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貳品先生

    司馬懿,不動則已,動則一鳴驚人!

    在我看來,論智慧權謀,司馬懿也許不能穩壓諸葛亮一頭,但是論陰險奸詐殘忍,諸葛亮恐怕連司馬懿的後尾燈都看不見,在司馬懿面前,諸葛孔明只有吃土的份…

    鷹眼狼顧,說的就是司馬懿這樣的可怕的人。而且司馬懿“鷹眼狼顧”的面相差點讓他送了小命…

    曹操的殺心

    司馬懿自幼博學多識,在當地頗有盛名,曹操任漢室司空時,便派人邀請司馬懿出來任職,司馬懿因為看不起曹操“贅閹遺醜”的出身,於是裝癱瘓拒絕;曹操自然不信,於是差人夜探司馬府,發現司馬懿果然癱坐在床,遂作罷。

    曹操見過司馬懿幾次面之後,對司馬懿起了極為濃厚的殺心,因為他發現司馬懿有“狼顧之相”,絕非甘於人臣之輩,奈何兒子曹丕對司馬懿甚為看中,百般維護。曹操只好藏起殺心慢慢觀察起司馬懿來…

    像王八一樣能夠耐得住性子的司馬懿

    司馬懿不單單像王八一樣懂得忍耐,他還像王八一樣,活的足夠長久…

    曹操對他起了殺心,他就選擇蟄伏起來直接熬死了曹操。曹丕對他有知遇之恩且待其有若手足,他就全心全意為他鞍前馬後打理魏國。

    他的一生之中活了七十二歲,在三國時期,這樣的壽命絕對是屬於王八級別的了,他先後熬死了曹操、曹丕、諸葛亮以及曹叡…

    而三國時期,人的平均壽命才二十六歲。所以,說司馬懿是屬王八的一點都不假。

    像狐狸一般陰險狡詐

    三國時期,最知名的三個權臣為諸葛亮、周瑜以及司馬懿,周瑜死的早,所以司馬懿沒能有機會與其一較高低。但是周瑜在臨死之際大喊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呼來,周瑜自然輸給了諸葛亮。

    斬殺孟達:孟達,本是蜀中大將,公元219年關於北伐襄樊時兵敗,隨後困守麥城,向孟達以及劉封求救二人皆置之不理,最後關羽兵敗被殺,自感有愧的孟達隨後降了魏國,受到曹丕的重用。

    隨著曹丕的以及他在魏國重臣夏侯尚等人的先後去逝,孟達隨即失寵,於是在諸葛亮的大義感召之下動了迴歸蜀國的心意。

    大概意思就是關羽之死全責在於劉封,與孟達無關,原諒孟達的背叛希望他能夠識得大體迴歸蜀漢。諸葛亮與孟達之間的來往被司馬懿知道以後,料定“孟達必反”。他先是立刻去往書信與孟達處穩住孟達,卻在暗中率領大軍前往孟達的新城郡。

    司馬懿與新城郡相距一千二百多裡,看著城外的司馬懿,孟達悲呼“我想要舉事,而司馬懿八日就兵臨城下,何其神速也!”

    就這樣,在圍困新城郡十六天後,孟達這個叛蜀又要降蜀的叛徒,被他的外甥鄧賢等人給再次出賣了,他們開啟城門迎接司馬懿,孟達隨後被斬殺!

    就這樣,戰場之上,司馬懿與諸葛亮這兩位三國曆史上最富盛名的謀臣終於要在戰場之上一較高低了…

    但是令所有人都大跌眼鏡的是:司馬懿又一次的做起了“縮頭烏龜”,面對諸葛亮的輪番叫陣就是兩個字:不戰

    在電視劇《虎嘯龍吟》的刻畫中,司馬懿竟然穿上了諸葛亮送來的女裝跑到河邊與諸葛亮玩起了“擠眉弄眼”、“吐舌頭”的小把戲,非但如此,他還下令全軍一起朗誦《出師表》,這可把諸葛亮給氣的三尸暴跳,七竅生煙…

    諸葛亮將要死了!

    面對諸葛亮一而再再而三的請戰,看著手下部將這些天被河對岸蜀軍罵做“縮頭烏龜”的鬱忿,司馬懿感覺這也不是長久之計,於是讓魏明帝曹叡派來使節“監督”司馬懿,防止他出戰。

    每當對方罵陣極為難聽的時候,司馬懿故意憤怒的要求出戰,使節立馬出來要求司馬懿按兵不動,就這樣才壓下了軍隊部下的蠢蠢欲動。

    通過一系列小事,司馬懿就得出諸葛亮命不久矣的結論,而且得以應驗,其心智不可謂不讓人為之恐懼!

    再一次做了龜仙人的司馬懿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重,尚在白屋的司馬懿在短短三日之內接到曹叡的五封手書,內容很簡單:“視吾面!”意思也很簡單,就是“快快來見我”的意思。

    一日之內,司馬懿策馬揚鞭奔襲四百多裡,終於見到躺在床榻之上的魏明帝曹叡。匍匐在地,流淚滿面的詢問曹叡病情,曹叡拉著司馬懿的手看著太子說:“以後事相托。死乃復可忍,吾忍死待君,得相見,無所復恨矣。

    當天魏明帝去世,年僅八歲的曹芳登基稱帝,司馬懿再次的成為託孤大臣。與曹爽一起輔佐幼帝。

    隨著曹芳一日日的長大,曹爽這位曹家的託孤大臣的權勢日益興盛,還把郭太后遷出寢宮搬到永寧宮,從此曹爽兄弟大權在握自然也變得越發狂妄自大起來,開始了對司馬懿的打壓…

    他們手中的屠刀已然舉起,只是不知何時會怦然落下…

    對於司馬懿的“病重”,曹爽自然懷疑萬分,於是於次年三月借司馬懿故舊河南尹李勝要到荊州任刺史的機會,遣他去一探究竟,探望後,李勝回報說:“司馬懿已像屍體一樣,臥床不起,只有殘餘之氣,形神已經分離,不值得憂慮了。”

    而在暗中,司馬懿卻在積蓄力量,等待時機一飛沖天…

    “龜仙人”司馬懿的反擊:快、準、狠

    公元248年,藉著魏帝曹芳祭拜魏明帝,大將軍曹爽、中領軍曹羲、武衛將軍曹訓均從行的機會,司馬懿前往永寧宮拜見被軟禁的郭太后,細數曹爽兄弟的諸多罪證,以匡扶魏帝的大義,說服了郭太后廢掉曹爽兄弟的實權。

    奏章自然被曹爽扣下,卻又成為他獨斷專權的又一鐵證!司馬懿每日都對曹爽喊話,希望其“迷途知返”,並以洛水為誓保證不會為難與他。手下勸說曹爽“挾天子以令諸侯”,可是曹爽不聽,他認為司馬懿只是想剝奪他的兵權罷了,他說:“司馬懿正當欲奪吾權耳。吾得以侯還第,不失為富家翁。”

    就這樣,天真的曹爽兄弟剛一回府就被司馬懿以謀反罪將曹爽及其黨羽何晏、丁謐、鄧颺、畢軌、李勝、桓範等拿下,並將他們誅滅三族

    引而不發,不動則已,動則一鳴驚人的司馬懿以及司馬家從此以後徹徹底底的架空了魏氏王朝…

    至於後來的司馬家族如何殺魏帝謀權篡位則是後話了,一個爹生的,自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是司馬懿算得上是一位恪盡職守的魏國權臣了,他出色的完成了先帝曹丕以及曹叡的託孤之事,將魏國打造成為一個強大無比的王朝,也為魏國滅東吳以及蜀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世隱忍卻換得最後司馬家幾近被滅族的悲慘下場,不得不讓人為之感嘆:一飲一啄皆是因果報應啊…

    你們覺得呢?

  • 2 # 七休先生

    首先我們先來說一說,司馬懿到底是如何成為三國時代最後贏家的?

    司馬家族的底蘊深厚到你想象不到!

    司馬家族是上古時期夏官重黎的後人,夏官是黃帝策封掌管軍事的官,同時重黎還是上古時代的火正,負責祭祀火神,被黃帝賜姓祝融,就是上古傳說中著名的火神

    《晉書·宣帝紀》:“其(司馬氏)先出自帝高陽之子重黎,為夏官祝融。”

    重黎的後人從遠古到商朝時,都世代襲承夏官這一職位。至周朝時,夏官改稱司馬,由於先祖程伯休父立了大功,於是周宣王便把“司馬”賜給他做為族姓。

    至此才有了“司馬”這一姓氏,到秦末時,司馬懿的十二世祖司馬卬隨項羽滅秦,受封為殷王,建都河內(今河南北部)。漢朝時這裡成為河內郡,司馬家族世代定居於此。

    司馬懿的高祖父司馬鈞為漢安帝時的徵西將軍,曾祖父司馬量為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祖父司馬儁為潁川(今河南禹州)太守,父親司馬防為京兆尹...

    可見司馬家族從始祖起,便世代為官,且始祖還是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有極深的家學淵源!

    司馬懿善奇謀!夠隱忍!活得久!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

    有很多人對司馬懿並無好感,認為他奸詐狡猾,屢次破壞諸葛亮的北伐,還嘲笑他為諸葛亮空城計的背景板...但其實,這些都不過是演義中帶有感情色彩的描寫罷了!

