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快樂心

    1,網路素養是使用網路的知識和技能;

    2

    2、對網路資訊進行理解、分析和評價的辯證思維能力;

    3、對網路溝通交往中的法理與倫理道德修養。

    我曾被技與道的心關困住20年,歷經掙扎,終於去年夏天明瞭。然後,心少掛礙,看世界清楚了很多。其中一些獨特的發現,在此分享給大家。結合此題,要點就是:何為知識,何非知識?如何內化?何為RNK?為什麼敢說它比DIKW更明心見性?

    迷霧破除,真相自現;水落石出,天心月圓。先從“知識”一詞開始破!

    問題1:網際網路上,真有很多知識?在我看來,網際網路上,可稱知識的佔1分,泡沫倒佔了9分——且慢,先不要得出10%的比例,因為我還沒有說完——尚未網際網路化的載體上(圖書、期刊),反而儲存著人類歷代傳承的知識,足有90分。1:9:90,這個比例,在近期還算靠譜。網際網路獲取知識,只是最容易的方式,卻並非最有效的方式。

    問題2:網際網路及書刊承載的,果真是知識?沒錯,抽象來講,它們是人類的知識——但抽象到“人類”高度的同時,一方面確保了永不出錯,另一方面也將有用性(換成節操也沒錯)全部丟棄。我一定要具體來講(具體了,就有犯錯的風險,但只有具體才有實用價值):它是創作者的知識;並非閱讀者的知識;對閱讀者而言,它只是“參考資料”。

    重要插入:知識模型、DIKW、RNK。人類關於知識的研究,確實非常粗淺原始。公理定理公式,沒有幾個。比較能拿出手的 DIKW(資料、資訊、知識、智慧)模型,一來,並非出自此領域專家,卻是自詩文演化而來;二來,所知者仍然很少。(其實,維基百科的解釋如此簡略,百度百科全盤抄襲中文維基,這也是此概念太冷僻的例證)。但這個模型,已經足以在知識管理的“荒原”上,令很多人醍醐灌頂了。他們驚喜發現,哦,原來我們一直所說的“知識”“資訊”等概念,不是“有什麼聯絡,有什麼區別”的關係,而竟然是一個進化結構!很興奮,但然後呢?往往沒有然後了。原因就是,我冒昧指出,DIKW很有文字和意向的詩意,但在實用上卻疏密不當:①對人而言,“資料”和“資訊”區分的意義不大,過密;②資料/資訊如何過渡到知識,沒有指明,過疏。關於K(知識)環節,我提出的模型是RNK:參考資料→筆記→知識。一切外在的資料、資訊、知識、甚至智慧,對你只是“參考資料”;只有經歷自己的“筆記/備註”,才能轉化為“自己的知識”。——這也是我為什麼在早年部落格上不談知識管理,不用“知識管理軟體”,卻研究了大量Evernote\myBase\Wiz\PKM2……並把它們稱為“筆記軟體”的原因。

    問題3:費這麼大勁,把題目從“網際網路知識→自己的知識”重新定義為“網際網路資訊→自己的知識”,不就是換個說法嗎?有價值嗎?換個說法,是為了指明本質。指明本質,就是用質變顯示背後的量變:你把轉化的兩者都視為知識時,無形中期望了一個很高的轉化率:貪婪者希望趨近100%,甚至舉一反三;現實一點,也覺得至少要有6、7成的轉化率。我稱它為“參考資料”,背面的意思就是:這個轉化率不過在1%的量級!不妄求,則少挫折。

    問題4:什麼才是我的知識?不知道提問者是學生還是已經工作,先從學生談起吧。學生有什麼知識?外語、計算機、專業課、人文社科…… 這是一名學生的知識?大錯特錯!大錯特錯!為何學習、如何學習……甚至如何考試,這才是你的知識。所謂的外語/計算機/專業“知識”,只是你關於學習的知識運用後的產出。巧合的是,此產出與知識本身的關係又比較大,所以,引起了很多人的混淆!說好聽一點,它們是未來的“知識儲備”;說直白一點,它們就是我剛才說的“參考資料”。知識是與工作或者“用”相關的!所以,學生的知識,是學習方法;翻譯的知識,才是外語。已經工作的人,請回顧對比一下自己當前工作與學校所學。即便幸運的從事了本專業工作,也會發現:學校所學是一片森林,工作所用卻只是一枝;但這這一枝上每年生長的葉、每季所開的花,在細緻程度和複雜程度上,卻遠遠超過了學校所學,即便把網際網路、圖書、期刊找遍,也往往並沒有適用於這個最具體情況的答案。

    問題5:到底是怎樣的轉化?到這一步,我們可以明白,這個知識的轉化,不是把外部的知識塊搬進自己大腦(我買100塊,有贈品嗎?包郵嗎?),並且力爭更少的損耗;而是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走遍山河森林原野,不斷嘗試採擷,最終釀出自己的蜜——通常只有一點點,但對這個世界是前所未有的味道!破除無明要徹底,次動用無情的數字吧!外部資訊到內部知識的轉化率,不是幻想的80%,也不再是問題3中的1%,很可能是萬分之一。

    問題6:如果對萬分之一的比例感到沮喪,請問:你是第一次知道這個比例,還是之前心不在焉地無視了呢?你看過小眾暢銷書《異類》 嗎?裡面不是說高效率的 1 萬小時,才能換來專業水平嗎?而專業水平(一次比賽/演出)差不多也就能維持一小時吧? 沒聽說也無妨,你應該聽說過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吧?你以為這是一個比喻嗎?難道你就沒有計算過它的比例嗎:1:10*360*8*60=1:173萬。

    結尾:或許沒有答題,但只要有些益處就夠了。題主的發問,讀者的閱讀,也正是一種從知乎的文字,到內在知識的“求知”行為。那麼,按照我的觀點,不要幻想把任何大塊的回答搬進自己的大腦,成為答案。即便一些答案看起來系統而正確,另一些答案看起來很有衝擊力(我希望本答案如此),你開放的大腦給了它們最好的位置,最大的空間,並且有認真的複習和實踐。但通常,不出3個月,時光也會將它們沖洗一空,只留下幾個不同深淺的印痕。如果這個問題是重要的,就會伴你一生。那麼,漫漫歲月中,會有新的“答案”光顧,或隆重,或平淡,或留下新痕跡,或修改甚至消除舊痕跡,但結局仍是被時光沖走。如是多年,你會發現一切外來的答案都是過客,都不能久留;只有那些被不同過客塑造出的印痕,漸趨穩定,不再消失,那就是你的知識。當它們不再是印痕,而成為你一部分的時候,那就是知行合一。當它們不再是一部分,而是融於全身,遍佈於一思一行一舉一動時,那就是智慧,就是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學體育掛科影響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