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才華不減當年
-
2 # B仔品生活
這讓我想起類似的事。就是在同一個城市裡上班。城北人的工作可能在城南,而城南人的工作可能在城北。很難在家附近找到合適的工作。
如果要配合工作,就得搬家;如果不想搬家,就得換工作。
-
3 # 有愛的父與子
說實話後悔了。以前覺得家鄉不好,窮鄉僻壤,辦個事情都要求人。在外面久了,就會發現同一片天,人情社會大同小異,唯一的區別,以前想回家就回去,結婚後就沒有那麼自由了。慢慢年齡變大了,見識多了才覺得家鄉是那麼可愛
韶光易逝,歲月如梭,大學四年感覺彷彿就在昨天,大學畢業後大部分人因為這樣那樣的理由不得不離開了家鄉:因為工作,因為愛情,因為生活,因為前途……
學歷層次越高,離家越遠。
現在的教育改變了許多人的生存位置,再也不同以往“小學不出村,中學不出鎮”,基本上小學初中高中起碼都是在縣城(當然還有部分的鄉鎮中小學),大學基本上都在省市位置,大部分的孩子高考志願一般有一多半選擇本省內,也會意味著孩子上大學徹底離開了家,因為大學相對來說最起碼是市區,大部分好大學都在省中心,只有寒暑假或者節假日才匆匆忙忙回家。
而且學歷層次越高,離家越來越遠。從小學到大學,不僅是學歷的增加,而且是與父母與家的感覺越來越少,因為距離產生不了美,是差距,是隔膜,是誤會,是無言的沉默!
有工作的地方沒有家,有家的地方就是打工也很難
許多大學畢業生自從畢業就離開家,一年四季都在外邊打拼,只有過年才回家,春運應運而生。而且就是春節回家也是一月左右或者更短時間作為他們的“假期”,匆匆忙忙的回來,戀戀不捨得離開。
對於大部分的大學畢業生,他們都是戀家的,如果不是為了打工,如果不是為了生存,如果不是為了活得更好一些,他們寧願待著,宅在農村,“孩子老婆熱炕頭”幸甚至哉,可是事實卻不能!
曾經的家,只能是“旅店”
對於大多數大學畢業生,回家真是太奢侈。一是回家的路太遠,少則百里多則千里,交通方便了可是時間太缺了,什麼時候也是忙;二是回家的代價太大了,大部分大學畢業生承受不了:首先需要請假休息,一歇下來就沒有工資就沒有錢,其次就是回家多少不給父母些生活費,買點好吃的東西好用的好玩的;最後就是城市雖然好但是生存壓力山大,不得不委屈求全,混的好的常回家看看,混的慘的真沒臉見熟悉的人,包括父母兄妹!
家,現在只是父母和兄弟姐妹的符號,他們吃什麼幹什麼,生活的怎麼樣,最近怎麼樣你都不知道。時間越長,就是熟悉的親朋好友也不認識,因為你“不在家”。偶爾回去小住也是,匆匆回來,悄悄離開,總是那麼“忙忙碌碌”,索性家變成了“旅館”一般,情感也淡了,還有許多也淡而寡味了!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選擇是痛苦的也是無奈的,但是絕不是絕對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許多大學畢業生考上公務員事業單位,每天上班下班,多年以後他們慢慢融入城市這個大家庭,雖然他們仍然租房蝸居但是這就是他們的“家”,曾經的“家鄉”只能存在於夢想中或者短暫的小住幾天。
近年來,許多農村好政策一波接一波,吸引了許多農村畢業大學生,他們作為返鄉小強,返鄉創業也好,掀起改變農村改變家鄉的最強音。他們是好樣的,這也是他們衷心所向,外面世界很精彩但是依然改變不了自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依然不是自己的家,城市安排了你的肉身卻永遠安頓不了你思念家鄉的靈魂。
大學離開家已經十年了,除了過年平時除非家裡有事情才回去一般都不回,是不是我太寡情薄意,父母健在,兄妹都已成家,自己打拼也是為了自己的小家庭,可是依然捉襟見肘,改變不了自己,也改善不了父母哪個大家庭,而立之年的我上有老下有小,不奮鬥能怎麼辦,不離開家更是無法生存,你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