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半面藝人

    不知道題主問的什麼意思,我暫且理解為什麼是綜合素質測評。那麼什麼是綜合素質測評呢?作為一個大四的學姐我講一下我所理解的,因為我的確不知道這個綜測是怎麼換算的,我相信很多很多學生都不知道自己學校的綜測是如何換算的,我們能知道的是,他們所佔的比值究竟重不重要,誰更重要。因為這個換算每個學校都不一樣,而且換算的指標我實在是不太懂這也是所有學生的一大謎團,它是按比值根據機器算的,所以就是老師也不知道你的成績如何,都是把各個分數輸到電腦裡,按程式算出最終答案。

    那麼綜測的組成成分:加權成績+技能績效+班主任測評

    那麼它們的比重:加權成績>或=技能績效>班主任測評

    為什麼加權居然等於技能績效呢?且聽我細細講來。

    加權代表的是專業課成績,這當然是我們的重中之重,它會放到一個高度那當然無可厚非,那既能績效呢?首先要明白技能績效它包括什麼,它就是技能績效分值,從哪方面獲得呢?它包括英語四六級和雅思,計算機一二級,專利和論文,社會實踐,課外活動,藝術團和其他社團,普通話,各種競賽等。除了英語四級,計算機一級,社會實踐和是硬性要求外,也就是基礎的5分外,像我們學校是要透過自己的努力得到另外10分,15分即滿分也就是100分,5分只有80分,那麼按照比重換算下來如果你的加權和別人是一樣的,如果別人的技能績效比你高哪怕一分,請記住是1分,在年級的排名就要甩你至少5名。

    那麼為什麼會有技能績效這種佔比重非常大,僅次於加權成績的比重呢?因為大學校園是真正的秉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校了,僅靠一個讀書的能力是沒法證明一個人的能力優秀,也從另一個層面來講,一個人是具有多種潛力的,也十分鼓勵學生自己下去自學,深造。我們看技能績效除了硬性條件的其他技能認證,它包括各種技能的考試,你考英語四級後,可以選擇考6級,也可以選擇雅思,託福,你考計算機一級後可以考二級,你如果今後想當老師可以考教師資格證,你學了駕照,普通話當然也是一項技能,你去參加SYB創業培訓也很不錯啊,你結了婚有了結婚證,當然......也是有學分的。那麼技能認證之外的競賽,那就更不用說了,要校級以上的水平才能加分的,自然能證明你的潛力,像申請專利,寫論文被權威雜誌刊登這些,分值是很高的,通常是10分,而且也會非常受老師重視,你如果要考研,保研會很有機會的哦。那麼課餘活動,需要看清楚活動內容後面有沒有寫此活動會加分,比如我曾經參加的插花比賽,職業比賽,風景規劃答題比賽是明確說明了參與就加,而像某些比如畫井蓋比賽則要得到名次了才能加分,這個之前就要看清楚。那麼社團,藝術團就不用說了,它們本身每年不管什麼團都會舉辦活動的,只要你是其中團員你參與了,一次校級活動就要加分......

    所以,想要拿到滿分15分還是挺磨人的,像平時課業重的話,不是很容易拿滿分,我們班上拿滿分的毫無例外都是藝術團的,為什麼?因為參團的活動每一個都要參加,只能請三次假,它不像其他的加分活動,那麼隨性,不想參加不想考或者留到明年解決,所以三年的時間他們只能逼著自己儘快的就修完了,然後順利的退團。

    學校對於綜測的解釋其實本身就是兩邊不討好,這也沒辦法啊,如果只看平時加權成績的話,有些人就會說學校只看成績而不看綜合能力,有些人的確優勢不在讀書方面;那麼如果看綜測的話,有些人就說不公平,為什麼不公平?因為綜測高的人,基本平時自己的活動比較多,那應該就是屬於很跳的人和老師關係也都很好,而我們所講的保研答辯或者其他選舉答辯,專業成績好的與差一點的人一起競爭,很容易吃虧,為什麼?因為老師認識或者喜歡那個活動比較多的那個人,他們平時有接觸,而選人的時候,除了看加權成績百分之七十的比重,還有老師的民主投票,你懂的。所以,造成很多學習成績好的結果落選了,覺得很不公平......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其實再好的學校都有一個這樣的問題,自己的導師會把資源傾斜給自己的學生,如果自己的導師沒什麼好的專案,那麼自己也就與精彩的人生無緣了......所以,忠告,請一定要選一個負責任一點的導師,不奢求平步青雲,但至少關鍵時刻要找到人啊找到人~~~

