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從一個微笑開始

    數學差?有多差??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看,如果真的是文綜很棒的話,起碼一個二本沒問題的。

    我也學的是文科,數學也是很差,就是英語好點,高考時考了120+,語文100+,文綜忘記了,最後離三本線還差了十分,不得已上了個大專,之後又專升本。

    所以,如果說你只有數學差,其餘很好的話,不但不至於退學,起碼還能考個不錯的學校。

    比爾·蓋茨只有一個,這個社會還是注重學歷的,努力堅持下去,祝越來越好!

  • 2 # 低吟淺唱的花

    我的朋友孩子去年參加的高考,他學的理科,其它課目考得還好,但也是偏課的厲害,英語考得不好,拉了不少分,英語總分150分,孩子英語考了七十多分,高考總分考了四百多分,可以上二本。

    如果你現在是高三,馬上面臨高考,一定不要放棄信心。數學很差,複習時迴歸課本,多做基礎題,拿出筆記,把老師講過的方法要熟記在心,爭取把涉及基礎知識的分多拿些。

    同時,把學的好的課目,分數儘量提高一點。這樣,即使數學考得不好,總分不會被拉得太厲害。

    現在,不要想太多,一定要給自己信心。加油!

  • 3 # 盛世的紳士

    這要看你偏科到什麼程度了,如果你只是數學偏科,而其他科目中上,文綜很好的話那麼你仍然可以考上大學,甚至是一些不錯的大學。如果你的數學很爛連一半的分數都不到,那麼即使文綜在240分也就是政史地平均80分以上那麼想考上大學也很苦難,除非你的兩語也很好。如果你的兩語一般的話,姑且就算各100分吧,現在文科想考上本科一般也要500分以上 (2019安徽文科本科線504),那麼你的數學加文綜總分也要達到三百分,也就是你的文綜很棒的情況下一般也要數學達到及格的水平,這還是夠上本科線的最低標準,一般高考因為緊張,試卷難度還會出現其他發揮失常的情況。所以如果你的數學很差的話,僅僅是文綜比較好並不能讓你考上心儀的大學,建議你儘量將數學提高到及格水平,如果實在不行就提升兩語吧,畢竟文綜達到240以上的話很難再提分,這樣可能更加穩妥一點,祝你考上心儀的大學!

  • 4 # 郝峰濤

    《高考,從固定制走向自選制》

    教育的功利性和應試性,促使高考變成了新式科舉,我們必須對教育進行反思。

    一,人才是全科(全面)發展,還是優科(優勢)發展?

    縱觀歷史,橫觀社會,凡是有成就的人,皆是某些領域的優科專才,而非均科全才,正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孩子們各有未知的興趣和天賦,是自然分化和社會分化的必然,自然會選擇“優勢中心發展模式”,以某一方面為核心,連帶相關或相近方面的學習,而強迫性全科發展是以大量的知識磨去了孩子的“中心趨勢”,最後連興趣和天賦一塊埋葬。

    二,學習是“從外到內”的灌輸,還是“由內到外”的覺醒?

    我能理解天下父母進行“從外到內”的填鴨式教育的良苦用心,但是誰能理解孩子“由內到外”覺醒的渴望呢?學習的本質是:三分知識,七分非知識;三分看的見,七分看不見;三分學習已知,七分探索未知;三分靠教育引導,七分靠自我覺醒。過度的知識教育就是“拔苗助長”,反而會延遲、扼殺孩子“由內到外”的覺醒。

    三,高考是“指揮棒”,能否從固定制走向自選制?

    高考為什麼不打破固定的“語數外+文理科”,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發展,以自身優勢學科為中心進行知識建構,可在高考科目“語、數、英、政、史、地、理、化、生、體、音、美等(皆百分制)”中自選四科進行計分選拔,其餘參試科目的分數作為參考。比如:甲生自選“生數理英”四科計分,乙生自選“生化數史”四科計分,可同時報考清華生物的相關專業,擇優錄取。自選制既可維護高考公平,也可保護孩子成才的自主性、多樣性和差異性。

    四,教育是因材施教,還是無差別包容?

    “因材施教”只是強勢灌輸的幌子,畢竟我們連自己有什麼才能都不清楚,豈能妄議孩子有什麼才能呢?唯有以包容的態度讓孩子在“自然世界、社會人文和無差別學科”中無差別學習,鼓勵學生培養興趣、尋找方向和建構高度。

    教育的壓抑,正在侵蝕著孩子的童年和未來!

     

    致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