你沒經驗,只要別人要你就不錯了,然後從基本的做起。等有經驗了是你選工作,現在是工作選你。

  • 2 # 漫步光陰

    大學生對就業毫無概念要分開看。好的大學、發達城市、身邊人都在談就業的學生不可能對就業不感冒的,或許是他們不願意表現出來,又或許是他們不知如何去做。

    首先,是社會層面群體無意識的觀念和心理調節問題。大學生的概念和含金量在二十年前和當下社會是差別非常大的,二十年前的大學生數量非常少,考上大學就意味著一份相當不錯的工作和未來穩定的收入。但是,隨著大學招生擴容的進行和各種不同資質大學數量的快速增加,大學生的含金量急劇下降,可以說,有些普通大學畢業文憑和二十年前的高中畢業文憑差不多。但是,很多大學畢業生和父母們並沒有接受這種潛移默化的轉變,仍然認為自己應該找一份體面的工作,不能掉了身價,排斥那些相對基層的工作。曾經有一個名牌大學的畢業生,被集團要求去基層工廠實習工作一年,結果,他無法接受穿上藍領工作服的落差,直接遞交了辭職申請。其實,“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現在的很多年輕人,缺乏的恰恰是那些基本能力的積澱和培養,真正的好工作和好機會不是靠等和要,而是需要我們放低身價,正視工作機會和社會責任,逐步達到心態成熟和見解提高的階段,才有機會獲得的。

    其次,在家庭層面的教育功能上存在較大問題。目前大多數大學畢業生是獨生子女,他們的成長過程大多是被父母刻意呵護著長大的,獨立生存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都存在較大的問題,大學一畢業,他們要解決的首先不是工作問題,而是融入社會和適應環境的問題,否則就無法很好地投入工作。這也導致很多用人單位不願意用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因為培養的成本和風險很高。究其原因,這是在家庭教育功能上的缺失造成的。

    最後,則是個人成長的職業規劃問題和應聘時的技巧問題。進入大學後,很多同學仍然延續著高中的學習和成長模式,不能完成從高中生到大學生的轉變,滿足於各科功課成績合格,而忽視了個人職業規劃問題。實際上,進入大學後,社會職能的自我培養、過渡和完善成為一個重要任務。在校期間的社團工作、院系、年級、班級活動組織等成為一個必不可少的鍛鍊環節,而假期等業餘時間的打工經歷也是非常有意義的。通常在招聘應屆畢業生時,用人單位對於這兩方面都是很重視的。當然,應聘時的技巧也是大學生們要認真學習的。

    有以下幾點是大家要注意的

    1、清楚自己的求職方向,找準目標;這包括行業、公司性質、規模和工資待遇,以及自己想要的鍛鍊機會;這方面我建議大家在有機會的時候,首先進入大公司從基層做起;

    2、明確表達自己的工作意願;意向明確和堅定會給招聘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3、突出介紹自己的優點,展示自信;優點包括能力介紹(包括生存能力,如大學期間自食其力的情況)、資格介紹(各種證書)、特長(如喜歡文學可以附上自己的一點觀後感或者詩作等)、人格特點等;

    4、正視自己的弱點,比如:年輕、經驗不足,同時能夠告訴招聘單位自己的應對策略,這實際就是處理對方的投資風險問題;

    6、其他應聘禮儀等方面也要加以注意,在此不贅述。就業是大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從此你的人生將發生重要的轉變,你將從一個職業的學習者,轉變為一個實踐者。

    當然,繼續學習是實踐成功的基礎,只不過,你的課堂發生了改變,老師發生了改變,課程內容也發生了改變。當你面臨就業難問題的時候,往往是到了該思考學什麼、跟誰學、怎麼學的時候。衷心祝願大學生們,在就業壓力面前多一些更為積極、更為平靜的思考,做出有益人生的選擇。

