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長城聚焦
-
2 # 筆落經風
1、家庭互動關心
海德格爾認為,關心既是人對其他生命所表現的同情態度,也是人在做任何事情時嚴肅的考慮。因此,我們說,關心不僅是最深刻的渴望,是一瞬間的憐憫,更是體現了對他人的責任。關心和被關心是人類的基本需要,人們在接受他人關心的同時也應該有關心的付出,否則這樣的關係遲早有一天會崩潰,至少必將走向畸形。比如當代大學生中會出現那樣的“不孝兒子”,與畸形的家庭關係是分不開的——父母不斷在付出對孩子的關心,而孩子在享受來自長輩的關愛時,卻不僅沒有回報父母的關心,甚至不知道感恩,成為“冷漠的一代”。許多家長對孩子的關心和教育不但沒有使孩子懂得感恩,反而喪失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使孩子產生這樣一種心態:“凡是我要求的,父母都應該給;否則,就是父母無能。”這樣的觀念一旦在孩子們的腦海中形成,那就不僅是父母的悲哀,更是社會的悲哀了。因為一個對父母都冷漠的人,是不可能在他人的身上散播關心的種子的,也絕對不可能具有健全的責任意識。因此,治療當代大學生的責任意識偏差必須首先從家庭做起,從擔當孩子責任意識教育啟蒙老師的家長做起,在家庭中建立
3/5頁
起一種平等、互動的關心關係,這首先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影響深遠,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他們對孩子感恩意識的形成負有首要責任。當孩子還是嬰兒的時候,它天然地會以呢喃,扭動,注視,微笑,依偎等溫暖人心的舉動來回饋母親的關愛,這是一種最基本的感恩形式,也是嬰兒對母親最好的獎賞。當孩子漸漸長大,中國的父母往往不要孩子感謝,使本來應為雙向互動的父母與兒女間的情感,成為父母對兒女“愛的奉獻”的“單邊行動”,這種“謙虛”其實是一種錯誤的導向。父母有責任讓孩子“嬰兒式的回饋”得以延續和發展,要讓孩子意識到,別人幫助了自己,就應當感謝,包括對父母。孩子只有能敏銳地感知他人(包括父母)的恩惠,才可能會謝恩和報恩,才會產生關心他人的情感。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引導他們對他人(包括父母)的關心採用一種默許的態度,那麼這種家庭教育必然成為溺愛孩子的工具,這就為孩子養成“自我中心”的責任傾向埋下了伏筆。同時,在“望子成龍、盼女成風”的夙願驅動下,孩子優異的成績是父母最大的希望,只要他們成績好,其餘的都不重要了。父母的過度溺愛,使不少孩子對來自長輩的愛麻木了,他們不懂得體諒父母的辛勞,肆意揮霍父母的血汗錢,成為不懂感謝、不願感激、不會感動的“冷漠一代”,更不要提如何去關心他人了。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培養感恩意識是培養關心意識的鋪墊,只有具備了感恩意識,才可能在家庭中形成互動關心。
2、師生互動關心
蘇聯教育家馬裡延科說過:“每個學生都可能發展成為道德高尚的人,但是每個人的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過程是不同的,這是由他們所處環境中的種種關係決定的。”健全當代大學生的責任意識,除了父母在營造互動關心家庭氛圍的努力外,學校更應承接培養學生責任意識系統教育的重擔,這首先就要從構建互動關心的師生關係做起,因為師生關係是教育過程中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最重要的關係。互動關心的師生關係,不僅能讓學生們感知來自老師的關心,更能讓學生同時也懂得適時關心老師。同時,這樣的師生關係也符合當前各高校構建和諧校園的目標,因為建設和諧校園是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需要,而以人為本,就是要關心人,尊重人,促進人的全面健康發展。
當前大學的師生關係存在著一定的錯位:一方面,教師們認為他們一直在關心著學生,而且試圖把學生當作朋友;而另一方面,學生們感受不到來自老師的關心,他們常常抱怨“沒有人關心我們”,世界在他們眼裡充滿困難和敵意,既遊離於功課之外,也與教師們格格不入。據2005年12月《揚子晚報》上東南大學師生關係的一次問卷調查結果看,雖然有73%的老師認為師生是朋友關係,但91%學生不認可,他們認為師生是主動與被動關係。這種師生關係的尷尬錯位,嚴重影響了校園人際關係的和諧發展。
