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合肥蜀山一仙人

    當“不將就”成為一種生活態度,許多人為了一份滿意的工作而焦頭爛額、心力交瘁。如果你不瞭解自己尋求的回報,工作可能是一場迷茫的奔波。

    今年,麥可思研究院釋出的《2017年度大學生就業指標》調查報告,涵蓋了2016屆畢業生畢業半年後的工作情況,根據調查報告的資料,也對2013屆大學生畢業3年後的情況進行了追蹤調查。

    同時90後初入職場,80後漸成職場主力軍,他們在職業選擇之間又有什麼樣的變化。

    01

    當今哪類職業起薪最高?

    根據麥可思研究院釋出的《2017年度大學生就業指標》調查報告中可以看出,在2016屆本科畢業生月收入比較中,金融、網際網路行業領域收入較高,與其他職業之間拉開了較大幅度差距。其中,網際網路開發師收入最高,畢業半年後平均月收入為6500元,“網際網路開發及應用”在90後這一代中成為了最吃香的職業。

    然而相比於80後,那會兒起薪最高的職業就是金融投資行業,其次是房地產行業,IT/網際網路行業僅排到第三。在這10年的變化中,當今起薪6000元以上的職業中,網際網路開發師位居首位,計算機軟體應用工程師、遊戲策劃、網路設計師緊隨其後,起薪5000元以上的職業達21種,網際網路開發及應用類職業就佔半壁天下;而金融類職業拿下9個名額。這可以明顯看出,80後當時最吃香的金融投資行業現已經完全被網際網路開發替代了。

    02

    畢業3年後收入翻番的職業

    畢業半年後和畢業三年的月收入(增幅前6名)

    三年前,也就是2014年,計算機與資料處理職業月收入第一,為4135元,三年後(就是今年)以8879元的月收入遙遙領先其他職業,還是一直穩居第一名。

    不過有些職業屬於中長期薪酬發展比較好的型別,工作越久越值錢。以律師為例,三年前月收入3388元低於全國本科水平,三年後終於拿到了一份體面的工資,月收入7656元,以很小的優勢高於全國平均水平(6667元)。屬於同種情況的還有美術/創意/設計。看起來這些職業的投身者,可能還需要一點點耐心。

    本科畢業生三年內薪資增長較快的職業(前6名)

    從上圖可以看出,2013屆全國本科生畢業三年後的薪資漲幅為87.3%,增長最快的職業是律師/律政調查員,漲幅為126%。醫療保健、緊急救助等職業,雖然剛工作時起薪不高,但是工作三年後也有希望薪酬翻番,漲幅均在100%以上。

    再看看80後,收入翻番的職業排前三名的分別是“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專業技術人員”和“商業服務人員”。收入水平明顯隨教育水平提高而提高,但有趣的是,職務提升與教育水平提升之間的關聯不明顯。

    03

    就業滿意度:

    短期看薪資,長期看生活質量

    就業滿意度排名前三的職業為:稅務專員、遊戲策劃、管理諮詢師,十個人裡只有兩個人感到不滿意,滿意度均達到了60%以上。其中收銀員滿意度最低,僅僅為40%,一個月2763元連溫飽都難以解決,難免怨天尤人。從中可以發現一個明顯的特點,工作半年時在高薪榜上排名越靠前的職業,可能越容易對生活感到滿足。

    對於畢業有三年的大學生來說,生活的歷練讓他們得到了成長,個人價值觀也在變化。剛開始工作時,高薪水就等於觸手可及的幸福,滿意度高的往往是高薪的那一批人;但工作三年後,從事“教育”類職業的人明顯更樂觀,高等教育/職業培訓的就業滿意度第一(78%),中小學教育就業滿意度為75%,儘管工資不高,倒是頗有及時行樂、現世安穩的心態。

    無論是80後還是90後,從就業滿意度的比較可以發現,中等工資、壓力小的生活似乎更愜意。一個很簡單的道理:過得開心的並不一定是多金的人。

    作為求職者,如果僅僅依靠薪酬刺激,這樣的生活想必難以持久並富有熱情,而收入絕不是職業和專業選擇的唯一衡量標準。

    04

    90後比80後更愛跳槽

    2013屆本科畢業生三年內轉入最多的職業(前5名)

    不滿意現狀的人,當然也可以選擇跳槽。資料顯示,熱門的跳槽職業有:行政/後勤、銷售、金融、網際網路開發及應用等職業。這些職業有門檻較低的特點,反之,專業性越強的職業越難轉。其中工作三年裡轉入行政/後勤的人最多,達到9.7%,轉銷售的達到9.5%,緊接著就是金融類職業。

    在當前各個行業整體薪酬略有增長的大環境下,90後起薪仍低於80後,可以預見的是90後較之80後將面對更大的職場壓力。加班是中國職場人士無法避過的一道“坎”,不同工作經歷的職場人士所能接受的加班時長有所不同。有資料表明,80後加班的時間與工作年限成正比。日均工作8小時的人群中,43.6%為工作1~2年的受訪者,而工作3~5年的80後,超過半數的人日均工作時間在9~14小時。

