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園園愛吃魚

    曾經聽到過這樣的疑問,為什麼很多人擠破腦袋也要進985院校,難道考個普通本科院校不好嗎?讀重點大學真到底是一種什樣的體驗呢?和普通本科院校有什麼區別?

    1.二、三環境氛圍不好,容易讓我們眼界變得較低,很難真正認識那些厲害的人,很難客觀地認識自己和周圍的人。2.二三本同學在眼界和格局上相對於名校大學生有較大差距,這些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成長和未來的長期發展。3.211大學的同學在考研,就業工作上仍有許多壓力,也需要一直努力和奮鬥。4.非985大學的同學也仍有希望,找準方向,努力奮鬥,未來也會變得不錯。 二三本的同學看到了自己的問題以及努力目標和方向,頓時覺得動力滿滿。 211大學的同學看見了有同樣困惑的同齡人,也感覺深有體會。

    一位清華的高材生這樣回答,當年我拼命努力,終於以全省第五名的優異成績考上了清華大學。但是進去第一天,我心中的那個自信的心一下沒了,瞬間崩潰。總以為自己的成績很好,總以為自己是優秀的學生。但是進入宿舍,一共四個人,我是最差勁的一個。在我上鋪的兄弟是全國數學競賽的一等獎獲得者。住在我對面的是某省的高考狀元。住在對面的是蟬聯三年成績全是第一保送進的清華。和他們寒暄以後他坐在那裡,呆若木雞,從此,忘記了過往的榮耀,曾經的掌聲,然後認真學習。 上了第一堂課後,老師只講了10分鐘,然後留了物理模型相關的作業,要求第三天早上交,不得有誤。留下作業以後,這四個人都蒙圈了,去圖書館查詢資料,用了整整兩天的挑燈夜戰,終於在第三年早上交了四分完整的物理模型報告PPT。整個過程從啟蒙、到學習到掌握,全程自主自發,無人便策。 因為在這所學府裡,每個人的學識能力,以及成績都分庭抗禮,甚至遠遠優秀於你,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更加的努力,你沒有任何的理由和優越感來放縱自己的理想,任何作業只能靠自己和團隊的合作來完成。這樣的環境下,培養出來的學生怎麼能不優秀。最後他說,我從不奢望我畢業以後靠著名校的牌子找到什麼好點的工作,但是在這段時間的學習卻給予了我太多太多。 總有人會說,誰誰清華大學畢業以後賣豬肉去了,誰誰北京大學畢業回家種地去了,卻不知道人家利用知識技能很好的營銷,賣豬肉年薪百萬,利用技術搞農業發展,成為農民企業家,名利雙豐收。但是名校畢業的學生卻從來不會這樣說,也許這就是985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意識的區別吧。

  • 2 # 李小汪老西

    985院校的學生和二流大學學生相比,最大區別可能是在行為習慣和見識以及自信上面。

    行為習慣上的差異

    其實,大學之間的差異不僅僅是學校的基礎設施和老師之間的差異,更主要的是學生的行為習慣上的差異。

    在一般院校讀書開始的時候可能是雄心萬丈,給自己規劃了各種美好的藍圖,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人都會進入舒適區,自己只要稍微努力一點就感覺自己不錯了。有的時候真的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可能在一個二本院校之中,你大三過了英語六級都會覺得自己很不錯了,因為身邊的人還在苦苦的為四級掙扎。可是在一些985院校好多學生已經考過了雅思、託福之類,並且開始以英語為目的的學習英語。

    人都會調整自己的行為,讓自己和環境更加的協調。很多人在二本院校都有一種溫水煮青蛙的感覺,不知道自己什麼就開始覺得自己其實還不錯,自己沒有必要那麼努力了。

    但是,在二本院校之中也有那麼一些學生能長久的堅持下來。

    而一些985院校的學生【並不是全部學生,有的985院校學生可能考上名校之後就開始在走下坡路了】他們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都是別人的榜樣,因此自然而然對於自己的要求會比較高,並且在外在壓力和內在的行為習慣驅使下,他們會更加的努力提升自己。他們選擇的比較物件都是比較優秀的人,因此同學之間也會相互變的更加優秀。

