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朋有話

    首先說王陽明的格物致知。

    王陽明從小就想做一個聖人,而當心時在大家心目中的聖人是孔子。孔子代表的是儒家思想,因為孔子的影響太大,王陽明沒有機會去創作自己的思想,他另闢捷徑創作心學,但是……陸九淵又走在了他的前面。他學習過朱熹的格物致知,(研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王陽明非常不贊同格物致知這個說法,他幹了一件事!格竹子從而獲得竹子的知識,他盯了幾天,沒有發現竹子的知識,反而格的自己頭痛。

    意思是要了解一個知識,必須要先了解這個物體,“格”這個物才能得到這個“知”

    再說一下大學裡面的格物致知,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不要學而不思,也不要思而不學。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得到真知。

    “大學之道”,原文是: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你所說的大學裡的格物致知,應該是出自這裡,因為這是很多搜尋軟體的答案。

    但是其實格物致知是朱熹提出來的。大學裡的格物致知就是大學中開頭這一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是個道理讓我們去遵守。而朱熹的也是一種思想。

  • 2 # 有得觀史

    《大學》裡講, 格物、 致知、 誠意、 正心、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

    按照《大學》講的,要想知道人生的道理和智慧,就要不斷的去格物,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道理都知道了,就達到了意誠,也就是“如好好色,如惡惡臭”,像一般人那樣見到美女就喜歡,聞到臭味就噁心,自然而然,不需要思考。

    儒家的終極目標就是成為聖人,怎麼成為聖人,《大學》中給出了方法, 就是格物、 致知、 誠意、 正心、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而格物是第一位的,一草一木都有道理,格物就可以窮盡道理。

    但是,格物應該怎麼做,書中沒有給出方法。沒有方法怎麼辦?自己琢磨。想做聖人的王陽明開始格物了,他首先格的是竹子。對著竹子一連格了七天,沒有格出任何道理來,反而大病一場,差點把命丟了。

    格物失敗後,王陽明另劈蹊徑,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論。知行合一就是說,知道了道理,還要做到,這才算真正的知道,光知道道理,沒做到,這不叫知道。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應該屬於哲學,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古代科技不發達,《大學》裡講的格物致知,是透過研究一物之理推究另一物之理。格竹子頂多格出竹子空心人應該虛心之類的道理,這道理沒有內在邏輯性。

  • 3 # 張振洪入木三分

    王陽明的格物致知和傳統理學的格物致知是有很大不同的,透過以下觀點來闡述:

    1、傳統理學文本系統:《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大學》三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如何展開?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二程之後,理學家無不談格物致知。二程認為“物即理也”,理存在於物裡,天時有序、晝夜分明,天地間存在著一本之理,即天道。萬物在天道之下各按基道,分殊存在,即有分殊之理。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到一定程度之後可能求得一本之理,但絕非格世間所有物。朱熹是繼承了這些觀點的。

    傳統理學認為:格物致知即推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2、王陽明的格物致知:

    格是正也,正心,不是朱熹的至也,一字之差,意思可謂大相徑庭;物者事也,意之所在。王陽明的格是正心,格本身先要合乎天道、天理,即合乎本心。物是事,人介入事物的態度。格物也是誠心,致知也是正意,四者不是獨立存在的遞進,而是過程的統一。王陽明強調的是實踐的主體在實踐過程中的主體作用。

  • 4 # 無知先生

    王陽明的“格物致知”與《大學》裡的“格物致知”一脈相承,其含義完全相同!

    這在《傳習錄》裡開篇序言裡就說清楚了。原文如下:

    徐愛:先生於《大學》“格物”諸說,悉以舊本為正,蓋先儒所謂誤本者也。愛始聞而駭,既而疑,已而殫精竭思,參互錯綜,以質於先生。然後知先生之說,若水之寒,若火之熱,斷斷乎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者也。

    這段話是《傳習錄.徐愛錄》的序言。這段話實際上全是徐愛說的。

    徐愛說:陽明先生對於《大學》中“格物”等說法,都以舊本為準,也就是程朱他們所說的誤本。我剛聽說時感到驚愕,然後懷疑,再之後就是殫精竭慮,互相比較著就教於先生,才知道先生的學說就像水是冷火是熱一樣(砸到地上就是一個坑)無可質疑,就算過一百年出現的聖人其所說的範圍也無法逾越先生的學說。

    什麼叫“舊本”?

    明朝儒學大家程頤、程顥兄弟二人和朱熹認為《禮記.大學》有訛誤,就改了抽出後的《大學》的章句。但是王陽明認為《禮記》中原《大學》篇實際無誤,所以還是以原來的版本作為標準。

    ***************************************************************

    王陽明生於朱子之學極盛的時期。在朱子盛名之下,起初王陽明也是朱子學說的追隨者,順著朱子學所言的“格物”之“物”是形而下的感官相對的外界客體之物,一路探究下去,於是就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陽明格竹”事件。

    《傳習錄》載:“眾人只說‘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說去用!我著實曾用來。初年與錢友同論做聖賢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看。錢子早夜去窮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於三日,便致勞神成疾。當初說他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勞思致疾,遂相與嘆聖賢是做不得的,無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頗見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決然以聖人為人人可到,便自有擔當了。這裡意思,卻要說與諸公知道。”

    大家都說要遵循朱熹的格物致知學說,但能夠身體力行的並不多。我年輕的時候,曾經實實在在地踐行過:有一年,我跟一位錢姓友人一起討論透過格物致知來做聖賢,決定先從自家花園亭子前面的竹子格起。我的朋友對著竹子想窮盡其中的理,結果用盡心思,不但理沒格到,反倒勞累成疾。於是我自己接著去格竹子,堅持了七天,結果同樣是理沒有格出來,自己反生了一場大病。並以此認為自己和朋友沒有做聖人的能力。自從我在貴州龍場驛大悟儒家聖賢心性之道後,方才明白“無心外之物”的道理。所謂“格物”,無非是反躬內省,逆覺體證,掙脫種種束縛(超越一切)後的直下醒悟即是。

    《傳習錄》載:格物是止於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無時無處不是存天理。即是窮理;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也。

    從此句中,即可明白,王陽明之道與孔孟之道一脈相承,無有偏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學畢業後,你會為了女朋友(男朋友)而放棄去國外工作的機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