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完的玩具總是扔的到處都是,家長每天跟在孩子屁股後面收拾玩具,萬一沒有時間收拾,家裡就像豬窩一樣,特別影響生活質量,解決問題要從根源上徹底解決,家長收拾永遠也收拾不完,只有讓孩子養成收放玩具的好習慣,家裡才能變得乾乾淨淨。大家認同嗎?
-
1 # 嘻嘻啊啊
-
2 # JT若若
非常認同您的觀點,孩子的玩具必須要孩子自己收。家長追著收即不利於培養孩子收納的習慣,天長日久還會為親子關係帶來負面影響,家長收多了,心裡多少都會有情緒,尤其是忙不過來沒時間收拾家裡亂成“豬窩”的時候,難免會帶出自己的情緒,對孩子發火。那麼我們要怎樣培養孩子收納的好習慣呢,我就自己的經驗,歸納為如下幾點:
1、從孩子一歲半到兩歲開始,玩完玩具家長就可以帶領孩子一起歸位玩具了,我們需要做的是引領孩子,起初需要陪著孩子一起歸位,讓孩子慢慢建立一個收納的概念。
2、我們要為培養孩子的歸位物品的習慣提供條件,比如:孩子可以夠的著的玩具收納架,書架,物品擺放臺等。我們可以將家裡櫃子的低矮的隔層為孩子騰出來放置孩子的玩具,便於孩子玩跟收。
3、在孩子建立了歸位物品的收納習慣後,我們要跟孩子一起制定一個規則或者可以說是跟孩子做一個約定,比如:每次玩完的玩具要收好再玩其他的玩具,如果必須一起玩,那麼玩完之後必須全部歸位,如果自己沒收那麼媽媽收完就會收起來了,下次再玩的時候就會找不到了。
4、要跟孩子講玩完不收破壞了大家的環境,給別人造成了困擾。乾淨整潔的環境讓每個人心情愉悅,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去維護。
-
3 # 三娃奶爸成長記
我家三娃,曾經玩具滿天飛,經過一段時間的教育,終於感覺清淨了,只說乾貨不囉嗦。
1.少強制重引導,創造機會教育娃。趁著娃們玩具亂,偷偷藏起某樣玩具,以陪娃玩玩具為理由,讓娃找,讓娃急,趁機進行教育。這樣的機會,可以多創造幾次,讓娃加深印象。
2.和娃一起規劃玩具的堆放空間,指定獎懲規矩。如飯前,睡前規定收拾好玩具,有小紅花和贊,並貼在醒目位置
3.讓娃們互相檢查,互相監督,做的好的做小組長,能有特權,這個對娃特別有吸引力
4.多比較多評比,除了家裡的,還可以找同學,或者網上做的好的同齡人的照片,視訊等給娃參考,讓他們做的更好
5.父母適當創造自嘲和自罰的機會,讓娃們做裁判。比如有時忘帶鑰匙,找不到檔案之類,讓娃幫忙找,父母自身做反面教材。
6.適當創造創意增強趣味性,比如可以某個主題玩具來做遊戲,或者不同型別混搭,還可以幾個小朋友之間交換空間收拾,都可以讓孩子們更投入
7.父母要深刻認識到整理玩具的重要性。如果孩子們從小能夠合理規整好玩具,那麼對他的耐性,事情規劃的合理和條理性,都有很大幫助。
培養一個習慣需要21天,指定了規矩,就堅持下去。我們要堅信,孩子是可以被教育的,而父母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對孩子最大的影響就是言傳身教。如果用自身沒做好,又怎麼能強制要求孩子呢?
-
4 # 雨寒軒
家有寶寶四歲,現在每天晚上都會把玩具收拾完以後在看電視,除了有的時候玩具太多,需要我來幫助一起收以外,基本上已經不用我再來單獨收了,而且他收拾的時候會知道分類擺放。
我家的寶寶一歲多的時候就開始鼓勵他把玩具放到箱子裡去,那個時候小,每次放到箱子裡的時候,她也很開心。
其次可是孩子他很有眼力價的,平常我自己帶孩子,他會自己收玩具,可是如果奶奶過來,他知道奶奶會幫他,有一次我跟他說收玩具,他跟我說奶奶收,那個時候我就告訴奶奶以後玩具讓他自己收。
後來孩子大了,他並不是那麼熱衷於收玩具,而更愛玩玩具,天氣熱的時候不穿襪子不穿鞋,家裡又是滿地玩具,他有的時候會踩到了,也會很疼。我就告訴他,如果你把玩具收好了,就不會這樣。
剛開始的時候我會陪著他一點一點地把玩具都放到對應的箱子裡,每一天都收拾,而且有的時候地上玩具太多了,他要想拿新的玩具的時候會告訴他,請你把這些玩具都收好,我們再去拿別的,時間久了,他就知道要收玩具。
