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換個自動波

    這個確實是如此,我家裡兩個姐姐,加我三個孩子。父母想盡辦法讓我們讀書,雖然成績沒有很好,大姐讀了師專,二姐和我也讀了大專。

    但是,和一些孩子早早沒讀書的對比,我們家經濟上就差了。因為農村收入本來就少,同樣省吃檢用的,我父母的錢都花在我們讀書開銷上,別人的家庭有的蓋房,有的存款,有的早早的給孩子取個媳婦。

    特別是讀書出來,還在外面發展的男孩。如果在城裡工作了,父母好不容易輕鬆點,還要考慮幫孩子在城裡弄套房子,取個媳婦。真的是可以窮一輩子的節奏。

  • 2 # 星空154273015

    謝謝邀請。我覺得這主要說的是農民培養個男大學生,會變窮。上學期間男孩女孩的各種費用差不多,畢業後的差別就大了,因為都會留在城市,都會面臨找工作結婚生子,但女孩基本不用再向家裡伸手了,甚至還能寄些錢給父母,男孩找了工作還要買房買車準備結婚,不但不能寄錢回家還得繼續跟父母伸手,所以農民培養個男孩真的會變窮。

  • 3 # 農視網

    這個問題的兩個點、都有些絕對化的意思:一是養大學生和培養大學生是兩個概念,二是變窮和變得拮据也是兩個概念,至於供孩子上大學為什麼會跟貧窮相連,也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分析:

    一是現實意義上學費的支出,會在農民的收入裡佔很大一部分比重。除非有相應的補助機制和獎學金,不然確實會造成一定的經濟負擔;而且家裡一個孩子還好,孩子一多,不同年齡程度的學生上學是讓不少農民犯愁

    二是後期發展上的延伸。大學生現在遍地都是,這一學歷或者求學狀態絕不是終點。大學畢業後繼續讀研、在哪裡工作都是不能確定的因素,會無形讓很多家庭面臨多重選擇,考慮很多方面的花銷、便出現緊衣縮食的現象。所以,讓孩子上大學只是第一步,後面的路總是讓人們未雨綢繆、提權預算。

    綜上,培養大學生會暫時讓農民的生活變得相對拮据、但不會變窮。這個問題要站在長遠的角度,理性、樂觀看待。

  • 4 # 紫泥飄雪

    原因很簡單,因為支出大於收入。目前中國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農業農村農民這“三農”問題依然是急需解決的問題,有些地方農民收入不高,而大學一年的學費以及生活費開支不小,因此有些農民家庭培養大學生很吃力。不過現在國家政策好,有覆蓋率很高的助學貸款,上學期間不要利息,學校也會提供勤工儉學崗位,只要考上大學,想上肯幹都能上的起。

  • 5 # littlesmile404

    我認為主要原因是學生的學費以及日常花銷變動很大;當代社會大學畢業證含金量不太大(清華北大985高校就不說了哈),所以每個家庭多多少少也會出來一兩個大學生。拿我的情況來說,高中學費是1580/年,大學學費是16000/年(因為上的是好學校的高收費,真的好貴…)高中住宿200/年,大學住宿600/年。高中書本費包含在學費內,大學書本費1500元。這種跳躍式的差別至少會在開學期間對家庭經濟造成影響。其次是大學生日常花銷,中學期間因為父母或者爺爺奶奶陪讀照顧,手裡的零花錢也就夠自己吃個飯,想要和朋友出去玩都得琢磨措辭向家長伸手,因此看上的東西少而精,要麼省錢,要麼不買。而到了大學,許多家長一次性把一學期生活費打到學生銀行卡里。然後許多學生就會有這種心理:先把這個東西買了吧,大不了我之後再省省;哇這個好划算,錯過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啊(其實壓根用不著);室友買的衣服都是牌子的,我是不是也要改變一下自己,跟一跟潮流啊…甚至有大學生會被不良商家欺騙而損失慘重。概括下來就是因為大學生衝動,攀比,還有單純!等到錢不夠了,又會向父母伸手要錢。大半年沒見著孩子,心裡肯定擔心孩子在外面生活的好不好,不捨得孩子吃苦。這一來二去的,家裡也就拮据了。

    還有就是勞動力的減少。在父母那個年代,大學生的我們已經算是勞動力了,已經可以為家庭做貢獻了。然而大學生還屬於消費者,而且是一個比中學生和成年人還要巨大的消費者。在農民父母幾十年的辛勤勞動之下,也就勉強能抵住一個大學生四五年的花銷。

    最後,孩子父母也有責任在裡面。大多數農民家庭中,父母的文化程度不算很高,因此在某些事情上會走很多彎路。孩子出去上大學,老父親老母親在家裡,四五年難免不會有些磕磕碰碰,本就拮据的家境,他們肯定捨不得去大醫院或者正規醫院進行檢查,拖著拖著拖成大病後又不得不花更多的錢,冒更大的險去治病。當然這種情況發生率很低,我也只是列舉一下。

  • 6 # 娟兒955041177041

    首先,在上大學期間,需要繳納學費和書費,雖然現在有了助學貸款,但還是要還的。以前在書上看到有人說上的大學越好,花的錢越少,反而學校越差學費越高。確實如此,我們高中的學校每年會獎勵考入清華北大的同學一筆很大額獎勵金,雖然不知道是學校出資還是縣裡拿的錢,確定的是足夠繳納大學期間所有學雜費。一般的農民家庭沒有像城裡家庭那麼多的儲蓄,也不能輕鬆地拿到很高的工資,較沒有考入大學的大學生的日子錢是一天天變少的,自然生活會變得有些拮据。

    第二:其實作為一個農村家庭出身的大一新生,真心覺得學費和生活費並不能讓一個家庭明顯拮据起來,儘管我還有一個大二的姐姐,還是單親家庭。就拿我現在上的這個一般的一本學校來說吧,一年四千多的學費,還沒有我們高中一年學費高,甚至也沒有我們小學一年學費高。而且每年還有比高中多很多的助學金。在我們這個小城市,我一個月的生活費一千過得很好,閒暇還可以做個兼職買自己喜歡的東西,聚餐和出去玩之類的雖然不多還是有的。班裡大部分同學家裡條件肯定比我好得多,所以看到這個題目我真心覺得有點兒方。可能是城裡的同志們想太多,現在國家的政策真心贊,在我們村裡都能感受到這幾年來翻天覆地的改變,所以我認為在大學期間的消費還不會讓一個家庭陷入拮据的狀態,除非這個家庭真的很困難。

    那麼真正能使家庭陷入拮据狀態的是什麼時候呢?畢業後。總有人說"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之類的話,但我覺得這話更大程度上是安慰窮人的話。有錢人家的小孩真的不都是紈絝子弟,窮人家的也不都奮發圖強。畢業後的我們擁有與其他人一樣的文憑,甚至有比他們更優秀的成績,但我們可能會缺少他們的特長和自信。所以勸像我一樣農村出身的窮孩子,以前沒有條件學的東西,可以在大學期間竭力為自己創造條件學習,收穫的不僅是樂趣,更是自信心和滿足感。我所接觸的農村家庭出來的畢業生反而會比城市的畢業生更加眼高手低,可能是從身邊沒有上過大學的人身上獲得的優越感,加上家裡人對他們超常的期待,認為考上大學就是成龍成鳳了,難免出現這種可能沒有別人優秀但要求的比別人高的情況,在求職和工作中會產生不滿的感覺。我認為畢業後如果長時間認不清自己的位置,會更加使自己的家庭陷入拮据的狀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學到底可以頹廢多少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