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是一班的虎虎生風
-
2 # 物流先鋒說
前幾天跟一個朋友聊天,聊到後面她說不聊了我準備去備考教師資格證,當時聽完就驚呆了。
她是酒店管理專業,考了四六級證書,普通話等級證,計算機證……於是問她,你不是酒店管理專業的,考那麼多證幹嘛,專注一行不就得了。她說,多個證書多條路。頓時語塞。對於大學裡有一群以證書為目的的學生,我不做任何批判,也不能說他們這樣是好是壞,自覺點專注專業,把專業相關的證書考完,多個興趣考證也行,但只要是證就考,真覺得不必要。
-
3 # 青紗挽妝兒
本人學市場營銷的,但是對會計行業很感興趣也有心從事這個行業,上次在會從考場裡遇見一位美女,聊天中得知她是學機電類專業的,她現在都已經大四了,她是第二次來考會從了,我就問她那你學的機電類為什麼來考會從啊,她說她媽讓她來考的,她也不知道為啥要考。所以啊,盲目跟風的人太多,每一次看著身邊好多想當會計,考會從的時候報不上名的人,想想都心酸啊。
-
4 # UniCareer如果你問我,“把大量的時間花在學習CFA和CPA上,好不好?”那我回答你,“不好。”如果你是在問我,“把大量的時間花在學習CFA和CPA上,對工作或者找工作,好不好?”那我回答你,“好處不大。”大家都是成年人,一定要先懂得一個道理——目的性。你上學之後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工作。你考證之後的目的是什麼?當然更是為了工作。
1.考證和實習都是對於找工作有好處,卻又是很難二者在一定時間內兼得的。
既然都是費體力(費體力... 捂臉),我建議,只在一件事情上消耗...
那麼問題現在就變成一個“實習對找工作更有好處”還是“考證對找工作有好處”。
考CFA和CPA的人都是立志期望進入金融行業的人,而金融行業是一個對實操及其重視的行業。舉個例子,我剛進大學是金融工程學專業,那會兒學的是馬爾科夫隨機過程模型。
但是等我大學四年畢業之後去找工作的時候,人告訴我,我們已經不用這個東西了。
大陸的教育滯後性是一直都存在的:教材是四年或者更早之前確定好,而社會確實不斷變化,大量的方法論在實操中不斷過濾和進化。曾經苦讀的那些知識點,有多少能用在之後的工作實操中呢?
2.市面上公司招人的時候,不敢說全部,但是一定有一些公司是以“你做過這個實習,那麼我預設你可以做這些事情”。
很多僱主都希望招來的人能儘快上手。記得在我工作剛到有了招聘權利的階段,老闆給我一摞簡歷讓我去招手下。
“額,我要怎麼招哇?有什麼招人標準沒有?”
“能幫你做事兒的就行。”
吶,你看到啦。能做事的就行?究竟有多少人知道,金融是幹嘛的?
或者你知道每天納斯達克指數的變化,知道每天的貨幣匯率是幾比幾。但是,你的僱主只需要你今天晚上七點半去跟客戶吃個飯,並想辦法搞來專案,而且客戶還喜歡唱K,你懂的。
好啦,你知道的,金融行業是一個跟人打交道的行業,用人話說就是拉皮條的...
所以,請你在青春年華的時候,多和人打交道。
3.證書這東西在經驗招聘中,很加分的。
但是在應屆生應聘的時候,真的不是主要加分項。其實我倒是建議你,不要把考證當作一個必須得在一個時間裡完成的專案。
隨意一點,一遍考不過,再接著考。
哪怕先工作,兩年時間邊工作邊考證。等到考上證了,再順便跳個槽。
Nice to have but not must have.
考證之於找工作,是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青春時光美好易逝,戀愛、Dota,再找找實習,註定值得被回憶。
-
5 # 小太陽丶
很顯然不是的,大學生考證是對自己未來的一種追求,但是過度考證也不好。
大學生不跟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不瞭解就業市場要求,過分追求證書,把證書對將來就業的作用的看的過高。而證書的含金量,發證機關的權威性,更多的是專業性等才是決定就業競爭力的關鍵點。更為重要的是,現在工作單位看中的成長與發展能力,是一種後天的整體綜合實力大小。而且證書的作用被淡化,所以大學生應該當不斷提高自身綜合能力,才能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中增強自己的競爭力。
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在招聘時,對於工作經驗和社會實踐活動經驗提出要求。這就啟示大學生要著重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努力增加自己的閱歷與經驗,培養個人的操作與組織能力,掌握實實在在的專業技能,而不是徒有一堆無用證書而無實際動手能力。然後有選擇的考取一些真正與將來就業有關,能夠促進將來就業的證書。
大學生首先應給自己明確定位,對自己進行職業規劃,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職業,有針對性地考取相應證書,“選準目標再有針對性出擊”,適當考社會認可度比較高,和以後與工作密切相關的證書,以更好的應對多變的就業形勢。
有用的證書就這麼幾個,英語四六級,計算機證,有了這幾個證明大家就可以不用盲目的去考別的證了,而且你考證也要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從自己的專業出發,不然考了證恐怕也是白考了。
-
6 # 飛鳥與魚的距離
大學考證也是需要理智的,在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就各種考,是沒有多大意義的!