和諧良好的師生關係應當是尊師愛生,教學相長的互動關係,也應當是一種民主、平等、互尊、互愛的和諧而親密的關係。傳統觀念上,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他們與大學生交往的作風、方式往往會對師生關係起重要作用,而當今社會,由於發達的網路,通暢的資訊,教師的權威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但尊重教師仍然是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科學的重要表現,反映著全社會的精神文明水平。然而,如今的大學校園裡,我們發現老師有時對教學的認真態度會被同學視為不屑,甚至誤解,戴上“名捕”的頭銜;課間不擦黑板、上課不遵守課堂紀律已不是個別現象;有些同學見了老師擦肩而過不打招呼,形同陌路;對老師的輔導答疑,連句“謝謝老師”都不會說的學生並不鮮見,不能不叫人寒心。在師生關係的相互作用過程中,作為老師應該是學生的良師益友,關心、尊重、愛護學生;而作為學生,更應該報著感恩的心情回報老師地諄諄教導,學生的自覺能動性同樣對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發揮著重要作用。
教師是人類文化的傳播者,在人類文化的繼承發展中起著橋樑紐帶作用。在學生的成長中,無不凝結著教師的辛勤勞動。健全大學生的責任意識,要透過互動關心的師生關係來實踐感恩教育,使學生“知恩、圖報”。透過感恩教育使學生明白,在這個社會里,愛從來都是雙向的,誰都沒有隻奉獻不回報的義務,誰也都沒有隻索取而不付出的權利。讓孩子知道別人為他付出的一切並非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人人每時每刻都在享受著父母、老師、朋友、他人、學校和社會的恩惠,人人都需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來對待這一切。一個人再強也離不開他人的幫助,對他人施給的恩惠即使再小也要銘記於心,沒有感恩心的人格是不完整和不健康的。用感恩心來融化自私心、冷漠心和自卑心,培養與人為善、與人為樂、樂於助人的品德。有感恩心的人會對周圍的人和事充滿感激之情,會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
4/5頁
我的良好社會風氣。今天的大學生更應該像毛澤東當年尊重、感激徐特立那樣,來尊重、感激自己的教師,要學會尊重老師的人格、尊重老師的勞動及尊重老師的創造。
3、生生互動關心
蘇聯教育家加里寧曾講過,“優秀品德的培養不能借助漂亮的說教或空洞的、鼓動性的喊叫,它們只能以同志間的交往為基礎,在日常的看不見的影響下,在整個生活過程中深深地被灌輸到意識中去。”健全當代大學生的責任意識,我們還應該運用最具感染力的責任教育手段——在學生之間營造良好的責任教育環境,在有效的責任教育氛圍中,學生與學生之間建立相互關心、相互尊重、彼此負責、彼此影響的人際關係。
等價交換原則不僅存在於物質的商品交換過程中,而且普遍地存在於心理的人際交往過程中。關心不是孤立的,自我從來就是存在於一系列的人際關係之中,在特定時間內,我們作為個人的態度與行為將會影響深處的各種人際關係的質量,而我們的自我也會隨時受到置身其中的人際關係的影響。如果大學生一方在與另一方交往過程中感覺到得小於失,或失轉化為得的可能性很小時,就會表現出疏遠、迴避的傾向,拒絕與對方保持人際關係。而如果大學生一方做出了使對方能夠感覺到好處的行為,並且對方同樣以互惠方式回報,這樣的人際關係即是公平的平衡關係,就容易維持下去。認為值得的交往會使一個大學生傾向於保持這種交往,而一方或雙方感覺到人際交往是失大於得,那麼這樣的交往就會被認為不值得,難以維持。我們要努力使大學生在同學之間應建立起相互關心、相互尊重、相互激勵、相互學習、平等互助的人際關係,這對培養大學生責任意識是非常有感染力的。