最後推薦一個辦法, 在收拾屋子大人擦地的這個時間段之前,告訴寶寶要把玩具收好,開始可以一起收,這樣擦地收拾時候的時候不會意外的把玩具掃走。
還有就是在看電視之前把玩具都分類擺放好,就可以看了,所以我們家養成的習慣就是每天晚上在看電視之前把玩具收拾好,有時候甚至會在吃飯之前就把玩具收好了,這樣吃完飯就能直接看。
任何習慣的養成都不是一時心血來潮,都是需要大人和孩子長期以來共同的堅持。剛開始以鼓勵為主,時間久了,他就會養成習慣,他就都能做好了,寶寶的潛力真的是無限的,相信他。
我家寶寶喜歡玩樂高,所以下面圖片他讓我幫他做了一個分類收納盒,這樣他不用整箱的去翻零件,整理的時候他也會分類收好。
-
5 # 雲想容
孩子從小要培養孩子玩具存放的好習慣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城市裡的孩子一般都擁有較多的玩具,尤其是獨生子女,家長捨得買,親友捨得送,但許多孩子在家裡不注意收拾整理玩具,有些家庭裡玩具撒滿地,進門無插足之地。家長不注意教孩子存放玩具,容易養成孩子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
首先,家長要重視孩子收拾整理玩具這件事。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玩過後收不收玩具無所謂,因此要麼放著不管,任玩具撒滿地;要麼包辦代替,兒子玩,老子收。其實孩子能在玩過後自己收好放好,同樣可以促進孩子責任感的形成和愛惜物品優良品德的培養。
第二,家長也應為孩子創造一定的條件,幫助孩子養成收拾存放玩具的好習慣。家長可以給予孩子一定的活動空間,活動結束後自己整理這個小天地。有條件的家庭還可以給孩子一個獨立的房間,地面鋪地毯,供孩子玩,佈置上桌子、架子、櫥櫃等供孩子存放玩具。房間條件差的家庭可提供一個角落或一樣傢俱,使孩子的玩具有固定的地方存放。
第三,教會孩子存放玩具的方法。固定存放的位置,比如大的玩具放下層,小的玩具放上層,什麼玩具固定放在什麼位置。
第四,教會孩子分類存放玩具。有的玩具本來就有包裝盒,玩過後應放到位。有的玩具無包裝盒,家長可收集一些代用盒。存放玩具最忌將所有玩具裝一起、雜亂無章,要玩時或者在玩具堆裡東翻西找,或者將盒子傾翻,所有玩具鋪滿地。長期重複無條理的動作,人的思維也會變得無條理。
第五,要教會孩子按盒裝原有格式收玩具。例如積木在盒子內的擺放是有一定格式的,如果位置放錯了,積木也就裝不下了,有的孩子因為不會收積木,或者因為嫌麻煩,所以在收玩具時將積木亂堆在盒子裡,這樣不能及時發現遺失掉的積木。長期保持存放玩具的條理性,也可延長玩具的使用壽命。
-
6 # 尚澄兒童教育
關於孩子的玩具滿屋都是,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養成收放玩具的習慣,觀點如下:
1.遊戲的方式
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收納箱,用遊戲(比如投擲)的方式,激發起孩子的興趣,慢慢培養孩子收納的習慣。
2.設定固定遊戲場地
在家裡某個地方,設定專門的遊戲區域,告訴孩子只可以在這個區域玩,避免玩具扔得到處都是。
3.給孩子提供專門放玩具的收納箱
給孩子準備放玩具的收納箱,告訴孩子這是他的百寶箱,專門用來裝自己的玩具,要收拾整齊,寶貝才不會丟。
4.家長以身作則
平時家長要養成東西擺放整齊的習慣,孩子受父母的影響,也會形成收納玩具的好習慣
5.讓孩子自己動手
孩子每次玩完玩具,家長不要著急自己去收拾,可以讓孩子自己或家長幫著收拾。收拾完畢,可以用鼓勵或表揚的語言,告訴孩子收拾得好整齊啊,你太棒啦!激勵下次孩子繼續自己收拾。
-
7 # 西爸兒童教育資源分享
對於玩具的收拾整理,想必對於家長來說,都是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物別是家有男孩的爸媽更是如此,我們如何才能讓孩子自我收拾整理玩完後的玩具,而不是由家長代勞呢?
