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梅三鬥
-
2 # 君豪視界
大學不惜一切代價挖人才,說明這個學校重視人才、有競爭意識。只有當一大批專家知名學者集聚大學校園,大學的教學質量才有保證,培養出來的學生素質技能才受用人單位的青睞,從而提升學校品牌知名度,讓學校向向一流學校方向邁進!有進取心、有理想報負的學校我們應該給它提個贊啊!
-
3 # 資深情感分析獅
第一點,大學不惜一切挖掘教師,我想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現象。明明各個學校之間可以共同開展科研合作,為什麼把這個成功的籌碼壓在一個人的身上呢?我很是想不通。即使學校方面高薪的把人才挖掘回來,他可能也需要對該校的學習氛圍,人文風情進行考量,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去磨合去適應,這期間的損失也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第二點,隨著時代的改變並不是每個人挖來的人才教師都可以得到學生的喜愛與關注的,我倒是覺得有很多剛畢業的碩士和博士在課堂上更能活躍氣氛,講出的東西更能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
第三點,我想說的是態度問題。剛剛就業的年青人才對工作充滿了激情和活力,雖然缺乏經驗,但是創新和學習能力不一定在骨幹人才之後。同時年青人才對不容易得到的一份工作也會更加珍惜,我想著重培養新型人才尤為重要。
最後一點,我想說一個學校應該把金錢花在刀刃上,多為實驗室投入實驗資金和對年輕教師進行鼓勵和培養,以及外出調研。我想一定會慢慢的有所建樹。
-
4 # 戒掉嗔心
大學之間挖人才的現象由來已久,不是近幾年才有的事。這種現象從一個側面看:各個大學高度重視自身發展事業,值得肯定。因為,這種現象畢竟不是負面的。一般地說,不會產生負面效應,而是人才流動的正常現象。俗話說得好:“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好鳥擇木而棲”,“良將擇主而事”。這都告訴人們:是人才的,定會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良好環境。而大學主動前往選擇“賢才”、“良將”,這對人才自身來說,也是一次選擇自身發展的機遇。有機遇就會權衡利弊,做出個人的抉擇: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未嘗不可。
然而,一旦“挖人才”之事做過了頭,愈演愈烈,而且是“不惜一切代價”。會造成大學之間發展很不平衡,甚至人才浪費。因為,一方面是大學人才過於集中,出現了剩餘人才。這些剩餘人才因高校科研隊伍的發展壯大科研經費產生不足而申請不到科研專案。另一方面,有些大學有充足的科研經費,也有許多亟待研究領域,卻缺乏這方面的研究團隊,導致了科研經費的閒置。一面是人才濟濟,一面是人才匱乏。這對國家社會科學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是不利的。其次,造成地方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大學是地方經濟發展的牽頭引擎。大學人才的流失不僅對大學本身是一種“損失”,而且對地方經濟的發展起到一種滯緩的反作用。再次,造成大學之間相互交惡和抬槓的現象。本來,你挖人家人才,就是一種“拆臺”,對這個大學造成“損失戰將”的不快,人家也要做出動作挖你一下,這樣挖來挖去,會分散人才的時間和精力。給高校科學合理發展帶來一定的阻力,形成人才堡壘,不利於正常流動或交流。
隨著“985”、“211”工程大學建設,一波挖人才潮剛剛過去,接踵而來的是“雙一流”大學建設攀比,新一波大學挖人才潮流洶湧澎湃掀起。各大學之間競爭激烈。對於人才,你爭我奪,不惜代價。特別是“長江學者”,“兩院院士”更是爭奪的物件。近幾年來,一些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優勢的東部南部大學在搶奪人才和挖人才方面更顯風騷,而身處西北和西南地區的一些大學人才幾乎被挖得差不多了,如:蘭州大學、貴州大學。中部地區武漢大學人才“飛走”也很厲害。這些大學人才之所以“孔雀東南飛”,主要因為受中西部地區地理條件和經濟發展的影響。
另外,我建議,首都、上海以及其它東南沿海發達城市的高校,有志於科學研究和教育教學工作的人才,到西部地區更能展示自己的才華,更能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因為那裡的高校有充足的科研基礎、科研經費和良好的科研環境等著你們。
回覆列表
大學不惜一切代價挖人才總比不擇手段排擠人才強,說明某些大學有人才意識,同時又能提供優厚的條件,具備雄厚的資金實力。同時還需要指出的是,這樣的學校人才管理機制比較靈活,對人才的服務也比較到位。
從歷史來看,引進人才對學校學科影響力的提升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比如,當年麻省理工引入了薩繆爾森,使得理工科見長的該校成為經濟學重鎮,人才的影響可見一斑。
當然,職業跳槽不是好現象,不應該被推崇和提倡,這樣的教師的誠信度恐怕也會令人生疑。建議引進學校考查一下擬引進人才的跳槽史,評估一下自己以後被挖牆腳的機率,否則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引進的人才,不多久就另攀高枝了 ,可能得不償失。
被挖牆腳的學校也要反思本校管理人才、應用人才方面是否存在不合理之處。不能光引進,引進後卻不珍惜,讓人才無用武之地,處處受掣肘。這樣的情況下,人才自然會另謀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