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懼終成42125865
-
2 # hnjv太善真人
學生的空閒時間只是一個概念,教務方面安排每週20節和三十節課時,主要取決專業的課程需要,教育部也不可能給一個統一標準。因此,學生的空閒時間也就相對的。為教學,強制佔有是應該的,畢竟學生以求學,學校以授業為終極目的,不違背教育的宗旨,就是合情合理和合法。
-
3 # 塘小米
個人感覺,整體來說,大學還是比較空閒的,相對緊張繁忙的高中而言,大學簡直就是養生般的生活,課程不多,閒暇時間較多。
不知道你所說的強制佔用是指哪方面呢?社團活動,還是各類講座什麼的?如果是這些,並沒有存在強制一說,基本上都是出於自願的。如果你是指那些有強制學分要求,你又不大想去的選修或者講座等活動,但不去參加又無法修夠學分的話,覺得有強制成分,厭煩,這種情緒我可以理解。
但是,作為一個大學生,我覺得大學時代真的應該多參加各種不同的活動,喜歡的就深究,不喜歡的去大概瞭解一下也是不錯的。只要合理安排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在大學活動中也是可以精益求精的。只是現在的大學生受社會影響,多數都趨向於急功近利,只想去學那些可能快速成功的課程,活動,特別是快速獲取經濟效益之類。藝術、思想兼修的那些晦澀書本,反而沒有興趣。
如果我可以重回大學,在選定未來感興趣發展的行業,不斷深究,為未來發展做好準備之外,我會更加積極參加各院系,各類新生事物的學習,即使是有所涉獵,也是對自己人生的一種嘗試,可以更好全方位豐富自己的思想。出來工作以後,才覺得自己知識的侷限,眼界的狹窄,就是因為大學時過多沉迷於遊戲和懶覺,出來後知識儲備太單一,格局也較小。
作為一個過來人,希望你可以好好珍惜在大學的美好時光啦,眼界不要侷限在那些特別喜歡的事物,對其他的知識就一概摒棄,甚至說學校強制佔用你個人時間,不出來社會,不知道學校有多好。其實,從另一方面來說,學校強制佔用你們的時間,不過也是一種對你們的負責任,就像父母一樣,有時候做的事情不一定是你喜歡,多年後,你可能就十分感激當年父母的堅持。
-
4 # 大盛談
今年大三了,進大學的那天起就想著怎麼樣利用空閒的時間,然後怎麼樣利用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但兩年多下來,我覺得我自己喜歡的事情沒有做幾件。
先回答一下問題,學生的空閒時間該不該被佔用呢?當然是不該被佔用。經過了高中的學業之後,大多的學生都會認為大學裡面自己可支配的時間會非常多,這點也確實在大學體現了。大學裡面,學生們的空閒時間多了起來,自己可自由支配的時間也多了,這樣當然不錯,一些同學在高中規劃的、或者在大學規劃的生活可以按部就班的展開。
很多同學很厭煩參加一些沒有意義的活動,雖然有的活動學校會強制要求,但學生難免出現了牴觸的現象。所以,一些高校就推出參加活動可加德育分的“優惠”,當然也有同學不買單。本來可以去做的事情,突然間接到通知了,有活動必須要參與不能去了,想想那個時候心情有多低落。
舉個例子,學校每年的運動會都會要學生去做觀眾,在沒有自願去的情況下,學校就會強制那些拿了獎學金、積極分子、學生會的去做觀眾,而有的人其實是想利用兩三天的運動會時間去玩一趟或者去做自己的事,卻無奈學校的強制,不得不參加。
強制佔用學生的時間,這個放到學生身上,大多數人是不能接受,就算沒有事情要做,也會感到失落。本來屬於自己的空閒時間,可以在宿舍睡一覺、看看書、去外面玩一趟,卻被攪空了,這樣的情況自然是不好,會引起學生的牴觸。所以,學校不該強制佔用學生的空閒時間,也得留些時間給他們自己安排支配,學生也有私人的事情要處理的。
回覆列表
首先我作為一名大二的學生,感覺大學裡面大一的時候是可以強制安排學生去參加一些講座的。可能很多人不是很理解,但是我還是想用自己的切身經歷來解答一下 這個問題。
第一、我大一的時候被安排在週末去參加很多講座,也會覺得很煩,但是卻是在一些講座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一些有關新媒體方面的講座。大一其實是我們很多大學生一個迷茫期,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或者感覺自己很忙,但是又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麼,多多去參加一些講座其實對自己很有啟發,會幫助自己儘快找到一些感興趣的領域。
第二、到了大二,更多的重心會放到學習和提升自己能力方面。會發現學校不會強制大二的學生去參加講座,但是我們會自己去學校官網找一些學術講座去聽。去學習。對自己以後的研究領域和學術方向是有很大幫助的。
大學是一個自由和強制並重的時間,大學不是想當然的輕鬆的狀態,而是一個提升自己內涵與才能的時機。越到大二大三,就越會發現學習是我們真正的人生任務,不僅是專業知識,還自己擅長、感興趣的技術領域等等,不斷充實自己,給自己的未來人生奠定基本的知識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