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汗牛充棟的史籍,唯家譜最難採信。校史,算是大學的家譜吧。
大凡編修家譜,多出於彰顯血統優勢、家族榮耀之需要,總認為歷史追得越遠越好,名人扯得越多越好,以致偽訛蕪雜,甚至荒誕不經。有人在贛南考察客家歷史,曾翻檢過一部《何氏宗譜》,其先祖名錄中竟赫然開列“何仙姑”,讓人忍俊不禁。
家譜作偽現象,誠可說只是鄉間“腐儒”“酸秀(才)”作為,不足為怪;可是,在“大學家譜”——校史編修中卻越來越多地出現這種風氣,牽強附會地炮製、拉長自己的輝煌歷史,則無論如何都難免混淆視聽、誤人子弟的嫌疑了。
眾所周知,優秀大學的形成通常都需要漫長的發展歷史,大學的歷史對其現實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大學的歷史越悠久,培養的人才就愈多,積澱的科學、文化素養和大學精神就愈豐厚,知名度和美譽度就愈高,辦學實力和辦學資源就愈強大。國際上有種慣例,從大學的歷史長短往往能夠準確、便捷地辨別出其優劣、強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少數有特別機緣的院校除外),因為缺乏歲月的積澱,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斷然不可能在十幾年內速成出一所優秀大學來。 正因為如此,很多指導學生填寫高考志願、挑選理想院校的書籍都會出現“老校無弱校”的說法;可能也正因為如此,現在有些院校開始苦心“經營”自己的歷史:
首先,追溯校史時“動機不純”,不是在事實求是,而是根據現實需要像拉皮筋一樣隨意伸縮:1976年以前,為了和“封資修”劃清界限,有些高校人為割斷歷史,隻字不提建國前的校史;時移勢易,現在不少高校人為地拉長曆史,甚至生拉硬扯地“亂認祖宗”,或者和別人“爭搶祖宗”。校史研究首先是個學術問題。雖其主體應是追溯過去,但因其“指向現在與未來”,故我們所見到的校史往往是“觀念中”的校史,是校史敘說者經過“選擇”後“重構”起來的歷史。許多高校都在大搞“領土擴張”,上延建校起始時間,誇耀其“歷史悠久”。倘於史有據,倒也無可厚非,但若拔苗助長,就不值得提倡了。翻檢《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時常可以看到有關大學百年校慶、幾十年校慶的公告、啟事或報道,但有的學校才過了70年校慶,相隔不幾年卻又過起了百年校慶,真有些滑天下之大稽。
再者是“等級不清”。編撰校史時不能正本清源,儘管自己的“前身”並非大學,卻把其強定為本校的建校時間。校史研究專家認為:“校史可以追溯最早的源頭,不論最初是否高等學校,但既然是舉辦高等學校校慶,則應有標誌性年代,通常應從舉辦高等教育時算起。”許多學校最初多是語言學校或中等技術學校,經過較長時間發展才成長為大學。可是現在計算校史,卻要麼語焉不詳,要麼隻字不提自己的前世身份。 還有就是模糊“前身”與“本身”的關係,僅僅根據一鱗半爪,就亂認親戚。在1952年前後院系調整時,有不少新建專業院校是由多所大學調整出的系科組合而成的,一般來說應以新組建的時間為建校時間。但若原高等學校的系科和人員成為分立或派生出的高等學校的主體,則追溯原高等學校的建校時間。若只是少量系科從另一高校遷轉過來,就很難認同將另一學校的創辦時間作為這一學校的建校時間。判斷兩所高校是否有繼承關係,嚴格意義上應綜合考慮教師、學生、學校性質和辦學層次等因素的承接關係。至於校址、校舍因素在校史追溯中只是參考因素。同一校址辦學,未必就有繼承關係,就像你我先後同住一棟房子,但我們未必是親戚,更不用說是前後代關係了,可是有的學校就喜歡這樣追宗認祖,比如武漢大學將其前身確定為1893年由張之洞創辦的湖北自強學堂,湖南大學將其歷史追溯到嶽麓書院等,其主要依據就是校址和校舍因素,也不怕別人笑話他們捨本求末。