    真正史書上的司馬懿,是一個胸懷大略、博學多聞、智慧無雙的軍事家、政治家,自幼就多有奇謀,善琢磨人性。

    演義中對司馬懿的形象有所醜化,但即使如此也無法掩蓋他的光芒,用一句話說就是:“你恨我或是不恨我,能力就在那裡,不增不減。”

    《晉書·宣帝紀》:“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

    在司馬懿年少時,一個如此優秀的人物,難免有些狂傲,喜歡指點江山大出風頭,結果慘遭暗算,差點被殺。從此,司馬懿躬身反省,收藏鋒芒,夾著尾巴做人。

    曹操發展的最初去招攬過司馬懿,司馬懿裝病不出,被殺手用刀試探都能不動聲色;第二次曹操派人招攬時,威脅他如不從就殺,司馬懿迫不得已才出山效力曹操。

    跟隨曹操久了,被曹操發現“不甘人下”、“鷹視狼顧”,欲要殺他,這時司馬懿再次發揮隱忍的特點,竭力與曹丕搞好,屢次緊要關頭得到曹丕維護。

    同時,司馬懿廢寢忘食、兢兢業業的為曹操工作,終於從曹操的虎口下保全自己。

    他從輔佐曹操起就備受防備與折磨,但他一直隱忍, 十幾年不發, 歷經四主,靜待時機,從中年忍到白髮蒼蒼,這份隱忍與堅韌世間罕見。

    與其他恣意妄為的三國梟雄相比,司馬懿嚴格守禮自律,不縱慾好色。一生只有一妻三妾,保證生育的同時,又防止陷入溫柔鄉英雄冢。

    後來劉備走了,孫權走了,一代梟雄曹操走了,曹丕走了,平生勁敵諸葛亮也走了,而司馬懿依然好端端的活著,他熬死了和他同等級別的所有人。

    發動高平陵事變奪權的時候,司馬懿已是70高齡,在誅殺曹爽時,曹爽說:“司馬懿, 你贏了, 你只用了一天時間就奪走了我們曹氏四代君臣建立的江山。”

    司馬懿告訴曹爽:“我揮劍只有一次,可我磨劍磨了十幾年!”

    魏明帝又臨終了,就令司馬懿和曹爽輔佐幼帝曹芳,這時司馬懿就屢屢遭到曹爽排擠,把他弄為無實權的太傅。

    於是司馬懿多年隱忍後,趁曹爽陪幼帝曹芳去高平陵掃墓時,起兵控制京都並誅殺曹爽,自此曹魏軍權政權落入司馬氏手中,史稱高平陵事變。

    司馬懿掌握軍政權後,馬上把曹爽、曹羲、曹訓、何晏等曹氏核心成員連根拔起,為司馬氏後面篡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司馬懿死後,他的兒子司馬昭繼任大將軍,專橫獨斷,名義上不是皇帝但卻甚於皇帝,把曹操的後人殺得死去活來,把當時的魏帝廢了又立,立了又殺,所以才有“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

    可是司馬昭終究沒當成皇帝,有天突然中風猝死了,他的兒子司馬炎繼承他的權勢後,便迫不及待的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帝位,順利當上了皇帝,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晉朝。

    在司馬家稱帝154年後,一個叫劉裕的人橫空出世了,劉裕,字寄奴,高中語文裡辛棄疾著名詩句中的寄奴就是他——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劉裕本是一介草民,但卻硬是憑藉其出眾的軍事能力和政治眼光,從一名小兵開始,逐漸成為權傾朝野的重臣。

    劉裕幫助司馬家四方征戰,平定多處戰亂後,被司馬家的皇帝晉安帝封王,可是此時的劉裕已經不甘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他想做的是王中王。

    於是劉裕殺了晉安帝司馬德宗,可令人驚訝的是,他並沒有在此時篡位,而是讓晉安帝的弟弟司馬德文當了皇帝。

    為什麼呢?因為當時有個迷信說法,說晉朝在下一位皇帝之後才會斷絕,劉裕礙於迷信便先讓讓司馬德文當皇帝,然後再讓司馬德文禪讓給自己。

    當時他的政權還未穩定,於是就先把上任皇帝司馬德文軟禁起來,並暗中殺死司馬德文所有兒子,之後生一個就殺一個。

    政權穩定後,劉裕馬上就把司馬德文殺了,隨後就下達命令——將司馬家滅族!於是從上古傳下來的司馬頃刻覆滅。

    那麼,為什麼劉裕對司馬家沒有半點容忍呢?

    首先當時劉裕孩子年僅14歲,劉裕征伐天下,身上暗傷無數,不知道哪一天就會死。劉裕自己死後兒子不能壓住天下;

    其次劉裕本是草根出身,他一死,世家必會反撲,到時候這江山又得改姓;

    最後因為劉裕的根基不穩,沒有信得過的人,所以必須要消滅所有不安定分子,好讓自己的江山長存。想通了後,劉裕再也沒有顧忌,把司馬家族殺了個乾乾淨淨。

    但這一傳統自劉裕起便被破壞殆盡,從此後,王朝更迭便意味這人頭滾滾,後朝開國皇帝大多都會對前朝皇室斬盡殺絕。

  • 3 # 知常容

    真正的歷史上的司馬家族篡位時並不陰狠,這個家族也沒有被滅全族。

    司馬懿與諸葛亮一樣是權臣,也是忠臣,他們至死都沒有稱公,甚至連魏帝要給他加九錫都拒絕不要。有沒有異心主要是看他要不要走出封公這一步,包括加九錫,如果這一步走出去就是有謀逆之行,沒有走出去,那就是權臣。

    兩者區別很大。

    司馬懿的形象原來是挺正面的,但被子孫拖累了。諸葛亮為什麼能流傳,主要也是司馬炎等人特別欣賞諸葛亮,認為如果有諸葛亮這樣的人管理天下,他就不會這麼累了。

    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輔,豈有今日之勞乎!

    陳壽也是奉旨收集了諸葛亮的一切資料,這才使得諸葛亮被後世熟知和推崇。

    高平陵之變只是司馬懿與曹爽之間的權力鬥爭,司馬懿當時的手段的確很下三爛,陰養死士,指洛水為誓,保曹爽沒事等詐騙的方式讓曹爽放下武器,最後誅殺族人。

    司馬懿沒有不臣之心,但是他的子孫有這樣的想法。司馬師廢掉曹芳開始,司馬家就開始走向篡位之路。後來司馬昭被曹髦封為晉公,此時天下人都知道司馬家要篡位了。

    因為曹家篡位也是從曹操被封為魏公開始。

    接著司馬昭殺掉曹髦,地球人都知道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他立了曹奐為帝。司馬昭死後,他的兒子建立晉朝,始稱東晉。

    總體來說司馬家對曹家還是不錯的,至少比劉裕對司馬家要溫柔的多了。

    司馬炎死後,曹奐還活著,而且在自己的封地中依舊行使天子禮儀。這一個和曹丕對待漢獻帝的待遇是一樣的。曹奐死後,東晉以皇帝之位下葬,曹家依舊延續,只是沒了權力。遇到節日慶祝之時,曹家和劉禪家族的成員還會有封賞和升級加官等。

    所以除了權力之外,不管是劉禪家族還是曹氏家族都活的還可以的。

    這裡說一句題外話,有人說劉禪說出樂不思蜀是裝的,其實不是裝的,劉禪就是這樣的人,因為不需要裝,司馬昭也不會對劉禪下手。連孫皓這種對司馬炎很無禮的人都可以沒事,何況劉禪。如果你瞭解那一段歷史的慣例,你應該不會有這樣的疑問。

    西晉滅後,建立東晉,最後大權到了劉裕手中,最後成了南朝宋的開國皇帝。按照前朝的規矩,禪讓的皇帝是不能殺的,但是劉裕卻破壞了這個規矩,他派人殺掉琅琊侍中張偉攜毒酒一瓶,前去秣陵鴆殺司馬德文。結果張偉不想這麼做就自殺了。

    後來又一次派人去殺司馬德文,當時讓司馬德文喝毒酒自殺。司馬德文說我自殺將無法投胎為人,最後被劉裕派去的人用被子壓住他把他壓死了。

    司馬德文死後,劉裕也是以皇帝的禮儀埋葬了他。從這一點上來說劉裕是整個中上古制度的破壞者,周朝,漢朝都會延續給機會延續前朝的血脈,包括魏晉也是給前朝留下機會。劉裕已經無貴族之精神,只剩下赤裸裸的權力之鬥和搶奪。斯文和禮儀從劉裕這裡開始徹底蕩然無存。第一次的破壞是春秋到戰國的轉變,劉裕這是第二次。在我看來這對整個文化造成的傷害是很大很大的。

    因為劉裕開了這個先例,蕭道成取代劉宋時也是這樣做的,劉宋的最後一位皇帝13歲的劉準禪讓後的5月6日被殺于丹陽宮。應該說劉裕的所作所為給子孫帶來了災難,給家族帶來了災難。

    至於司馬家族並沒有滅族。司馬家族的一支因為不滿劉裕專政,起兵反抗,兵敗之後,司馬休之帶著一批宗族投降了北魏。

    我個人比較喜歡看兩晉之前的歷史,對之後的歷史並不怎麼喜歡,這裡的轉折點就是劉裕。當然這僅僅是我個人的觀點。

    在兩晉之前除了爭鬥,權力等等還有一點其他的東西,在此之後的封建王朝只剩下爭鬥與權力了。

  • 4 # 探尋歷史者

    一說起晉朝,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混亂兩個字,不僅是內部分裂叛亂,還有外族虎視眈眈。總而言之,晉朝是中國歷史上比較黑暗的朝代,雖然在此期間的文學成就非常顯著,但朝廷和皇室的態度使得晉朝成為了文人死亡數目最多的朝代之一,因此這一點也不足以掩蓋晉朝政局的黑暗。

