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艾希望仔崽
-
2 # 寒梅傲雪38220366
兒子有出息是做家長莫大的喜悅,也是多少年來期盼的事情,應盡力支援,自古忠孝不能兩全,若經濟能力允許,可前往兒子的城市居住,切不可住在一起,保持一碗湯的距離。若經濟能力達不到,就住在老家,盡最大努力自食其力,相信兒子也會定期接濟一點,衣食無憂,自得其樂!
-
3 # 南極大笨熊
因素太多了,首先看的就是經濟能力。
如果經濟能力好,父母可以在兒子的城市另外買房生活,切記不可常年住在一起。
當然,如果父母暫時不願意離開家鄉就算了。
兒子大學畢業的時候父母也不算年紀過大。
對兒子來說,也可以選擇回家工作。
如果因為各方面原因必須留在外地的話,在父母身體較好的時候可以常通通電話,過節回家看看。
但是到最後肯定還是要在同一個城市的,這個需要雙方面溝通。
無非是舉家搬遷還是迴歸老家的問題,商量一下總會有解決辦法。
-
4 # 普通生命的自我救贖
論語裡有: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是說父母在世,不出遠門,如果要出遠門,必須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
這裡的遊必有方才是孔子說的整句話的精髓,遊必有方可以認為有兩層意思,一是告知父母你去的地方,你所在的地方,二是 為了生計可以遠遊,我認為孩子離開父母為生活去遠方打拼是可取的,也是為了生活過得更好。
古人安土重遷,因為在農耕文明時代,交通不便,一離開可能就是一輩子,古人仍可以為了生計四方打拼,過好生活才是重要 的,父母也願意子女能過得更好。現代社會交通發達,飛機動車汽車基本可以解決所有出行問題,孩子更可以再外打拼,有了事業,可以更好的反哺父母,每年安排時間回家陪陪父母,說說自己的工作生活。
婆媳不長期住在一起,婆媳之間也少了許多矛盾,每次回家就像客人一般,相敬如賓,互相客客氣氣的,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
5 # STAR丶王小鬧
大家好,我是王小鬧,關於這個問題?社會上有很多這種情況發生,以下是個人看法
條件好一點的,可以把父母接過來大家一起住或給父母在賣一套房子,下面說到重點了,條件不好的怎麼解決,我想讓大家考慮一個問題,如果你在大城市過得不好,何必要在哪裡待著,很多人是為了夢想或機遇,那麼30了混的不好,40了50了呢?如果50了混的還不好,何必這麼執著,回家陪父母就好了……也許有人會說,那我當時的堅持呢、夢想呢?父母養我們到大,等父母老了,我們就應該回家盡孝道,好不啦……說的不好見諒
-
6 # 飄癮
兒子大學畢業後在異地工作成家了,但家裡的父母又沒有人照顧。這個問題,我想,如果兒子有孝心的話,他自己會解決這個問題。比如,把父母接過來到他的工作城市一起生活,這是最常見的事。但是我們現在來假如他兒子不理父母了,那該怎麼辦呢?唯有最好的辦法就是向自己村委會申請,幹部會經過評估後,安排組織輪流照顧老人的方式!這是唯一最可靠的方法。假如父母條件好的話也可以請保母。
-
7 # s春回大地x
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各家只能視自己的情況而定了。
是問題總要面對,過不去的坎想辦法也要過去,我家就一個獨生子今年25歲,大學畢業後分配到了浙江杭州,雖未結婚,作為山東的我們未來面臨的就是如同題主提出的問題一樣。
有時想想就心亂如麻,沒有一個完整的答案,自私的認為兒子應該在自己周邊一百多里路或者是一百多公里工作成家多好,而現實沒有你的假設……
面對現實,要勇於擔當,兒子既然是我們的所愛,他的前程就是我們的期盼,沒有付出怎能考慮回報,把付出放在首位,回報放在其次,心中的糾結就會少了很多。
只要兒子有孝心天涯猶在身邊,沒孝心近在咫尺卻也落得以淚洗面。
有時把自己比作動物可能更好一些,君不見勤奮的鳥媽媽為孩子樂此不疲,到頭來羽翼豐滿的孩子各奔東西。
孩子的異地工作、結婚,不是他們的錯,這是現代生活的必然,不能永遠抱住孔夫子的“父母在不遠游”的禁錮思想,與時俱進、心胸開闊才能夠讓自己活的瀟灑!
回覆列表
其實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看到孩子有出息他們打心眼裡高興,就像龍應臺所說的所有的關係中,只有父母和兒女註定是一場別離,他們看著我們成長,盼著我們成才,影響我們的比重卻越來越小。兒子在異地工作成家後如果有條件可以徵得父母同意後把父母接過來一起住,如果老人家不願意或者不習慣,可以讓他們經常過來玩一段時間。如果老家的父母年邁,而兒子又是獨生子女的話,可以在老家找一家服務周到環境優雅的養老院,讓父母在那裡生活,並時常帶妻子孩子回去看望兩位老人。老人家對兒女的期望並不會太高,我們不僅要關注他們的身體是否健康,更要關注他們的精神需求。他們養育我們長大,我們要儘可能陪伴他們到老,幼有所養,老有所依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所以題中兒子應該更多的和父母溝通,滿足他們的物質以及精神需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尊老愛幼是傳統美德,父母辛苦大半輩子,也該頤養天年,含飴弄孫,享受天倫之樂。條件不允許或者父母不樂意一起住的話,父母在養老院裡和大爺大媽們一起下下棋,跳跳廣場舞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最美不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只要他們過的開心快樂,作為子女的我們,也會更安心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