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學校園工作室

    這麼多年,孩子都是在自己本地上學,剛接觸到一個新地方自己心裡肯定很忐忑,父母去送,可以幫孩子拿好行李,在找尋學校的方面也比較快,孩子心裡有底,也更安全。另外,家長可以借這個機會在學校所在地旅遊一番,或者帶孩子參觀一下學校,大致瞭解學校的情況,比如:餐廳,宿舍,教學樓,圖書館,操場等。因為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時間再來學校了。

  • 2 # 風的承諾

    關於孩子異地上大學家長該不該陪同,個人有想法…

    第一…如果家庭經濟情況中等及以上就送

    家庭有經濟能夠承受的,可以送,原因是

    首先孩子第一次去異地,不太安全,有父母陪同孩子在心理上更加安心,也能體現父母對孩子的關懷。

    其次對於父母而言去一個地方相當於旅遊一次,也是一個不錯的機會,也許因為孩子去某個城市上大學,此生才有機會去那個城市一次,也算一種人生閱歷。

    再次送孩子去上學,可以幫助孩子怎麼坐火車,怎麼買東西,怎麼問路,怎麼在大學買東西不容易受騙,因為家長有經驗,所以相當於親身給孩子示範一次。

    最後是讓孩子更加自信,因為去了學校大家都有家長送去,而你的孩子沒有送,在他心裡會產生失落,產生對父母的誤解

    總之,個人觀點,如果經濟允許,建議第一次送

    第二…如果是中等偏困難家庭建議不送

    家庭情況不好的不送有以下原因…

    首先送孩子上學不僅耽誤父母工作,而且多一個人的開銷基本夠孩子二個月甚至一個學期的生活費,所以把這個錢給孩子當生活費更有價值。

    其次孩子自己上學雖然會覺得不好,但是也有很多好處。想我自己上大學時候,家裡沒錢,自己一個人獨立上大學,第一次坐火車,第一次轉車,第一次和陌生的人交流,第一次到學校購買自己的物品,熟悉校園和周邊,很多人生的第一次發生在身上,多年以後再談起,你都會感動到自己,其中的很多心酸現在想想也是一種精神財富。

    再次一個人去上學,能夠鍛鍊獨立自主的能力,經過很多第一次後,你會發現,不管去什麼地方,陌生的還是熟悉的,你都能輕鬆上路,因為所有的場景都能輕鬆應對

    最後一個人上學會有很多失落,但是也有很多成長,對於我們這種孩子而言,風雨中奔跑,路途中堅強,走出自己的樣子

  • 3 # 小颯英語

    孩子上大學,第一次去學校,家長最好能陪同。陪同孩子去學校,並不代表孩子是不獨立的,孩子的獨立性也不能單單只是讓孩子單獨去做一些事情,獨立性是一種思維方式,和外在的形式不能劃等號。

    第一次去大學校區,家長能同行,代表了對孩子學業的重視,孩子也會增強一些安全感,畢竟年歲也不算大。其次是家長踩踩點,至少能知道校門朝哪兒開,對孩子的學習環境有個初步的認識,日後交流的時候能有一些共鳴。

    陪同孩子去學校,也算是一個簡單的儀式,從此以後,孩子要獨立了,也許再也不會像小學像初中那樣,真正獨立的學習和生活開始了。

    於情於理,第一次去大學校園,家長最好能陪同。

  • 4 # 學習bula

    但如果你的條件不允許,那也沒有辦法。就是鍛練孩子的一個機會,遲早都會一個人去闖蕩,作為父母,不可能陪伴一輩子,還是要自己一個人去解決遇到的問題。而且新生開學,學校都會安排高年級的學生接應,所以不必太擔心。

  • 5 # 優數學

    應該送。

    孩子從高中的校門出來還不成熟,所以家長送去異地也能避免很多問題。

    這也是表示家長對孩子的一種關心和支援。告訴孩子,一個人在外面,但時刻都有家人在背後支援你。

    另外,可以順路來個親子游,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當然,前提都是有經濟基礎。

  • 6 # 牧野老師

    這個問題,我覺得因人而定。

    如果是平時沒有怎麼出門,不怎麼與別人交流,相對來說,生活獨立能力不夠強的話,家長的陪同,即可以幫忙提攜一些東西,也可以幫助減輕離家的傷感,消除路上的寂寞、無聊和恐懼。更重要的事是,可以近距離初步瞭解下孩子上學的環境,學校的情況等等。

    如果平時較為外向,善於溝通交流,獨立性強,大件行李郵寄過去,隨身攜帶身份證手機等輕便的物件,離開前叮囑好安全注意事項,放手讓他(她)一個人去,也未免不是一次好的鍛鍊機會。

  • 7 # 師卓職業培訓學校

    如果是女孩子,就去送送吧!女孩子就去送送孩子吧,畢竟女孩子比較弱勢,家長儘量去送送,幫她找找學校,拿一下行李,安排好住宿,孩子也不著急,家長也放心。

    如果是男孩子,讓他自己去,都上大學,該鍛鍊一下了,反正是個男孩子也不怕丟

    不過要看家庭條件,我們農村,當年我上學的時候就是自己一個人揹著鋪蓋卷就來學校了,我姐姐就是父母做了公交、坐火車把她送到學校,安排好住宿,走的時候姐姐還哭著鼻子,弄的媽媽也是哭,爸爸差點就掉淚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學生在校期間應該多實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