    後來曹操去世了,曹操的位置就傳給了曹丕,曹操再臨死之前就告訴過曹丕要小心司馬懿,曹丕在位的時候的確沒給司馬懿機會,但是曹丕的壽命太短了,當上帝王沒幾天就去世了,皇位傳給了曹睿。這個時候諸葛亮北伐,魏國沒有能夠抵擋住諸葛亮的人,所以只能啟用司馬懿了,但曹睿也很聰明,司馬懿並不敢在曹睿眼皮子底下耍小動作,但是曹睿的壽命也不是很長,登基沒幾年也去世了。

    這個時候司馬懿覺察到了機會,培養了三千死士,直接就去篡權了,篡權成功以後屠殺了曹爽滿門,後來司馬師為了鞏固他們的地位,所以又找各種理由屠殺了很多大家族。後來他們直接廢了曹奐,自己建立了晉朝。司馬家族的祖先是挺厲害的,但是他們的後代就有一點不聰明瞭,司馬衷因為自己的原因導致了八王之亂,最後司馬家族自己被滅了,就連一些姓司馬的人都不能逃脫。

    但司馬家族並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或者矯枉過正,司馬家族的八位諸侯互相殘殺,這場殺戮持續了15年,司馬家族的一些子孫後代也被殺了。

    後來永嘉發生了混亂,劉淵建立漢趙政權後,就開始進攻晉朝。公元311年,劉聰派石勒、王彌、劉耀等武將軍隊進攻晉朝。在河南鹿邑西南的平城,他殲滅了十萬晉軍,殺害了王衍太尉和司馬氏王公大臣,攻佔了京師洛陽,俘虜了晉懷帝,同時殺害了司馬氏的王公大臣和百姓三萬多人。

    當時的匈奴大多受到漢代的影響,對司馬家族的立國之道不屑一顧,以漢為國名,屠殺了司馬氏。最後就是東晉晚期的劉裕了,劉裕代晉後,對司馬家族則是趕盡殺絕,這麼做的目的無非就是斬草除根,還不是和司馬家學的。就這麼三次殺下來,司馬家族基本族滅了。真是天道輪迴啊,當年劉氏江山落入司馬家,幾百年後司馬家後代子孫盡折於劉氏(劉淵、劉裕)之手,真是應了那句古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一、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

    晉朝的第二個皇帝司馬衷是個傻子,他登基之後,皇后賈南風把朝政緊緊地握在手裡,引起了皇室宗親的不滿,於是趙王司馬倫聯合齊王司馬冏扳倒了賈后,自己開始專政。在此之後,晉朝經歷了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等八王(實際上不止八王)的輪流專政,基本上都是剛剛弄死一個然後自己又被別人弄死,八王之亂使得政治體系變得一塌糊塗,社會尤其動盪。

    等到晉朝稍有權力的宗室王侯都死得差不多了,八王之亂才徹底結束,但這個時候,晉朝境內的諸多少數民族因為受不了統治者的昏庸和腐敗而選擇在朝局不穩的時候起兵,獨立稱國。在當時,實力還算可以的少數民族國家竟有16個之多,史稱“五胡十六國”,而晉朝由於戰亂剛熄,對於內部分裂根本就沒有鎮壓的能力,再加上匈奴、鮮卑等外族的威脅,晉王朝面臨著滅亡危機。

    在永嘉之亂後,西晉滅亡,皇室宗親、士族百姓紛紛南渡,司馬睿在建康重新建立了晉朝,也就是東晉。司馬睿在位期間,重用原來的北方士族(比如說王氏),打壓地頭蛇江東士族,使得兩方士族一直都處於對立狀態,在王導擔任宰相以後,他從江東士族入手,獲得了他們的支援,自此以後,士族勉強能夠統一戰線。

    但士族統一戰線,這就意味著朝廷的大權都掌握在了士族而非皇帝手裡,包括東晉的軍權,由此造成了許多地方禍亂。而在前秦舉國攻打東晉時,君臣一心,抵抗外敵入侵,士族中以謝安和謝玄為首,他們帶領軍隊大量的收復北方失土,這是東晉上上下下最團結的唯一一次。等到前秦敗退,內部的黨爭就又開始了,導致此次北伐功虧一簣。

    在中國的歷史上,很少有大一統的王朝會實行分封制,自從秦國建立以來,都是實行郡縣制,中國在歷史上可以說花了數百年的時間才廢除了分封制。可是晉朝倒好,直接一上來就實行分封制,不但沒有創新進步,反而還開倒退。

    那些諸侯王的權力越來越大,皇權就越來越小,最後那些諸侯王就開始插手朝政上面的事情,也就引發了後來的八王之亂,司馬家的親戚自相殘殺,真可謂是白白消耗了西晉整個國家的勢力。八王之亂一共持續了15年的時間,透支了整個晉朝的國力,給那些進入中原的少數民族很好的機會反抗,直接把晉朝打的片甲不留。

    別的也不多說,皇帝要是有能力,怎麼至於會讓內部分裂如此嚴重?從晉朝的第二個皇帝司馬衷開始,幾個皇帝和執政的宗親就沒有腦子正常的,不是沒能力,就是滿心裡奪權爭利,整個晉朝就只輝煌了司馬炎這一代皇帝。本來嘛,司馬炎將皇位傳給司馬衷就是因為司馬衷的兒子司馬遹頗有司馬懿之風,但司馬遹在賈后專政後就被弄死了,不然的話晉朝指不定就換了個結局了。

    總結:可就是這麼大一個王朝,卻僅僅維持了152年,其中西晉50年,東晉102年。晉朝的滅亡,應該說從司馬炎死後逐步開始走向了衰敗。

    司馬炎建立晉朝,到他去世僅僅24年時間,這24年是晉朝最強大的時候,當是歷史上還出現了晉朝唯一的一個盛世,太康盛世,可是當司馬炎一時,晉朝就陷入了內亂,歷史上出現了賈南風之亂,八王之亂,以及五胡亂華。而其中西晉的滅亡,僅僅是司馬炎去世過後的26年,而東晉當時的政權都掌握在士大夫的手裡,皇權被極度的虛弱,東晉的滅亡也只不過是個時間的問題而已。

  • 5 # 虎頭山文化小妖

    三國時期的司馬懿靠著自己的隱忍與長壽,最終謀奪了大魏的江山,雖說魏國也是謀奪的別人的江山,但大魏也是靠自己的手段與實力,堂堂正正的從別人手中奪過來的,唯獨司馬懿卻是依靠陰謀奪取了大魏的江山。同樣的道理,司馬家族在篡位的時候有多陰狠,自己家族將來的結局就有多悲慘,這是為何呢?

    人類是這個世界上學習能力最快的種類,沒有之一。

    在古代三國之前,大家爭霸天下都是以實力來說話,雖然也有一些陰險狡詐的小人,但是在大環境下也翻不起什麼風浪來。

    就好比秦始皇死後趙高得權,就算他再得權,卻依然得不到天下人的認可。

    同樣的道理,曹操、劉備、孫權等人爭天下,都是用著堂堂正正的手段,雖說也有一些陰謀詭計,但是大多數都用在了戰場上面,朝堂之上大家還是以所謂的以德服人。

    而我們的司馬懿卻以厚黑學打敗了眾多的對手,雖說司馬懿本身的能力不弱,但是他的性格卻從來不會表現在眾人面前。

    尤其是等曹叡去世後,更是表現出懦弱的一面,讓曹爽直接以為對方並沒有什麼本事。

    或者以前有本事,但是現在司馬懿老了,所以只能躲在家裡安養晚年了,於是曹爽開始疏忽大意,最終讓我們的司馬懿找到了機會,一次性搞定了整個曹氏集團。

    等司馬懿上位之後,就露出了自己的本來面目,所有的曹氏宗親幾乎被屠殺一空,司馬家族篡位時的陰毒狠辣全部體現了出來。

    這個時候大家才發現,原來所謂的厚黑學,居然如此強大,之前一個不上臺面的小角色司馬懿,居然通過了十年忍讓,成功的走到了人生的巔峰。

    於是以德服人不好使了,大家都開始研究起了厚黑學,雖然這門學問看起來不像正路,但是人家用事實證明這條路行的通。

    說白了就是當時司馬懿用自己的隱忍,給大家上了一堂課,而曹氏家族是這節課的終點,於是很多水平不到位,或者說沒有本事的人開始走向了另一條路。

    等司馬火死後,八王之亂開始了,以前或許大家還會硬碰硬,打不過就學一下項羽,但自從司馬懿給大家開了厚黑學這個例子之後。

    整個天下人都學明白了,明面上打不過你,我可以用陰招呀,反正司馬懿不就是靠著這一招得到天下的嗎?

