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PaperRed查重
-
2 # 瀾的格調
報專業一定要結合自己的興興趣愛好,不喜歡的不清楚的不知道的不明白的,但要搞清楚後再決定。當然有些興趣需要培養。報專業不能等到高考完了才去想,一定要提前、提前、提前,自己不清楚問父母,父母不清楚問親戚朋友,要問懂的人,問明白的人。世界上沒有專業好不好,只有自己想不想學。
-
3 # 管科博士說
“工程管理(本)-土木工程(碩)-管理科學與工程(博)”
先說一下自己,某普通一本高校的本碩,某985高校的博士,從高考結束、志願填報到調劑到本科專業(工程管理),那是對這個專業並不瞭解,只是看著比較接地氣(包工頭?)又能坐辦公室(管理?),懵懂狀態下選擇了與自己脾氣相投的“工程管理”,大學四年讀下來倒也順利、認可,接下來結合專業詳細講解;升學讀碩士,雖然說是土木工程專業,但是研究方向基本還是偏向於工程管理,與傳統的結構、岩土、橋樑、地下空間、暖通等專業區別較大,再者讀了工程管理之後再重新回到技術性專業有一定困難,專業學習能力下降和思維認識開啟決定了這一感受;那麼,博士的管理科學與工程就更加理所當然了,本專業在管理學大學科下,所研究的內容偏向於從工程實踐抽象到理論創新。
接下來,我就從上述三個專業介紹,給相關專業的大學生一些解惑:
一、工程管理
什麼是工程管理?百度百科定義工程管理專業是新興的工程技術與管理交叉複合性學科。該專業培養具備管理學、經濟學、資訊工程、土木工程等技術的基本知識,掌握現代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手段的複合型高階管理人才。
上述定義可以說很貼切了,本科四年,所學課程涉及土木工程、管理學、經濟學等方方面面,因為工程管理的專業屬性決定了你必須懂的工程的方法面面,雖然不是某一小塊的專家,但是能夠洞察一切;學科交叉嚴重是其主要特點,也導致了本專業學生上課普遍辛苦,需要腦子思維的不斷切換(和計算機專業不同,很專),也決定了本專業畢業學生就業率高的優勢(我們學校連續幾年100%就業,其中不包含升學)。
中國是基建大國,建築業是支柱產業。2020年全國建築業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26.4萬億元,同比增長6.2%;全國有施工活動的建築業企業11.6萬個,同比增長12.4%;從業人數5366.9萬人,同比下降1.1%。在這麼大的基本量的支援下,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的學生確實不愁找工作,當然由於工程門檻低,薪資水平也不會特別突出;另外,受限於建築業粗放式、高強度的生產方式,作業工作環境差,建築業從業人員老齡化現象嚴重,年齡斷層不斷加深,更加迫切需要年輕力量加入。就業前景有保障。
二、土木工程
什麼是土木工程?百度百科定義為土木工程是建造各類土地工程設施的科學技術的統稱,它既指所應用的材料、裝置和所進行的勘測、設計、施工、保養、維修等技術活動,也指工程建設的物件。我想大家對土木工程都有所耳聞,也比較熟悉,傳統專業,要求培養掌握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岩土力學和市政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從事土木工程的專案規劃、設計、研究開發、施工及管理的能力,具有從事土木工程的規劃、設計、研究、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就業前景和工程管理一致,從事的崗位包括規劃設計、施工技術與管理、工程造價、測量等,但工作內容因方向不同差別較大。下面簡單列一下主要方向:道路與橋樑、鐵道工程、工民建、隧道工程、地下空間結構、暖通與地源熱泵、工程管理等。
另外,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土木工程專業較傳統,所以在擇校的時候一定要參考專業建設能力,好的高校專業背景是決定未來在土木工程領域發展高度的重要指標。
三、管理科學與工程
管理科學與工程是管理學下設的一級學科,是綜合運用系統科學、管理科學、數學、經濟和行為科學及工程方法,結合資訊科技研究解決社會、經濟、工程等方面的管理問題的一門學科。覆蓋面極廣,下設管理資訊系統、工程管理、專案管理、管理科學、工業工程、物流供應鏈管理、 物流工程等專業方向。本人還是在工程管理方向。因此,針對管理科學與工程沒有太多解讀,感受就是該專業是工程實踐和工程應用的更上一層,強調在研究中發現管理的科學問題。可能對大學生選擇專業方向沒有太大參考價值,本文就不再贅述。(本文結束)