中國汗牛充棟的史籍,唯家譜最難採信。校史,算是大學的家譜吧。
大凡編修家譜,多出於彰顯血統優勢、家族榮耀之需要,總認為歷史追得越遠越好,名人扯得越多越好,以致偽訛蕪雜,甚至荒誕不經。有人在贛南考察客家歷史,曾翻檢過一部《何氏宗譜》,其先祖名錄中竟赫然開列“何仙姑”,讓人忍俊不禁。
家譜作偽現象,誠可說只是鄉間“腐儒”“酸秀(才)”作為,不足為怪;可是,在“大學家譜”——校史編修中卻越來越多地出現這種風氣,牽強附會地炮製、拉長自己的輝煌歷史,則無論如何都難免混淆視聽、誤人子弟的嫌疑了。
眾所周知,優秀大學的形成通常都需要漫長的發展歷史,大學的歷史對其現實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大學的歷史越悠久,培養的人才就愈多,積澱的科學、文化素養和大學精神就愈豐厚,知名度和美譽度就愈高,辦學實力和辦學資源就愈強大。國際上有種慣例,從大學的歷史長短往往能夠準確、便捷地辨別出其優劣、強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少數有特別機緣的院校除外),因為缺乏歲月的積澱,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斷然不可能在十幾年內速成出一所優秀大學來。 正因為如此,很多指導學生填寫高考志願、挑選理想院校的書籍都會出現“老校無弱校”的說法;可能也正因為如此,現在有些院校開始苦心“經營”自己的歷史:
首先,追溯校史時“動機不純”,不是在事實求是,而是根據現實需要像拉皮筋一樣隨意伸縮:1976年以前,為了和“封資修”劃清界限,有些高校人為割斷歷史,隻字不提建國前的校史;時移勢易,現在不少高校人為地拉長曆史,甚至生拉硬扯地“亂認祖宗”,或者和別人“爭搶祖宗”。校史研究首先是個學術問題。雖其主體應是追溯過去,但因其“指向現在與未來”,故我們所見到的校史往往是“觀念中”的校史,是校史敘說者經過“選擇”後“重構”起來的歷史。許多高校都在大搞“領土擴張”,上延建校起始時間,誇耀其“歷史悠久”。倘於史有據,倒也無可厚非,但若拔苗助長,就不值得提倡了。翻檢《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時常可以看到有關大學百年校慶、幾十年校慶的公告、啟事或報道,但有的學校才過了70年校慶,相隔不幾年卻又過起了百年校慶,真有些滑天下之大稽。
再者是“等級不清”。編撰校史時不能正本清源,儘管自己的“前身”並非大學,卻把其強定為本校的建校時間。校史研究專家認為:“校史可以追溯最早的源頭,不論最初是否高等學校,但既然是舉辦高等學校校慶,則應有標誌性年代,通常應從舉辦高等教育時算起。”許多學校最初多是語言學校或中等技術學校,經過較長時間發展才成長為大學。可是現在計算校史,卻要麼語焉不詳,要麼隻字不提自己的前世身份。 還有就是模糊“前身”與“本身”的關係,僅僅根據一鱗半爪,就亂認親戚。在1952年前後院系調整時,有不少新建專業院校是由多所大學調整出的系科組合而成的,一般來說應以新組建的時間為建校時間。但若原高等學校的系科和人員成為分立或派生出的高等學校的主體,則追溯原高等學校的建校時間。若只是少量系科從另一高校遷轉過來,就很難認同將另一學校的創辦時間作為這一學校的建校時間。判斷兩所高校是否有繼承關係,嚴格意義上應綜合考慮教師、學生、學校性質和辦學層次等因素的承接關係。至於校址、校舍因素在校史追溯中只是參考因素。同一校址辦學,未必就有繼承關係,就像你我先後同住一棟房子,但我們未必是親戚,更不用說是前後代關係了,可是有的學校就喜歡這樣追宗認祖,比如武漢大學將其前身確定為1893年由張之洞創辦的湖北自強學堂,湖南大學將其歷史追溯到嶽麓書院等,其主要依據就是校址和校舍因素,也不怕別人笑話他們捨本求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