    然後大家都開始學司馬懿的厚黑,卻直接忽略了司馬懿的能力,其實也不是大家忽略,而是所謂的八王其實大多數能力都不怎麼樣,所以他們只能從別的方面來想辦法了。

    於是到了最後所謂的八王之亂,其實就是在比誰更沒有下限,誰比對方更陰險,而自身的實力通通被忽略。

    最終這場所謂的八王之亂形成了五胡亂華的局面,到了此時大家才發現由於長期用厚黑學的方式,自己的實力早就已經退步了。

    等五胡亂華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根本打不過這些所謂的胡人,於是整個天下的陷入了真正的黑暗時期。

    而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司馬懿當年的隱忍,也正是他的成功,讓大家自以為找到了捷徑,才會忽略自身的能力,從而讓胡人看到了機會,從而大舉入侵,讓整個天下陷入了絕望之中。所以說司馬家篡位的時候有多陰狠,自己的家族將來就會有多悲慘,因為這一切都是自己釀下的苦果。

  • 6 # 賽半仙

    司馬家篡位時有多陰狠,為何卻難逃全族被滅悲慘下場?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這麼看的,司馬懿篡位的時候,跟其他的權臣是不一樣的。說他陰狠是因為他用計,將曹爽集團一次性收割。

    司馬懿篡權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屁股決定腦袋

    其實與其說司馬懿陰狠,不如說曹爽就是一傻子。曹爽的牌顯然要比司馬懿好的多,結果一次就被司馬懿給收拾了,蹦躂的機會都沒有。

    首先作為司馬懿來看,他的安全是得不到保障的,頭上的屠刀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揮下來,所以他所處的位置很尷尬,要麼裝病等死,要麼奮起反抗,奪得至尊之位。

    當得知對手是一個傻子,這種時候不管是為了家族的安危和至尊霸業,怎麼也得拼上一拼。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到了這一步,就一條路走到黑吧。

    短命惹的禍

    再就是曹家的人都太短命了。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四代人都沒把司馬懿熬死,司馬懿除了高超的軍事素養之外,能活也是他的主要技能,諸葛亮不也被他耗死了,可以打不過,不能活不過,命沒有了,什麼都白搭。

    至於全族被滅,那是屬於自己人打自己人。如果一定要說報應有這麼一說,那就是漢被魏滅了、魏被晉滅了。而西晉和東晉又都是被姓劉的給滅了。

    所以司馬全族被滅跟他們篡位沒直接關係,如果一定要說一個原因,我覺得就是親子教育問題,只能說是司馬炎從小在爺爺、大伯、父親的羽翼下,養成了驕奢淫逸的習慣。奪得江山之後,開始了一系列荒淫無道的統治。

    間接關係

    要說跟篡位的間接關係有沒有,一定也是有的。司馬炎吸取了曹魏的教訓,曹魏後期曹氏、夏侯氏,權利越來越小,手裡基本沒兵,導致司馬懿造反後,沒有世家子弟勤王的。唯一一個讓司馬懿有所忌憚的就是徵西將軍夏侯玄,擁兵十萬,坐守關中。結果還沒經受住高官厚祿的誘惑,被招至洛陽,從此司馬家再無後患。

    所以,司馬炎吸取了曹魏的教訓,把兵都分給了同姓之人,結果這些司馬家的後人,有錢、有人、又有刀,不搞點事情都對不起手底下這些兵。

    之後,八王之亂爆發,司馬家打司馬家,內亂導致國家動搖,再加上少數民族的崛起,五胡亂華之亂爆發,結果西晉最後一位皇帝司馬鄴被匈奴劉曜所滅,18歲的司馬鄴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司馬德宗是東晉倒數第二位皇帝,被桓玄逼迫讓位給他,改國號為楚。後來劉裕看不過去了,起兵勤王,劉裕在成功誅殺桓玄之後,恢復東晉統治,司馬德文上位。到了這一步,不做點什麼好像對不起自己。

    420年,劉裕也像前輩學習,廢了司馬德文,自己當皇帝,改國號為宋,至此東晉滅亡。

  • 7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有人說司馬懿是靠隱忍篡位成功的,司馬懿在曹操手下能裝低調,在曹丕手下裝實幹,在曹睿手下裝忠臣,司馬懿一生中百分之九十九的時間都是在隱忍,除了篡位成功之後,司馬懿不再隱忍,也許隱忍才是司馬懿的本性。

    也有人說司馬懿是靠狠毒篡位成功的,司馬懿在高平陵政變前後以及過程中,成功地欺騙了所有人,包括他的對手曹爽,他的同盟蔣濟,還包括那個給司馬懿政變政治合法性的太后,所有人都被司馬懿欺騙,等到司馬懿政變成功,他就舉起了屠刀,光是曹爽的家族及其黨羽,司馬懿一口氣殺了五千多人,也許狠毒才是司馬懿的本性。

    還有人說司馬懿是靠長壽篡位成功的,沒錯,司馬懿在那個平均年齡只有三四十歲的三國時期,卻活到了73歲,曹操去世時,司馬懿活著,還為曹操主持操辦了葬禮,曹丕去世時,司馬懿還活著,還被曹丕任命為輔政四大臣之一,曹睿去世後,司馬懿還活著,還成為唯二的執政大臣之一,曹家都到第四代人了,司馬懿卻一直活著,成功地熬死了曹家三代英明領導人,活到了曹芳這個幼主不能執政的時代。

    所以,司馬懿能夠成功篡位靠的就是:隱忍、狠毒與長壽

    除去這些原因之外,還有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士族的崛起,篡奪了曹魏的江山和權力,而司馬懿則是士族階層選出的首領及代表

    魏朝其實是士族崛起的黃金時代,所謂的士族簡單地說就是:世代做官的大家族。由於世代都能憑藉能力、實力、權力做官,所以一直髮展壯大,大到了能與皇室爭權,與人民爭權,與庶族爭權,成為一股左右朝政的重大政治勢力,看看高平陵政變,不就是司馬懿帶領一幫被排擠的士族官僚反對由皇族成員曹爽為首的另一批士族官僚嗎

    當皇帝英明,能主持政權時,士族尚能被壓制,當皇帝年幼,無法理政,主少國疑時,士族就開始了與皇權的爭鬥,最終以司馬懿為首的士族集團吞噬了曹魏政權。

    西晉滅亡的主要原因就是:政治結構設定不合理,具體原因就是開歷史倒車實行分封制,矯枉過正,皇帝無執政能力,導致出現權力真空,而分封在地方的諸侯王又有實力爭奪權力,春秋戰國時期的亂世再一次在華夏大地重演,內部紛爭的結果自然就是外族入主中原,這就是西晉滅亡的原因。

    東晉滅亡的主要原因就是:士族攬權,皇權旁落,士族崛起,皇族沒落。

    作為執政的王氏家族之後還有謝氏家族,謝氏家族之後還有桓氏家族,三大家族消耗和架空了司馬皇族所有的權力,到了東晉晚期,皇帝只是個傀儡和擺設,執政的都是士族集團,司馬家族就這樣一點點被士族取代,最終庶族出身的劉裕依靠武功與軍事手段奪取了本應該屬於士族的權力和兵權,取代了東晉末代皇帝晉恭帝,建立了劉宋王朝。

    從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到他的後世子孫晉恭帝被廢,劉裕建立劉宋王朝為止,正好是171年,司馬家的遭遇其實與曹家最終的遭遇是類似的,司馬懿取代曹魏的行為,到了後世就被劉裕取代司馬晉,歷史總是重複昨天的故事,正應了那一句話: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 8 # 江水趣談

    三國從漢末算起,征戰接近一百年時間,後被司馬氏統一。如果說每每更朝換代是一次血的洗禮,那古代史上司馬氏可說是唯一被全族滅亡的皇族。

    如果說是報應,那當年曹魏篡漢朝又該如何解釋,而且,晉武帝司馬炎統一三國後對幾個亡國皇帝也還算不錯。

    這隻能說是司馬氏在建國之初,在皇帝的帶領下,士族奢靡成風,互相鬥富,這有史可考,最糟糕的是司馬炎的繼位者是中國歷史上出了名的廢物皇帝司馬衷。即便是報應,那也是皇族自己造成的。

    司馬衷於267年被立為皇太子,司馬炎死後,290年即位,改元永熙。他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楊駿輔政,后皇後賈南風殺害楊駿,掌握大權。顯然無法解決他統治時期的政治困難,造成了八王之亂,司馬氏自相殘殺,成為他人的傀儡,最後被東海王司馬越毒死。

    且不說司馬氏內政自相殘殺導致滅國,其實從司馬炎建朝之際就不行了,三國志裡面有一個歷史趨勢,就是北方少數民族越來越多。你知道周處除三害吧,周處本來是吳中國人,西晉統一之後,周處做了將軍,最後戰死在邊疆。

    當時西晉政權裡面山頭林立,尤其是司馬氏諸王,最後由於宮廷之爭演變為八王之亂,導致西晉國力衰退,出現了大規模的流民起義和五胡入侵。西晉最終被少數民族滅亡。

    司馬睿逃亡長江以南,建立東晉,則是依靠豪族,東晉二百年,西晉才幾十年,東晉依靠豪門政治延續。王姓家族、謝姓家族,謝氏家族創立北府兵與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對抗。

    但是東晉末年,平民出身的劉裕掌握了北府兵,北伐至黃河,與北魏對峙,劉裕自己則回京取代了東晉皇帝,對司馬氏可謂是斬草除根,大規模屠殺,全族被滅亡,成為古代史上唯一被滅族的皇朝。晉朝滅亡後,劉裕建立了南朝的劉宋政權,從此中國歷史進入了南北朝。

    但劉裕絕對是個地道的市井無賴之徒,什麼打架鬥毆魚肉鄉里,街頭混混能幹的他一樣沒拉下,尤其喜歡去賭場扔兩把骰子。可那時的賭坊老闆一定想不到:這個經常在賭桌上輸得掉褲子的賴皮小子,最後卻贏回了千萬金錢都買不來的好東西---江山。

    而當年三國戰爭中與諸葛亮鬥智鬥勇的司馬懿絕對想不到,他竟透支了他子孫後代的所有智慧,而後代竟被一個流氓所屠殺。真正應驗了:“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雖然劉裕在對待遜位的皇帝上不如前面的曹丕和司馬炎寬容,但他其他的功績也是不能抹殺的,是他消滅了南方的割據勢力,然後又北伐收復了黃河以南地區,甚至一度進入關中,收復長安,如果不是劉穆之突然病逝,劉裕擔心權臣身份不穩,北方光復不是不可能的;

