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研究推背圖
-
2 # 工地軍哥記錄生活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兩次學術革命,一次是兩年多年前的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一次是推翻清政府後民國時期。那時的知識界,就是救國拯救社會,現在感覺大學也很多,但覺得先得就業出國留學的較多。
-
3 # 2574421120511常青木
這方面才疏學淺,只能說幾句膚淺的感覺。(僅僅感覺)
聊大學的“包容”性,應該是一脈相承,承前啟後,一以貫之。中國的大學百把年多點兒,本就很年輕,不用“政治式”劃分階段。至於發展迅猛,那是經濟文化發展的必然表現趨勢,不是大學性質核心的改變。
說它一脈相承一以貫之,比如招生,“民國大學”招錢鍾書們是特招(包容學生的偏科),如今大學“特招”更是“包羅百象”,如招體育人才,招政治人才(黨校等),招少幼生。更有甚者,只要你拜在吾門下,學修到位,也承認你是吾校門生(如在職進修碩士博士)。你說是不是“包容天下”?
還須聊一個“包容對比“:對教師人才的選拔錄用。當年對周樹人等一大批年輕教師的選用,實在是不拘一格,選賢舉能,絕非必須從碩士博士高文憑人裡頭選教師。這方面如今也有承繼和發揮,比如聘請客座教授,兼職教師。
其它各面的當今大學“包容”,十目所視,天下人皆知,勿庸贅述。
-
4 # 鴻儒智業
雖然對民國的大學不是很瞭解,但從零零碎碎得到的資料看,民國年間的大學應該更具包容性。
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從情懷上講,民間期間,大學的校長更具家國情懷,多數都是懷著教育救國的理想,動機很純粹,所以能包容各種思想和人才。而現在很多大學的校長更加職業化,功利化,少了些情懷,多了些個人算計,所以更願意用自己人,用聽話的人。
其次從人才供給上講,民間期間人才凋零,大學選聘教授時很難精挑細選,所以只要有能力,不管你的立場是什麼都可以獲得教職。而當今社會人才濟濟,高校在選人時,可以盡情地選擇與自己志趣相投、理念一致的人任教,對不符合自己要求的人,除非特別優秀,否則很難錄用。
第三劣幣驅逐良幣。這是個經濟學術語,但同樣適用於教育領域。任何事務,任何機構,在和平時期,承平日久,必然會積弊叢生,不好的風氣會逐漸戰勝好的風氣。這是人類社會的基本規律。今天的大學太舒適了,那麼像近親繁殖、裙帶關係、學術不端等行為就會漸漸滋生。
第四是目的決定論。民國年間的大學以教書育人為唯一要務,校長和教授們只需安心本職工作即可。但當今的大學,老師和學生們有發論文的壓力、爭取課題和經費的壓力、甚至還有產業化賺錢的壓力,因此校長和教授們更願意用趁手好用的人,讓學校的包容性降低了。
我對民間期間的高校不是非常瞭解,但我曾先後在南開大學和北京大學讀書,前者是民國時期的私立大學,後者是民國時期的囯立大學,且均有百多年曆史,對比這兩所高校的前世今生,因此有了上面的一點感悟。自知管中窺豹,不夠全面,謹供參考。
同時也要強調一點,包容性只是評價大學好壞的的一個指標,不是全部和唯一的指標,因此包容性強並不一定意味著學校好。一個學校有很強的資金實力,有強大的師資力量,能招到最好的學生,那麼即便不包容,也仍不失為好大學。
-
5 # 韓亞京
如果民國時期的大學救得了中國它就是好的,其可惜不能。包容就是沼澤地孕育的生命很繁雜,是多元認知文化的繁衍池塘,好處在於多樣性智慧的創新產出多。民國時期就那麼點兒大學肯定不行,今天的大學很多,國民教育水平不斷提高,數量眾多但整合資源優勢聯合會更好些,但需要強有力的政黨和政府認同支援,透過法治社會穩定發展建設,只要我們形成社會合力,一定可以做的更好。
回覆列表
我覺得民國的大學後面都有外華人的影子。外華人透過學校來收集人才。一方面為己所用一方面培養自己的代理人。民國時期的大學收費也很高,窮人很難介入。但這些學校確實為推翻封建制度。建立民國做出很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