    我只想說技能績效相當的重要,很容易因綜測就迷惑了你,具以為是自己成績不夠好,其實皆在對外界的關注太少,多去外面活動活動啊。大家還沒弄明白的話,我拿自己舉例,我大一的時候加權也就是平時成績一般,因為我們是藝體生,所以英語很差的,整個班上過四級的只有四個,因此我有2個分值,然後加上普通話二甲的2分和暑假社會實踐,總共5分,之後我的年級排名就排到了第6,但是,就我的平時成績來說也只是班上7、8名而已,差不多加權在年級應該在二十到三十這個水平,所以,之後我由於沒加多少技能績效的分值,然後有同學學了其他東西趕上來了,我也就原形畢露迴歸了本來狀態。很大程度上,它能取到相當重要的成果,因為說實話,如果一個人很努力和一般努力的人其實差距沒多大,加權算下來應該5分之多,然而,技能績效可能1分就抵上了,1分誇張了那2分吧,反正我大四了也就9分,連90都差點。我同寢室的加權排年級一百多名了,因為是合唱團的分修滿了100分,換算下來年級53名,而我加權還是年級三十多名,結果加上技能績效變成59名了,我多冤啊~~~忘了說了,我轉專業到成都校區,這裡的人都非常的活躍競爭非常大,不像我以前的小城市,慢悠悠的也不太看重這些。

    那麼班主任的測評,這個其實不用管,只要你不惹到老師,開會的時候在老師在的時候到了,基本分很高的,差別也不是很大。大家都是96的樣子,班委會高一點吧,但是,別惹到他們,他們是很記仇的,所以,年輕點的班主任很好一般不計較些事兒。

  • 2 # 肆青春兒

    以哈爾濱工程大學自動化學院為例,綜合測評分數有專門的學生機構管理,根據學生外語四六級,科創參與,文體活動,公益活動,來積分,取總分30%,與學習成績70%,加和算獎學金。鼓勵學生科創,公益。

  • 3 # 嘿小迪呀

    大學的綜合測評分非常重要,影響了你的各類獎學金的評定,以及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團乾等等的評選。每個人看上學期或上學年的綜合表現,綜合表現包括學習成績、社會實踐、競賽獲獎等等,所以綜合測評分不是每個人都差不都的。

    第一,大學肩負著培養“四有新人”的重任。

    所謂“四有”就是指大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綜合全面的發展,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測評體現了高等院校深化教育改革的成果,是形成良好校風和學風的動力,是大學各項評獎評優、推薦就業的重要依據。一般來說高校在制定大學生素質綜合測評辦法的時候會堅持導向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等一些原則,以此來保障測評分數的公平性和科學性。

    第二,大學素質綜合測評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一般來說,大學生素質的綜合測評包括思想道德素質、專業學習素質、身心健康素質、文化藝術素質、實踐服務能力、學術科研及創新創業能力等內容,院校不同,具體內容會有所差異,但都大同小異。透過這些方面在總成績所佔的比例來確定最終的綜合素質測評總分。綜合測評體現了德智體所佔權重的合理性、定性與定量的結合,能更客觀的反應大學生各方面的表現,而且是有據可依,有據可查,有很強的說服力。

    第三,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分數是大學生自我檢查的一面“鏡子”。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教是為了不教”,同理,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測評就是“測評不是為了測評”,而是引導和鼓勵大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一劑良藥,督促學生自我反省和自我改進,從而能更好的成長。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測評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存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清華北大學生去中學教學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