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曼嘉

    這個問題提問角度有些特別,一般只會考慮大學和專業的優劣,很少有人會提及一線和二三線城市消費水平的高低。

    其次,除去學費所有城市的生理需求型消費水平是差不多的,有些一線城市反而更低,因為是全國集中優先供應的。但如果作為學生有其他超過生理需要的消費,比如K歌、上網之類的,那麼肯定大城市消費要高出很多。所以看你自己的需求水平而定,因人而異。

    最後,即使是學費高,只要是好大學都可以去做學生貸款的。利息雖高,但我身邊就有這樣的朋友,透過自身努力奮鬥全部還清,還在大城市買了房,開了公司,活出了不一樣的人生。

  • 2 # FavorIPA

    現在消費水平和十幾二十年的差距太大,不是現在正就讀的學生估計是難以實事求是。就生存而言,可能一線城市還更容易生存,因為機會多。姑且說點經驗吧。

    大學與一個小型的社會沒什麼區別,除非你給的生活費只滿足溫飽需求,那一般是不多的,300-500足夠。溫飽以外的社交需求和社會活動才是重點。

    社交的重點不在於你多麼會來事,經常請客吃飯什麼的,當然,有錢可以這麼幹,容易招人喜歡。學生之間畢竟沒有現實利益糾葛,所以,重點是個人品性起決定性作用。

    人窮志不短,人窮才華高,人窮品性潔,這些都會對他人產生吸引力,不至於形孤影單。而有了朋友和社交認同後,溫飽甚至說學費都不成問題,因為你可以用人品和信用向同學借貸。

    有借有還,再借不難。這時候就要考驗你的社會活動能力了。也就是你得有業餘掙錢的能力。最簡單的是,做點家教兼職或麥當勞臨時工。實在啥也不會的,幫商家發傳單一天也至少一二百元。

    社會活動以不影響學習為前提,好歹不要掛科。如果確實擅長應試,那就專心治學,掙獎學金或許才是正途。

    所以,如果你只是窮的話,上那讀書都讀的起。只要別因窮而自卑自憐,先看的起自己才能讓別人尊重你。

  • 3 # 川東雄哥

    作為大學生活,一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的差別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不談學校收費)。

    第一,生活費的開支。如果在一線城市,特別是北上廣深這幾個一線城市,大學生一個月的生活費最低得保證有1500至2000這個幅度。畢竟物價要高於其他城市,生活費這方面不能節約,以免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當然,家庭富裕的就遠不止這個數了!如果在三四線城市上大學,比如我們四川,一個月生活費1000_1500是足夠的。

    第二,日常支出。學生的日常支出不復雜,一般就是洗衣服,洗澡等一些生活用品,這沒多少錢,包含在生活費裡足夠用。當然了,家庭經濟很好的學生可能用的比較高檔,那就沒法作比較,這也只是個別情況。

    第三,學校食堂外的額外生活開支。比如,週末,節假日、同宿舍的、或者班級裡有啥活動、平時關係要好的組織聚餐,一般這種情況都是AA制,費用人均一般在幾十塊錢,一個月一兩次,不會很頻繁。如果,學生生活費給得比較緊一點的,20號左右最好問下學生的生活費情況。

    第四,衣服鞋襪類開支。大學生購物大多傾向於網路,這就打破了一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的價格差別。

    第五,交通費用。離家遠的交通費用就會高些,離家近的,交通費用就低些。當然,還有選擇的交通工具型別的差別。作為家長,學生交通費用不能包含在生活費裡,應該脫離於生活費打給學生。

    第六,其它開支。比如生病啊,臨時變故啊等等這些費用無法把一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作比較。

    總之,一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開銷差別與物價因素的影響有很大關係。在我們四川,成都的物價要低於下邊的縣市,這主要是物流成本的原因。

    我孩子在西南醫科大學上學,算四線城市了,本科得上五年,學醫太辛苦。第一年開學生活費給的1000一個月,後來上調到1500一個月,一直到現在,偶爾還會給孩子發紅包(作為額外的生活補貼)。平時會問孩子這個月生活費夠不夠,食堂吃膩了可以約幾個同學出去“殺館子”,加個餐啥的。反正,大人掙錢也就是為了孩子,花在孩子的教育上,這錢值得花銷。

  • 4 # 小沈3867

    好的大學學費便宜 只有2流3流大學學費才貴

    你如果食堂吃飯的話基本差不多(10塊錢左右)