    在政治上,他倡導節儉,實行土斷,澄清吏治,抑制豪強,力圖扭轉魏晉以來的世家大族壟斷政治的局面。可以說在魏武帝之後,宋武帝不愧這個“武”字。

  • 9 # 袁衛宇

    很煩這些所謂的司馬家族全族被滅、司馬懿後代全族被滅的提問,問問題出現麻煩先翻一翻史書再問好吧,《晉書》、《宋書》和《資治通鑑》都沒有記載宋武帝劉裕下令把司馬家族滅族的事情,野史筆記也沒有。所謂司馬家族全族被滅完全在子虛烏有的。

    劉裕殺了東晉最後兩個皇帝和東晉的一些宗室成員,這是事實,但並沒有把司馬懿的後代全部滅族。稍微翻一翻史料就會知道,司馬家族和司馬懿的後代仍然有很多人活得好好的。南北朝統一後,隋唐宋元明清這些朝代,幾乎都可以發現司馬家族和司馬懿的後代身影,只是名氣沒那麼大而已。

    扯遠了,回到問題本身。司馬家族篡魏立晉的全過程,歷經三代四人,即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和司馬炎。在這四個人中,司馬懿、司馬師都曾對曹魏宗室大開殺戒,而司馬昭更是有弒君之舉。只有司馬炎比較溫和,沒怎麼殺人。實際上司馬炎算是中國歷史上最寬和的皇帝,加個之一也行。所以要說司馬家族謀篡時的陰險罪惡,大概要數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

    剛開始輔政時,曹爽和司馬懿相處不錯,曹爽論資歷和威望,都差司馬懿太多,而司馬懿是四朝元老。所以他對司馬懿很尊敬,有什麼事也會找司馬懿商量,兩個人相安無事。後來曹爽在心腹何晏、丁謐、鄧颺的攛掇下,大肆排擠司馬懿,司馬懿見狀就裝慫,遠離朝堂,避其鋒芒。

    高平陵之變僥倖成功後,司馬懿言而無信,對曹爽及其親信大開殺戒,滅其三族。雖然曹爽確實是咎由自取,但司馬懿卻不問青紅皁白,把許多無辜的人也牽扯進去,讓那麼多無辜的人喪命,確實非常陰毒。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從曹魏謀臣,化身曹魏權臣,取得了曹魏的執政權,執掌曹魏。司馬懿把自己的親信都提拔到重要位置上,有謀朝篡位之意,引起了有些人的不滿。徵東將軍王凌,聯合自己的外甥、兗州刺史令狐愚,企圖廢掉司馬懿,立曹操的兒子楚王曹彪為帝。但是還沒行動,令狐愚就病死了,王凌只好單獨行動,可惜時期還未動手,就被司馬懿棋高一著給平定了。

    司馬懿拿下王凌後,逼王凌自殺,並把王凌和令狐愚暴三日,參與政變者均誅殺三族。隨後司馬懿又逼楚王曹彪自殺,他的親屬遭到流放。

    從曹爽到王凌,司馬懿對政敵心狠手辣,從來都是滅三族這樣的酷刑,就算是曹操的親兒子,司馬懿也照樣敢殺。所謂陰狠,大抵如此。

    254年,中書令李豐聯合光祿大夫、皇后張氏的父親張輯等人慾動政變,推翻司馬師的統治,並以太常夏侯玄為替代司馬師執政。

    不久,司馬師又廢掉皇后張氏和皇帝曹芳,迎立曹髦為帝。廢立皇帝,往往是權臣謀篡前的一個重要訊號。在平息這場政變的行動的前後,司馬師通過一系列的強力措施,有力地震懾了異己,彰顯了自己的權威。不僅使得自己在朝中的地位進一步穩固,也使得司馬家族對曹魏朝廷的控制進一步加強。司馬家族篡魏立晉之事,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司馬昭弒君

    司馬師執在淮南平叛時,因眼疾發作而病死於許昌。司馬師臨終前,把權力移交給弟弟司馬昭。司馬昭接過司馬師的衣缽之後,開始了自己的篡權奪位之路,繼續掏空曹魏。

    公元255年,朝廷晉升司馬昭為大將軍,加侍中,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入朝輔政,劍履上殿。司馬昭沒有接受。

    公元256年,朝廷晉升司馬昭為高都公,封地方七百里,加九錫,假斧鉞,名號大都督,帶劍穿履上殿。司馬昭沒有接受。

    公元258年,朝廷下詔封司馬昭為晉公,加九錫,設定晉國。司馬昭沒有接受。

    公元260年,朝廷再次下詔封司馬昭為晉公,加九錫。司馬昭沒有接受。

    公元263年,朝廷下詔封司馬昭為晉公,晉位為相國,加九錫。司馬昭接受了。

    公元264年,朝廷下詔拜司馬昭為相國,封為晉王,加九錫。司馬昭接受了。

    以上是司馬昭的篡權之路,從大將軍一路晉升到晉王。司馬昭的計劃是,先讓曹髦當幾年傀儡皇帝,待到時機成熟時,他再“安排”曹髦禪位於他。

    曹髦在司馬昭府邸前,遇到了司馬昭親信賈充的隊伍的阻攔。曹髦聲稱要討伐有罪之人,敢有抵抗者滅族,鎮住了兵士。太子舍人成濟問賈充怎麼辦。賈充說,“司馬公養你們,就是為了今天,你還在猶豫什麼?”於是成濟上前用長矛刺死曹髦。

    帝遂帥僮僕數百,鼓譟而出。文王弟屯騎校尉伷入,遇帝於東止車門,左右呵之,伷眾奔走。中護軍賈充又逆帝戰於南闕下,帝自用劍。眾欲退,太子舍人成濟問充曰:“事急矣。當云何?”充曰:“畜養汝等,正謂今日。今日之事,無所問也。”濟即前刺帝,刃出於背。王聞,大驚,自投於地曰:“天下其謂我何!”-《漢晉春秋》

    聽聞曹髦遇害,司馬昭大驚失色,癱坐在地上說,“天下人該怎麼看我。”司馬昭請陳泰過來商量。陳泰說要殺賈充以謝天下。司馬昭當然不會處理賈充,只能處理成濟。

    雖然曹髦之死,純屬意外,但是司馬昭顯然是脫不了關係的。司馬昭政治手腕不夠高明,連一個傀儡皇帝都控制不住,以至於讓傀儡皇帝當眾死於司馬昭部下之手,司馬昭難脫罪責。

    當然話說回來,司馬昭相較於司馬懿和司馬師,算是非常溫和的了。除了被誤殺的曹髦,和後來被鍾會教唆殺害的嵇康,司馬昭沒怎麼殺人。畢竟司馬懿和司馬師已經把反對司馬家族的人殺得差不多了,司馬昭顯然不適合再繼續大開殺戒,他的任務是收攏人心,讓大家都支援司馬家族謀朝篡位。

    東晉最後的兩位皇帝晉安帝和晉恭帝,確實是被劉裕所殺,另外劉裕還對東晉宗室中一些有才幹的人,也進行了剪除。所以,晉恭帝確實殺害過司馬懿的後代或者說司馬家族的人,但他並沒有下令把司馬家族滅族,而是有針對性的殺了司馬家族的一些人。所以所謂的司馬家族全族被滅,當然是帶節奏的話。

    劉裕稱帝時已經58了,他的長子劉義符才16歲,劉裕擔心自己死得過早,而劉義符過於年輕,無法控制政局,讓劉宋江山很快落於他人之手,於是先替自己的後代掃除障礙,殺了晉安帝和晉恭帝,再剪除一些東晉宗室成員。劉裕這麼做,當然是為了穩定劉宋政權。

    權衡利弊之下,綜合這兩方面的考慮,劉裕對晉安帝、晉恭帝和一些宗室成員痛下殺手,也在情理之中。穩固劉宋政權,是劉裕殺害晉安帝和晉恭帝、宗室成員的根本原因。為了讓劉宋江山穩固,殺兩個退位皇帝和一些宗室成員,對劉裕而言,是當時最恰當的選擇。

  • 10 # 戴老師講歷史

    司馬家族的篡位歷程要從司馬懿開始算起,司馬懿特別能活,一口氣熬死了三代曹家實權主人,三代實權主人都很信任他,他從第二代主人曹丕開始,開始做託孤大臣——位高權重。

    但是司馬懿奪權篡位歷程當中,最關鍵的當屬第三代主人死後不久的高平陵事變:隨著第三代主人的死亡,司馬懿再次被託孤,再次成為託孤大臣的司馬懿看著那個第四代主人——一個毛還沒齊的小屁孩,司馬懿就明白了他的對手是另一個託孤大臣——曹爽。

    但是曹爽屬於宗室,手裡的資源遠遠大於司馬懿,司馬懿於是採取了防禦工作,他要等這個驟登高位的年輕人自己犯錯。於是,年輕人曹爽任用浮華黨和激進的制度改革讓元老重臣很不滿,這給了司馬懿群眾基礎;之後又娶了第三代主人曹叡的妃嬪做小妾,這又讓司馬懿抓到了道德高地。

    司馬懿本打算再等等,卻沒想到自己的身子骨越來越差了,於是司馬懿打算冒險一博——趁著曹爽和其他宗室陪同第四代主人曹芳去給第三代主人曹叡掃墓的時候,司馬懿在洛陽搞起來了政變,講道理,這一招非常冒險,只需要曹爽號召天下兵馬勤王,司馬懿百分之一萬的會被生擒。但是曹爽放棄了,是的,你沒看錯,他,放棄了——因為司馬懿許諾可以讓他做一個富家翁。當時曹爽的謀士桓範瞬間暴走,發飆大罵不止:“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犢耳!何圖今日坐汝等族滅也!”

