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著調5312289
-
2 # 職教電鄧泡
往大里說。減少人員流動是防疫的重要手段。一間學校一萬人,10間學校就是十萬人了,統一封校社會就少了很多流動人口了。也就少了傳染源。
往小的說,很多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責任心還不夠。暑假本是老師們到處旅遊的時候,但這個假期所有老師除了特殊情況的沒出過省,出市的也要報備,這一切也是為自身更為學生的安全著想,萬一自己成為帶菌者,對學校這個人口密集場所都是“毀滅性打擊”。但我們的學生呢?防疫疲勞導致思想鬆懈的一大堆,暑假經常往外跑,要去旅行的一堆(當然不同地區,不同型別學校的防疫紀律不同,也不能說這些去旅遊的同學不對),不願意帶口罩的一堆……在家你父母兩個都管不了你一個,幾百老師就要管上萬學生,“軍事化”管理才能高效實現目標
所以還是互相理解吧,學校防疫部門也不想搞那麼多規定,搞出這些規定累的也是自己,但疫苗沒普及大家都只能咬牙堅持了。各種不方便總比要去醫院治療要好
-
3 # 李阿丫丫
我覺得沒意義。這些規定是將身份擺在了第一位,但教師校工學生都不應該是相對的,不應該是高牆和雞蛋。如果說封閉為了學生好,但就應該做到拋棄政治一視同仁。如果說教師做到不出省不出市,那麼學生也可以做到。為什麼,非要擺出像特權一樣的姿態!
-
4 # 雪橇三傻之拉斯
有啥埋怨的啊,封個校就受不了,老師和其他工作人員可以出去就感覺不公平了。大學已經一隻腳邁進社會了,以後會比這更不公平,更沒自由。換位思考吧,也是為了大家安全。
-
5 # rlbn
我們學校把快遞點都趕到校外,導致學生每天三十多度高溫在校門口排隊取快遞。食堂也做不到一人一桌,量體溫基本形式主義。
配圖為這兩天取快遞和食堂吃飯,這樣的封閉,又有什麼意義呢。。
-
6 # 憶傾城7140270
5月18日返校至今三個月整,本人未曾踏出學校,其實也沒有感覺到很不適。對於此提問,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學校解封不解封。封校的目的在於減少甚至杜絕接觸到新冠病毒的可能性,然而存在人員隨意進出學校,返校不隔離不核酸檢測,一旦有一人將病毒帶入學校,則滿盤皆輸。所以如果真的是為了學生安全考慮,重新審視當下的封校制度是很有必要的。
-
7 # 光宇1688
確實,這個現象讓學生感到很不舒服,好像除了學生都有一定的特權。
但是封比不封可以減少很大的人員流動!
-
8 # 使用者4146973639448068
這裡面涉及到管理成本的問題,高校中相對來說是教師數量少,管理起來容易,有一系列的措施可以處置教師,但學生呢,一旦有人違規處置難度係數大。社會輿論壓力大。
-
9 # 學農的強強
如果要深究的話,應該是一個責任劃分和成本的問題吧
先來看看責任劃分,學生進入學校後只要出事,第一責任人肯定是學校,或者說第一波輿論攻勢肯定是會指向學校的。特別是在疫情時期,真的放任學生出去導致感病那麼全校同學估計都跑不了。學校的各級領導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處罰、問責。
所以如果上學期間學生在外感染,沒有那個領導是願意承擔這樣的責任的。
就好比有些宿舍不安裝電扇一樣,很多學生有時候心態調整不過來可能會用電扇結束自己的生命。拆除電扇雖然不能說完全解決了隱患,但是減少了學生想不開的機率。開學封校也是如此。
再看下成本問題:
就像這幾年一直說的“本科證書不重要,能力才重要”,實際上也是如此。可是去招聘時那些大公司只會去985、211,稍微差點的學校都不會去。這是因為高考時985、211自已經幫他們篩選過了,他們在選人時的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可以大大降低。
開學封校也是如此:將流動性最大的學生封閉在學校裡,能夠以最少的成本達到最大的疫情防控效果,同時還能避免學生亂跑,何樂而不為。
當然,隨著疫情的好轉,學校的封校措施也不會太嚴格。部分高校在釋出秋學期安排時都表示:學生只要按規定上報,掃碼簽到出校返校,是可以外出的。所以大家也不用急,耐心等待就好。
回覆列表
對於學生來說,至少一些實驗課設可以做不用拖著了。對於學校,學生畢竟的人數最多的,必須控制人口流動,慢慢解封。而老師們一般都已經上班有一段時間了,他們流動既然沒出現什麼問題,就沒必要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