-
4 # 阡陌工程師
感謝題主的開放性話題,隨便聊聊。
自我介紹
本人科班出身,本-交通工程,碩士和博士-交通運輸工程。本科雙非,碩士,博士普通211,本科畢業工作一年。
感悟
主要從就業形勢和學業經歷來談。
就業形勢:交通運輸工程,是研究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運輸基礎設施的佈局及修建、及對應載運工具的運用、交通訊息處理及控制、交通運輸設施的經營和管理等領域的學科。旨在培養從事鐵路、公路、港口、海洋、航道、機場工程規劃、勘查、設計、施工、養護與運營,機車、汽車、航舶及航空器資訊採集的技術人才(這半句借鑑了百度百科);說人話就是,開交通工具的,造交通工具的,修橋造路建機廠港口的,調訊號的還有就是當機場、車站管理層的,還有去研究院和交通局的。大多數人的就業方向是開交通工具的,造交通工具的,修橋造路建機廠港口的,調訊號的,機場、車站管理層需要經驗和學歷,研究院也需要學歷和能力,交通局需要考試。但是行業整體狀態是中規中矩,畢竟是基礎建設行業活力不強,而修橋造路建機廠是百年大計,而且是責任制,所以想發財的同學請繞道,如果想創業可以從運載工具零配件入手,還是有一定前景的。
學業經歷:本科除基礎課以外,專業課較為繁雜,涉及車輛,土木,及部分管理學課程,如果想升學或者熱愛這個專業需要下功夫學習。因此後期想升學可以選擇對應的方向,如果想從事深度研究,建議學好計算機程式設計和數學,這些是工科研究的基礎。
最後希望對大家幫助。
-
5 # IMAP生涯規劃指導
其實目前大學生出現對自己專業感到迷茫,未來發展無目標的情況,一部分是源於自身學習動力的下降,可能是被大學時光與高中階段的反差式“自由”所衝擊,沒有調整好狀態;還有更多的一部分大學生是因為沒有進行充分的職業準備的規劃,面對大學專業的學習處於“得過且過”的低標準。
對於大學生自身而言,自己是否適合學習某個專業是沒有進行過自我認知的,也就是導致目前應屆大學生就業中人職不匹配居高不下,其根本是高考志願時“人—專業”的不匹配!
如果學生只有興趣,是很難在某一件事情上堅持下去的,很可能就是“3分鐘熱度”,對於自己的能力優勢並不清晰,或者是簡單的透過主觀判斷,就認定了某個大學專業,這是極不可取的!
因為大學專業的學習,是持續深入的,為將來就業做準備性的基礎學習,如果對自身特質不夠了解,也就是缺乏科學的自我認知,再加上對專業設定不清晰,自然是“學而無力”的迷茫狀態,對於自身就業更是沒有明確的實施計劃,因為在大學中,各個專業的學習主要是以理論為主,實踐相對很少,是需要大學生自主進行“理論+實踐”的。
自我認知與專業認知的不清晰,帶來的大學生活是很坎坷的!
舉個例子,這是我們曾經的一個諮詢案例,本科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但畢業後卻根本不想進入對口的行業或崗位,對於就業方向很迷茫,透過生涯測評後發現,雖然他的邏輯智慧比較高,但是對數學完全提不起興趣,導致了他在專業基礎課的線性代數、高數、機率論等眾多數學學科的成績糟糕,雖然專業課還不錯,但是已經喪失了從事計算機行業的信心,因為他的生涯動機根本不在這一方向上,硬逼著學也很難從事IT業,而且從動機、多元智慧和個性特徵這三個維度統合分析,社會和管理動機傾向強烈,語言組織能力與人際智慧不俗,雖然外向,但冷靜理性,習慣將事物處理的井井有條,擅長與人打交道的他是一個適合人文或社會服務型別專業的學生,而非符號化的程式設計的計算機專業。
之後這個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生透過對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術的拓展性學習進入了教育行業耕耘,相比於IT業獲得了更好的發展。
設想,如果他在高考志願的專業選擇時直接選擇教育學或與人打交道的人力資源管理,在大學期間能更好地利用這4年的時間?
做好自我認知,及時進行生涯規劃
如果已經進入大學了,透過科學的自我認知,知曉目前所就讀的專業並非適合大學階段發展的,繼續“死磕”絕對不明智,及時發展正確生涯路線上的技能,可以透過選擇轉專業或跨專業考研進行“變軌”,並透過有效的行動規劃生涯發展路徑,制定目標,必然是撥開迷霧見Sunny!
當然專業本身並無好壞,只是專業是否匹配,是否與學生自身的能力優勢所契合,能否對應學生的發展潛能,如何選擇專業是關鍵!
如果有這樣的一個機會,將適合的專業鎖定在一個很小的範圍,越學越有動力,又何來迷茫呢?
