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自在光束F
-
2 # 小曹說教育
1.在大學仍然保持認真學習的態度和習慣,因為大多數學生一旦上了大學就想輕鬆,但真正決定你未來的卻是大學學業和綜合素質。
2.加強對英語和數學(有這些課程的專業)學習,因為英語是你看世界的眼睛,一些專業好期刊都是英文版;而數學是所有學科的工具,如果能夠運用好這個工具,你會發現你甩開了大多數競爭者。
3.多接觸和自己專業相關的期刊、論文、報告、論壇等,因為很多課本相對陳舊,透過這些可以讓自己儘快的進入到專業領域,並多和專業老師溝通聊天,嘗試進入他的研究領域學習。
4.多參加學校、學院一些對你有意義的活動,比如說你不擅長講話,可以參加辯論賽、知識賽等,彌補自己的短板。
以上是一般建議,具體專業可能要具體分析了。
-
3 # 漂在城市的農N代
會。
不單過年,平時也會;不單與讀高中的孩子探討,即便是讀初中、小學高年級,只要心智趨向成熟,都會。
之所以這麼做,很大程度和自己的經歷有關。
我出生農村,父親小學畢業,母親卻連小學都沒讀過。
因此,自己當初報志願選專業時,不但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甚至連一個懵懂的認識都沒有。
我內心想的是,總算結束了苦逼的高中生活了,只要不像高中這樣苦,怎麼都行;父母想的是,只要唸了書,別再臉朝黃土背朝天種地受苦,怎麼都行。
基於這種認知,所以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就是隨意瞎報了。
只不過,當時一心想去外省讀書,而自己的成績又差強人意,最後被調劑到了一所師範院校,讀了萬金油的漢語言文學專業。
因為讀的是中文,畢業後又進了事業單位,因此從事的幾乎都是跟文字相關的行政工作。
作為一個窮苦人家的孩子,普通的職業、有限的收入,讓你活得苦不堪言。
因為有這樣的經歷,所以才願意與人分享,希望身邊的人可以少走一些彎路。
專業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專業決定了你的職業定位,決定了你的同學等所謂的圈子或者資源,甚至對你的後半輩子都基本明確了一個大體的方向和範圍。
當然,專業的選擇,也和家庭情況有很大的關聯。如果是窮苦人家,就顯得非常重要,如果條件較好,則是另當別論了。
就目前一些個人的主觀心得來看,如果家庭條件不好,建議學一些實用性比較強的專業,因為這些專業技術含量高,能有較高的收入,能幫助你更好地立足;如果家庭條件好,則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喜好進行多樣化的選擇了。
回覆列表
到高中階段,才開始跟孩子談大學的專業學習,或未來的職業,應該已經晚了。
首先,從兒童時代,就需要與孩子一起學習認識自我。自己是誰? 要做什麼? 適合於做什麼? 這不是一次或數次談話就可以的。在孩子的不同發展時期,十幾年的經歷認識過來,才是好的。
其次,目前大學教育的專業設定,都過於狹隘死板,這是需要認識到的。這樣,在大學期間,才好基於所在大學的專業和課程,架構自我的人脈和專業發展框架。
最後,這個時代的世界的變化是巨大和迅速的,各行業多在發生著革命性的變革。昨天最好的行業,明天就可能發現在消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