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若蘭留星

    “14歲的孩子沉迷玩手機,沒收手機就以輕生威脅家長,應該怎麼辦?”

    我的孩子今年16歲,上高一。在她初二那一年,也就是14歲的時候,突然就迷上了手機,停不下來的那一種。不要說影響看書、學習、寫作業了,就連吃飯的時候都要一邊拿著手機看。成績從年級前八十以內一下掉到了三百開外。

    當時孩子讀的學校是全市最好的一中,老師說年級前300名都可以直升本校高中。因此一看到孩子那一落千丈的成績,我就慌了。講道理,擺事實,各種苦口婆心的勸說都沒有用後,我又氣又急。

    於是就使出了殺手鐧——沒收孩子的手機。

    孩子沒有跟我大吵大鬧,也沒有要死要活。她只是突然躺在地上,默默的流眼淚……孩子什麼都沒有說,然而渾身上下都散發著“生無可戀”的氣息……

    那一刻的我有多震驚,多難過,多心痛,直到現在都無法用語言和文字清楚的描述出來。因為就算此刻回想起來,我依然覺得痛得沒有力氣,痛到無法呼吸!

    我一夜無眠。沒收手機是簡單而又粗暴的,頂多治標,絕不能治本。我不願逼迫我的孩子,可也不能看著她就此頹廢下去。

    思來想去,唯有一個辦法可行。那就是陪她一起——所有的一切都陪她一起。

    打定主意後,我把手機還給了孩子,並且認真誠懇地就我之前的粗暴行為道了歉。等孩子平靜下來後,我以閒聊的語氣詢問她在玩什麼遊戲,孩子說“和平精英”。

    我在自己的手機裡下載了這款遊戲,然後跟孩子說,可不可以在週末空閒的時候教教我。孩子有些震驚,瞪著大眼睛看我,然後點頭同意了。

    從那以後,我就開始跟孩子一起打遊戲,並且還在遊戲裡拜她為師。我們一起打雙排,或者四排,最長的時候一連玩了四個多小時。

    孩子看書寫作業的時候,我就自學自考教材;她約我打遊戲的時候,我就放下書去陪她。

    慢慢的,孩子的狀態越來越好,她主動把手機給我保管,只有在周未的時候才給她。差不多過了三個多月(其中包含二十多天假期)的時候,孩子突然說已經玩夠了,不想再玩遊戲了,於是就把曾經那麼喜歡的“和平精英”給解除安裝了。

    我暗暗鬆了一口氣,難為我堅持並忍耐了那麼久,孩子終於是願意放下手機了。

    以前沉迷於手機時落下的功課,大多數也慢慢補了回來,語文、數學、化學都是名列前茅;其它副課也基本沒問題,物理要弱一些。

    唯一遺憾的是,英語成績未能提上來——因為當初孩子迷戀手機,學習態度不好時得罪了英語老師,她帶有人身攻擊性的指責讓孩子非常厭惡,以至於連帶著討厭這門課程。

    最後中考時,因英語成績拉低,以3.1分之差無緣於一中。

    雖然成績有那麼一點不夠理想,但是除了一中,全市其他的高中,無亂公立還是私立,我們都可以任選。

    這個結果,在孩子沉迷於手機的那段時間,我是想都不敢想的。我們整天提心吊膽的是,孩子還能不能上高中……

    下個學期孩子就高二了,成績算不上頂尖,但也不差。更重要的是孩子已經知分寸,懂是非,基本上不需要我們操心了。

    我不知道孩子以後能不能上一個好大學,但是隻要她能像現在這樣安安穩穩的走下去,我也就知足了。

    綜上所述,當孩子一時沉迷於手機時,家長最好不要簡單粗暴地制止。換一個和緩一點的方法,多陪他們走一小段彎路也未嘗不可。

  • 2 # 一名小老師123

    我經常給家長說:廢掉一個孩子,只需要給他一部手機。

    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現象:兩三歲的娃娃盯個手機的螢幕被逗得哈哈大笑,一拿開就哇哇大哭;無論小學初中高中生,上學偷偷帶手機到學校,家長管不了;幼兒園的孩子沒人照看,一部手機就能上孩子老老實實;臨近中考高考的學生沉迷遊戲不能自拔,到處求教該怎麼辦?

