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再見小風君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你從小到大一直都是填鴨式的壓迫性教育,突然到了大學可以不那麼累就透過考試,你會不會放鬆下來,假如你對你的專業沒什麼興趣,又不能轉專業,這個時候自然就沒有心思去好好研究了。

    中國的大學生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大多數都是不知道這個專業以後是幹嘛的,自己會往哪個方面發展,導致了後續的學習不如以前的學生時代了。

  • 2 # 靜靜9696916695550

    因為在大學之前,總有人跟我們說大學如何如何的好,如何如何的自由。但是,當到了大學時才發現於我們期待的並不一樣,但是多年來我們就是帶著大學可以自由玩耍的目的考上的大學,突然給我們來個晴天霹靂說,還是得好好學習,從內心的不願學習,才導致發生這樣的事。

  • 3 # 職說心語

    娛樂和遊戲是人的天性,肯定要比學習和研究有吸引力

    在一個資訊革命波瀾壯闊的網際網路+時代,娛樂、遊戲、休閒、放鬆、玩耍對於年輕人而言,太具有誘惑力了。年輕人如果沒有獨立自主的意識和能力、抵禦誘惑喧囂的意識和能力,在網際網路的吸星大法面前是根本沒有抵抗力的。一部智慧手機就可以讓娛樂、遊戲,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大學的開放自由、多元選擇,對於獨立自主意識和能力比較強的年輕人而言,就能在更加廣闊的天地中放飛自我、遊刃有餘,就能在學分和證書的背後修到更多的學習和成長價值。

    誤以為“考上大學就好了”,too young too simple

    在高考指揮棒的導向下,聽了太多關於大學的美麗傳說,尤其是在苦逼的題海應試困境和最後的考試衝刺時刻,“孩紙,咬咬牙堅持一下,考上大學之後就好了”,給了孩紙們無限期待和憧憬。

    當他們來到大學之後,他們對當年聽過N多遍的觀點也就信以為真了,很快就會從原來的用力過猛、過度壓抑開始轉向盡情放鬆、休閒玩耍。

    讀大學之前,如果只是狹隘的考大學中心主義的話,來到大學之後不可避免就會陷入目標真空地帶的三MANG狀態(看上去很忙碌、其實很盲目、結果很茫然),也可以說是三SHI狀態(方向迷失、意義缺失、自我丟失)。在這樣的狀態下,就會混學分、混考試,與大學一起混。

    娛樂和遊戲產業的迅猛發展,對於年輕人的學習和生活是無形、有形地滲透和洗禮

    中國的網際網路公司都有一塊主營業務——網遊,這絕對是一塊非常吸金的業務,就看那些搞網遊的網際網路大佬的動輒幾十億幾百億的身家就能看出來。中國的青少年朋友為這些產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悲哀之處就在於沒有人發工資。

    不管是網際網路的傳統入口網站還是新興的網際網路平臺,都會有“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娛樂遊戲的誘惑和滲透。網際網路世界的娛樂和遊戲功能,對於大學生和青年人而言已經發揮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了,但是網際網路的學習、交流、共享功能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

    大學的“嚴進寬出”和連續多年規模擴招,或許讓混學分變得更容易了

    選修課必逃,必修課選逃,娛樂遊戲可能成為了必修課,學習成長可能成為了選修課,還可以修一門戀愛必修課。還有人調侃說,沒有掛過科的大學是不完整的。這些雖不是主流現象,但也代表一定程度上的真實。

    隨著大學的連續多年規模擴招,大學的考試標準、教師的評判標準以及對於大學生的培養標準變得越來越寬鬆了,混學分的成本代價也變得相對不那麼高昂。如果大學教育無法給到受教育者更多成長價值和可能回報時,修學分也就會變得不那麼嚴肅。

    網際網路+時代,可以讀三所大學

    一是傳統意義的大學(透過考試、順利結業、拿到文憑),至少要守住底限。

    二是互聯空間的大學(聚焦專注、價值發現、視野開闊),學習更為開放和多元,關鍵是要抵禦娛樂、遊戲等各種各樣的誘惑和喧囂。

    三是實踐意義的大學(需求導向、世事洞明、人情練達),素養和能力才是憑證,混得多了就成為了混混,練得多了成為了老練。

    傳統意義的大學,60分萬歲即可。對於傳統意義的大學,考上大學容易、混學分也不難,但把大學讀好真的很難。後兩種意義的大學,永無止境,有修不完的學分,但是沒有人發文憑證書,但可以讓我們終身受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有些在校大學生,在校期間結婚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