現在社會的發展迅速,對人才的要求自然也就越來越高,於是無形中就形成了一種考證熱的風氣,不是說考證不好,而是說,考證也有要方向,要有針對性,盲目地認為證書考的越多越好是一種很糟糕的想法。
的確有很多含金量高的證書,但是講道理,並沒有誰說把那些含金量高的證書都考下來就一勞永逸了,最終的我們,還是要歸於現實,對未來發展有用的證書才是可取的。比如,我學的是財會專業的話,首先我去年考了個會計從業資格證,因為這算是財會行業入門的一個證書。其次,我考了一個普通話證書,雖然對於本專業來說不是必要的,但純粹是因為個人想考這個證書。然後,四級證書是大學必考的,若是能考到一個不錯的六級證書也是極好的。最後,就是相關專業的證書,比如,證券從業資格證之類的,全憑個人意願。像是計算機二級,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甚至駕駛證,這些東西都是要根據不同專業的情況來確定的。不得不提的一點是,於我個人而言,因為沒有打算考研,所以可能一畢業就會工作,同時報考CPA,儘快拿下CPA也是一項比較浩大的工程,但是多少苦都是值得的,因為知道自己要什麼!
也希望廣大的大學生朋友能夠較為清晰地知道自己真的想要的是什麼,朝著目標方向去發展,去考證,才會事半功倍,工作起來才會得心應手,千萬不要隨大流,跟風,那樣子是怎麼也不值得的~
證書在“精”不在多,希望大家都能考值得自己考的證書~
-
7 # 漫聊番動
意義一定是有的,但是對於不同的人意義不同。
不知道為什麼考,還是要考的:
從眾心理多數時候不是什麼好的事情,但是有時候也是有意義的。一個迷茫的學生註定會空虛,與其讓時間白白浪費還不如多考幾個證給自己找點事情做
知道為什麼考,而且考了的
有目的地為自己加重分量,爭取利益和機遇
沒完沒了考證的人:
對自己沒什麼信心然而試圖努力。據說,這種人是多數。
-
8 # 憑歌寄意
僅僅就我這種經管類的學生而言,考證主要不是為了工作,是為了 找 工作,適用於招聘季。————————————————————————————————————————————按照我身邊常見證書起到的作用型別,試著分一下:1.門檻型別證書,如四六級、計算機二級等,不少企業或者機關直接用來刷人,不少學校也拿來做畢業條件之一,甚至是個別城市的落戶條件之一……何必跟他們過不去?而且及格就行,要求並不高。還有一些行業的基礎型證書,會計從業資格證、證券從業資格證、教師資格證等,如果真想去這個行業發展,簡歷上多一筆總是更好看,而且在學校考起來比較輕鬆。重點是這些證書報名費真的很便宜啊!學校裡還可以去蹭課聽聽權當輔導!2.進階型別證書,如託業,想進外企的同學必備有木有?考800分幾乎所有外企的英語筆試都可以免掉,能減少多少筆試時狀態不好的風險!收費也較貴。
3.高階型別證書:如注會全科、CFA、司考……你能考過全科就是大家眼裡的牛人,增強自信心的同時也鞏固專業知識啊,面試同類型崗位的時候自我介紹都要響亮很多有木有!更別提篩選簡歷的時候成為加分點了。。每個證書都只在某一專業領域裡適用,打個比方,如果你去面快消行業的市場營銷,你手上有CPA、CFA神馬的都不會給你加分,最多證明你是個用功的人,所以按照自己想去的行業和崗位選擇考什麼證書很重要。4.當然也有部分同學純粹為興趣考證,我認識不少因為喜歡動漫考過日語二級的童鞋……還有喜歡韓劇考過韓語證書的。。。這種多半是為了督促自己在興趣上多下功夫而考的證書,也無可厚非吧。PS:有些人考用途奇怪的證書,如導遊證……據說是考了可以免門票旅遊……不知是真是假。不過考證最多隻能是給未來的自己加了一丟丟籌碼。為了一份好工作,你更需要從以下途徑努力:把成績單弄的漂亮些,找儘可能牛逼的公司實習,玩玩社團政治,自己搞搞小創業或小創作……同時絕對不能忽視鍛鍊身體、培養興趣愛好、搞好同學關係、談談戀愛……總之當沒這些證書,你的水平也在平均線以上時,你的證書(與崗位要求匹配的)才能有點用了。如果你的水平遠超過大眾,那麼證書的作用也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
9 # 娉婷171542345
不是,因為不考證會更迷茫。如果說考證就是急功近利的表現,那太有失偏駁了……大學是個比較輕鬆的時間段,學業壓力和就業壓力都相對較輕,如果不找點事兒乾乾,那生活會更空虛更迷茫。如果已經想好和確定了未來的就業方向,那可以專注於這方面的努力,但是大部分人都是迷茫的,不知道自己將來做什麼,那就早做準備,多做準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呀!