    可以說,題主這個問題是很多家長的共同話題。也可以說,是孩子小時候不注意控制釀下的苦酒,今天來品嚐。

    需要明確的是:孩子玩手機不是一天兩天了,而是從小到大養成的“玩手機成癮”了。可以說,手機成癮和煙癮,酒癮,毒癮一樣,都是一種自控力缺失的“病”。

    世上沒有後悔藥。那14歲孩子玩手機成癮,不讓玩就以死相逼該怎麼辦呢?

    首先,父母要達成一致意見,下定給孩子戒手機的決心。好多家庭就是這樣,兩個人一個管孩子另一個放縱孩子,意見不一致。總覺得小孩子玩一會兒不要緊。如果兩個人達不成一致意見,什麼法子都不管用。

    第二步:斷網。不需要和孩子正面衝突,找個機會把家裡的網路弄出故障。該找人修的找人修,反正就是修不好。不然讓孩子知道你是故意“害”他,否則青春期的孩子你可能真駕馭不了,不定生出什麼事端,一氣之下跳樓喝藥也不是不可能。網路公司修不好該誰是?你甚至可以個孩子一起譴責網路公司。

    網路公司修不好,手機流浪也不能無限用。可以調低流量套餐,超過流量就限流,玩不成遊戲。大人的手機你自己管不好還能賴小孩?沒有網路沒有流量,就為孩子戒手機提供了好環境。

    第三步,引導發展新的興趣。孩子玩不了手機,會變得很無聊,會坐臥不安。親子關係好的,建議和孩子走出去,打球跳舞,跑步,唱歌游泳,彈樂器都可以,轉移孩子興趣。親子關係不好的,孩子不一定聽你的,可以滿足孩子其他的正常需求。堅持一段時間,孩子的興趣就轉移了。

    第四步,藉助外部力量。最好的助攻是老師。一般而言,孩子還是比較聽老師的話。有些訴求直接和孩子說未必聽,借老師的口可能孩子就乖順多了。也可以透過孩子的好朋友勸解,或者孩子的七大姑八大姨勸解,只要孩子能聽進去。

    不是說二十一天養成習慣嗎?堅持一段時間,孩子有了新的興趣愛好,就不玩手機啦

    最後再說一次:想廢了一個孩子,就給他一部手機。

  • 3 # 孑然一身的老男孩

    一看這問題就知道是70後的父母提出來的。這種事,對於80.90後當父母的來說根本就不叫事兒!

    “網癮”這詞就是80後這代人開啟的。而“網癮少年”也多是指90後這代人。所以作為“過來人”,如果自己的孩子有了“網癮”沉迷於玩遊戲玩手機。那我們這些80.90當父母的有一萬種方法可以治他!

    理論就不說了,那樣顯得“紙上談兵”。就說一個我身邊真實的案例吧。

    我同學,80後,有一個12歲的兒子。由於兩口子都常年在外打工,兒子就交給家裡的老人帶著,算是留守兒童了。可能是覺得沒有時間陪伴兒子吧,所以就給兒子買了一部智慧手機。想著這樣就可以隨時透過影片通話見到兒子,也算是一種陪伴。