-
6 # 知行2022
大學生對專業迷茫?確切地說,和專業關係並不是太大,而是對自己的前途和就業方向迷茫。
以2021年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為例,《2021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報告》顯示,目前已有34%的畢業生找到工作,本科學歷佔總就業生的比為64%,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佔比為28%,其他為專科學歷。在就業的傳統職業中,設計、研發、技術崗稅前薪資排名前三,分別為9933元、9867元、9845元;作為新興職業,自媒體/網路主播稅前薪資最高,為14682元,超出了畢業生對該崗位的期望薪資。
大家看到這個資料有什麼感想?整體來看,技術含量高的崗位薪資普遍較高,而隨著直播、短影片的蓬勃發展,新興職業待遇“水漲船高”。而這些新興職業,又是多少在大學裡培養的呢?
所以,大學生無論是在校的,還是已經畢業的。要記住無論是學習什麼專業,既然報考的是這個方向,那麼你認真學習四年,在這專業領域你已經超越了大部分同齡人。先不要妄自菲薄,你可能只是暫時不知道你的能力而已。
另外,新興職業所用到的技能,其實對大學生而言,是稍加學習你就能後來居上的,因為你的基礎好啊。
大學生,天之驕子,人中龍鳳,迷惘只能是短暫的。靜下心來,調整一番,定能一飛沖天。
-
7 # 糯小玉
對於專業迷茫,很能感同身受。
成績出來後,報志願其實一開始我自己都不知道要選擇什麼樣的專業。上學的時候老師只教課本上的知識,每天上課就是為了考試,努力做題為了考更高的分。
高二開始,體育課老師就不怎麼上了,有時候都留給專業課老師。每天只知道埋頭做題,背知識。
像我這樣,父母沒有太多文化,根本給不了什麼建議,也不懂得興趣愛好的培養,手機都上交了,瞭解到的很多事情都是從老師的嘴裡知道的。
只有在報考志願的那一天,班主任讓我們報志願的時候記得勾選服從調劑,其他自己都是懵的,只能跟著自己的感覺走,女孩子就報以後就業方向是坐“辦公室的”,或者手藝類也行,不過手藝類都是藝術生居多,自己報不了。
當我真正查到錄取我的學校和專業是,自己懵了一天,“化學工程與工藝”,根本不知道是做什麼,而且還是躲不了數理化,其實挺崩潰的,還用“工藝”安慰自己,想象成手工藝。
已成定局後也沒辦法了,去到學校要學習的科目挺多的,畢竟工科,四大化學都要學,高數,物理,同樣還有很多實驗,CAD製圖,如果學得好的話還是不錯的,只是工科比較難。
化工專業對口的就業崗位,可以去學校當老師,檢測員,化工廠裡,研究院,菸草類專業精也是可以的。
如果遇到自己不喜歡的專業也不要氣餒,大一過後也可以轉專業,不過需要條件,人脈關係也需要一些。
大學的課程相對靈活,如果想提升自己,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學其他方面的知識,也可以去做,就看自己怎麼去做,去規劃時間。
想要什麼樣的生活,理想的工作,去做就行。
-
8 # 食品環境安全科普
我的專業是化學。
化學專業就業面還是非常廣的,私人企業比如說醫藥製造公司,醫療器械公司,化妝品公司,石油天然氣公司,食品公司,紡織品公司,商業檢測企業。政府企業比如說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環保局,食品監督局,公安局等等。也可以去初中高中當化學老師,還可以去高校當研究員啊,講師啊,教授之類的。
而且在這些眾多的企業中,還有不同的職位可供選擇。比如說你可以選擇做科研,也可以選擇做這些私企的銷售,還可以做相關的管理工作,也可以做相關行業的公務員。可供選擇的餘地蠻大。
如果還是比較迷茫的話建議多和學長學姐交流一下,特別是本專業的,也可以大概心裡有個預期將來能從事什麼樣的職業。還有就是人的一輩子還是有點長的,有的人可能不會一輩子從事一種職業,也可以畢業之後先工作著,邊工作邊看還有什麼感興趣的,想做的,都可以去嘗試的。
-
9 # 方腦袋
我在學校裡呆的時間長些,經歷了本碩博階段。我的本科專業為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碩士專業為機械電子工程(研究方向:電磁相容方向),博士專業為系統電磁相容技術。
一、本科階段(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
我是2003年的高考,那年成績很不理想,考入了一個普通的二本院校,學習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