    到外面消費那是大城市高(像銀泰 天一廣場 吾悅廣場 萬科之類 吃頓飯 人均100以上吧 座標寧波)

  • 5 # 落花何所之

    首先職業身份不同,在不同城市的花銷也不同,既然問題中的身份是學生,那麼我就以學生的職業來談談一線和二三線城市的花銷問題。

    作為學生去上大學,如果不惡意盲目消費,根本不用考慮在不同城市的花銷差距,都是一樣的。

    學生雖然上了大學,成為了成年人但是主要工作還是學習,所以大部分時間都在校園裡,周圍都是和自己一樣身份的同學。學校外的活動很少,有時候同學過生日或者放假了大家一起出去聚聚吃頓飯,唱唱歌都是花不了多少錢的,而且一般都是AA制,花費的錢大家平攤,每人出一份。但是如果身邊有同學的家裡在胡潤富豪榜排的上名次,而且人家堅持要請客,那就讓人家請就可以了。

    在學校生活中,首先是吃飯問題。學校食堂的飯菜都是比較便宜的,一線城市和二三線城市都一樣,甚至有的一線城市學校食堂還要便宜。其次是穿衣日常用品問題。大學生穿的衣服一般都是網購,網上畢竟比較便宜,而且現在的大學生是非常懶的,懶得逛街買衣服,除非脫單了和物件一起壓馬路,所以對於網購而言在一線和二三線城市沒有區別,日常的生活用品可以在學校超市買,學校超市的東西也不貴,和校外的價格一般持平,我認為一線和二三線城市的日常用品也不會有價格差異。我上大學在一個二線城市,工作的時候有一段時期去了一個五六線城市,透過對比,令我感到非常吃驚的是:那個五六線城市的日常用品要比我上大學時候的二線城市貴很多。最後就是同學之間的聚會問題了。大家喜歡在過生日或者放長假之後出去聚聚,吃個飯,唱唱歌,這都很正常。在這一方面,一線城市應該會比二三線城市貴一點點,不過真的可以忽略不計了,出去了之後,大學生都是正常消費,和商人大老闆不一樣,不會玩很多樣子,所以這一方面也可以忽略不計了。

    綜合來看,我認為作為學生在一線和二三線城市上大學在花銷上沒有什麼區別。

    那麼應該去哪個城市上大學呢?我認為應該選擇好大學而不應該選擇好城市。

    好的大學知名度高,對未來就業有好處。好的大學會有政府的大量資助,會有很多獎學金和助學金,只要你在大學足夠優秀,拿錢可以拿到手軟,完全不需要跟家裡要錢,有學校發的錢就已經足夠了而且還會有剩餘,等放假了可以去外地旅遊,到處玩玩。

    所以一定要選擇一個好的大學!

  • 6 # 四四格

    衣。

    現在很多高中低檔品牌服裝,其實在各個城市都會有專賣店,而且價格差距也並不是太大,甚至在一線城市打折的力度會更大。而且對於衣服,在家庭經濟特別極端的情況下,甚至沒有必要在學校所在地的城市購買,每年寒暑假回家備齊也未嘗不可。

    食。

    對於吃飯這個問題,全國大部門高校的消費水平都應該差不多,畢竟高校食堂都有國家補貼,不至於說一線城市跟二三線城市會有多大區別。即使偶爾跟同學小聚一下,通常在學校附近的餐館消費也相對來說要低很多。所以影響也不會很大。

    住。

    這個更不用說了,家庭條件不好無論一線還是二三線城市,肯定都住學校宿舍了。那麼儘管一線城市的房價、房租費用高得離譜,跟你一個在校學生也沒有什麼關係了。

    行。

    一線城市打車的費用,相對二三線城市來說要貴一些,但是公交車、地鐵的消費也基本上能滿足出行需要。所以,這方面的消費差距也可以忽略不計。

    總的來說大學生活大部分都會在校園內,完全沒有必要因為覺得一線城市花銷更大,而選擇二三線城市上大學。

  • 7 # 李小汪老西

    在回答提出的問題之前,先來看一下上大學到底要花多少錢?