    “你老爹曹真那也是響噹噹的漢子,咋會生出你這種豬狗不如的東西,等死吧,等著滅族吧!”曹爽很傻很天真,並不相信謀士的威脅,他相信了司馬懿——人家司馬懿可是四朝元老,都指著洛水發誓啦,不可能騙我的。

    就這樣,曹爽和曹家最後的骨幹被一網打盡,盡數滅族。之後的司馬家族大權獨攬,又是廢帝又是弒君,忙的不亦樂乎——沒多久就逼迫魏帝禪位,建立了晉朝。

  • 11 # 常棣tandy

    一、司馬家族殘殺曹魏皇族

    嘉平三年(公元 251 年),司馬懿病死,子司馬師繼懿擅政。正元二年(公元 255 年),司馬師死,弟司馬昭繼師擅政。

    正始十年,司馬懿殺曹爽;嘉平三年,殺揚州刺史(鎮壽春)王凌及楚王曹彪(曹操子);嘉平六年,司馬師殺太常夏侯玄、中書令李豐、皇后父光祿大夫張緝,廢魏主曹芳,立高貴鄉公曹髦(曹丕孫);正元二年,殺鎮東大將軍(鎮壽春)毌丘儉;甘露三年(公元258年),司馬昭又殺徵東大將軍諸葛誕;甘露五年,殺魏主曹髦,立曹奐(曹操孫)。

    1、司馬師廢曹芳立曹髦

    《晉書.景帝(司馬師)紀》:“正元元年(嘉平六年)春正月,天子(魏少帝曹芳)與中書令李豐、後父光祿大夫張緝……謀以夏侯玄代*帝’(被晉朝司馬炎追封為景皇帝的司馬師)輔政。”

    李豐等人不惜一死,以執行皇帝密旨,企圖廢掉司馬師用宗室夏侯玄來輔政。然被司馬師發覺,李豐等人連同夏侯玄全部抓來,都滅了三族。

    司馬師也確是夠深沉的。他在正月間殺了李豐等人,卻不立刻對少帝曹芳有所舉動。他拖延到九月,才用皇太后郭氏的名義,把少帝曹芳廢了,押往山東臨淄的“齊國”,再度作所謂齊王,在事實上施以軟禁。這時候,曹芳的年齡是虛歲二十三歲。

    司馬師心裡所想的,是扶立一個小孩子做新皇帝。他嘴裡所說的,卻是了不起的一番“公忠體國”的話:必須扶立曹操的兒子,任城王曹據,使得國家有一個“長君”(年長之君)。

    同時,他叫皇太后郭氏一再以“長輩不可繼承晚輩”為理由,說任城王是叔祖,不可繼承侄孫曹芳。她出面主張,立魏明帝的一個侄兒、與曹芳輩分相同的高貴鄉公曹鬈。曹髦這時候的年齡是十四歲。

    曹髦是東海王曹霖的兒子、魏文帝曹丕的孫子“魏武帝”曹操的曾孫。

    2、司馬昭廢曹髦立曹奐

    司馬昭在於東吳諸葛誕打成平手後,“挾”了少帝曹髦回洛陽,叫曹髦封他為“晉公”,以幷州六個郡與“司州”(司隸校尉部)的兩個郡,為晉國的封地;又升他的官為“相國”,寵他以“九錫”之命。

    曹髦與在他以前的一個魏少帝(曹芳)很不相同。曹髦是“智商”頗高的一位青年。他向當時的太學博士淳于俊請教,問《易經》這部書的來源。淳于俊說:“包羲因燧皇之圖而制八卦,神農演之為六十四卦。”曹髦再問,為什麼孔子不說“燧人氏沒,包羲氏作”? 對於這一個問題,淳于俊答不出來。

    曹氅不幸而生於帝王之家。否則,以他的能力,當一個平平安安、衣食無憂的當世名家,絕對可以做到。他也不幸而智商頗高。否則,倘若他是一個糊里糊塗的人,一切完全聽由司馬昭做主,可能獲得司馬昭的寬容,不致死於非命。

    我們應該替司馬昭說一句公道話;司馬昭本沒有計劃要曹髦死,是曹髦自己“找死”。

    曹髦在甘露五年(公元 260 年)五月己丑日,糾集了幾百名“僮僕”,敲鼓吶喊,衝出宮門,想衝往司馬昭的住宅,在“東止車門”遇到司馬昭的弟弟司馬伷。屯騎校尉司馬伷想阻擋他們,被他們罵走。

    他們到了宮城之南的“南闕”,被司馬昭的走狗,魏朝的中護軍賈充,帶了若干兵擋住,雙方打了起來。

    這時候,魏少帝曹髦拔出寶劍,親自動手。賈充旁邊的另一走狗,官居魏朝太子舍人的成濟,問賈充:“情況緊急了,該怎麼辦?”賈充說“養你們這麼多年,正是為了像今天這樣的情況。

    你儘管幹罷,事後不會有人追究的。”於是,成濟便抽出自己隨身佩帶的戈,對皇帝曹髦猛力刺去,“刃出於背”。曹髦當時就死。可憐他年紀只有二十歲而已。曹操地下有知,應該後悔白花了一輩子力氣替子孫謀得了這個並非值得一謀的皇帝寶座。

    司馬昭迎立了燕王曹宇的兒子曹奐(原名曹璜),繼承填補少帝曹髦所留下的皇位。這位曹奐在當時是“常道鄉公”(常道鄉屬於幽州廣陽郡安次縣,安次縣在今天河北省)。曹奐並不住在所封的常道鄉,而與其他的魏朝宗室一樣住在鄴縣。

    司馬昭把曾奐立為皇帝以後,更改年號,以甘露五年六月為景元元年。

    曹奐成為魏朝歷史上的第三個“少帝”(曹芳、曹髦、曹奐)。鹹熙元年(公元 264 年)三月己卯日,司馬昭叫少帝曹奐升封自己為晉王,封地由十郡增加為二十郡。

    魏元帝鹹熙二年(公元 265 年)八月,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嗣為相國,晉王。但只過了四個月,這位年僅二十(虛歲)的晉王,還等不及過年,就逼使與自己同齡的魏元帝曹奐“禪”位,廢他做陳留王,自己登基稱帝,立國為晉,改元泰始元年。

    又追尊司馬懿為宜皇帝,司馬師為景皇帝,司馬昭為文皇帝,從此,魏國告亡,晉朝開始了。經過一系列統治階級內部政治集團的慘酷鬥爭,歷時十五六年(公元 249--264 年)之久,結果,親司馬氏的一派才把親曹氏的一派徹底擊垮了。

    這是祖孫三代四人欺人孤兒寡母的結果,絲毫不值得誇耀,所以後來東晉明帝聽王導講祖宗得天下的故事,竟羞慚得抬不起頭,說“若如公言,晉祚復安得長遠!”

    二、西晉皇族殘殺的根源——司馬炎的立嗣之亂

    晉帝國之殤已經在司馬炎立司馬衷埋下伏筆,但真正導致晉帝國走向末路的乃是齊王司馬攸之死。司馬攸獲封齊王后,撫寧內外,有匡濟大功。且每逢水旱災禍,對其封國百姓,都會減免賦稅,恩養有加。平時,待人謙虛謹慎,非常和藹,並不時的勸諫哥哥晉武帝務農重本,去奢即儉然而,武帝司馬炎從爭奪世子之始就將這位親弟弟列為最大競爭對手,加上臣下的蠱惑讒言,齊王司馬衷遭司馬炎猜忌,悲憤愈加,終於在三十六歲時憂憤而死。

    1、從司馬攸到司馬柬

    齊王攸雖然已經去世,但是關於太子不慧的擔憂並沒有結束。在太康後期,武帝大約曾經有過更換太子的想法,候選物件是秦王司馬柬。司馬柬是武帝最鍾愛的皇子,“沈敏有識量”,泰始六年,受封為汝南王,是武帝諸子中最早獨立受封建國的皇子。

    太康後期,曾一度以左將軍居齊王攸故府,甚貴寵,為天下所屬目。 歷史的弔詭之處就在於,武帝雖然最終能將齊王攸逼迫致死,卻又不得不接受齊王攸作為一種政治符號幽靈般地存在於西晉的政治中,發揮長久的影響。此時齊王攸的故府竟然成為西晉政治中重要的地理意象,這恐怕是武帝萬萬沒有料想到的。

    最終似乎是武帝自己主動放棄了改立司馬柬的想法,而在太康十年(289)命其出鎮關中,其間的原因由於缺乏史料我們並不清楚。據推測武帝之所以能夠戰勝齊王攸獲得世子的地位,“廢長立少,於國不祥”是其中最有力的理由。因此當司馬衷與司馬柬之間形成了武帝與齊王攸當年相似的競爭關係時,武帝似乎並沒有勇氣做出廢長立幼的決定。

    因為一旦司馬柬取代司馬衷太子之位一事可以成立,那麼也就間接否定了武帝戰勝齊王攸獲取世子之位的合法性。這或許也可以從一個側面解釋為何武帝在齊王攸在世時,從來沒有提出過立司馬柬這一完全可行的折中方案的原因所在。其實這一方案完全可以既化解武帝與齊王攸之間的矛盾,同時又保證皇位在武帝一系中傳遞。