    “加班”這個職場關鍵詞同“跳槽”一樣令人重視,調查顯示,90後平均每份工作時長為18.5月,遠遠低於80後的26.5月。

    屬於職場小鮮肉的90後職場人士,工作沒有過多壓力,面對新的機會時90後因相對顧忌較少而更能跟隨內心的想法去選擇。

    80後曾被貼上缺乏責任感的標籤,經調查資料顯示,80後對於工作其實很“忠貞”。超過四成的受訪者從未換過工作,換過1-2次工作者近三成,就業狀態整體穩定。他們身上既揹負了父母、伴侶、孩子等家庭壓力,又有成為中堅力量的社會壓力,因此他們在面對跳槽機會時,往往會以求穩為主。

  • 2 # 秋天的季節

    我的大學應該是不入流的大學。我自己的感覺是,你要是沒有考上一個名牌大學,你即使在大學裡再努力,再努力你,你也是一般的人。現在我就是上班掙錢,養家餬口,即使不上大學我也能找到相同的工作。

    後來我總結到了,要上就上名牌大學。這樣感覺你的事業會更加的寬廣,讀普通大學就是去那兒感受一下大學的生活,提高一下自身素質,出來還是找一份養家餬口的工作。我不想說我混的不好,我只能說混的很一般。

    平臺真的很重要,越高的平臺,你的身份價值越高。

  • 3 # 古鵲卟東

    我的大學非常好,我很喜歡!籃球,啤酒,燒烤,學妹,樣樣都好。尤其還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學。大學,真的,真的是一種篩選,把和你年齡、水平素質和愛好差不多的人呢,都聚在了一起。現在我和我的同學都過的挺好,畢竟我們一起扛過槍也一起努過力。大學啊,比較著高中,沒那麼緊張。要玩的好,當然也要該學學。畢竟咱還得生活,靠自己生活。

  • 4 # 遼北第一刀191

    我是鞍山科技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前身鞍山鋼鐵學院,入學時叫鞍山科技大學,畢業時更名為遼寧科技大學。可以說以我的水平能考入這所大學的電氣自動化專業我很滿意。相當一些年,鞍山鋼鐵集團,本溪鋼鐵等重工業國企都要到該校招生就業,保證了畢業生的就業率。我在08年畢業那年,整個系百分之九十都被本溪鋼廠招走了,只是我沒有選擇重工業,後續問題不太瞭解。另外,這個學校有圖書館,圖書館裡有姜昆相聲集!

  • 5 # 蠻易信火力全開

    我的大學只是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相對於名校來說可能佔地不算大,人數不算多,優秀人才也沒有多少,但是我感覺還是不錯的,因為那裡有我四年大學生活所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人以及熟悉的點點滴滴。我現在過得不好但是也不錯,有穩定的工作、和諧的家庭,除了工資不算高。

  • 6 # 煙花寂寥人心醉

    看到這樣的問題,總是忍不住點進來,但真正下筆的時候就難以啟齒,竟然有點羞恥的感覺。不過既然事情有了開始,就要有個完美的句號。

    首先,我的大學雖然不入流,但我還是很感激他。

    說不入流,是客觀上作出的評價,因為在國內大學排行榜上,他是遙遙落後的,不管是從師資力量,還是科研教學水平,乃至畢業生的水平上都要差很多。但這並不能阻擋我對他的喜愛。因為雖然的師資力量薄弱,但老師們卻願意傾囊相授;雖然科研水平較低,但圖書館的藏書還是讓我受益匪淺;雖然校園不大,但活動仍然豐富多彩,給了我展示自己的空間;食堂樓不高,但飯菜讓我至今難忘。(我就不信有人能透過下面的圖片找出來)

    不可否認,學校的實力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但只要自己從中獲得了想要的東西,沒有荒廢四年的青蔥時光,未嘗不是一種知足的幸福。

    其次,畢業工作的時候也會埋怨自己的學校為什麼不是985。

    以前不知柴米油鹽醬醋茶,過後才知點點滴滴都是心酸淚。

    在校的時候,只顧享受美好時光,打零工的時候也遇到重本的學生,沒覺得有什麼區別,一樣的努力換一樣的價值,甚至還能比他們做得更好。但工作後,才發現,到處都是限制本科專業的,連我考研的時候,考官都要問一聲,直到現在最怕的就是別人追問大學在哪兒讀的。真的是,整個人都不好了。幸好社科大的牌子還是算比較響亮。

    這就像自己的軟肋,別人一觸就痛。

    最後呢,其實自己現在過得也不怎麼好,但重在知足。

    畢業後到了天堂——杭州,順利地找了一個工作,每天朝八晚五,工作不慌不忙,起初還算瀟灑。好來買了房,就入了魔。天天還債,月月還款,過了這個月沒下個月,一想起這幾年都要被束縛在房子上,真的很不開心。不過後來看著房子漸漸裝好,又想到家人可以來小住一段時日,又會覺得生活雖然辛苦,但感覺也是值了。

    雖然沒有腰纏萬貫,沒有大富大貴,也羨慕別人日進千金,豪車豪宅,出國旅遊,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過的舒心就好。

    祝大家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學期間校領導不鼓勵談戀愛,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