    上大學的重要三項開支,是學費、生活費和住宿費。

    學費和你報考的學校和專業有很大的關係,目前全國範圍內本科批次的院校有2000多,專科的院校有3000多所。

    雖然,目前大部分省份已經合併了本科二批次和三批次,有些省份合併了,所有的本科錄取批次,只留下了本科批次和專科批次,但是學校的性質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原來是民辦高校,現在還是民辦高校,原來是公立的,現在還是公立的。

    因為公立學校有財政撥款,所以學費相對來說比較低一些。而大部分私立學校的辦學資金主要是依靠收取學生的學費,因此學費相對來說比較貴一些。

    大部分公立院校的普通專業,每年的學費是5000元左右,4年也就是2萬元。像藝術類、設計類和全英文教學的專業,學費會比較貴一些,般情況下,一年的學費是在12,000元左右,也就是說4年,需要48,000元。

    而民辦學校的學費,普遍是公立學校的學費三倍左右,有部分院校的學費可能會更貴,像上海的一些私立學校,一年的學費可能都需要七八萬。按照公立學校學費的三倍來算,4年下來學費是8萬元左右。

    第二項重要的開支生活費。

    之前有人做過一份統計,在北上廣深等這樣的一線城市,大部分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是在1000元到2000元之間。

    省會城市及其他二線城市,大部分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大約是在800~1500之間。

    在一般的地級市和一些縣城,生活費用可能會更少一些。

    也就是說,如果你是在一線城市讀大學,不浪費的話,每個月1500元左右就可以了,4年按照40個月來計算,生活費是6萬元左右。如果是在一些省會城市或者是一般的地級市,4年基本的生活費大約需要4萬元左右。

    第三項開支住宿費。

    公立學校的住宿費差別並不是很大,大部分學校的住宿費每年是在1000~2000元之間,4年也就是8000元左右。

    透過上面的分析不難發現,上大學最重要的一筆開支,是學費,不論是在大城市還是中小城市,生活費和住宿費差別並不是很大。

    因此在志願填報時,如果自己的家庭經濟條件不是很好,只需要避開那些收費比較貴的院校和專業就可以了。至於應該選擇一線城市的學校,還是二線城市的學校,可以分下面兩種情況來決定。

    如果你的成績能夠報考比較好的985院校,比如像清華、北大、復旦、上海交大、浙大、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科大、哈工大、人大、東南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這12所知名的985院校,那麼儘量優先選擇這些學校。

    如果你的成績不是很好,那麼在選擇院校的時候,可以重點考慮城市。

    之所以優先建議選擇城市,一方面是因為,不同的城市發展情況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不論以後你是想升學還是就業,在大城市的機會肯定要比小城市多很多。

    另外一方面是,大城市的院校層次也比較豐富,選擇範圍也更廣,比如像上海、北京、廣州、南京、杭州、天津等這樣的城市周圍都聚集了大量的高校。

    即便是你在大學期間,想找一份實習工作,賺點外快,大城市的機會也要比中小城市多很多。如果你的家庭經濟條件不是很好,只要能夠交得起學費,還是建議優先選擇去大城市。如果連學費也交不起,你還可以申請助學金、獎學金、助學貸款等,所以在填報志願的時候,沒有必要過分考慮自己的家庭經濟條件狀況,能讀一個好的大學,選擇一個好的專業,儘可能的讓自己的成績發揮到最大的用處,這才是志願填報的時候,最應該考慮的。

    我是“升學與考試”---分享學習方法,關注教育時事,指導升學規劃。期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 8 # 公益觀察

    這其實是很多人的一個誤區,認為大城市就一定花銷大,但並不其然!

    每年都會有很多人問我志願填報問題,我的推薦一直是:城市—大學—專業。

    一個城市的產業結構是支撐城市發展的基礎,直接關係到城市人均薪酬的高低,大城市往往聚集了更多優質的教育資源、醫療資源、政策資源等等,因此,能往一線就不要往二線。

    至於費用,學費除外,學費往往跟專業有關(視每個專業的教學裝置、師資配備等不同而不同),和城市關係並不大。

    至於日常花銷,這都不是問題。

    1、一線城市學校食堂的單價不比小城市高,這是事實;因為很多三四線城市的菜是透過一二線城市中轉過去的,反而更高;

    2、大城市有很多勤工儉學的機會,現在機會更多。我雖然在二線城市讀的大學,但學費和生活費都是自己勤工儉學賺來的,沒有拿家裡錢;

    3、高校設有獎學金、助學金等等,只要努力,可以拿到不少;

    4、大城市的虹吸效應會越來越明顯,畢業後如果想在大城市發展,大學期間,可以打下很好的基礎。

    年輕人,要有闖進!我曾2年連續獲得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畢業後從北京再到杭州,經驗之談,供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學生為什麼要進行職業生涯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