    初衷是好的,但是他們忽略了手機可不止能影片還能玩遊戲……所以沒多久,孩子就沉迷上了手機中的一款“農藥”遊戲,並且大有上癮之勢。

    家裡的老人根本管不了孩子,一碰他的手機就又哭又鬧的。老人是一點招都沒有,只能等孩子的父母回來“收拾”他了。春節期間,孩子的父母終於回來了……

    我同學回到家,瞭解完孩子的情況以後。並沒有像大多數父母那樣一味地去指責孩子,甚至動手打孩子。而是不緊不慢地坐到孩子身邊看他玩遊戲……

    看孩子玩了半天以後才問孩子:“這遊戲好玩嗎?”孩子當然說好玩啦。我同學接著問:“那你想不想一直玩呀?”孩子頭都沒抬一下:“想啊!”“那好,你老爸我是個開明的家長,你想玩我就讓你玩。但是,咱們父子倆可得做個君子協定。”“什麼協定?”孩子問。

    “遊戲你想怎麼玩就怎麼玩,想什麼時候玩就什麼時候玩,手機我也不收你的。只是兒子,你必須要知道,人都是有取捨的,既然你選擇了天天呆在家裡玩手機,那就必須要放棄出門去和小夥伴玩耍的權利。明白嗎?你可要認真考慮清楚,不能反悔的喲!”

    孩子只思考了幾秒鐘就答應了我同學的提議。在這之後的一個月裡,他兒子就整天呆在家裡玩手機,家長根本不管他,甚至都沒有讓他做作業。也就每天吃飯睡覺的時候必須讓他放下手機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其他時間,隨他玩!

    剛開始的十幾天孩子特別高興,再也沒有人打擾他玩遊戲了,而且想玩多久就玩多久,還沒人監督他寫作業。可把孩子樂壞了……

    但到了二十天以後,孩子就有一點坐不住了,想要出去和小夥伴玩耍了。特別是過年期間,我同學是過年都沒讓孩子出門的,去拜親戚家年也沒有帶上他,還讓親戚們不許來家裡拜年。所以,一整個寒假孩子都是在家裡過完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此時“家”對於孩子來說已經是一個“囚籠”了。

    所以當開學以後,孩子的同學們都去學校報名上學去了,就他一個人還呆在家裡時。這孩子徹底受不了了。主動放下手機,哭著喊著要去上學。最後在他自己說出不要手機了以後,我同學才帶著他去學校報名!

    最後做一下總結,我同學的這個方法適用於絕大多數的孩子。其實我們都知道,一道菜再好吃,你天天吃頓頓吃,總是會吃厭的。一個遊戲再好玩,你天天玩也會玩膩的。

    希望這個方法對你有用,你完全可以照搬,或者借鑑一下!

  • 4 # 鳳凰花兒開

    十四歲,正是叛逆的年齡。強迫是無效的。遊戲是新生代人生的一部分,不玩遊戲是不可能的,人生也是不完整的。沉迷遊戲也是不對的。怎麼辦呢,你應該陪他玩,幫他玩。這個時候,你要說的是,我幫你玩,你去做作業去吧。教員告訴我們,對話總比對抗好。

  • 5 # 亂世德華

    14歲的孩子,沒收手機不給玩就輕生威脅家長?我沒有看錯吧?已經離譜到這種地步了嗎?再縱容下去那還了得?

    針對14歲的孩子沉迷玩手機,我表示很理解。不要說14歲了,現在大多數人無聊的時候不也都在玩手機?大人明知道玩手機不好,還是控制不住自己,何況是14歲的小孩?

    但是小孩沉迷玩手機,不給玩就輕生威脅家長,這樣的情況屬實罕見,必須要將小孩引上正軌,不能一錯再錯!

    首先可以瞭解一下她用手機是用來做什麼,是上微信聊天、還是刷短影片玩、又或者是看電視。然後從這些方面入手,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和小孩溝通。第二可以從手機入手,你不給她買手機,她拿什麼玩?第三就是要經常和她溝通,跟她玩遊戲,不要老是用大人的身份壓她,要和她做朋友,傾聽她的心事,加強交流。希望你能早日讓你的孩子擺脫手機,好好學習!

