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雷哥小築

    曾經從事高教多年,

    大學的確應該瞭解企業需求,

    尤其是普通本科院校,

    更應該與企業合作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這是我們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

    因為,

    大學人才培養與企業實際需求脫節,

    造成大學生就業難,

    同時企業又招聘不到合適的人才。

    這是大學教育必須要改變的。

    最近幾天“小龍蝦學院”畢業生被搶訂一空,

    反映了職業院校已經走出了這一步,

    將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充分結合,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未來會有更多的學校這麼做的。

  • 2 # 小剛哥說教育

    校企合作目前已不是新概念,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就必須讓產、學、研真正結合,做到教、學、做合一。

    高校與有關企業合作,明確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可以讓企業培養新員工的時間和階段前移至學生在校期間,企業有效節約用人成本。另外,用人企業在招聘時可以從學校得到實操型技術人才,人才精準定位不浪費資源,學生的預期也能順利得到實現,對工作環境滿意,可大幅降低人員流動,企業降低人才培養成本。

    所以,作為高校,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確立“服務與成就學生”的育人理念,為實現成就學生的目標,提供有效服務、精準服務和引領服務。

    透過與行業內有影響力的企業形成穩定的合作模式,有利於進一步提升辦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 3 # 惠熠講哲學

    惠熠哲學回答此問題:在歐美國家,大學生的學習基本上和社會接軌比較大。在中國,一般專科院校和社會接軌比較大,都屬於實用性的人才;本科院校和社會接軌比較小。因為本科院校還涉及到另一個層面,那就是向研究方向發展。如果本科生和社會接軌比較大的話,研究方面會極度下滑,因為在中國這個大市場,國家需要搞研究的人還是比較少的。政府選拔力度就比較嚴苛,選拔出的搞研究的人才都是要為國家重大專案做成績的。即使是在私人企業,搞研究的研究部門的人也不是太多。但是如果不想以後從事研究方向的工作,那就多和社會接軌。因為學校的學習和走上社會的學習還是有區別的。學校的很多知識在走上社會,如果你沒有做本專業的工作的話,基本上都是沒用的。但是在學校學習的技能,到哪裡都有用。其實在大學就是去訓練一種會學習的能力。這樣不管是在學校還是走上社會工作,學習的速度就會快得多。其實學校和社會接軌,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重點還是看你以後向哪個方向去發展。

  • 4 # 當下新世界

    大學屬於高等教育,是在學生接受中等教育的基礎上培養高階人才。當今,經濟騰飛教育發展,高等教育有大眾化趨勢,人們上大學可進一步提高素質,對大部分高中生來說上大學成了人的必備需求。

    大學的知識是前人的智慧總結,它來源於生產生活和社會實踐。學生學習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接受性學習,另一種是研究性學習。從學習階段來說本科以前主要是接受性學習,即接受前人的東西,為通識教育。研究生階段主要是研究性學習,即在前人基礎上實驗研究新的課題新的東西。當然兩種方式始終互相交叉相鋪相成。透過大學教育學生素質提高,一個顯著標志是會研究處理新問題。上大學後等把所學東西全忘記後剩下的東西就是會思考會方法,以不變應萬變。這就是高階人才的素質。

    現代企業隨社會的發展而變化。企業蘭領員工可透過技校或職業教育培訓而上崗,白領管理人才可對口招收高等院校畢業生經過短期實習上崗。由於在校掌握了必備的專業知識,到企業與實踐結合付諸應用,是會很快適應,成熟進 而進行創新性工作的。

    所以,大學沒有必要象技校或職業大專那樣為企業定向培養人才。大學應從社會需求出發不斷調整或設定專業,但學生畢業後的職業應由自己選擇。故大學的使命是:為提高人的素質為鍛造奉獻精神為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而奮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普通一本大學畢業後,怎樣才可以在日本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