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智聯校園
-
2 # 發憤的草莓
這個問題裡面有一個形容詞叫“好”。職業規劃人“好”,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你的“好”跟別人的好的,可能又不同。很多大學生他們對一份“好”的工作定義就是——錢多事少離家近,反正不會那麼累就行。
很多人一開始都是這麼想的,如果你這樣的想法這樣的工作覺得是好,那其實就是去找那些穩定的工作,但是,如果你並不是止步於此,希望人生充滿挑戰,在職業上有很多晉升空間,能不斷地見識新的世界,那麼,確實應該好好去規劃一下職業。
總的來說,職業生涯有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一口飯。
也就是先解決溫飽問題,才能夠在社會上立足,有一定經濟基礎養活自己,能夠參加一些培訓和學習,把自己歷練出來成好鋼好鐵。
第二個階段是,一份工。
你開始走出了一口飯的階段,你會開始找到自己更加有優勢的這份工作,也許還不是你的最終目標,在這裡乾的還蠻有激情的麼,就可以繼續幹下去,到後來很多人可能在這工作中慢慢找到了激情和熱情和天賦所在,那麼,就會開始去尋找他的夢。
第三個階段是,一個夢。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到這個階段。它跟你自己的人生目標結合在一起,所以,一定要先開始去嘗試。如果是年輕人,我建議你在剛開始的第一份工作,儘量找有更廣闊空間的有平臺,有晉升天地的人,能夠有學習機會的這樣的工作。這時候年輕就是資本,一下子規劃到30年之後可能比較難,但三年三年的規劃未嘗不可,因為這個社會變化非常的快,也不知道下一個風口是什麼。祝你成功!
——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
針對這個問題,我也不去講什麼乾貨和雞湯了,我就從我自身的一個心路歷程去展開分享一下吧。
大一一開始的時候,其實我們能接觸到的更多的就是一些兼職和校園大使的一些活動,對於我來說也是如此。剛接觸到這些的時候,我給自己的一個定位就是比兼職高階的一個市場,之後就是承接外校的一些進校園的活動,利用在學校的一些資源去提供教室場地做宣傳和講座。這項工作我一直做了一年半左右,也就是做到大二,在進行的過程中感覺就是機械化的一個成長,對於自己所做的一個行業和職業,覺得都是自己給自己的一個定義,缺乏理性的思考,例如一直做公考卻連最基本的公考的考試時間和一個考情相關情況全然無知。
大二開始接觸一些創業型別的比賽和創業型別的團隊,在這個過程中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一個主見。在有想法之後,在參加校內的一些比賽基礎之上,主要就是憑著一腔熱情出去,在外界各大孵化器和投資機構做路演和展示。在這個過程中,對市場的概念一職有了更清的認識,覺得自己個所謂的市場並不搭邊,隨後在制定自己產品的過程中,對產品逐漸有了深刻的瞭解,隨著一些小的產品原型的製作,接觸到更多與產品相關的知識,包括一些軟體,像墨刀、Axsure以及一些其他的東西,對產品有了一個基本的職業需求。
同時偶然的接觸與他人一起做了一個網際網路學習成長的平臺,在這個過程中,透過自己的文筆輸出和內容價值觀的呈現,也提升了自己的知識,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自己的職業規劃。
從我自己的經歷來看,我覺得進行職業規劃的主要渠道就是實踐和思考,同時多接觸,一些比自己成熟和幹練的人,透過他們去學到更多的東西,樹立正確的職業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