    大家還有什麼好的方法嗎?互相交流一下吧!

  • 6 # 冰哥遊玩記

    1、陪伴孩子共同讀書學習,養成良好的愛書習慣,具體操作,每天晚飯後帶孩子到新華書店看書,不管他看什麼書,只要陪在身邊就行,每個週末下午同樣在書店看半天書,這樣堅持幾年下來,孩子就愛上看書,後來還要要求買書回家,有空就在家也看書,娃兒後來的語文,地理,歷史都是很好的,初二時作文還在雜誌上發過文章。

    2、每週帶孩子兒一起外出餐館吃飯,目的是更多的時間給娃兒交流生活,學習,愛好方面的談話,在走路去餐館,在點菜後等上菜,邊吃飯時都是很好的交流機會,娃兒也願意和家長交流。

    3、放學後的陪伴讀書,娃兒放學後做好作業,讓娃兒在面前讀語文,英語課文,這樣作用是督促完成作業,溫習課文,效果比上培訓班好。

    4、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所以節假日帶孩子兒出去旅遊,開闊眼界,豐富大腦,對人生才更有思想。

    5、共同商議制定獎懲制度,表現好的如成績考好,學校得獎就獎勵,反之則進行處罰。同時讓娃兒對大人也可以進出獎懲想法,讓娃兒覺得公平,更容易遵守規則。

    6、每週一次思想交流會,週末抽時間,時間不要太長,大人娃兒一起,相互交流本週的學習,生活,老師,同學們的情況,以及遇到的事情進行分享,剖析。這樣的目的,就是讓娃兒願意和家長說心裡話。

    7、利用空餘時間,陪娃兒一起運動,下棋等,增加體質,增加腦力,培養親情,娃兒積極參加學校運動及比賽,多次獲獎,大學還考了二級教練員證。

    雖然我是離異帶孩子,娃兒五歲時離異,離異前孩子由其母親帶,本人由於做生意,沒有管娃兒,離異後才由我帶孩子兒,但是今年娃兒大學畢業,已經成功上岸進入公務員行列。娃兒的良好行為習慣,學習愛好培養,使其青春期輕鬆度過,高中後幾乎娃兒獨立自主學習成長,他明白了人生的意義目的和追求,雖然前幾年很辛苦,卻換來後來十多年的輕鬆。希望本人的這些育兒經驗,能幫助到更多迷茫的,不知如何教育孩子的家長。