    在行為習慣這件事情上,就是很符合馬太效應的規律,好的會更加好,不好的會更加不好。甚至會自暴自棄。

    思維方式與見識上的差異

    人們經常在發表自己的看法的時候,經常會說我的觀點是什麼什麼。

    其實,所謂的觀點就是你觀察問題的方法和視角。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現象,達克效應(D-K effect),全稱為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

    說的是一種認識失調現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慮的決定的基礎上得出錯誤結論,但是呢他們往往無法正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辨別錯誤行為。

    在一些二本院校之中有的學生也十分努力,但是總是感覺自己的進步不是很明顯。特別是那些考名校的二本學生,在複試的時候明顯感覺自己和名校的學生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大部分二本院校的學生在複習的時候都會覺得自己複習的還不錯,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就是認知上的偏差,並且很多二本院校的學生也從來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

    在很多985院校之中,老師不僅是在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傳授方法,知識永遠的是死的,並且是會不斷增多的,但是思維方法確是有限的,也是很難養成的。

    因此,見識以及思維方式是制約很多二本院校發展的主要因素。

    名校的學生會更加自信

    其實,不論一個人的起點處在什麼位置,保持自信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之前,新東方的俞敏洪在一次演講之中分享了自己經歷,在他看來,自大雖然是不好的,但是也好過自卑。因為自大的人錯過的是那些根本不屬於他的機會,而自卑的人錯過的是那些本應該屬於他的機會。

    一個人只有取得了一些成就,才有自信的勇氣的和資本。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在20歲之前,自己的主要成就就是學習,如果是在學習上不如別人,在社會家長看來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你就是失敗者。

    而那些二本院校的學生,可能曾經還是有自信,但是經歷了高中的學習和高考的現實打擊以後,逐步的失去了自信心。

    即便是在面對那些能力不如自己的人時候,他們可能也會覺得自己是不是錯了。

  • 3 # 明明如月學長

    本人本科英語專業,研究生計算機專業,現在在大陸一家知名網際網路公司工作。

    根據我接觸到的很多普通學校的學生和名校的學生,談談我的看法。

    這裡只是主流群體進行對比,並不是說普通高校就沒有優秀的學生,也不是說名校的都特別厲害。

    主要區別

    或許很多人不承認(有一些是出於可憐的自尊心,誰願意承認比如比人呢?),總體來說最大的區別是智商、能力、思想層次的區別。

    有些人總是說“人和人的智商差距不大”,請問這是事實嗎?自己去名校的看一看,去普通學校看一看了解清楚在說話。

    最可怕的不是有差距,而是不願意承認差距。

    名企招聘都側重於985和211,而名企更看重的是“聰明”,而不僅僅是“努力”。

    985高校的學生

    雖然也有部分不太努力的,但是大部分都是很聰明的學生。

    他們中大部分都特別有自己的想法,有獨立思考能力。

    他們大部分想學都學的很快。

    他們大部分一般都知道自己該幹什麼。

    他們大部分都比較愛思考。

    他們大部分都不懼困難,做事側重於有計劃性。

    他們大部分都不滿足課堂所學,私下裡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技術(知識)而且掌握的不錯。

    普通高校的學生

    大部分不是特別聰明,而且不是特別努力。

    他們中很大一部分人在混日子,上課玩手機,宿舍打遊戲。

    很大一部分沒想法、沒目標、沒追求。

    很大一部分滿足於學好課堂知識,眼裡更多地是在乎獎學金。

    他們一部分人熱衷於“鍛鍊自己”(家庭困難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哪怕不缺錢,也有人想“鍛鍊自己”幹一些沒技術含量的活),卻不明白大學最主要的任務是什麼。

    他們很大一部分特別容易受到同學的觀點影響,沒有很高的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

    他們很多沿襲高中的學習方法,成績不好只會更“努力”,不知反思總結或者學習更高效的學習方法。

    很大一部分缺乏自信,不服輸的同時又夠不努力,容易眼高手低。

    是硬體師資差距?