技多不壓身,機會都是給有準備的人準備的……多一個證書多一份選擇和把握,挺好的!
回覆列表
大學校園裡,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手裡總捧著不同的複習資料、上著各種不同的培訓班或者網課,時不時就奔赴在不同的學校考點之間,捧回一張又一張的證書,可是臉上總掛著一種“來不及了”的焦慮。平時言談間凡是自己沒有接觸過的證書類別,總要忍不住關心一番,然後奮起直追,好像錯過了就要損失一輩子似的。
這就是大學裡的考證一族,在比較看重證書的專業人數尤其多,比如財會專業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總的來說,財會大學生會考的證書包括了這些類別——
1.語言類,基礎的包括了大學英語四六級,進階的比如中高階口譯、商務英語、日語、韓語、法語等等……保不準未來還要出國,那麼託福雅思也要考,即便不出去以後也指不定是個加分項;
2.專業類,會計從業資格、初級職稱幾乎是常備專案,還包括了ACCA、USCPA、CMA等各種各樣的證書,一聽說含金量高就迫不及待去報名;
3.旁支類,證券從業、銀行從業、保險從業、FRM等,凡是和自己專業能有一點點關係的都覺得自己要涉獵一下,萬一以後要進銀行、證券等金融行業呢?另外計算機證書也不願意落下,畢竟現在網際網路金融也是很紅火的……除此之外,還有各種不相關的比如普通話等級證書、教師資格證等……
坦白說,這種頻繁忙碌的考證,真的就能讓你的大學生活有意義了嗎?在你連自己想要做什麼都不知道的前提下,貿貿然花錢花精力去考證,其實何嘗不是一種資源的浪費、何嘗不是沒有規劃的體現?
我所見到的那些能把大學生活過得有意義的財會大學生們,他們雖然也考證,但是在這個行為背後,他們有明確的目標、有足夠的底氣,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去年因為工作關係,得以結識了一名進入GE實習的大學生Stella。會計專業的她在大一下半學期就確定了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進入第一流的公司財務部門,並根據這一方向給自己制定了相關的學習計劃——學好專業課、儘快考出基礎的證書,並報名了ACCA面授課程。她坦言周圍很多同學都在學習ACCA,說是授課質量高、老師教得好、考試效果也不錯。期待大學畢業時能憑藉該證書敲開名企大門的她自然也慕名而來。
大三那一年,她ACCA已經考過了11門,接著她開始將重心放在提升自己的實操水平上。大三暑假,她透過HI實習找到了一份世界五百強的財務崗位實習,一心磨練自己的工作表現,不僅專業水平得到了提升,在財會專業英語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收穫。最後在大四階段,憑藉ACCA全科透過和出色的實習經驗,Stella過五關斬六將,拿到了GE的offer。
透過這個例子不難發現,Stella並沒有把所有的時間都放在考證上,她所做的一切包括學習、考證、實習,都是為了自己的大目標所設的。而這些努力最後也的確都反饋在了目標上。
有的放矢,才是考證最有價值的體現,如果盲目跟風,你只會錯過更重要的事情、浪費最美好的時光。所以在面對考證這件事時,身為財會大學生的你不妨先從這幾個方面思考——
1.你未來的目標是什麼?
有人想要進四大,就去考ACCA等國際化、高含金量的證書,或者提前準備其CPA的學習、備考。有人想要去國企、事業單位,就去考各類職稱,還有當下國企內比較推崇的管理會計也是不錯的學習思路,你可以考一個CMA試試。
如果你的未來和這些證書都無關,那就請把你的時間投入到和未來相關的事情上去。哪怕想做別的行業,那也可以多瞭解一下那個行業的競爭模式、進而培養自己的競爭力。
2.你“身兼數職”的能力如何?
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可以讓你的考證路走得更遠、更有效率。有些人天生是個多面手,校內的課程、培訓的課程穩穩拿下之外,還可以參加社團、出去旅遊、維持社交等。而有的人卻不行,那就需要調整自己的時間。比如考證培訓課程形式的調整、比如放棄一部分的社交和遊戲時間……不隨大流,跟著自己的能力和學習特點安排,才能真正把握到合適的節奏。
當然最後,你必須要明白的是,證書不是你的“尚方寶劍”,並不是證書一出你就無敵了。相反,它只是你學習能力和知識儲備的證明,最後自己是否能達成計劃中的目標,還是要看你的綜合能力。所以,切莫因為考證一件事,而放棄了在其他方面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