  • 7 # 心靈窩

    有個初三的孩子也是網癮,整天沉迷遊戲,父母軟硬兼施,毫無效果,只得求助孩子的北大舅舅。

    舅舅出了個奇招:和外甥籤協議,讓他玩72小時遊戲,只能睡5個小時,零食任他吃。

    大家看到這麼奇葩的要求都笑了,這哪裡是戒網癮,明擺著推波助瀾嘛。

    結果卻讓人意外,外甥真的把網癮戒了。

    父母剛開始還不知道,直到孩子成績一落千丈,他們才發覺,詢問下,才得知孩子怕父母罵,總是找藉口去姨媽、叔叔家玩遊戲,父母不在家時也偷偷玩。

    父母聽完後十分生氣,把孩子大罵一頓,還把電腦摔了。孩子趕緊抱起電腦檢視,生怕摔壞了。

    魯彥希父母氣得直髮抖,他們嚴格控制孩子上網,然而一點效果都沒有,反而激起詹彥希的叛逆心,他玩得更瘋了。

    父母實在沒辦法了,只得求助在北大從事家庭教育研究的弟弟陳敬忠。

    舅舅接手後,第一件事情是深挖“孩子網癮背後原因”,一查才發現是姐姐姐夫造成的。

    姐夫主張散養,讓孩子解放天性,聽之任之。姐姐鍾愛圈養,喜歡控制孩子,萬事按她要求做。

    夫妻兩為了孩子教育問題一直爭吵不斷,有時候還升級成打架的局面。

    詹彥希從小生活在這種環境中,他覺得很苦惱。正好,遊戲的出現,能讓他忘卻煩惱,做自己的主人。

    大人的問題大人解決,網癮的問題還得詹彥希解決。

    舅舅和他寫了一個特殊協議:詹彥希可以毫無顧忌地玩三天遊戲,總時間72小時,還有不斷提供零食,唯一要求是期間只能睡5個小時。假如沒有做到,就要沒收電腦。

    詹彥希看到能痛快玩遊戲和吃零食,興奮都來不及,哪會拒絕。他馬上籤好字,準備開始遊戲。

    父母此時也買好一大堆零食放在旁邊,然後拿出手機記錄孩子的一舉一動。

    最開始詹彥希欣喜若狂,滿眼放光,不停地在遊戲中衝殺,偶爾往嘴裡塞點零食。要知道這種遊戲自由、零食自由的生活是他做夢都想的,現在實現了還不得好好享受。

    漸漸地,詹彥希眼中失去了光,打遊戲也沒有那麼大的衝勁。23小時後,詹彥希累了,提出睡一下。

    因為規定5小時的睡眠時間,即使詹彥希再累,在他睡了2個小時後,母親還是把他喊起來,讓他繼續。

    青春期的孩子特別好勝,詹彥希不想輸,他拖著疲憊身體繼續戰鬥。

    這次他完全沒有興趣,像機器人在執行命令,枯燥死板。

    13小時後,他又撐不住了,提出再睡一下。這次他睡下去不想起來,母親卻不放棄,把外公外婆叫來,輪番上陣,才把昏昏欲睡的詹彥希喊起床。

    詹彥希坐在電腦旁,看著遊戲,竟生出一絲反感,更別談熱情了。

    就這樣,在眾親人的監督下,詹彥希睡掉了5個小時,卻還只玩60多個小時的遊戲。

    父母再讓他玩,他死活不同意,只願睡覺。而且由於全程父母都有手機錄影片,他賴不了帳,只得認輸。

    不過舅舅十分清楚他的心態,並沒有讓詹彥希父母沒收他的電腦。

    詹彥希覺得父母通情達理,自己又佔了點小便宜。

    於是他願意暑每天學習三個小時,每天散步一個小時,晚上10點半睡覺。

    父母為了激勵孩子,答應他兩天可以玩一個小時的遊戲。

    透過這次考驗,父母也改變很多,不再敵對教育,相互謙讓,和孩子一起說心裡話,制定月目標,達到目標有相應的獎勵。

    詹彥希改變了,成績也顯著提升了,從上學期年級180多上升到年級58名。

    回到題目“孩子沉迷手機,沒收就以輕生威脅家長”,你們不妨學習詹彥希舅舅的做法。

    物極必反,當孩子玩手機玩到不想玩了卻不得不玩的時候,他對手機不會再沉迷。

    當然也得了解孩子沉迷手機的原因是否與父母有關,假如有關係,你們也得做出相應的調整。

  • 8 # 燦爛微風vV

    現在的孩子都怎麼呢?動不動就以輕生威脅家長,到底是家長的問題還是孩子的問題?是學校的問題還是家庭的問題?

    考試沒考好,家長說幾句,受不了了,要跳樓;不好好學習,家長說多了,離家出走;高中關鍵時刻,學校統一補課,他們去教育局實名舉報……

    真是很無語,越來越不明白這些孩子了,該說他們脆弱還是太有主見?是好事還是壞事?