    硬體和師資確實有差距,但是這只是“好馬配好鞍”。

    普通高校學生抱怨教師能力不強的同時,很多優秀的教師也感慨學生是“扶不起的阿斗”。

    越是普通高校的學生,不如別人的時候越容易找客觀原因。

    拿一些相對靠基礎和自學的技能比較也可見一斑。拿演算法比賽來說,普通高校學學生的成績和985學生的成績整體來說沒法比。各類全國計算機比賽中,雖然有個別非名校學生名次不錯,但是改變不了整體格局,名校佔據絕對優勢。

    看看普通高校的知名校友的數量和質量,在看看985高校知名校友的數量和質量。

    看看各行業佼佼者,相信大家心裡就很清楚了。

    我認為最大的差距就是智商、悟性、能力、思想,這才是最致命的。

    難道只能認命嗎?

    很多人不服輸,總是覺得自己不比這個差不比那個差。請做出成績來,不說和名校比,你在自己學校自己專業能否到前幾名呢?

    就像很多中中國產手機,動不動就“秒殺蘋果”,蹭熱度之後呢,超過了嗎?拿自己優點和別人缺點比,自己永遠都是“優秀的”。

    作為普通高校的學生,我們未必能超過大多數名校學生。但是如果能找到自己有天賦或者退而求其次有興趣的地方,善於思考,勤於總結經驗,付出更多地努力,還是可以做到比大部分非名校的學生都強的,甚至趕超一些不太努力的名校學生。

    普通高校的學生最需要做到的是批判性思維,獨立思考能力。減少環境的影響,減少慣性思維的影響。

    我見過普通高校裡非常優秀的,大部分都是“其他學生不一樣”。要不然就是比較善於思考善於總結;要不然就是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刻苦鑽研,他們較少隨意“從眾”。

    專業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要把自己專業學的非常紮實,不管對考研還是找工作都有很大幫助。

    大學期間不要只盯著自己專業,也要要重視思想的提高,多看看一些思維相關圖書、邏輯學、心理學,甚至史書等有助於提高思想層次的書。

    早點發現自己興趣和天賦所在,在自己最感興趣或者有天賦的地方努力,才更容易出成績。

    注重時間管理,很多學生大把時間被荒廢掉了。

    雖然智商或許沒法提高,但是智商不是成功的唯一因素,學習能力、時間管理能力、專注力等都對成功有幫助。

    985研究生和985本科生

    普遍來說一個學校的研究生“不如”這個學校的本科生。

    主要是從智商和能力來講。

    能考到某個學校的研究生的學生一般本科普遍比此學校差一些,我相信很多從普通高校考到名校的學生心裡應該比較清楚,自己研究生學校的本科和自己本科學校本科生啥有啥不一樣。

    而且現在個別企業招聘甚至要求雙211或者雙985,更認可本科是211或985的學生。雖然有些苛刻,其實背後不無道理。因為高考考到名校的更多地是靠智商、聰明和努力;研究生考到名校的更多地是努力其次是聰明。

  • 4 # 升學規劃師張文京老師

    年輕人很容易受到周邊大環境的影響 上大學的目的是為了跟更優秀的年輕人在一起 成為他們的一員 並有機會接觸社會精英和行業大咖 進而提高個人整體素養 顯然在這些方面 名校的優勢更大 你讀個老少邊窮地區的大學 你周邊的人啥水平 你也就跟他們一樣吧

  • 5 # 佩子臨

    天壤之別。家庭背景,智力水平,價值取向,人生理想,交際圈子各個方面差別都很大。

    在清華大學的一次新生見面會上,輔導員老師是社會學出身,便做了一次社會學調查,問了幾個問題,比如“你上大學之前去過最遠的地方在哪裡”“你父母是從事什麼工作的”之類的問題。同時,這個問題在此之前,同樣問了一所跟清華有對口支援關係的西北地區的二本學校,對比如下:

    左邊是清華大學,右邊是西北地區的某二本,可以看出最明顯的,清華的學生在上大學之前活動範圍更大,見得市面更廣,審美品位更高。

    當然這只是一部分,另外一個問題的答案,則更能說明問題:

    這個表格的數字越低,則代表社會經濟地位越低,能夠看到:目前佔華人口絕大數部分的社會底層(倒數第二行)子女,在清華大學,可以說是微乎其微。而60以上的中產階級家庭,在整個社會的比例很低,但是在清華大學的比例非常高。更進一步,富裕人口(最上面兩行,70~79和80~89的),清華大學學生家庭背景相比於整個社會中的比例,要更加懸殊——換言之,你走在大街上走一個上午,也遇不到幾個教授的子女,企業家的子女,市長的子女;但是在清華的圖書館,也許你的鄰座就是。

    我的一位朋友,本科在同濟,中間也去過二本待過,後來去了卡內基梅隆,美國首屈一指的計算機名校。他深有感慨地對我說:不同的大學,人和人的差距,簡直就和人和狗的差距一樣大。

    “在二本的時候,人人關心的就是明年就業形勢好不好,能不能找到好工作,考研比例縮小了沒有,大學四級題目難不難,考公務員面試有沒有黑幕,村官現在還有前途嗎?而在同濟這樣的985學校,圖書館裡麵人人都在準備GRE,找工作的都在找500強的內推,傳著系花和四大領導的緋聞,以及北美OPT最新的政策變化到了美國,卡內基梅隴,加州理工這樣的地方,又不一樣。人人都在討論今年矽谷的Start Up又有幾家賣出了好價錢,facebook和Google的人工智慧新計劃,賈揚青和田淵棟的組最近還招不招人,以及現在回國藉著Facebook的Title撈一筆,還有多少人吃這一套?”

    環境決定一切,這是一個非常殘酷的現實。

    這個世界,遠遠不是你眼前看到的那樣,各類人群其實生活在資訊的孤島之中,一個個孤島,就完全是不同的世界。

    這個世界,分工究竟還是不同的。註定有人會扮演領袖的角色,改變整個人類發展的程序,有人扮演精英,而絕大部分,不過是沉默的大多數。

    或許,你會舉出二本中的佼佼者如馬雲,也可以舉出像北大範美忠這樣的敗類,但是事實從來不因為個例而有所改變,從群體上來看:985在各個領域都完爆二本沒有任何懸念。當二本學生還在為今年的畢業起薪焦頭爛額的時候,那些985出身,美帝Top理工院校的精英們正在和Jack Ma談笑風生,欣然接受投資,準備大幹一場。

  • 6 # 讀研生活

    區別不僅僅有而且特別的大。

    不然的話,當年高考的時候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拼了命想擠進985高校,可以說普通二本高校和985高校的差距就不是一句話能形容的了的!

    先說所以985高校都屬於教育部直屬,但是普通二本高校卻大部分都屬於省直屬、市直屬的,兩者教育資金的輸入差距非常的大。說白了沒有錢學校就別想談發展,跟別說師資力量了!

    985高校可謂是師資力量雄厚,招聘的老師大都是專業領域的高技術人才、從國外留學歸來的學者。但是普通二本高校的師資就趕不上985高校了,教學水平檔次低了很多。

    985高校畢業生社會認可度比較高,毋庸置疑就目前大陸的就業形勢,就業單位依然對985高校的畢業生有較高的認可。甚至有些單位明確要求非985、211高校畢業不要,可想而知普通二本高校有多難。

    還有就是985高校畢業生將來的發展,無論是考研還是就業,都要比普通二本高校要好很多。當然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好學校肯定是要有好學校的優勢的,不然誰還拼命讀好學校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蛇人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