我家孩子前幾年也經過了長期的來回拉鋸戰,目前己經養成了玩完玩具後收拾的良好習慣,把自己的鬥爭經驗分享給大家。
然後再來說說玩具收拾整理的問題,我們是這樣子去做的:
1.首先作為家長會作好榜樣,家中的物品會作好整理收納,不凌亂的到處擺放,讓孩子參與到監督中來;
2.與孩子進行討論和商量,制定玩具玩耍後收拾的要求,比如收拾時間,收拾方式,存放要求等等。我們家首先是與孩子討論了玩具要分類進行存放,比如樂高玩具,給孩子購買幾個收納箱,每次玩耍完成後,就在我們之前制定的規則前提下,把玩具進行分類存放在指定的地點。收拾時間我們也是經過商量每次玩耍完成後半個小時之內必須完成收拾工作。
3.在選購玩具時,也要考慮收納問題,儘量減少購買體積過大、外型不規則的玩具,以免造成收拾困擾;每買一個新玩具時,可和孩子討論:玩具應該住在哪一個家,藉此強化孩子的分類與歸類能力,也能引導孩子正確地收拾。
5.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我們應根據孩子的關注點,對於不能按照溝通好的規則進行執行的,應當給予適當的懲罰,家長一定要堅持原則。
-
8 # 客家人阿丘
你好,我是一名幼師,很樂觀的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要把玩具分類擺放好。
每個玩具都有固定的擺放位置,存放玩具的容器可以是大盒子、大筐子,開口要比較大,方便孩子拿出玩具,而不需要把所有的玩具都倒出來。還要把孩子經常玩的玩具放在外側,以便孩子取出和放回。家長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家長們平時也要把家裡的東西整理好,用好擺放好,生活環境對孩子培養良好的習慣有很大的影響。
其次,與孩子約定好時間。
每次玩玩具的時間要多久,包含整理玩具的時間。時間快到前,提醒孩子一下,慢慢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到了收拾玩具的時候,跟孩子說:今天玩耍的時間到了,你的玩具朋友也要休息的,我們把它們送回家吧。家長帶頭整理玩具,如果孩子不願意整理,想去玩其他的,家長可以跟孩子說,你把玩具亂扔亂放,它們也會難過傷心的,賦予玩具生命,激發孩子的愛心。
然後,把整理玩具當做遊戲。
調動孩子的興趣和積極性。在整理前,家長可以與孩子約定比賽規則,以玩具玩具擺放為目標。整理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孩子愛比賽、愛打賭的天性,讓孩子覺得整理玩具就像在做遊戲,邊玩邊整理。每收拾好一樣玩具,家長就以此行為給予表揚,這對孩子學習收拾玩具有很好的鞏固效果。
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過程。在此期間,需要父母耐心的幫忙和帶領,上面的方法家長都可以去嘗試,希望通過適當的方法,幫助孩子養成整理玩具的好習慣。
-
9 # 能量時光
1、家長帶著孩子收拾。孩子沒有意識要自己收拾自己的東西,家長不僅要告訴他該收拾,還要說完立馬就帶著孩子,教給他怎麼做。多帶著孩子收拾幾次,再看著孩子做一次。然後孩子就會自己收拾玩具了。
2、家長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家長不要對著孩子說:你必須,你得做,你不能......之類的命令式語句。應該鼓勵孩子自己動手收拾玩具。孩子聽了家長的鼓勵,會更積極主動的去做。
3、家長以身作則。家長每次用完東西都放回原位,孩子每次看到,自己也會模仿家長這樣做,把自己的玩具收拾好。
-
10 # 悠然之家
收拾東西是一種潛移默化中形成的良好習慣,要讓孩子養成收拾東西的好習慣,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則,孩子才會跟好學好。父母愛乾淨,愛整潔,東西排放整齊,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覺得家裡哪一天亂了也會不習慣。有一件很小的事我特別有感觸,培養孩子扔垃圾的習慣。很小的時候我讓孩子自己找垃圾桶學扔垃圾,有一天我把垃圾桶換了個位置,寶寶就覺得不習慣,不願去扔。所以父母有意識的早點培養孩子習慣是好事。第二,孩子的玩具擺放整齊在固定合適的位置,亂了讓孩子知道放在哪裡。如何讓孩子去完成這項把玩具放回去的任務,家長還是要費點心思,而不是靠訓斥,特別是小的孩子你對他說把玩具放回去說十遍他也不會聽,但家長只要做幾遍,和孩子一起整理玩具,孩子以為你在陪他們玩,自然會高興的和你一起收拾玩具,這是需要時間和過程的,父母的耐心最重要。
每次一走進寶寶的小天地,都會覺得玩具又多又亂。寶寶們也總是玩玩這個玩玩那個,甚至玩完玩具之後就再也找不到了。建議爸爸媽媽要讓孩子養成學會自己主動收納物品的習慣,這對他們的將來也是很有好處的。
孩子不喜歡收拾玩具,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您給他們買的玩具實在是太多了。家裡就像開了玩具店,玩具多得不但裝滿了孩子臥室的抽屜,地板上還有幾大塑料筐。若孩子對自己擁有的玩具不大懂得珍惜,爸爸媽媽也很難培養他收拾玩具的好習慣。當孩子面對珍愛的玩具時,可以給孩子買一個玩具的小家,也就是一個小收納箱,讓寶寶想玩玩具的時候自己拿,不想玩的時候就把玩具送回“房子”,帶著卡通色彩的溝通起來一定會得心應手很多。
此外,如果孩子已經厭煩了手中的玩具,不妨讓他和姣好的朋友互相換玩具,在平時爸爸媽媽就可以提醒孩子要好好保管玩具,因為玩具要完好無損才可以拿去交換。這樣既能增強孩子收拾玩具的主動性,還培養他思維的條理性。
在寶寶自己收拾玩具的過程中,還可以讓他們學會珍惜玩具,爸爸媽媽要用適當的方式給孩子灌輸管理自己的玩家,主動支配自己玩具的習慣。
閒暇時間可以利用手機教寶寶學漢字哦!推薦一款幼兒識字軟體【貓小帥識字】,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不僅可以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孩子開心地學習漢字。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定中設定學習休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