    記得外甥上初中那幾年,就是這樣的情況。有一陣特別迷戀遊戲,天天抱著手機不離身,三更半夜偷玩,大人說了也不起作用,和你冷戰,理由比你還多。

    大家都想著這是孩子叛逆期,等過了這一陣子就好了,也就儘量順著他。

    剛開始,他用手機的時候,還給父母彙報一聲,說是他要學習,需要用多長時間;後來,他說他今天學習任務已經全部完了,需要放鬆一下,想玩一會手機,也給父母說;再後來,他只要看見父母的手機在那放著,就開始偷偷的玩了。

    有好幾次,大姐要用手機,半天找不著,最後發現他拿著手機一個人躲在房間裡玩。

    後面,大姐他們就注意了,手機隨時都在身上裝著,免得又被他拿去玩了,影響學習。

    結果,突然有一天,老師打電話叫大姐去學校。去了才知道,孩子最近學習退步很大,每天上課打瞌睡,成績直線下滑,問家裡是不是有什麼事情。

    回來後,他們有一次深入的談話,才知道,孩子是迷上了遊戲,而且天天熬夜打遊戲。

    他不知道在哪裡找到了大姐淘汰的舊手機,偷偷藏了起來,每天晚上都是偷著玩,熬夜到一兩點才睡覺。

    原來如此!

    大姐立刻沒收了手機,想著這樣,他應該好好安心學習了吧?

    結果,過了兩週,大姐無意間又發現了,他還是在半夜三更偷偷玩手機,不知道他怎麼又找出了那部舊手機。

    大姐氣的,那晚當場砸了手機,姐夫還打了他一巴掌。

    那是冬天的晚上三點啊!他竟然不睡覺還在玩手機!他可是即將中考的人啊!能不氣人嗎?

    從那以後,大姐每隔一週主動問一下老師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她也如實把孩子的情況反應給了老師。

    從那以後,孩子每天一回家就鑽進房間不出來,不知道一個人在裡面幹啥,也不和大人說話。你叫他吃飯,他也不理你,不吭聲,等你走了,他一個人又跑去廚房吃飯。

    這樣的狀態,一直持續了兩個月時間,直到那年過年前才慢慢平息。

    那年過年,孩子壓歲錢掙了3000多塊錢,大姐一分都沒收,全部給了他,讓他自己儲存。

    不過,給他說的也很清楚,這個錢讓他收好,等他中考結束,如果考的好,能上重點高中了,這個錢就給他買一部新手機。

    結果,初三最後一學期,他確實很用功,也沒有再偷玩手機,他在全力以赴為中考衝刺。

    結果,不負眾望,他如願以償了!上了重點高中,也有了他自己夢寐以求的新手機。

    所以,針對題主的問題,14歲的孩子沉迷玩手機,沒收手機就以輕生威脅家長,該怎麼辦?我的回答就是:

    14歲,正是孩子的叛逆期,作為家長一定要好好引導,否則一不小心,就會適得其反。

    最瞭解孩子的,莫過於父母。你知道他本質不壞,也並不是貪玩,只是沒有足夠的自控能力。

    不要直接反對,也不要太過強硬,給孩子一點時間,用合適的辦法引導他,激勵他,相信過了這段時間,情況肯定有所好轉。

    也可以每天規定固定的時間,主動讓他玩一會手機,勞逸結合,學習為才會更高效。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動不動就要輕生?孩子的心理素質是一個方面,家長學校的教育方式也是一個方面。

    現在的孩子不比以前,學習壓力大,家長的期望值也很大,從孩子一出去就開始各種努力,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就像一個彈簧,一直繃的緊緊的,總有一天就會突然斷裂。

    所以,方式方法很重要,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健康的身體和健全的心理比孩子的學習更重要!