環境的感染主要發生在同級學生之間,而為進一步健全大學生的責任意識培養,我們還應將生生互動關心的理念延伸到高年級與低年級的同學之間,運用最直觀的體驗手段來實現。在責任情感、責任信念形成的過程中,學生的體驗是非常重要的。大學生需要機會發展他們正在形成的利他主義,他們當然具有極強的自我意識和個人主義,但他們同時也富有深切關懷他人的潛力。我們要培養富有愛心和有能力的人,在開展大學生責任教育過程中,應該有計劃地向學生提供這種體驗,引導學生透過踐行來學習責任。例如:鼓勵學生加入到義務支教活動的行列中,讓他們更多地與年級小的孩子們在一起,透過支教活動,切身體會到被需要的感覺,這不僅有利於完成學生與教師的角色互換,而且有利於他們站在更高的角度體驗關心、感悟責任。同時,我們還應該讓大學生們參與各種形式多樣的志願者活動、參加義務獻血等體現對他人、對社會責任感的實踐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回饋責任意識,也使得學生感受到對社會、對他人負責本身就是人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達到統一、獲得實現的過程,從而產生責任認識和責任行為相結合的需要,進而內化為責任意識和責任感。
-
3 # 鈴蘭王強
這個題目 好 抽象
既然自己都知道自我意識偏差了 ,那說明你自己知道偏在哪裡,差在何處, 為何自己不知處理?
這個標籤 是你自己 給自己起的 還是 哪個某某人 給你下的評價性定論呢
誰給你下的定論 就應該由誰來提供處理方法
每個人解決處理問題方式角度不同。 這不是器質性病變,肺炎診斷後 你可以隨便找醫生 治療
如果是你自己下的結論,心理學稱之為,理論交談性 阻抗!!意思是 你自己看似 神通理論 看似 明白自己的問題所在,其實 你根本就沒找對根源,更不想深入探索自己內心問題的癥結!用自己自以為是對的理論,去逃避和掩蓋自己真正的問題癥結。
所以,如果你自己真的想改變自己,真的 想糾正自我 自我成長,首先 先真誠面對自己!誠實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不足。當你真正的 面對 直視 而不是 自我價值保護性的 用 高大上的 空洞 虛無的詞語 來逃避 自己的問題。
-
4 # 假裝外行看門道
為了這個問答,也為了豐富自己的知識,在網上查了一下,什麼是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又稱自我觀念,簡單的講,就是自己對自己的認識,是指個人同客觀世界的關係的意識。自我意識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形成、發展起著調節、監控和矯正的作用。自我意識是一個多維度、多層次的複雜系統……個體自我意識從發生、發展到相對穩定和成熟,大約需要二十多年的時間(嗯,這說明大學生髮生自我意識偏差是正常現象,或者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這是在網上找到的,摘抄2008年登載在《青年政治學院學報》上,鄧雪凱的一篇文章中的一小段。
那麼,意識偏差主要提現在哪些方面呢?
來,接著抄——
一、自我認識的矛盾化。……
二、自我體驗的情緒化。……
三、自我控制的薄弱性。……
好,摘抄完畢,如果想詳細瞭解自己搜出來再看看。從以上的文字中你是不是覺得若有所思呢?
嗯,對了!就是不!成!熟!這時候怎麼去調適,大概心裡有點譜了。
具體的我就不多說了,簡單的做一個提示,一要多讀書,在書中去找答案,這個多不於本數,而在於種類、系統。二是要多交朋友,多與別人聊天,多聽別人聊天,尤其是老人。三、要多做,多參與具體活動,用你的身體,用你的心去感知事物,理解事物。很多道理你不親身體驗你是無法理解的。四、要立志。注意是立志,不是目標,我要成為馬雲,比爾蓋茨是目標!立志是理想透過你來實現!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大學生是天之驕子、國家棟梁,調適自我意識的偏差應該是小事,比較容易做到!個人愚見,調適關鍵靠自主、自覺、自願,辦法主要有三:一是觀念調適。重點要順應潮流,參照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進行調適。二是行為調適。參照主流意識、法律規定、制度安排、道德準則等進行調適。三是目標調適。從思維、信仰及個人發展規劃等方面進行調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