    畢竟在國史上因為廢疾而被取消繼承皇位資格的事例並不鮮見。但因武帝僅是依靠長幼之序而登上皇位,與司馬衷的處境有相似之處,因此在齊王攸生前,武帝決不能動搖太子的地位,反而是在齊王攸去世之後,武帝能夠更加理性地考慮身後的政治安排。

    2、從防範外戚到大封諸王

    在西晉後宮,楊太后和賈皇后之爭也可以說是西晉動亂的一個不可忽視的緣由。而楊太后及其身後的楊氏外戚的影響,在武帝時就已顯現。

    司馬昭後期確立的政治核心圈在西晉政治中的影響已日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武帝自己的政治班底,其中最重要的無疑是外戚楊氏家族。而在楊氏家族內部也發生了一個值得關注的變化,楊駿取代才望在其上的楊珧、楊濟,成了太康後期武帝最信任的大臣,最終成為武帝死後的輔政大臣。

    在武帝的晚年,太康十年是最關鍵的年份。在這一年中,武帝又生了一場重病,我們對於武帝的這次患病具體情況瞭解得很少,只知道在十一月庚辰,武帝病癒之後,“賜王公以下帛有差”以示慶賀。但就在同一天,在含章鞠室、修成堂前廡、景坊東屋、暉章殿南閣發生了火災,這場意外的災難或許給尚沉浸在大病初癒喜悅之中的武帝心中投下了陰影。右軍督趙休藉此災異現象上書,公開質疑外戚楊氏的地位。

    此次改封諸侯的舉措與效用,首先必須要注意到的是,武帝改封過程中對於原有封爵體系的突破。自泰始元年首次分封以來,西晉諸侯王都是以郡為國,並根據戶邑多少,劃分為三個等級,“邑二萬戶為大國,置上下中下三軍,兵五千人;邑萬戶為次國,置上軍下軍,兵三千人;五千戶為小國,置一軍,兵千五百人”。

    但這次武帝對於諸皇子的分封,大大突破了原有的格局。以成都王司馬穎為例,以蜀郡、廣漢、犍為、汶山十萬戶為王國,易蜀郡太守號為成都內史。司馬穎據四郡之地,擁十萬戶,無論是在土地還是戶口上對於原來封國制度都有很大的突破。武帝這次改封是對西晉封爵制度的一次重要變革,在原來的郡王之上,增設國王一級,其所擁有的土地、人口都大大突破了原先的體制。這種突破在這次改封的諸侯王中非常普遍。

    此次改封中,諸王普遍受封五萬戶,只有司馬柬因為是武帝特別寵愛的皇子,特別增封八萬戶。至於司馬穎大概由於封國位處巴蜀邊地,不在中土的範疇之內,給予特別的優遇。除了戶口大增之外,諸侯王國的封土亦兼領數郡之地,如吳王司馬晏食丹楊、吳興、吳三郡,皇孫司馬遹以廣陵、臨淮兩郡為封國,清河王司馬遐增封渤海郡。 經過太康十年改封之後,帝系諸侯王國的實力大增,成為西晉宗室中的核心力量。

    加之武帝更以諸皇子出鎮四方,並假節之國,各統方面軍事,掌握地方軍政大權,宗室勢力重新上升的態勢非常明顯。 而武帝則希望藉此形成內外相維的局面,保證其身後西晉政治的長治久安。

    太康十年的改封諸王是武帝去世前五個月採取的一次重要舉措,充分體現了武帝晚年在身後安排上左右搖擺的心理,其最終沒有能下定決心廢掉不堪大任的太子司馬衷,改立司馬柬。武帝的如意算盤是隻要皇位能夠平安地傳遞到其所鍾愛的皇孫司馬遹手中,其立司馬衷為太子的政治冒險就可以算是大功告成。

    但是武帝重用的外戚楊氏家族在太康末年的專擅早已引起了朝臣的廣泛憤恨,加之楊氏兄弟平庸的政治才具,在不能獲得朝臣支援的情況下,能否完成權力的平穩過渡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問號。太康十年武帝的重病與災異的出現,似乎又動搖了武帝對於外戚楊氏的信任,轉向扶植諸侯王的力量,大規模地增加皇子的封邑和食戶,並將其委派到各個戰略要地,顯示了一個明確的政治訊號,即宗室勢力在西晉政治中地位的重新上升。

    但武帝沒有完全實現這一政治安排就已經再次病危,在其去世之前並沒有能夠正式確定顧命大臣的人選,使得侍疾於武帝身旁的楊駿有機會矯詔,命司馬亮出鎮許昌,督豫州諸軍事,自己獨攬朝政。

    (正文完)

  • 12 # 悟空說史

    司馬家族的篡位時通過“高平陵之變”完成的,從“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也成功的奪取了曹氏家族的權利,但司馬懿的奪權之路也充滿了欺詐!

    最初曹爽對於司馬懿也是充滿了提防,奪了司馬懿的權之後也沒有對司馬懿進行人身迫害,只是不讓他繼續的參與朝政。

    可是曹爽是宗室出身,在上臺之前並沒有很多的磨練,對於處理朝政上也沒有太大的理解。

    不僅如此,還在對於蜀漢的戰爭中吃了敗仗,還得罪了一批曹魏元老,司馬懿這才抓住了機會。

    因為這時候的司馬懿也只有三千死士,力量是並不足以抗衡曹魏力量,這時候司馬懿可以依靠的也只有曹魏的元老。

    曹爽本來還可以逃出,然後藉著皇帝召集各地的兵馬打回去,但他沒有這樣做,因為那些勸降的大臣。

    司馬懿派出勸降的大臣也都是位高權重一言九鼎的人,很快的就獲取了曹爽的信任,他覺得就算不相信司馬懿,這些大臣都還是可以相信的。

    司馬懿很快就把曹爽給殺了,擔保人也對於司馬懿有了不滿,但司馬懿也爽快的直接“卸磨殺驢”,各個大臣不是被氣死就是被調走,再也沒有人約束司馬懿。

    之後的淮南三叛就是針對司馬家族的,後期的司馬家族也直接乾脆的出爾反爾,搞起了人道毀滅,不僅將老主子一家全部毀滅了,連那些大臣也不放過。

    司馬家族統治後不久就爆發了“八王之亂”前前後後持續了16年,西晉最終在動亂中被匈奴人攻破了洛陽與長安,晉懷帝被殺,是第一個被少數民族滅亡的中原政權。

    西晉被滅之後,司馬懿的後代有建立了東晉,東晉是門閥士族政治,重要地區用大族作鎮將,很容易形成割據的局面。

    東晉末年,布衣出身的劉裕把握了當時東晉最強戰鬥力的北府兵,北伐到了黃河,對司馬氏也進行了斬草除根,最後司馬氏也成為了古代唯一一個被滅族的皇族!

    悲慘的程度比起當時司馬篡位的時候也有過之而無不及,即使是在歷史中,司馬氏家族也是一個被打上恥辱的詞彙。

  • 13 # 聯迷十一姨

    三國從漢末算起,征戰接近一百年時間,後被司馬氏統一。如果說每每更朝換代是一次血的洗禮,那古代史上司馬氏可說是唯一被全族滅亡的皇族。如果說是報應,那當年曹魏篡漢朝又該如何解釋,而且,晉武帝司馬炎統一三國後對幾個亡國皇帝也還算不錯。

    這隻能說是司馬氏在建國之初,在皇帝的帶領下,士族奢靡成風,互相鬥富,這有史可考,最糟糕的是司馬炎的繼位者是中國歷史上出了名的廢物皇帝司馬衷。即便是報應,那也是皇族自己造成的。

    司馬衷於267年被立為皇太子,司馬炎死後,290年即位,改元永熙。他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楊駿輔政,后皇後賈南風殺害楊駿,掌握大權。顯然無法解決他統治時期的政治困難,造成了八王之亂,司馬氏自相殘殺,成為他人的傀儡,最後被東海王司馬越毒死。

    且不說司馬氏內政自相殘殺導致滅國,其實從司馬炎建朝之際就不行了,三國志裡面有一個歷史趨勢,就是北方少數民族越來越多。你知道周處除三害吧,周處本來是吳中國人,西晉統一之後,周處做了將軍,最後戰死在邊疆。

    當時西晉政權裡面山頭林立,尤其是司馬氏諸王,最後由於宮廷之爭演變為八王之亂,導致西晉國力衰退,出現了大規模的流民起義和五胡入侵。西晉最終被少數民族滅亡。司馬睿逃亡長江以南,建立東晉,則是依靠豪族,東晉二百年,西晉才幾十年,東晉依靠豪門政治延續。王姓家族、謝姓家族,謝氏家族創立北府並與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對抗。

    但是東晉末年,平民出身的劉裕掌握了北府兵,北伐至黃河,與北魏對峙,劉裕自己則回京取代了東晉皇帝,對司馬氏可謂是斬草除根,大規模屠殺,全族被滅亡,成為古代史上唯一被滅族的皇朝。晉朝滅亡後,劉裕建立了南朝的劉宋政權,從此中國歷史進入了南北朝。

    但劉裕絕對是個地道的市井無賴之徒,什麼打架鬥毆魚肉鄉里,街頭混混能幹的他一樣沒拉下,尤其喜歡去賭場扔兩把骰子。可那時的賭坊老闆一定想不到:這個經常在賭桌上輸得掉褲子的賴皮小子,最後卻贏回了千萬金錢都買不來的好東西---江山。