  • 9 # 晴朗無雲L

    我對12歲的女兒說,咱家在八樓,如果你覺得父母對你不好,也想用這種方法來威脅我,那你就請便,防盜窗沒有鎖,如果你爬不上陽臺,我也可以幫你。

    我還告訴你,如果你選擇這麼做,我一點都不會痛苦,因為我現在還年輕,再生一個也不是問題,你不愛我,我也不會愛你。

    女兒的眼淚出來了。

    我孩子初一的時候,有一天晚上放學回來,滿臉興奮的對我說:“今天在班裡聽同學說一個訊息,有個十歲的學生,因為家長逼他寫作業,他跳樓自殺了。”

    我當時正準備做飯,聽到這個訊息,心裡撲通撲通的直跳,因為我也在網上看到過這個訊息。

    孩子說完,用挑釁的眼光,等著我的反應。

    我假裝若無其事的說:“不錯,很好,那個孩子做的非常對。”

    孩子的臉色由剛開始的興奮變得有點失望,她說,媽,他可是跳樓死了呀。

    我說,對呀,死了好。

    他現在才十歲,還沒有結婚生子,他現在死了,痛苦的人最多就是他的父母。如果他結婚生子之後再自殺,那他害的人就更多了,這種人早死早好,免得將來危害社會。

    說完我就去做飯了,但我也不放心,過了一會兒又假裝出來和她聊天。

    我說,你也有這種想法嗎?

    孩子說學習太累了。

    我說,你知道父母最希望你將來怎麼樣嗎?

    我們不求你大富大貴,也不指望你將來養老,你能健康的活著,就是最大的孝順。

    我孩子初中高中週末時也玩手機,但每次我都告訴她,幾點玩幾點結束,如果到時間不結束,多耽擱一分鐘,下次就沒有機會了。

    孩子每次玩遊戲的時候,提前五分鐘我就會通知她,如果她說我再多玩一分鐘,就一分鐘。

    我說可以,但從此你就沒有手機可玩了。

    女兒現在已經上大學了,雖然假期裡也經常玩手機,但只要我提出制止,她就會放下。

    ――――――

    我閨密的兒子比我女兒大半歲,她兒子從初中的時候開始叛逆,玩手機打遊戲,還偷偷的充了不少錢。

    有一年暑假,他兒子夜晚玩遊戲到天亮,白天睡覺,閨蜜兩口子怎麼勸都不聽,最後把兒子的手機摔了,兒子反手就把餐桌上的開水瓶扔了。

    閨密一共摔過三個手機,一點都不見效,高中時最嚴重的一次,她老公把兒子的手機摔了,兒子反手給父親一拳。

    現在她兒子也上大學了,誰也管不了,照樣夜晚睡覺白天玩手機,才上大二已經掛了好幾科,關鍵是身體也熬壞了。

    ――――――

    我同事的女兒,也是初中玩手機,家長一言不合,她就敢跳樓。家長第一次就被她嚇住了,害怕她出意外,無條件的滿足她,玩遊戲、養貓、養狗,就是不上學,和她同齡的孩子今年都上大學了,她還在家裡玩遊戲呢。

    ――――――

    遇到這樣的問題,家長首先擔心的都是孩子的安全,只要孩子提出過激行為,家長首先想到的就是妥協。

    其實作為十幾歲的初中生,他們就是遊戲玩多了,覺得用這種極端手段能制服住家長,如果家長第一次能給他講清道理,沒有哪個孩子是不珍惜自己生命的。

    如果孩子用試探的語氣說出這種極端的話,家長表現出來的態度,正好成為孩子威脅家長的藉口。

    以暴制暴雖然不可取,只要是在可控的範圍內,家長把握好度,注意好安全,當孩子第一次有這種苗頭的時候,就把他制止住,千萬不要輕易地被孩子給控制住。

    家長平時也要和孩子多做溝通,每一次玩手機前,先講好條件,一旦制定了規則,就要嚴格執行。

    家長選擇一味的妥協,這個方法並不可取,反而是害孩子。

    ――――――

  • 10 # 子云度月

    14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是叛逆期,又是關鍵的初二或初三。玩手機基本都是組團玩遊戲的。放任玩手機,肯定廢了,乾脆堵死不讓玩,可能反彈的更嚴重。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拿我兒子舉個例吧。我兒子也是個典型的手機迷,從初一下半年開始,就有了“網癮”的苗頭。我最初看到他經常戴著耳麥時,以為他拿著手機在聽音樂。他告訴我他在看直播,我以為是看籃球打比賽的直播,他也是個籃球迷。後來才知道看的是遊戲直播。所有的零花錢包括過年的壓歲錢都買了遊戲裝備。王者榮耀、英雄聯盟等等我叫上名字的叫不上名字的他都在玩,而且是籃球隊的同學組團玩。