這個專業算是一門綜合性的工科類學科,其特點是基礎課和專業課相對較多,涉及到工程製圖、機械設計、機械原理、訊號及控制等。
機械類專業就業方向相對寬泛,如機械設計、結構設計、機電一體化、加工與整合、產品銷售什麼的都可以。
個人的感覺是,本科畢業後,機械專業找工作相對容易,但是大多為輔助型。比如你做機箱設計,機箱並不是產品的核心部件。但是,到了一定層次,若想繼續向上,個人認為,專業方向和專業技能就不是核心因素了。
我本人的空間想象力不太好。在本科學習期間,總感覺很努力地去學習,但效果不理想,原因之一是想象不出來。自己算是努力上進的學生,剛進入大學時,就下定決心要考研究生了。
也正是因為自己在工程製圖課程學習過程比較吃力,那時認為這個方向不太適合自己。所以,我在考取研究生的時候,選擇了偏電的專業方向。
個人覺得,其實一個專業方向,涉及的面兒還是比較寬泛的,若是感覺某一點不太合適自己,是可以做出微調的。
此外,對於很多的理工類專業,原本就是學習和掌握未知、複雜、不會的知識。學生在學習過程要知道的是,學習本身就是枯燥的,但仍需堅持。現在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就是為你未來的職業做準備的。
二、碩士階段(機械電子工程)
在碩士研究生階段,我調整了專業方向,學習系統電磁相容相容技術。雖說是機械電子工程專業,但實際上,電磁相容更偏向於微波和無線電。估計很多人沒有聽說過這個專業方向。
電磁相容,這個專業的特點是多學科交叉,就是解決各類電子裝置或系統在預知的電磁環境中,正常工作的能力。要了解電子系統的工作原理、組成、介面、關鍵部件等,進而利用遮蔽、濾波和接地技術解決實際工程問題。
電磁相容也需要和實測相結合,因為電磁波看不見、摸不著,就像新冠病毒一樣。所以,需要依賴電磁波檢測技術,一般在實驗環境下,驗證工程設計是否存在問題。
電磁相容屬於系統的可靠性問題,相對來說,也不是系統的核心技術。複雜的電子系統考慮了電磁相容設計,可靠性更好,裝置之間不容易存在相容問題而導致具備功能存在問題。
這個專業方向也算是輔助專業,做得好了,算是亮點。很多大工程或者大裝置,在設計階段考慮得較少,功能滿足不影響使用即可,出了問題的時候,大家才會重視。
電磁相容也算是新興學科,開設這個專業的學校相對較少。這個專業的就業機會相對也還可以,如中航工業、國防軍工、第三方檢測機構 、家電、醫療、汽車電子等各類行業都有需求。
近年來,因為國家越來越重視系統的可靠性問題,如電子產品要滿足3C標準,而3C主要時電磁相容。
二、博士階段(電磁相容)
我是工作之後才去攻讀的博士學位。所以,研究方向和從事的專業方向一致。只是要解決的裝置裝置和工程問題更加明確。也就是解決天文領域大科學裝置的電磁相容性問題,提高複雜電子系統的可靠性。
另外,博士階段開展的研究工作會更加系統,學科交叉得更多了,理論層面的分析也會更深入了,還有就是更加貼近於工程實際,解決實際問題,而不僅僅是理論研究。
-
10 # ygal132
07年末流公辦二本,11年畢業,本科油氣儲運工程,14年研究生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專業碩士(雙非)畢業,目前,省屬國企工作。
個人感覺,專業迷茫,就學個基礎學科,或者容易考公的專業,數學,物理,考研也可以考很多專業,我們14年畢業,看著跨專業的就業沒啥影響!
-
11 # 智慧小蘋果XP
先說說我吧,研究生畢業去外企工作過,現在自己創業做公司,也偷偷的自己充實自己讀博。只能說做自己喜歡的。
曾幾何時我也迷茫過,不知道自己畢業了能幹什麼?感覺學校裡面學的都是基礎知識,根本不實用。
但等工作了,慢慢接觸才知道,知識的重要性,我是搞電子自動化方向,每一個專案,每一個工程都會涉及到很多原理,理論,演算法,可是這些學校只是講了皮毛,怎麼辦呢?拿起書,啃基礎,只有你用到了才知道如何去用,如何去學,才知道基礎知識的重要性,比如數學那簡直就是演算法的靈魂,不懂就別想做演算法,比如自動化原理,沒有這些基礎課根本別想做出來合理的專案!
總歸一句話,迷茫是必須經歷的過程,勇敢的向前走,路是越走越光明,越走越寬敞!重視眼前,學好知識,你就是一個有用人才,不管是進機關,進企業,甚至自己創業,你都可以的!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相信自己!我可以的!
回覆列表
我是化學專業
只能跟你說一句話
不要學化學
尤其是女生
進化工廠不孕不育
進設計院熬夜加班
記住了哈!
關於論文寫作查重,向大家推薦知網,入口:www.ccnki.cc和www.biyehome.net