    而當年三國戰爭中與諸葛亮鬥智鬥勇的司馬懿絕對想不到,他竟透支了他子孫後代的所有智慧,而後代竟被一個流氓所屠殺。真正應驗了:“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雖然劉裕在對待遜位的皇帝上不如前面的曹丕和司馬炎寬容,但他其他的功績也是不能抹殺的,是他消滅了南方的割據勢力,然後又北伐收復了黃河以南地區,甚至一度進入關中,收復長安,如果不是劉穆之突然病逝,劉裕擔心權臣身份不穩,北方光復不是不可能的;在政治上,他倡導節儉,實行土斷,澄清吏治,抑制豪強,力圖扭轉魏晉以來的世家大族壟斷政治的局面。可以說在魏武帝之後,宋武帝不愧這個“武”字。

  • 14 # 文史無雙

    司馬家族從曹操後人手中篡位的過程中,廢黜了曹家一位皇帝,砍死了一位年僅十多歲的小皇帝,還動不動給人滅三族。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司馬家人當年從曹魏家人篡位的手段有多狠毒和卑劣,他們後人的下場就有多淒涼和悲慘。

    陰謀得逞的司馬家人沒有預料到,他們當政期間發生了“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西晉僅有的四位皇帝只有一人病死,其餘三個死於非命。在中華歷史上最黑暗的五胡亂華期間,司馬氏後人偷偷摸摸搗鼓出來個東晉,然而苟且偷生的東晉最後滅亡時全國姓司馬的人都被宋武帝劉寄奴砍了頭。一、司馬懿領導的篡位三步走戰略

    說到魏晉司馬家族,一定得從第一代大佬司馬懿說起。這老哥年輕時就挺反覆無常,最早他十分反感曹操控制漢室天下,公開宣稱堅決不接受曹操給他的官職。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後,強行給司馬懿封了個“文學掾”的官,這老哥從此一反常態,開始給曹操比心,也得到了曹操的信任。

    這樣一個不經意的轉變過程,也預示著司馬懿終究不會是個安分守己的人。

    不過老謀深算的司馬懿挺能忍,忠心耿耿陪著曹操玩三國,然後幫助曹丕上位,還輔佐了曹丕的兒子曹叡,一直老老實實忍到了曹操的曾孫子曹芳上位。

    正始九年正月初六(公元249年2月9日),忍無可忍的司馬懿,趁著小皇帝曹芳和大司馬曹爽三兄弟在高平陵給父親上墳時,帶著兩個兒子假借太后之名發動“高平陵政變”。

    曹爽兄弟被滅族,司馬父子大獲全勝,先皇當年的託孤輔政大臣,只剩司馬懿一人,從此司馬家族朝中地位無人能及。

    兩年後司馬懿病死,他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朝中子承父業成了老大。司馬家人最牛的時候,進宮帶著軍隊前呼後擁,皇帝曹芳每次親自接送,大臣上奏,司馬師直接批覆,看都不看皇帝一眼。

    嘉平六年(254年)二月,忍無可忍的皇帝曹芳約上夏侯玄、中書令李豐,和張皇后的父親光祿大夫張緝等人圖謀廢掉司馬師。沒想到內部有叛徒,司馬師先下手為強,參與的三人被司馬師滅族,張皇后被廢黜,皇帝曹芳被廢。

    年僅十三歲的高貴鄉公曹髦,被司馬兄弟強行立為新皇帝。

    公元260年,端午節剛過,受盡司馬兄弟欺壓的曹髦帶人準備攻擊司馬昭。早有準備的司馬昭命賈充和成濟阻擊,成濟將曹髦殺死,史稱“南闕之禍”。

    到此時,三國演義中大獲全勝的曹家人,被司馬家人徹底廢掉了。但路人皆知的司馬昭卻還要玩一把貓捉老鼠的遊戲,繼續立了個傀儡皇帝曹奐。

    司馬懿的孫子、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就沒有這麼好的耐心,也不害怕被天下恥笑為“逆臣賊子”,所以司馬家的篡權大戰略,在他手中完成了三步收宮。

    鹹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司馬炎把魏元帝曹奐趕下龍椅,自己坐了上去 ,定國號為晉,改元泰始。

    二、司馬炎埋下的家族式悲劇伏筆

    司馬家三代人的血腥經營,把司馬炎推上皇位,成為晉朝的開國之君晉武帝。而司馬炎也成為晉朝歷史上唯一一個有所作為、得以善終的皇帝。

    晉武帝司馬炎在位26年,有三大成就最值得後世稱道:

    泰始三年(267年)完成並於次年頒佈實施的《泰始律》,是中國封建社會中第一部儒家化的法典,也是是中國古代立法史上由繁入簡的里程碑。咸寧五年(279年)平定涼州,咸寧六年(280年),滅了三國演義中從開頭撐到最後的東吳,終於統一了全國,結束了長達近百年的分裂局面。制定了“戶調式”的經濟制度, 使得每個農民都可以合法地去佔有應得的田地,並鼓勵開墾荒地,興修水利,同時興建“常平倉”以穩定物價,這一系列的經濟舉措使得晉朝出現了“太康繁榮”的盛況。

    但司馬炎也犯了他祖上們同樣的錯誤:總是忍不住為家族親人和子孫後代考慮太多。

    志得意滿的晉武帝看到在自己的治理下,國家安定並出現短暫繁榮後,就想讓自家親戚們都過上好日子。

    於是他又想模仿大漢盛世的那套玩法,把司馬家人全部分封到全國各地當王。

    司馬家的親人們都歡歡喜喜地封地當王了,皇帝司馬炎就覺得這一輩子真是幹了不少大事情,現在是該犒勞犒勞自己的時候了,於是開始拼命擴充自己的皇宮。

    《晉書·后妃傳上·胡貴嬪》記載,司馬炎的皇宮很快從幾千人擴充到了幾萬人,因為嬪妃太多,司馬炎每次去皇宮玩耍都會犯“選擇困難症”。於是他想了一個奇葩辦法——騎著羊去後宮,羊停在哪裡就寵幸哪個妃子。

    這便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羊車望幸”。

    簡而言之,就是曾經有所作為的晉武帝,從此墜落了,用歷史慣用的形容詞便是: 怠惰政事,荒淫無度。

    太熙元年(290年),玩夠了的司馬炎終於病死了。

    司馬炎估計到死都沒想到,自己曾經對親人們的一番好心會在他死後變成一場接一場悲劇的伏筆,最終換來的是司馬家族內部和血腥殘殺,自己的兒子孫子都因此死於非命。

    這邊司馬炎剛剛嚥氣,那邊各地封王就開始蠢蠢欲動,一家人為爭奪中央權力,內訌不已,形成16年的內戰,史稱“八王之亂 ”。

    八王之所以敢作亂,是因為司馬炎的繼承人司馬衷實在太不堪重用,歷史上臭名昭著的“何不食肉糜”典故就是出自這位白痴皇帝之口。

    因為晉惠帝司馬衷白痴,他的醜媳婦賈南風直接當家,把持朝政,把國家折騰得烏煙瘴氣,給了八王們作亂的理由。

    公元300年,八王之一的趙王司馬倫把賈南風給毒死了,六年後,東海王司馬越把司馬衷也給毒死了。

    殺皇帝似乎成了司馬家的傳統,並且殺完後又都裝模作樣不篡位,扶植一個傀儡皇帝玩貓捉老鼠。

    永嘉元年(307年),弒君者司馬越把司馬炎的第二十五個兒子司馬熾扶上皇位,稱晉懷帝。這期間作亂的八王相繼死去,但北方的胡人又開始蠢蠢欲動,史稱“五胡亂華”。

    四年後,匈奴人劉聰殺入中原,製造了“永嘉之亂”,並俘虜了司馬熾。

    永嘉七年(313年),晉懷帝被劉聰毒死,司馬炎的孫子司馬鄴於長安即位,改元建興。

    建興四年(316年), 劉曜又攻入長安,俘晉愍帝司馬鄴,西晉滅亡。318年初,司馬鄴也被毒死。

    不過司馬炎當年分封也不能說沒有任何好處,因為東海王司馬越的後人司馬睿竟然在公元317年又搗鼓了個東晉朝來。

    東晉竟然在“五胡亂華”的黑暗時代苟延殘喘了一百年,公元420年,東晉為劉寄奴所滅。

    對了,就是北宋著名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的那個劉裕劉寄奴。

    劉裕自稱是漢室後人,為了維護劉氏江山正統,他下令把全國姓司馬的全部殺了。

    這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滅族,只要姓司馬的,全殺,比滅三族九族可嚴重得多,這是要把這個姓氏給徹底抹去的操作。

    最後

    從老謀深算的司馬懿開始,到心狠手辣的司馬師,再到路人皆知的司馬昭,最後由野心勃勃的司馬炎登基,司馬家族用了三代人、十六年的時間,從曹家篡權奪位,成功改魏為晉。

    司馬家處心積慮得到的晉朝,經歷了白痴懦弱的司馬衷和醜陋善妒的賈南風,到仰人鼻息的司馬熾和司馬鄴,也是用了三代人,撐了52年,西晉滅亡。

    雖然司馬後人又在中華歷史上最黑暗的混亂中建立了苟且存活的東晉,朝不保夕地苦苦支撐了一百年,最終也免不了被滅族的命運。

    對於司馬家族的人來說,祖先開了個不好的頭,使得殺皇帝篡位成了一種流行遊戲。只是不幸的是,最後被遊戲玩弄得最慘的,卻是自己的後人。

    居心不良者,終為不良居心所累。哀其不幸,亦恨其不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特斯拉和比亞迪在電動汽車領域哪個更牛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