    因為玩手機,玩遊戲,我們家一度雞飛狗跳,後來發展到,家長讓他在家玩他週末就在家,不讓他玩他就和同學組團跑到網咖玩。家長的心痛、傷心、失望在玩手機的叛逆少年眼裡是直接略過的。玩手機上癮的孩子長期沉迷在虛擬世界中,人也會越來越冷漠。那個時候想,對於叛逆期的孩子,難道家長就只有“等”了嗎?

    後來無意中在網上看了一篇文章,講黃河治淤的文章,這篇文章看完以後,讓我感想頗多,玩手機這種事可能跟治淤一樣,易疏不易堵。我和老公根據兒子的性格特點合計了合計,採取了幾項措施。

    我們的措施:

    找高手從心裡上打壓他。製造機會,讓一個熟人的孩子(當時已上大學了)跟他打遊戲,那個熟人的兒子游戲級別很高,一個月靠代別人打遊戲收入1200元,打了幾次後,兒子明顯沒有那麼高漲的熱情了。

    2.找專業人士從思想上洗腦。親戚節日聚餐,找專門從事遊戲軟體開發的親戚找他們幾個年齡相當的學生交流溝通(主要是針對兒子)。問他以後是否有興趣當專業的競技選手打比賽,兒子說他沒有。親戚說,如果不當職業,就趁早別在這個上面浪費時間了。

    3.表明家長的態度。我們開了一個家庭會議,跟兒子進行了一次深入溝通,希望他自己沉下心來考慮一下玩手機的節制問題。如果不節制,接下來零花錢減免、學校繳費自理。家長要給他斷糧草。

    4.定時間,每週週末才能玩手機,週六週日每天只能玩兩個小時。最終的結果是執行了定時間,每週週末兩天每天兩個小時,限時玩。

    5.家校聯手疏中帶堵。和班主任聯手,一方面多關愛他的學習和生活,另一方面是帶條件的“關愛”,每週都有半天去班主任辦公室寫半天作業。體現老師對他“重視”的同時,做到警鐘長鳴。

    多措並舉,多管齊下後,效果還不錯,到初三的第二個學期基本已經不玩了,最後也如願考上了省重點高中。

    當然,教育沒有固定的模板,每個孩子的性格和所處的環境也不一樣,還是要因人制宜,對症下藥。不過,這個焦慮的家長可以試試。

  • 11 # 紅蘋果Cc

    現在小孩沉迷於手機無法自拔,動輒以輕生相威脅,依我看來,都是平時缺乏管教的表現,對於他平時的壞習慣不加以制止和糾正,對於他的無理要求一再妥協,滿足,最後造成一個無法無天的性格,如果在他小的時候就嚴格要求他,錯誤的習慣及時糾正,還會有現在的樣子嗎,我想肯定不會。我記得有一個小孩,上初二,平時學習很好,基本上都在班裡前三名,他的家庭條件一般,父親在外打工,母親務農,初二下學期由於和班裡幾個學渣混在了一起,成績直線下降,期末考試處在中下水平,開家長會時,他父親來到教室二話不說,朝著他臉上就是兩巴掌,說我辛辛苦苦在外打工就是讓你在學校混日子呢,從此以後這個小孩再也沒有和那些學渣混在一起了,最後考上了重點高中。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小孩要及時教育,不可慣養,古人云,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是沒道理的,一句話,該管教一定得管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學畢業後是選擇去私企工作還是去國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