  • 3 # 回憶如花開

    我是應屆畢業生,那我說一下我現在面對的問題。高三畢業那會填志願,好傢伙300個專業呢?誰能不懵逼,反正大部分分不瞭解,還是挑一個瞭解填。學校發了一本專業指導的書,這貨能信。“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呵呵呵呵!這話沒錯,是21世紀的中下葉吧,現在才頭17呢?高中生物跟大學的生物專業根本不一樣好吧!基本本科生就GG了。就業難這個怪我們大學生嘍!大環境是這樣的,大學只教理論知識,不重視實踐,出來企業不要這怪我們嘍?難道大學生不想就業嗎?就喜歡在家啃老嗎?就業指導和職業規劃教育基本沒有,就一節選修課,還選的人特別多。教會計實操的人,根本沒做過會計,這不是搞笑嗎?自己做職業規劃,我也想做啊!但是我真的是什麼都不知道,我上網查資料,根本沒靠譜的資訊,去問就業指導的老師。問她為啥我們沒學專業技能,她老人家說大學是教書育人的地方,你說的是專科高職的人學的。親,教書育人跟一技之長根本沒矛盾的好吧!另外大學也分等級,國家投入的資金大部分被數量極少211.985高校吃掉了,分到其他學校的沒有多少了。211.985的學生才能比得上沒擴招前的大學生。別把所有責任推給大學生,我們也是普通人,只是更願意學習,視野更開闊,並沒有三頭六臂。不可能會知道我們本來就不知道的事,更不可能不用學就會專業技能的。不去創業,大家都是給人家打工的。大環境是這樣的,大學只教理論知識,不重視實踐,出來企業不要這怪我們嘍?難道大學生不想就業嗎?就喜歡在家啃老嗎?就業指導和職業規劃教育基本沒有,就一節選修課,還選的人特別多。教會計實操的人,根本沒做過會計,這不是搞笑嗎?可能很多人和剛進大學時想的一樣,大學會教技能會把我們 培訓成企業所需要的人才。但是並沒有,如果有就沒有這麼多問題了。綜上所述,大環境方面的是1.選擇專業前沒有相應的指導,老師的指導往往會比學生和家長的自己查資料效果好很多。2.學校並沒有給予大學生足夠的專業技能培訓,無法畢業後勝任工作(供大於求)。3.就業對接方面很薄弱,面試技巧,如何做簡歷並無培訓。而且沒有了解公司的機會。4擴招後大學生供大於求。中國並不需要那麼多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大部分人求是一份穩定的工作。5不知道公司的要的能力是什麼,無法按圖索驥培養自己這方面的能力。還有就是我覺得校企合作的模式很不錯,企業方面可以按自己需要培養人才,派熟練的員工去學校進行實操培訓,招工後無需另外的培訓;學校方面可以提高就業率,收到企業的投資。學生方面可以不用擔心就業的問題,減輕學費的負擔。我上面所說的所有問題一步到位全解決了,希望這個模式以後可以成為主流。

  • 4 # 大餅啊大餅i

    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大學總歸還是偏重理論的教育,課程結束後,大學生對這個科目就很少接觸了,首先是理論轉化為實踐的過程,其實是實踐類的課程學會了基礎,卻不再繼續實踐,從而就有一種自己什麼都不會的感覺。再者,很多人都說以後的工作和所學的專業沒有什麼聯絡,就讓一些學生不會提前考慮就業的問題。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原因

  • 5 # 綜藝感知

    從高中升上大學的我們,總覺得我還有時間可以去浪費,踏入社會離我們還很遠,於是我們便安心地度過大學生活,等到大四去實習了,便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對就業一點概念都沒有,於是,就後悔自己當初在大學虛度光陰了。

    我覺得當我們踏入大學生活就必須要有憂患意識,在剛升上大一我們就要明確告訴自己要幹什麼,找到自己的興趣,多出去兼職接觸社會,並且在這幾年規劃好自己未來的生活和工作,告訴自己想幹什麼,想做什麼。利用大學生活去多讀書,多參加社會實踐,以及在實習過程中體會這份工作適不適合自己以便自己出來工作時多一種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就業壓力日益增大大學生應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