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留學熱點

    我們不妨把培養人才的過程比喻為燒製瓷器的過程。小學老師是那些把土坯捏成型的工人。家家戶戶的孩子在送進學校時,都是未成型的土坯(這個比喻可能會讓家長們不舒服),將來到底是終日窩在廚房裡的瓶、盆、碗、碟,還是那高居於廟堂之上高階工藝品,就看捏土工人那一雙慧眼和巧手,依著原來的土質行事。有的手藝差,會白白浪費了好材料,也有那些能化腐朽為神奇的好老師。

    中學老師就是那燒窯的工人,從小學老師手中接過那一批批的毛坯,送入窯中燒製。有那上等名窯專出好瓷,也有那粗製濫造的民間土窯。好窯可能會燒出次品,小土窯也可能會因為窯變而燒出好瓷。不過,總的來說,名窯的工人訓練有素,燒砸的機率較小,土窯的工人技術不過硬,燒砸的可能性自然更大。“歹窯出好瓷”的先例雖然不是沒有,不過沒有幾個家長有勇氣讓自己的孩子去碰那不足千分之一的運氣。

    不管好瓷壞瓷,總算是成品了,可以送到各家瓷器店裡出售了。這個時候,瓷器店的夥計們,也就是大學老師閃亮登場了。大學老師都做些什麼呢?每天撣一撣那些瓷器上的灰塵,讓他們保持光鮮亮麗,等待合適的日子出售就可以了。所有成品瓷器都希望進入大店鋪,賣個好價錢。可是,店越大,夥計越多,居中偷懶的和推卸責任的絕對不在少數。更有甚者,連撣灰塵的活都不認真幹,還會失手打碎上好的好瓷,白費了此前大批人的心血。

  • 2 # 使用者9503314687

    辛勤的園丁

    紅燭

    春雨

    蠟燭

    春蠶

    知識的直銷員

    靈魂的工程師

    默默無聞的鋪路石

    保護成長的扶梯

    無私奉獻的大地

    給予溫暖的Sunny

    澆灌幼苗的細雨

    校園裡的第二父母

    知識的播種者

  • 3 # 高低壓成套配電123

    關於教師的那些比喻

    01

    老師像蠟燭

    說起老師,我們會想起那個最常見的一個比喻:“老師像蠟燭,照亮了別人,卻燃燒了自己。”

    這個比喻強調老師的奉獻精神,類似的喻體還有“春蠶、朝露、鋪路石”等等。

    確實,每位老師都要像蠟燭一樣講究奉獻,可是,大多數老師如今卻不想讓人把自己比作蠟燭,看到類似“為了工作,沒見到母親最後一面”“考試前,打著點滴堅持講課”的報道,老師們也會感到心疼。如果老師們一味奉獻,忽視了自身幸福,也很難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

    今天,我們更願意將這個比喻改成:“老師要像霓虹,照亮了別人,也美麗了自己。”

    02

    老師是園丁

    “老師是園丁”,這個比喻來自英語單詞“kindergarten”,就是“幼兒園”的意思,這個詞語脫胎於德語,原意是“孩子的花園”。

    孩子們在花園中,就像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兒,大家也就很自然地把照顧孩子的教師,比作為花兒澆水、鬆土、修剪的園丁。

    這個比喻還是比較恰當的,它強調了老師的工作性質,老師和園丁一樣,就是來照顧孩子、教育孩子、指引孩子成長的,類似比喻還有“路標、燈塔、靈魂的工程師”等。

    可是,園丁這個比喻,只能用來形容初中以下的教師群體,到了高中之後,老師就不能僅僅做澆水、鬆土的園丁了,這些事情,可以讓學生們自己去做了,高中和大學的老師,不能過多呵護孩子,而更要引導學生自我發展,這時候,該拿什麼來比喻教師呢?

    03

    老師是導遊

    高學段的老師,可以做個“導遊”。這個比喻,源自網上的一篇作文:

    500

    用導遊來形容高學段的老師,比較符合“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還是比較恰當的,正如文中所說,導遊可以“帶我們去參觀一個地方,我看見樹,你看見鳥,他看見草地,每個人發現的景色都有不同”,每個學生都可以在主導下按照自己的興趣發展。

    一個好導遊,就應該知道要讓學生領略哪些美景,她們會用導遊詞激發孩子游玩的樂趣,還要引導孩子自己發現景色之美……當然,那些“強制消費”的黑導遊,不在這個喻體之列。

    04

    老師是擺渡人

    有位大學老師,做過一個比以上喻體都要恰切的比喻,他說:“教師是一個擺渡人,他將和這邊的孩子送到河對岸去,再回來擺渡下一批孩子。”

    教師這個擺渡人,並不僅僅是陪伴一批批孩子長大,他不僅是“年齡的擺渡者”,更應是“知識的擺渡者”和“靈魂的擺渡者”,把一個孩子從懵懂無知的此岸,擺渡到滿腹經綸的彼岸;從無知無畏的此岸,擺渡到優雅高貴的彼岸……

    在傳說中,靈魂也是有重量的,每個人的靈魂約重21克,但遇見另一個靈魂的指引之後,就會升華,重量也會成倍增長。我們應該常常思考:今天,你擺渡了誰的靈魂?是誰,又在擺渡你的靈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剛畢業的大學生如何修煉自己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